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品读番禺 | 读懂了祠堂,就读懂了番禺人的“情感纽带”

日期: 来源:番禺台收集编辑:番禺台

家是什么?

它可能是烧猪的香气

是祭祖时鞭炮的声响

是龙舟入水时的欢呼

是侨胞抹不去的家族情愫和缕缕乡愁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番禺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番禺,祠堂并不是离人们生活很遥远的存在

数据显示

番禺现存具有一定文物价值、

历史价值的大小祠堂

共有399座

全区16个镇街均有祠堂

这些大小不一、风格各异、年岁古老的祠堂

如散落珠玉般

构成了当地人们对于“家庭,家族,家乡,家国”的概念

偶尔捡起一颗

能够从中窥探番禺祖辈的家国情怀

触摸那历经沧桑却依然熠熠生辉的精神和力量

留耕堂:家风家训延绵数百年

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沙湾古镇,是广府乡土文化的代表,为全市目前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的古祠堂约70多座,其中以留耕堂最为闻名。

留耕堂外观

留耕堂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始祖祠,也是广州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久远的广东民间乡村祠堂代表作之一。据史料记载,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何氏族人为纪念和祀奉何氏先祖何人鉴,始建家祠留耕堂,数百年来历经劫难,屡毁屡建,现时的面貌是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始,按明制品官家庙的有关规格,先后共花了17年时间扩建而成,比广州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早了180多年。

留耕堂外观

三毁三建的留耕堂承载了何氏家族的荣辱兴衰,坎坷的经历成了它宝贵的财富。留耕堂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精华,对当地研究古建筑有很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五开五进的大院子,中轴对称、面积足有3000平方米,拥有多个建筑物,规模宏大。

留耕堂石碑坊

从这高大的石碑坊上可以看出,何氏家族为书香门第,历代不少人考取科举功名。“诗书世泽”,不难理解其显赫的家族背景和发家史,是“学而优则仕”的典型代表。

数百年间,何氏族人中曾经考取文武进士8人、博学鸿词省元1人、文武举人近50人,其中北宋政和年间(1115年)何氏三兄弟何棠、何栗、何榘同中进士,二哥何粟还荣登状元,被宋徽宗招为当朝驸马,官至副宰相,史称“何家三凤”,故题为“三凤流芳”。

“三凤留芳”牌坊

留耕堂建筑细节

开笔礼依然在留耕堂延续

它是昨天,亦是今日。

几百年来,绵绵不绝的祠堂耕读文化一直深深渗透在这片土地上。2012年,留耕堂恢复“开笔礼”仪式,幼儿在这里“破蒙”,琅琅书声响彻屋檐,一场延续了近700年的岭南民俗传承“连续剧”正在徐徐播放。留耕堂承载的孝亲、思想启蒙、道德教化、家风家教、团结族人等传统文化未曾远离,是子孙后代永不歇停的精神源泉。

邬氏大宗祠:历百年而不衰,热闹依旧

在番禺南村镇南村村南山大道,商铺林立、车水马龙的景象有着典型的村镇市井气息。若不特地来寻,很难发现这里隐藏着一座百年古祠建筑群。

邬氏大宗祠

邬氏大宗祠

邬氏大宗祠又称光大堂,是南村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祠堂建筑之一,现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是为纪念南村邬氏始祖邬大昕而倡建。宋咸淳七年(1271年),邬氏族人迁居南山,规模日益壮大,人口逐渐增多而形成。

南村邬氏在清末为番禺四大望族之一,它与沙湾留耕堂、石楼善世堂和大石墩叙堂(已毁)并称为“番禺四大古祠”。

邬氏大宗祠内部

邬氏大宗祠建于清咸丰时期,为四进建筑结构,包括头门、仪门、大堂、后寝,建筑面积有2211平方米。邬氏大宗祠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但它也历经坎坷。据邬氏后人邬润庭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光大堂一直是教学用地,村里的孩子们都来这里上学,当时祠堂前门的位置被改建成为教师宿舍,祠堂的墙体上被打了许多小洞用以通风。“当时我们就在祠堂大堂以及后寝的部分上课。”邬润庭回忆起新中国成立前读书的时光。直到1996年,政府把祠堂的所有权交归邬氏族人。

宗祠文化,是邬氏族人对根的守望。当年,他们一共筹得29万元,全部用在祠堂修葺工作上,重新打造了门上屏风、为牌匾重新上漆等,经过努力,光大堂基本恢复了完整的原貌。

“你看这里依然闪闪亮亮,没有任何瑕疵。”邬润庭指着屋顶自豪地介绍着。记者顺着他所指的方向,向头门的屋顶看去,做工精美的神兽石雕表情栩栩如生,光大堂头门的屋顶上有两尊鳌鱼雕刻,位于屋顶的脊梁两端。邬润庭说,这是取“独占鳌头”之意。

