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办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教学沙龙

日期: 来源:未来网高校收集编辑:未来网高校

  12月6日,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举办“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及申报”教学沙龙。学校副校长张荣祥参加会议,教务处负责人、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负责人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沙龙并进行汇报交流。

  

  张荣祥充分肯定了各课程前期取得的建设成果,指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抓手和重要突破口,是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体现;要求教务处和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此次申报工作,全力支持一流课程的建设与申报,从申报书填写、课堂教学实录、过程性资源积累等方面给予专项指导和精准服务;鼓励课程负责人要坚定信心,将课程特色凝练和创新点挖掘与区域和产业经济特色相结合,与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的办学目标相结合,精心打磨申报材料,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会上,各课程负责人从课程概述、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建设及应用、课程特色与创新等方面介绍课程建设现状,并提出下一步申报准备工作规划。教务处对各课程建设情况做总体评价,建议老师们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来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扩大示范性课程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善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教学效果,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全面深入推进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建设,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据介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对标“两性一度”的建设标准,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形成课程建设质量文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设置专业综合改革专项,共培育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极大地提高了课程负责人的申报积极性,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浓厚教学改革氛围,为后续国一流课程推荐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讯员: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卢帆)


相关阅读

  • 一节课一定要40分钟吗?多地中小学探索长短课

  • 在你的印象里,一节课是不是就该40来分钟?长久以来大家似乎形成惯例——小学阶段每节课40分钟,中学阶段45分钟。未来,这种惯例或将被打破。灵活开设长短课、大小课日前,多地教育
  • 聚焦素养导向 推动课程建设

  •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承办市北区第三届学术节课程成果展示专场为全面落实“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推进课程建设,提升学校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程开发能力与实施水
  • “八办”首次发布红色数字化社教课程

  • 在日前举办的未央区第十二期校长论坛会上,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首次公开发布、展示红色数字化社教课程。 据介绍,“八办”纪念馆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活化及社会公
  • 促进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高质量发展

  • 第十九届全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12月1日至4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技术教学指导专委会主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支持,教育部基
  • 【组图】高台:“趣”入童心 “融”育未来

  • 12月6日,高台县第六幼儿园的休闲阅读区域,孩子们或坐在滑梯上、或卷缩在圆形窗内、或趴在地板上认真翻阅儿童绘本。高台县第六幼儿园以“办一所好玩的儿童乐园,成就独一无二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