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传家书信”写满娘的慈爱 李沧居民王孔清珍藏着母亲写的几封家书满载积极向善好家风

日期: 来源:青岛晚报收集编辑:青岛晚报

母亲刘淑美写给王孔清的信。 刘卓毅 摄


王孔清和妹妹在照顾母亲刘淑美。


母亲刘淑美写的信。


王孔清悉心照顾老母亲。


  母亲的贤惠善良,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下周日,是母亲节。

  在李沧区大枣园社区,68岁居民王孔清珍藏着几封母亲写下的书信。2007年,王孔清的母亲刘淑美发现五个儿女工作特别忙,她担心自己年事已高会忘掉很多事情,于是用朴素的笔迹写下了对儿女们的期望:“孔清,你要向你爹学习。”简简单单一句话,让王孔清记住了母亲的勤劳贤惠,记住了父亲朴实又威严的样子……

  家书写满慈母爱

  2003年,王孔清的父亲因病去世。五兄妹担心母亲刘淑美受到刺激,和母亲说,父亲出国了。

  “当时母亲身体还好,生活自理能力还行,兄弟姐妹们下了班去陪她。”王孔清称,五兄妹中,他排行老二,大哥先后在法院和仲裁委工作,他在一所医院当院长,一个妹妹在教育系统工作,都是单位领导或者业务骨干,平时都比较忙。

  2007年的一天,王孔清下班后,回到年过七旬的母亲身边,母亲突然掏出了几张纸条递给他。王孔清读完纸条上的字,眼泪止不住了。

  “老母亲知道,我在医院上班,平时工作最忙,这是她写给我的家信。”王孔清说,母亲生于1934年,没有上过学,认字不多,认识的字都是在建国初期的扫盲识字班里学的。很多字不会写,她就用另一个同音字代替,但一笔一划特别工整,读起来也很通畅:“你说你爹出国三年,今年是第四年了,你要接他回家过年,你哥从小就喜欢放鞭……”

  “母亲的意思是,她知道我父亲走了。”王孔清说,母亲知道儿女们不忍告诉她,但现在这么多年过去,她特别想念丈夫,想知道丈夫葬在哪里,想到墓前去看一看。字里行间,王孔清读出了母亲对儿女们的期盼,读出了父母之间那份历久弥坚的恩爱,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很多故事。

  儿女成才母骄傲

  “母亲把我们五个孩子拉扯大,很不容易!”王孔清说,自己1955年出生在大枣园,父亲是大枣园村的村书记,是村里的带头人,他脑子总是想着怎么带着村里人干活。放学后的王孔清和其他孩子一样,也要下地帮大人干活,喂猪放羊。饭桌上,菜饼子、地瓜干是一家人常见的主食。有个白面馒头,母亲会切成六份,留下来给丈夫和孩子们吃;好不容易有一条鱼,她会把鱼骨挑出来给自己,让丈夫和孩子们吃鱼肉……

  王孔清比别的孩子懂事,但也有犯错的时候。他记得自己念小学时,有一次去放羊,一不留神让放养的羊群啃了邻居的地瓜苗。母亲得知后,带着王孔清到邻居家道歉,表示要赔偿。“如果我爸知道,非得揍我不可。母亲不仅保护了我,还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王孔清回忆,母亲话不多,但心如明镜。

  在父母的熏陶和教育下,王孔清学习刻苦认真,从小到大一直成绩优秀。上世纪70年代,王孔清考上了一所医科高校,成为了大学生。王孔清的哥哥、妹妹也相当争气,先后成为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期望儿子学父辈

  刘淑美写下第一封信后,很快又有了第二封、第三封……王孔清觉得,母亲可能是知道自己年事已高,有些事情会逐渐遗忘,因此一有机会,她就掏出纸笔记下来,写成家书。

  “我大儿子是法官,二儿子是院长,我和你爹很欢气(喜)。”在2007年写的又一封信中,刘淑美说,她知道,儿女们都很有成就,有从事司法工作的,有从事医疗事业的,有从事教育事业的,都在单位当了领导,这让她非常骄傲,也希望儿女们、孙辈们能更加团结。刘淑美在信中有一句话“孔清,你要向你爹学习”,让王孔清至今不忘。

  王孔清的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大枣园村第一任书记,一个恪尽职守的基层干部。“我父亲经常说,没有孙悟空过不去的火焰山。再苦再累,我们家里不能喊,因为他是书记,我们家要在全村做榜样!”王孔清想起了小时候父亲威严的样子。