邬氏大宗祠精美的建筑工艺

据邬氏后人介绍,这座祠堂如今依然是邬氏族人逢年过节聚集之地,而族人也一直尽心尽力地维护着这座古老的祠堂。

善世堂:隐于石楼五百年,屡兴屡废“生生不息”

善世堂位于番禺石楼镇,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0年),它是奉祀陈族六世祖陈道明之祖祠,即石一村、石二村、石楼社区陈氏共同祖祠,与沙湾留耕堂等并称“番禺四大古祠”,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存活的历史约五百年,其比陈家祠的历史还要悠久,是广州现存最古老的陈氏祠堂,因抗倭名将题写而名扬四海。

石楼陈氏宗祠外观

石楼陈氏宗祠,为何以“善世”作为堂名?又何故抗倭名将戚继光会为其题匾?据《福建通志》《番禺县志》等史书载,石楼陈氏十三世祖陈大有 (1518-1587)字公年,号石川,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考取举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由福建永福县转任仙游县知县。

据村内流传的典故记载:万历年间,戚继光来广东任职,陈氏十三世祖陈大有曾跟他在福建并肩抵御倭寇,二人是刎颈之交,便请戚继光为祖祠题匾。作客时,戚继光目睹陈大有接待邻家的小孩童也彬彬有礼,不禁赞叹:“真乃善世人家!”于是欣然命笔,书下“善世堂”三个大字,寓意陈家“为善于世”,后制作成匾额挂陈氏宗祠的中堂之上,“善世堂”碑匾的由来,也揭开了石楼陈氏族人一段爱国爱乡的光荣故事。

陈氏始祖被誉为番禺开拓第一人,经记载为东晋建国大将军陈元德,牌位还供奉在灵台中央。因刘裕篡位而弃官携眷南逃至广东番禺桂林乡宁仁里(今番禺南村镇坑头村)定居。其二十二世孙陈敏行举家搬至石楼分支。

主体建筑正脊两端活灵活现的“鳌鱼吞脊”

善世堂建筑面积1900多平方米,由头门、仪门、中堂、祖堂组成。一门四塾、鳌鱼吞脊等头门、仪门,在广东省的祠堂内尤为罕见。古老的善世堂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先后被改成农业机械中学,后来中学停办,又被用作织布厂、服装厂、打绳织席厂等厂房。

2011年秋天,石楼陈氏二十五代传子孙陈俭文召集了村中乡贤父老,群策群力,决议重修一事。工程量巨大,2019年3月27日,历时八年修葺的善世堂举办重光仪式。这一天,被民间研究者叹为“东方巴洛克”的善世堂仿佛褪去了陈旧的衣裳,焕然一新,紧锁的大门被重新打开。门前鞭炮锣鼓喧天响,海内外陈氏族人齐聚一堂,濒临破败的自家祠堂重现了往日的巍巍风采,陈氏族人筵开逾500桌宴席,共同庆祝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屈氏大宗祠,文豪家国情延绵至今

家和则国和,族兴则国兴。在番禺现存的大大小小祠堂中,屈氏大宗祠承载的家国情怀格外受人敬重。屈氏大宗祠始建年代待考,据《番禺县志》记载,为“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修扩建”。祠堂位于今番禺区化龙镇莘汀村,坐东南向西北,广三路,中间为正祠,两侧是青云巷和廊庑,深三进。

屈氏大宗祠外观

屈氏大宗祠的核心人物是屈大均。在很多人印象中,屈大均是一位儒雅文豪,亦是南粤先贤,其著作《广东新语》在岭南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人们研究广东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除了大儒的身份,屈大均还有一个身份——有着浓烈爱国情怀的“战士”。1646年,清军攻陷广州,屈大均的父亲对年仅17岁的儿子晓以大义,告诫他要洁身自持,保持大伦于乱世。第二年,屈大均毅然参加了其师陈邦彦发动的抗清斗争,在高明起兵,与在南海的陈子状和在东莞的张家玉,互成犄角。可惜最终兵败,陈邦彦被杀害于广州,暴尸旷野,无人敢打理。屈大均挺身而出,冒死收殓老师的遗骸,此举被传为一段佳话。

屈大均塑像

清顺治七年(1650年),清兵再次攻陷广州,时年不过二十多岁的屈大均在番禺圆岗乡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并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两年后,屈大均开始云游四海,奔走吴越、幽燕、齐鲁、荆楚、秦晋大地,游说四方志士,投身军旅,可惜后来因事败露而被清廷追捕,浪迹江湖。晚年隐居故里,著书立说,终身不仕清廷,为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精神遗产。

屈氏大宗祠建筑细节

屈氏大宗祠不仅记录着屈氏家族的家风家训,还展示了屈大均的爱国情怀。也正因如此,屈氏大宗祠被授予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屈氏大宗祠的广场立有记录屈氏历代先祖功名的6座旗杆夹石,约4米高的大门神,也给人顶天立地的感觉。祠堂墙面写着的“一生忠赤冠绝千古,节义文章师表岭南”,道尽了屈大均传奇的一生,为世世代代后人所景仰。

