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发布会丨有点子安逸!青年人在重庆有耍事!有创造!有奔头!

日期: 来源:重庆发布收集编辑:重庆发布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近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加快建设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1365”改革思路,让重庆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重庆更有为。

今(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加快建设全市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方案》解读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龚浩月 摄

发布人:

张 珂 共青团重庆市委副书记

冯光鑫 市科技局二级巡视员

叶盛平 市人力社保局二级巡视员

黄可欣 沙坪坝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吴亚莉 江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重庆电视台第1眼新闻记者:从去年开始,夜校成为不少年轻人“夜生活”另一种打开方式。在助力打造“渝青夜校”过程中,江北区是如何开展夜校建设的?

吴亚莉介绍相关情况 龚浩月 摄

吴亚莉介绍,去年,在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背景下,江北区观音桥夜校、五里店•合作村夜校聚焦青年学习、社交等精神需求踏出实践第一步,并成功“出圈”。目前,江北区正以“一街一品”思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断拓展江北夜校。

比如:复盛镇围绕产业工人的需求,深化打造“活力青工”职工夜校;江北嘴围绕金融白领职工的需求,把夜校模式从夜间搬到午间,深化打造“午间一小时”夜校品牌;铁山坪围绕农转非以及双职工家庭等重点服务对象,深化开展“晚间服务不打烊,点亮社区夜生活”实践活动,为新、老市民增添城市归属感、认同感。

江北区不断拓展夜校品牌 共青团江北区委供图

江北区也聚焦夜校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今年3月,江北区发布了《关于加强江北区青年夜校建设管理的工作指引》,进一步规范青年夜校的运行管理。近期,江北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民政局、区文化旅游委和团区委联合发布《关于打造“江北夜校”的实施方案》,这是市内首创,通过党建统领,多部门联合发力,着力破解传统夜校组织力不够、师资力量不优、课程设置不新、吸引力不强等问题,推动“夜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让夜校从“走红”到“走远”。

江北区自去年8月探索打造青年夜校以来,积攒了丰富的课程体系和师生资源,凭借这些积淀,江北区成为“渝青夜校”试验田——先行先试“渝青夜校”H5,探索数字化赋能夜校运行管理。

新华社记者:青年科研人员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庆青年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情况如何?

冯光鑫介绍相关情况 龚浩月 摄

冯光鑫介绍,近年来,我市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积极为青年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制定实施完善科技激励机制的若干措施,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教委联合开展青年科研人员减负行动,支持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为青年科研人员增机会,在科研单位打造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微环境”,积极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干事创业大舞台。

①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历练成长。在减负行动中,明确青年科研人员在市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中作为参研人员的比例不低于60%,担任项目负责的人比例不低于20%。当前,市级重大(重点)科技计划参研人员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已达67%,其中27.73%由40岁(含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担任主要负责人。在此基础上,全市40岁以下项目负责人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占比为38%。

② 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在基础科研领域崭露头角。市科技局优化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构,为青年人才成长“量身定制”杰青项目和博士后项目,80%以上的面上项目用于资助青年人才科研生涯起步,成为了青年科研人员的“第一桶金”,设立博士“直通车”项目,支持企业新引进博士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40岁及以下青年科研人员占比为75%,累计195项博士“直通车”项目、70个市杰青项目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支持。

③ 推动“一校一策”“一院一策”支持青年人才高起点参与科技攻关。鼓励接棒松绑,匹配优势科研资源,例如,重庆理工大学实施青蓝结对传帮带计划,为青年教师配备“教学”和“科研”双导师;市中药研究院实行“PI制”,成立青年博士项目PI团队,构建以科学问题阐释、标志性成果产出和人才成长为目标导向的激励机制,推动青年科研人员快速启航。落实科研单位人才培养责任,支持高校院所完善青年科技领军团队、青年高层次人才培育政策,例如,西南大学设立“含弘优青岗”和“先导计划”青年团队项目,鼓励青年科技人才产出原创性成果。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打造基层科研单位青年科研人员成长“微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增大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机会,拓宽国际视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支持青年科研人员到产业一线解决科技难题,为青年科研人员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

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年以来重庆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效果如何?