  当时的王孔清已担任李沧区一所医院的院长。母亲的话,父亲的模样,他一直牢记在心。身为院领导,王孔清医术精湛,带头严守纪律,在同事们面前以身作则。他既要做行政工作,还要为病人做手术,行医30多年未出过一次事故,深受同事、同行尊敬和病人称赞。

  向善家风传枣园

  2015年,王孔清退休,起初他经常钻研书画艺术,参加各种活动。2019年,时年86岁的母亲因年事已高,彻底卧床不起了。五兄妹中,大哥去世较早,剩下了王孔清和三个妹妹。“我本来就是医生,现在又是年纪最大的哥哥,我必须尽全力。”从2019年开始,王孔清一直住在大枣园社区母亲的身边,几乎再也没有外出旅游或参加活动。为了让母亲方便翻身和起身,王孔清买来了一张护理床。他为母亲配药,调制营养液,还在墙壁上贴上天蓝色的壁纸,让环境更加温馨。他买来一台小平板电脑,专门为母亲播放她平时喜欢的戏曲。

  “母亲一直教导我们这些儿女向善,我们现在也当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优秀传统,我们要发扬下去!”王孔清说,他要把这些母亲写过的家信一直保留,当成儿子、孙子们的“传家宝”,一代又一代传下去。

  王孔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除了照顾老母亲,王孔清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中去,宣扬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一名老医生,他积极参加社区各种帮扶和志愿服务活动,长年为社区居民义务“出诊”。社区里有很多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王孔清随身带着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无论谁家有急事,一个电话,他会立刻上门,做居民身边的保健医生。遇到病情严重的居民,他还会告诉他们去什么医院、挂什么科、找什么医生等。

  退休后的王孔清发现,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代替了面对面交流以及书信。他觉得,写一手好字会是孩子们一生的加分项。他在大枣园社区办起了一间书画室,开设书画课堂,免费教社区居民、新市民和困难家庭的子女学习书法,还免费提供纸笔、墨汁。这些年,王孔清培养出了20多名儿童书画爱好者。其中,在他的指导下,有两人成为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信余香,沁满枣园。母亲刘淑美教给王孔清的善良,已经在大枣园社区生根发芽。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刘卓毅


相关阅读

  • 母亲的臊子面

  • 蒲银富很久没吃臊子面了,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让人不得消停。爱人特意为我做了臊子面,当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臊子面端上来,我迫不及待,三下五除二干完了。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脾
  • 叶至善:成都开明书店的故事

  • 叶至善(1918—2006),著名编辑出版家、科普作家。曾任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政协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民进第七、八、九届中央委
  • 征集丨用一张老照片,唤醒母亲的青春

  • “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请回答1988》中的这句台词曾戳中了多少人的心窝。母亲是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大树,也是相伴一生的导师和挚友。好像从我们有记忆起,母亲就是
  • 女英雄的旅程 | 文献导读

  • 我在书店遇到这本书的时候翻目录即感觉到相当的震撼,下定决心来写一篇导读。作者写作于20世纪70-80年代,聚焦于当时“事业有成的女性”的心理,她们出生于40年代的母亲没有机会
  • 精心培育呵护,静待瓜果飘香

  •   眼下正是大棚蜜瓜成长的黄金期,4月27日,在阳新县木港镇枣园村雨雯家庭农场温棚里,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的高级农艺师陈久爱正在与柯美南讨论人工授粉如何操作。  陈久爱
  • 闫瑾:母亲的一颗水果糖

  • 闫瑾(陕西)  那一年初夏,大约是阿文失明后三年、维持血透一年多的时候,我得了一种怪病!  突然间,莫名呕吐起来,直到将胃里翻倒干净了。此后不能进食、不能喝水,否则又猛然狂吐不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提前做足准备护航“三夏”生产

  • 随着“三夏”临近,大批次跨区作业的联合收割机需要从高速收费站下站进行作业。为进一步服务好农业生产,维护好广大联合收割机农户的切身利益,5月4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发展集团有限
  • 双拥再结硕果共建受到好评

  • 5月5日,记者从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共有12家单位获评省双拥共建示范单位。  这12家单位分别是双拥乡镇(办事处):长垣市蒲北街道办事处、红旗区小店镇人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