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白茶的枣香,有人工添加和天然形成的区别?

日期: 来源:小陈茶事收集编辑:小陈茶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最初的老茶收藏,主要是少数人的爱好。

绝大部分的茶客,还是更喜欢喝新茶。

毕竟,茶叶这种东西,就是一种饮品,肯定是越“鲜”越好喝。

而渐渐地,市场上开始出现小规模的“老茶粉”。

他们热衷于把茶叶像古董、字画,或者好酒一样,珍藏起来。

同时,某些茶类的收藏价值,如白茶、普洱茶等,也逐步显露出来。

村姑陈入行这些年来,遇到过很多入门级别的老白茶收藏者。

可能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品尝到了老白茶的醇香,亦或是垂涎于“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增值前景。

于是,大手一挥,开启了自己的存茶之路。

但由于经验不够,在刚开始的阶段,对老白茶缺乏全面的认识。

对老白茶的品鉴,更是少之又少。

只能把“陈化时间越长,白茶品质越好”,奉为圭臬。

此外,还有一些茶客,是妥妥的“外貌协会”。

看到包装陈旧的老白茶,便觉得年代感很强,故事性强,愿意买单。

但实际上,这种心态很容易被生产做旧茶的造假者拿捏。

所以,市面上的做旧茶,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

《2》

不了解老白茶,只是停留在“越老越好,越有故事越好”。

那么,就很容易被噱头远大于品质的做旧茶忽悠,成为造假者的接盘侠。

好在,经过村姑陈的不懈努力,不停地写文章拍视频。

终于把一小部分茶客,从做旧茶的泥潭里,拉了回来。

谨慎些,总归是好的。

正如前几天,有位茶友提问:“如何分辨老白茶中的枣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添加的?”

这真心是个好问题。

众所周知,老白茶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它迷人的枣香。

很多商家宣称,自己家的老白茶陈化出了浓郁的枣香,极其难得。

但当你发现,有枣香的老白茶似乎随处可见,已经有“烂大街”的趋势了,又不禁会怀疑起来。

到底这些枣香,哪些是真,哪些是假,有没有可能是人工制造出来的或者加香精?

请各位看官莫要着急,先泡一碗茶,且听村姑陈慢慢说来。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要了解,枣香是如何形成的。

其实,枣香是果香中的一个小分支。

而果香的生成,又需要白茶经过压饼,让部分细胞破壁,液泡破裂,细胞液流出,附着在叶表。

制作完成以后,由于有了细胞液的提早参与,白茶饼的转化速度,加快了一些些。

它们能直接与微弱的空气,进行物质交换。

久而久之,在时间的沉淀下,生成了一种类似于果香的香型。

当然,果香是个大圈,并不完全等于枣香。

果香还包括了蜜桃香、雪梨香、桂圆香、荔枝香,等等等等。

其中,有一股类似蒸红枣糕的香气,便由此得名“枣香”。

老白茶的枣香,与直接吃红枣,有很大区别,它不甜不腻,浓郁清新,让人沉醉。

至于什么样的老白茶才会生成枣香,我们卖个关子,下文揭晓答案。

《3》

根据经验来看,枣香并不会随随便便就出现在某一款老白茶中。

枣香的诞生,离不开3个条件。

第一,必须是品质好的白茶。

所谓“品质好”,就是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这种“三好白茶”,因为内质丰富,有更高的概率让我们闻到和喝到枣香。

品质普通的老白茶,可能要四五年才能喝到枣香。

而品质上乘的高山白茶,陈化两年就有希望。

品质奇差的老白茶,或者做旧茶,则终生都不会陈化出枣香了。

因为内质损耗,细胞里的养分早就挥发殆尽,又如何拥有生成枣香的物质基础?

第二,梗粗叶大的白茶,更容易生成枣香。

枣香的生成,不仅与品质有关,还和茶叶本身的身体结构有关。

很多买了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朋友,都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亲自存出枣香老白茶。

可现实是,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生成枣香的概率太太太低了。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检验与观察,我们发现,一款老白茶有没有枣香,除了和品质有关,还和叶片与茶梗的数量有关。

