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扒一扒做旧老白茶的真相,你都能认清吗?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做旧茶的臭名声,已经传遍整个白茶圈。

堪称是臭名昭著,人人嫌弃。

做旧茶的诞生,是为了方便冒充老白茶,将新白茶人为做旧而成。

这样的做旧茶,内在茶味物质严重受损就算了。

还时常因为原料质量、制茶操作、后期仓储等系列影响,导致茶叶内部存在不少刺激性物质。

通俗来说,这样的茶喝进去对身体没有任何好处!

喝了之后,越喝越不爽口。

更有甚者,还会让人感到喝茶后喉咙干涩,口干锁喉。

当你开始怀疑,自己买到手的老白茶像是做旧的。

但又拿不出足够的证据证明,担心自己冤枉了一款好茶时,不妨对照下述思路,慢慢排查。

《2》

茶叶圈子里,有些做旧老白茶,堪称是一眼假。

哪怕再不懂茶,看了之后也能轻松分辨。

这样的做旧茶,某种意义算是做旧1.0版本。

新手入门阶段,如果不想在买茶时踩坑中招,白白被这些假得很明显的做旧茶给骗了。

买茶时一旦遇到这四种情况,有一个算一个,统统不要买。

首先,黑褐色“老白茶”。

正常工艺制成的白茶新茶,叶片颜色与茶青鲜叶状态基本一致。

类似脱水蔬菜,除了脱去大量水分,看起来没那么鲜亮外,其他地方区别不大。

仔细观察新茶叶片,整体以绿为主,但细辨之下能区分出草绿、葱绿、墨绿、深绿、翠绿等自然深浅层次过渡。

存老之后,白茶的整体色系不会发生太大转变。

而采用“做旧速成”的方式,用上渥堆、暴晒、高温烘干、又渥堆又暴晒等各种做旧方法,让一款新茶快速变得苍老、沧桑。

最终制成的做旧茶,颜色是单调呆板的。

经常是黑褐为主,缺乏自然层次。

要是在买茶时,碰到黑乎乎的“老白茶饼”。

很显然,这100%是做旧的,自然陈化出来的老白茶绝对不是这般模样。

其次,超高龄“老白茶”。

越是不懂茶的人,越容易在喝茶时盲目追求猎奇。

买老白茶时,容易认为白茶的年份越老越好。

请客喝茶,最好是亮出一款大家都没听说过,年份起码超过3、40年陈的最好。

殊不知,抱着这样的想法去买茶淘茶,容易被商家割韭菜。

道理很简单,年份越老的白茶,留存数量越少。

考虑到白茶兴起时间,年份超出10年的高龄老茶,注定是假多真少。

更别提那些70年代茶农自存老茶,存满50年的老寿眉等。

在新手阶段,将这些超级高龄的老白茶买回家,做旧风险堪称是100%。

再次,来源不详的老白茶。

唯有了解,才能懂得。

很多刚入圈的新手,对老白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买茶时,一看到这款茶号称“老白茶”,直接信以为真。

但有经验的老茶客选茶,肯定会仔细了解一番。

“这是不是福鼎的料?这白牡丹饼还是寿眉饼?哪一年压的?是不是高山茶……”

正常情况下,市面上各式各样的老白茶,都有着具体茶名。

2018白露茶、2015白毫银针、2019白牡丹饼等。

产茶年份+茶叶名称,才是老白茶的正常标注格式。

假设一款茶直接就印上“老白茶”这三个大字,包装信息没有提及详情。

产地不明、厂家不明、具体年份不明、种类不明。

碰到这类一问三不知、来源不详的“三无式”老白茶,它的来源十有八九是做旧假冒!

最后,超低价“老白茶”。

结合正常市场规律看,一分钱一分货。

远低于行情价的老白茶,肯定藏有缺陷。

要么是已经存坏变味了,才搬出来低价促销。

要么是直接做旧造假得来,造假成本低,才有廉价倾销的空间。

所以,当你遇到那些几十块一饼的老茶,不足百元就能入手的7年陈老白茶。

诸如此类“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千万别盲目因为便宜二字入手。

认准品质,才是关键。

《3》

如果白茶的做旧有段位。

上面举例的高龄茶、廉价茶、三无茶、黑乎乎的老茶等,仅是初级阶段。

换言之,它们假得太明显了。

类似线索完整,侦破方向一目了然的侦破剧情,在鉴茶过程中反而显得没那么好玩。

相对这种1.0阶段的做旧茶,稍加留心,不难看出它们的猫腻。

怕的是,遇到那些升级换代,伪装手段更狡猾的2.0版本的做旧茶。

这类做旧茶或许在初看外形时,难辨真假。

整款茶看着,没有明显的黑褐色,保留着与年份真实的老白茶极为相似的外形。

凑近闻干茶,也不至于闻出难闻怪味。

凭借高超造假手段,这类做旧茶在圈内隐藏得颇深,连许多喝茶多年的老茶客都被它们给骗了。

试问,这种情况下该如何是好?