叶盛平介绍相关情况 龚浩月 摄

叶盛平介绍,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启动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发布15条政策措施,得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余家中央和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覆盖5000万人次,重庆青年就业热度持续提升。截至5月底,高校毕业生留渝来渝就业创业17.71万人,同比增长10.34%。

今年以来,各部门、各高校多渠道拓宽就业岗位。举办线上线下专场招聘近6000场,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岗位94万个次。通过“渝职聘”公共招聘平台,精准推送岗位30余万个次,促成就业3.1万人。开展5330个公务员(选调生)岗位、1.2万个事业单位岗位招录招聘,启动752名“三支一扶”人员招募工作。我们加大服务对接力度。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413场次,建立10个就业服务工作站,服务14.5万人次。每周五定期举办高校毕业生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活动,针对学历专业、择业方向等不同特点,开展专场招聘,促成校企合作41对。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产业用工需求,组织1万余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培训,4537人参加就业见习。组织重点企业赴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7个省市16所高校开展宣讲招聘。

下一步,市人力社保局将在2024届毕业生毕业季,做好高校毕业生离校前后就业工作衔接,同时谋划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渝来渝就业,让重庆成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在西部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城。

重庆日报记者:沙坪坝区这座“青春之城”一直与青年紧密相连、共同成长。沙坪坝区是如何把“青春之城”这张城市名片越擦越亮的?

黄可欣介绍相关情况 龚浩月 摄

黄可欣介绍,作为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试点城市,沙坪坝区坚持精准施策、大胆探索,逐步构建起服务青年发展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努力营造宜学、宜业、宜居、宜创良好环境,动员40万青年争当创新驱动“先锋队”、开放引领“弄潮儿”、文化传承“践行者”、人民城市“建造师”。

全区还组建了城市改造师、沙磁推荐官、乡村星创客、城市啄木鸟等特色青年建功新重庆队伍,探索开展的“冠红岩之名 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青年助力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城市改造师”大赛等3项创新举措,得到了团中央肯定,被纳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首批典型经验和创新举措》获全国推广。去年,还受邀参加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并作为重庆市唯一代表在青年发展型城市主题论坛“城市对话会”环节作发言交流

沙坪坝区高度关注青年所思所盼,积极回应青年特别关切,两年以来先后出台青年发展相关政策文件近30个。近期,还着眼于全过程服务青年成长成才,聚集全区优势资源,围绕求学就业、创新就业、住房落户、婚育健康等多个方面,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具有沙坪坝辨识度的服务青年发展二十条政策措施——《沙坪坝区服务青年发展二十条措施》,提升服务青年的精准度,增强青年群体的获得感。

未来,沙坪坝区将持续擦亮“青春之城”这一城市名片,积极拓宽思路、完善支持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更多推动青年发展标志性成果,真正做到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


相关阅读

  • 祥城“青年夜校”第二期来喽,手慢无~

  • 报名须知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课报名对象:嘉祥县范围内16—35岁青年开班时间:2024年6月15日19:00课程内容:茶艺、金石传拓、活字印刷术等体验课程课程人数:15人开班地点: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在京开幕

  • 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暨第十三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11日在北京民族剧院开幕。据悉,第十六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暨第十三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以“青春的海”为主题
  • 新城人的“职工书屋+”

  • 全面实施职工素质提升,一直以来都是职工书屋的神圣职责和使命。近年来,随着职工阅读需求的多样化,职工书屋的形式也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在西安市新城区,有这样一批职工书屋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事关中小学招生!河北省教育厅最新通知→

  • 近日,河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切实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通知要求,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在适
  • 礼泉:开展肥料田间试验力促化肥减量增效

  • 6月5日,礼泉县农技站组织技术人员走进烟霞镇欣农兴农业现代示范园以及史德镇穆家村的3个冬小麦肥料利用率试验田,全力开展试验尾期的样品采集与收获工作,利用最佳施肥量、肥料
  • 毕业季,再听一首青春的旋律

  • “我曾将青春翻涌成她,也曾指尖弹出盛夏,心之所动,且就随缘去吧。”——《起风了》买辣椒也用券记忆的碎片里,藏着几多激动、苦痛、迷惘与奋斗从不曾想,毕业二字这么快就从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