秋寿眉,是在秋茶季采摘的。

彼时,秋高气爽,白天温度高,白茶的生长速度快,而为了散热和保留水分,秋寿眉的叶片厚实、宽大、蜡质层也很厚。

茶梗粗壮硬挺,含有较粗的纤维。

正是在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下,秋寿眉拥有了生成枣香的天然条件。

叶片和茶梗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物质和可溶性糖,这些都是枣香出现的基础。

第三,必须压饼。

若是秋寿眉散茶,即便有着茶梗和叶片的优势,但没有压饼,没有破壁,生成枣香的概率依然很低。

保守估计,比中五百万大奖还低。

压饼了以后,白茶就会迅速成熟,细胞破壁,细胞液大量释放,与空气中的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

如此一来,枣香就在时间的见证下,缓缓出现了。

这三个条件,是枣香形成的必备要求,缺一不可。

《4》

有一些茶客,以为自己喝到的“枣香”,是真正的枣香。

殊不知,那只是白茶过度发酵后,生成的味道。

比如,有一些茶客,在5年陈的牡丹王身上,喝到了枣香。

很难想象,牡丹王如何用自己饱满的芽头,以及细嫩的叶片、弱小的茶梗,孕育出枣香。

除非,是它的陈化条件不好,没有密封,或者存茶环境太潮湿,导致它受潮了,发酵了。

只有这样,才会生成“果香”。

因为受潮以后,白茶在水汽和高温的双重压力下,开始过度发酵。

发酵后的味道,更像是水果蜜饯的味道,比如福州的永泰李干。

酸酸的,闷闷的,混合着茶叶原本的香气。

这股味道,很容易迷惑那些没有喝过枣香的人。

于是,他们就会认定,这就是枣香了。

实际上,那只是白茶被加重发酵之后,变质变味的表现。

与真正干燥、温暖、舒服、清新的枣香,还隔着很长的距离。

再比如,有一些茶客,在做旧茶身上喝到了枣香。

特别是煮茶的时候,在持续不断地高温刺激下,空气中就会飘出一股极似枣香的味道。

但很遗憾,那也不是枣香,而是渥堆做旧后,重度发酵生成的味道。

老白茶的枣香,应该是微甜,微鲜,馥郁绵长。

做旧老白茶当中,肯定是不会有枣香的,顶多是酸味或者渥堆的气味。

《5》

在喜爱老白茶的茶客眼中,枣香是梦想,是追求,是终极目标。

为了喝到枣香,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甚至还有人,往老白茶里加几颗红枣,一起煮沸,便喝到了传说中的“枣香”。

实际上,真心没有必要。

不是每款有年份的老白茶,都有枣香。

有一些老白茶,像白毫银针、白牡丹,即使压成饼,长期存放,它们还是以药香和陈香为主。

真正喜欢喝茶的人,不会盲目,一味地追求某种香型。

只要白茶的品质好,不管是枣香,还是花香、毫香、陈香、药香、粽叶香,都是极其吸引人的。

全都收入囊中,岂不更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相关阅读

  • 茶梗多的白茶,就是烂茶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过了立秋,北方的早晚,应该凉快不少。但我们是南方,是福州,仍然骄阳似火,暑气蒸人。天气预报说,今日有雨。湿度大、
  • 日照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实现无纸化出具

  • 直播日照8月10日讯 近日,我市所有21家备案畜禽屠宰企业全部实现无纸化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全省无纸化出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试点市工作顺利启动。据了解,无纸化肉品品质
  • 今年夏天很火的3种白茶喝法,真的好喝吗?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每年夏天都很热,今年尤其热。大家用“苦夏”来形容夏天的炎热;用“毒热”来表达高温的程度;用“烦热”来形容躁
  • “大箱装”和“小包装”的白茶,有什么区别?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看脱口秀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段子。“视频网站为什么给没充会员的人播广告?毕竟,连会员都舍不得充值的人,怎么会去
  • 为什么老茶客都不喜欢闷泡老白茶?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七月八月,是暑期档。今年暑期的旅游很热,这天看到网上的喝茶推荐。称:“老白茶+焖壶,很适合公路旅行。”开车自驾
  • 立秋节气,怎么喝茶更舒服?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人民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今日立秋。一早起来,拉开窗帘。清晨骤降的那场暴雨,在窗玻璃上留下的雨痕还在。天气放晴,藏在草丛与树梢之间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白茶的枣香,有人工添加和天然形成的区别?

  •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最初的老茶收藏,主要是少数人的爱好。绝大部分的茶客,还是更喜欢喝新茶。毕竟,茶叶这种东西,就是一种饮品,肯定是
  • 9名医务人员联名举报,官方通报!

  •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9名医务人员联合签名,实名举报科主任,引发关注。10日,湖南卫健委网站发布通报:针对网上传播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部分医务人员举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