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天长市:打好“三张牌” 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日期: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收集编辑: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

作者:魏玉军

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呈不断壮大的良好态势。截至2023年底,天长市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103家,其中家庭农场2334个,较2022年新增323个;农民合作社769家,较2022年新增51家。

打好示范培育牌,促进主体提档升级

一是抓好示范主体评选。结合地方实际,对原有县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定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出台《天长市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评选方案》,建立健全县、市、省、国家四级示范申报机制。截至2024年2月底,天长市有县级以上示范主体379个,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总数的12%。其中,县级以上示范社87家,省级以上示范社32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92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3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天长市稼农家庭农场、张建昌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省级示范社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

二是抓好示范带动。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天长市丰仓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建昌、天长市永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永玲入选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推介的“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典型案例”;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天长市永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永玲获得“皖美新农人”荣誉称号;2023年9月,通过推荐、评议、公示等程序,评选出天长市“十佳种粮能手”“十佳种粮大户”“十佳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共30人;天长市张建昌家庭农场等4家经营主体负责人分别获得滁州市“十佳种粮能手”“十佳种粮大户”“十佳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荣誉称号。通过示范主体的培育和引领,形成“培育一批主体、振兴一方产业、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新格局。天长市朝明家庭农场创办于2013年,流转土地350亩,主要从事稻麦、苗木、水产、家禽种养与销售,拥有价值400多万元的农机具和1.5万平方米育秧工厂,建有农机大院一座。朝明家庭农场秉承科技引领、生态种植、良种选育、规模增效的理念,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规模种植,通过精耕细作取得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地区影响力。

三是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通过宣传引导、调查摸底,把诚实守信、热衷农村产业发展,具有示范引领作用,能够真实联结带动小农户的农村产业经营者挑选出来,进行重点扶持和培育,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截至2023年底,天长市选出市级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42名、镇级105名、村级184名。华云百合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云是天长市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合作社现有设施大棚236栋,陈云“先富带后富”,主动结对帮带36户种植户,干给大家看,领着农户学,一起发展蔬菜、水果等产业。

四是发挥“头雁”引领作用。天长市积极实施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通过对“头雁”的帮带、包保、资金支持等,激励其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做联农带农的带头人。已实施的“头雁”项目培育对象14人,分别从事粮食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业务,共带动508户农户,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头雁”学员赵永玲领办天长市永胜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瞄准农机作业市场新需求,购置收割机、插秧机和无人植保机等当地紧缺的农机装备,除满足自身耕作外,为5个家庭农场、300多户农户近7000亩地提供托管服务,帮助农户每亩节约作业成本约200元。

打好指导服务牌,促进主体规范经营

一是开展财务代理记账。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实施办法》及财务管理相关制度,与第三方签订代理记账协议,通过“财政拿一点、主体出一点、上级争取一点”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财务管理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12月底,平台共为天长市426家经营主体提供代理记账服务,其中合作社146家,有效提升了经营主体财务管理水平。

二是发挥辅导员作用。实施“千员带万社”行动,加强高素质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已聘任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50名的基础上,计划在2025年底前,全市培养150名以上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实现每个镇(街)有县级聘任的辅导员2名以上,每个县级以上示范主体至少有一名辅导员指导服务;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名录库,及时录入更新辅导员信息。辅导员遵循“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服务不干预”原则,采取组织培训与上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提供服务。

三是做好“一码通”赋码工作。开展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家庭农场“随手记”记账软件使用、示范创建、年报公示等业务培训。截至2024年2月底,全市有1593个家庭农场完成“一码通”赋码,完成率达68.3%,310个家庭农场下载使用“随手记”记账软件。

四是加强培训辅导。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组织产业发展带头人参训,开办20多期培训班,培育了100多名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土专家”“土郎中”,实现全市“村有主导产业和产业带头人,户有稳定增收项目”,产业带头人联结小农户率达60%以上,带动小农户年收入增长10%以上。

打好品牌创建牌,促进主体做大做强

一是强化品牌创建。加大农民合作社品牌建设和品牌营销扶持,天长市围绕“天长大米”“天长芡实”两大主导产业培育农民合作社318家。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注册商标912个,47个农产品通过质量认证。成立天长市稻米协会,吸纳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48家,合力打造“天长大米”区域公用品牌。2023年,天长市内种植芡实7.17万亩,市外承包种植11万亩,“天长芡实”成为闻名全国、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二是强化金融助力。结合党建引领信用经营主体建设,创新推出“兴农贷”“生产设施所有权抵押贷”“劝耕贷”等金融产品,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授信范围,最高可授信300万元。截至2024年2月,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达9.37亿元。

下一步,天长市将梳理财政、金融、保险等优惠政策,坚持规范建设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着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农业农村局)


相关阅读

  • 宿州市:立足高质量发展 打好配套“组合拳”

  • 作者:秦岳峰 史秀丽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
  • 茂名荔枝,为何如此“荔”害!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这句诗,道尽荔枝无穷魅力。而在岭南,茂名荔枝更是一绝,果壳鲜红带绿,果肉洁白晶莹,爽脆浓甜,齿颊留香,成为了无数食客的心头好。茂名荔枝
  • 南京桠溪街道凝心聚力送关爱 浓情粽意暖人心

  • 端午节将至,为关爱村组环卫工和孤寡老人,给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6月7日,南京桠溪街道新联会联合镇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南京富丰缘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开展情浓端午包
  • 合肥市:量质并重 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 作者:饶东平 曹洁铭近年来,合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保障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宿州市:立足高质量发展 打好配套“组合拳”

  • 作者:秦岳峰 史秀丽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
  • 中国工会代表当选国际劳工组织工人正理事

  • 据央视新闻报道,6月10日,正在日内瓦举行的第112届国际劳工大会选举产生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中国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魏地春成功当选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 经营一个美满的家庭,要记住这三句话

  •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情感的归宿。在家中,我们可以真诚地交流情感、消融情绪,相互依靠和包容。经营一个美满的家庭,要记住这三句话:勤翻书、多体谅、懂宽容。勤翻书,塑家风沉甸甸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