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武汉新城规划发布!横跨两市带动发展

日期: 来源:中国城市报收集编辑:中国城市报

湖北省武汉市繁华璀璨的光谷广场。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武汉新城规划》


武汉新城,蓝图绘就!

  

  近日,湖北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发布《武汉新城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武汉新城打破传统行政区划,范围横跨武汉、鄂州两市。

  

  武汉新城是座什么城

  

  武汉新城在哪儿?《规划》显示,武汉新城规划范围东至鄂咸高速,南至梁子湖,西至京广铁路,北至长江南岸,规划面积约719平方公里;武汉新城管控范围拓展至环梁子湖区域,规划面积约1689平方公里。

  

  时间回到2022年6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指地处鄂东地区的武汉、鄂州、黄石和黄冈四市)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

  

  2022年9月,武汉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武汉新城”这一概念,要求加快建设武汉新城。

  

  2022年12月30日,《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发布,明确武汉新城总体定位为武鄂黄黄城市中心,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2023年1月5日,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打造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同发展主引擎;1月13日,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纵深推进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发展,高标准启动武汉新城建设;1月31日,在武汉新城重大工程启动暨一季度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上,武汉新城启动建设。

  

  ……

  

  梳理时间线不难发现,武汉新城建设步伐坚定有力。

  

  未来,武汉新城将带来什么?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秦尊文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武汉新城区位优势明显,科技创新优势显著,新型产业基础雄厚。规划建设武汉新城,有利于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进一步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从地区层面看,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副院长黄经南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都市圈的核心地区武鄂黄黄发展日益一体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武汉新城的设立,可以真正将武鄂黄黄等城市联系起来。

  

  “武汉新城将推动武汉城市圈一体化发展。”在秦尊文看来,武汉新城联动了武汉与鄂州,从而更进一步拉近了武汉与黄石、黄冈的空间感,形成了都市圈连绵带,将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城市层面看,黄经南认为,规划建设武汉新城,将为武汉尤其是武汉光谷下一步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为武汉市空间结构的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以及城乡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秦尊文表达了相似的观点:“经过多年发展,武汉新城所在的光谷地区已经成为具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地区。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光谷地区空间资源基本被开发殆尽。规划建设武汉新城,将为光谷地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战略空间。”

  

  武汉新城新在何处

  

  那么,武汉新城的新体现在哪?

  

  ——位置新。黄经南认为,武汉新城跳出了“就武汉论武汉”的局限思维,选址位于武汉与鄂州的接壤地区,从区域角度重新定义了武汉城市空间发展和武汉都市圈空间发展的新方向。

  

  湖北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规划所所长孙俊聪介绍,武汉新城的规划面积是719平方公里,光谷地区约占518平方公里,鄂州地区约占200平方公里,武汉新城可利用的建设用地有117平方公里,是远远高于武鄂黄黄八大组团的其他组团,发展的空间非常大,解决了光谷地区未来发展的空间瓶颈制约问题。”

  

  ——模式新。黄经南认为,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武汉新城的建设将秉承新的发展思路,尝试新的发展模式,例如产城融合、生态优先、职住平衡、紧凑集约等。

  

  《规划》显示,武汉新城将按照“山水城、家园城、智慧城”三大目标,构建山湖相映、组团发展的空间结构,划分新城中心片区、光谷片区、葛华片区、花山片区、龙泉山片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滨湖半岛片区共八大片区,形成产城融合、功能复合的空间布局。

  

  ——产业新。黄经南介绍,武汉新城培育发展的并非是传统产业,而是智能制造、生物工程、大健康、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这类新兴产业对空间资源利用也不同于传统产业,往往需要产城融合、设施完备的新的空间类型。

  

  《规划》显示,武汉新城将重点发展科技创新、高端制造、数字经济、商务金融、国际交往、文旅消费六大产业功能体系,形成“1+2+5”产业功能布局。其中,“1”是中心片区,主要布局现代金融、高端商务、数字经济、科技服务等高端服务业;“2”是光谷片区和葛华片区,主要布局以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5”是龙泉山、滨湖半岛、红莲湖、花山、梧桐湖等特色功能片区,分别布局科学研究承载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区、国际会客厅和生态绿心、数字创意宜居区、健康智慧宜居区、科教文化宜居区。

  

  武汉新城将如何崛起

  

  武汉新城,未来可期。武汉新城将努力打造“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即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

  

  《规划》要求,到2025年,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引擎功能明显增强。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建设取得新进展,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取得新突破,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湿地特色风貌日益凸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肩挑重任,武汉新城如何崛起?聚焦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规划》提出,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集聚发展高端服务业、打造特色文旅消费胜地。

  

  在建设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方面,武汉新城将统筹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在光电科学、存储芯片、生物育种等领域创建国家实验室或基地,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积极支持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培育特色学院和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打造学科关联、空间集聚的原始创新集群。

  

  建设武汉新城,应避免出现哪些问题?黄经南认为,首先应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目前,武汉新城所处区域生态本底良好,不能按传统模式搞大开发,要尊重自然、有序建设、适度开发。

  

  秦尊文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新城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要走过去先开发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开发边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坚持生态优先,将绿色发展贯穿始终。”

  

  “此外,还应避免盲目引入项目。武汉新城需要高质量发展,对于项目的引入,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避免引进传统的、资源消耗大的、污染严重、发展前景不好的产业项目,避免引进纯粹的地产开发项目。”黄经南说。

  

  黄经南还提到,武汉新城建设要避免不顾开发时序、盲目开发建设的问题。对于新城开发,要首先完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再考虑产业发展和生活配套,而不是先上产业、居住项目,再上配套设施。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相关阅读

  • 关于XBB、BQ变异株,武汉疾控最新回应!

  • 截至目前武汉尚未检出XBB、BQ等重点关注变异株日前,中疾控官网通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我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包括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
  • @求职创业大学生 武汉洪山区提供7天免费住宿

  • 湖北日报讯(记者李先宏、通讯员邓洲、赵鑫)毕业后到武汉来求职创业,再也不用为人生地不熟,找不到落脚点而发愁了。2月21日,武汉市洪山区首个青年人才之家——洪山驿站正式挂牌营
  • 武汉氢能源企业已向海外客户批量出货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2日讯 “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CCM型膜电极已出口至美国、德国、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膜电极累计销售量达200万片,装配的燃料电池车超过1000台,实现了
  •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任免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2日讯(记者高萌  通讯员费志清)2023年2月22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人事任免事项。 任命刘立新、陈光勇、段晓明
  • ChatGPT眼中的武科大!

  • 当ChatGPT遇上武科大当人工智能遇上大学生 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今天,科科和ChatGPT过过招看看我们所知道的和人工智能所知道的有什么不一样?
    好的,各位wuster们,你们好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武汉新城规划发布!横跨两市带动发展

  • 湖北省武汉市繁华璀璨的光谷广场。视觉中国图片来源:《武汉新城规划》武汉新城,蓝图绘就!    近日,湖北省推进三大都市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发布《武汉新城规划
  • 关于XBB、BQ变异株,武汉疾控最新回应!

  • 截至目前武汉尚未检出XBB、BQ等重点关注变异株日前,中疾控官网通报,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2月16日,我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5例,包括1例XBB.1,1例XBB.1.5,1例BQ.1,5例BQ.1.1,1
  • 电力护航“菜篮子” 助力乡村振兴

  • “你们的服务真是又快又方便,这么快就给我们送电了!在家门口,我们就能挣到钱,还得是咱供电公司,服务真的是太贴心了。”2月21日,闽侯县文辉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先生看到眼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