其实,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哪怕做旧手法再高超,也会有露出马脚的地方。

当你新买了一饼老茶,心底拿不准主意它是真是假时,不妨重点排查以下几点。

第一,沸水快冲后,趁热闻叶底。

正常泡茶喝,对于知根知底的好茶,盖碗冲泡时不必着急闻叶底。

等泡到最后,这泡茶不打算继续泡出来喝时,再闻叶底余香也不迟。

但在试茶时,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建议用滚烫沸水泡茶,快速注水,迅速合盖出汤,将茶汤尽快倒出来后。

当务之急是,打开盖碗去闻叶底!

经历做旧伪装的问题茶,被沸水冲泡之后,相当于卸了一层妆。

会在叶底里,散发出本身的真面目。

要是这时从中闻出难闻怪味,包括药剂味、橡胶味、或者说不上来的刺鼻怪味。

不用多说,这样的茶肯定有问题。

正常茶叶仅会存在天然舒适茶香,怎么会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杂味?

第二,捏一捏叶底的柔韧度。

闻过叶底后,伸手捏一下泡开过的茶叶。

自然陈化,原料出色,年份真实的老白茶,泡开的叶底保留有自然鲜活弹性。

伸手触摸,会感觉到叶片藏有一定弹性。

而渥堆出来的做旧茶,内在结构受损。

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即便初步看外形,暂时看不出猫腻,但捏起来软趴趴的、毫无鲜活弹性的叶底,已经暴露了不少端倪。

毕竟,好端端的茶叶,怎么会像沤烂的蔬菜叶子那般?!

第三,认真观察汤色变化。

经过做旧摧残的问题茶,冲泡开汤后,茶水颜色表现不自然。

刚一冲泡,泡出来的茶汤颜色偏红偏深。

随后再次加水,后几冲泡出来的茶汤,立马变淡变浅。

但正常状态的老白茶,茶水颜色呈现“抛物线”那般自然过渡。

盖碗快出水冲泡,一开始的茶汤颜色自然偏浅。

泡了三冲四冲,茶汤逐渐加深,汤感日愈醇厚。

在相邻两道茶汤之间,不论是汤色还是茶味,都不会出现大起大落!

《4》

老白茶最大的茶味卖点,在于一个“醇”的。

品质出色的老白茶,茶汤入口,颇为惊艳。

茶味层次饱满,甘润适口。

细品下,会让你感觉这杯茶是稠滑、醇厚、绵柔的。

小口慢啜,只觉得这杯茶类似上好的佳酿,韵味美妙。

甘、香、醇、厚,一应俱全。

咽下茶汤后,喉间快速生津。

生津持久,回甘迅速。

沉浸在阵阵回甘当中,让人感觉无比放松。

如果是劣质做旧茶,经过做旧伤害后,茶味受损严重。

哪怕看外形,假冒模仿得太逼真。

只要泡开尝入口,茶味是好是坏,一试便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办公室没条件用盖碗,怎么泡新白茶比较好?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夏日降临,比起人,更遭罪的是植物。前两天刚买的芍药,硕大的花朵,粉粉嫩嫩的花瓣。插在花瓶里,如今已然变成了干花
  • 9块9半斤的白茶,真的能买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有一位新茶友,来买白茶。对方先提了第一个要求,要香气好的,要有花香,并且没有杂味。实际上,对于品质正常的白茶而
  • 岩茶喝起来不够醇厚,放上3年、5年就会好喝?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前段时间的文章,刚介绍到什么是岩茶的“醇”。醇,指茶味很厚实。泡出来的岩茶,汤水小口啜入,茶味层
  • 红茶是“black tea”,黑茶的英文又是啥?

  •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在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消费等方面,始终占全球首位。图源:视觉中国近日,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牵头制定的
  • 夏天到了,家里的茶叶要放进冰箱“避暑”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夏天的开始,最先看到的,就是很多叶子从嫩绿变成墨绿。丰茂的树叶好像一把伞,用仅有的力量,遮住几缕烈日。有些呆,
  • 为什么很多人把寿眉当成口粮白茶?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迎来了高温,又是苦夏。王维写过一首诗,叫《苦热》:“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意思是,热到恨不得飞出宇宙。室外
  • 白茶存放多少年会有药香、枣香?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看金庸的小说,时常会想一个问题:“天赋和武林秘籍,到底哪个更重要?”曾经天真地幻想过,若是我拿了秘籍,苦心修炼,也
  • 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组团参观第十七届西安茶博会

  • 6月2日,第十七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今天(6月3日)上午,陕西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为国、副会长符再军、韩俊艳带领研究会会员一行30余人,走进西安茶博
  • 把整包岩茶捏碎,茶汤会更醇厚?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李麻花《1》武夷岩茶,首重水,次求香。喝入口水路顺滑,汤感醇厚,滋味饱满,才是一众岩茶老饕孜孜不倦的永恒追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扒一扒做旧老白茶的真相,你都能认清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做旧茶的臭名声,已经传遍整个白茶圈。堪称是臭名昭著,人人嫌弃。做旧茶的诞生,是为了方便冒充老白茶,将新白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