张氏宗祠:将相世家古风犹存

在龙美村,有一座张氏宗祠,又名将相世家“敦睦堂”,是一座三楹两天井的建筑。

张氏宗祠外观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氏宗祠始建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清乾隆年代进行大规模扩建,1914年和1999年分别重修。祠堂坐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606.39平方米。头门山墙端立扭头石狮一对,是纪念龙美四世祖南宋状元张镇孙所立。中堂悬挂众多匾额,记录着张氏先人显赫的功名,南宋“状元及第”、清咸丰年“振威将军”、清咸丰年“一等男爵加一云骑尉”。后堂悬挂1914年重修时由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张謇题词的“将相世家”木刻横匾。祠堂内处处可寻张镇孙状元当年的荣耀和风华,是张氏家族将相世家承前启后的精神遗产。

张氏宗祠屋檐上的石狮(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张氏宗祠后堂“将相世家”横匾(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张氏宗祠中堂“振威将军”木匾(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有村民说:“龙美村姓张的人占了90%,有差不多2000人,张氏宗祠连着普通住户,就在街道中心,可以让龙美村的村民自由使用,不管是张家子孙结婚摆酒,还是生了儿子做百岁,或者是老人宴,都在祠堂里做。”

时光斗转,四百多岁的张氏宗祠就像一位耄耋老人,静静地坐落在龙美村热闹的清河大街上,左边是商铺,右边紧连普通的居民住户,成为族人血脉维系、祖训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

蔡氏大宗祠:从这开枝散叶,从这寻根问祖

蔡氏大宗祠坐落于广州68条市级传统村落之一——蔡一村。这是一座保存良好的明代祠堂,虽然它规模和知名度比不上番禺四大祠堂,但是里面的构件繁复精致,再加上蔡元培先生所书的“堂匾”加持,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祠堂。

蔡氏大宗祠外观

蔡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清代重修,1922年扩大重建,1981年和2013年分别重修,占地面积1221.65平方米。全祠基本为人字形封火山墙——除了两侧廊那造型独特的镬耳山墙,村民称之为“掩首”,是依据风水学说有意而为之的造型。

蔡氏大宗祠青云巷上的山顶灰塑制作精美

蔡氏大宗祠中堂(来源: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综合服务中心)

这座祠堂中堂之上悬挂的朱红底金字“光裕堂”木匾,落款“民国二十年,建祠二十三传孙蔡锦求敬送”,而堂匾的字,就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所书。蔡氏大宗祠曾开办光裕小学五十九年、螺山中学十四年,为本村以及邻村子弟接受文化教育、培养人才,作出极大贡献。

蔡边村蔡氏一族可谓人才辈出,不仅曾出过进士、贡生17人。蔡一村还是古巴将军阿曼多·蔡的故乡,2011年,《羊城晚报》刊登了一文《古巴华裔将军番禺寻亲》,介绍了古巴华裔将军阿曼多·蔡曾来到番禺展开的一段感人的寻亲之路。在与故乡中断音讯30多年后,年近八旬的蔡将军回到蔡氏祠堂,他祭拜了祖先的牌位,认祖归宗。

这座祠堂的威水史,按照宗族后人的说法,讲半天都讲不完。

蔡氏大宗祠不仅是蔡一村标志性的建筑物,更是蔡氏家族兴旺发展的见证。“大宗祠从来不曾被族人抛弃过。”据蔡一村村民介绍,“蔡氏大宗祠一直以来都是蔡姓村民的重要活动场所,宗亲们包括孩子结婚,都在这里摆设筵席,场面非常喜庆。”每逢重大节日,四散各地的蔡氏族人纷纷回归,蔡氏老老少少又相聚一堂,蔡氏大宗祠正是联系蔡氏后代宗亲的重要纽带,承载蔡氏族人的世代情 。

历史根脉 串联古邑昨天今天和明天

“追远溯本,莫重于祠”,家祠作为一种乡土建筑的艺术瑰宝,是祖先一代代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与载体。祠堂的一头连着过去,一头连着未来。这些大大小小、风格各异的祠堂,就如同一条长长的根和源,一直滋养着宗族子孙后代,揉进番禺人世世代代的情感里,无论番禺的子孙走到天涯海角,任凭风高浪急,只要有这根纽带牵拉着,他们都会明白自己的起点在何处。

老祠堂的新身份: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熠熠生辉的古祠堂正是番禺努力探索文物老建筑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的缩影。这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岭南古邑,近年来正不断推进文物合理利用,以当下时代的视角去发掘保护这些精美的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斐然——截至2022年,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居全市各区之首、10个项目入围省市级文物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评选、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投入和使用率双第一、累计完成231个文物修缮、抢修、保养维护……鳌鱼舞、飘色、乞巧、醒狮等民间艺术在此地绵延传承,遍布番禺大街小巷的历史文物以新的方式延续着它的生命力和价值,诉说着番禺这片土地上流转千百年的情感故事。

策划:陈海生、胡普甜

文:番禺融媒记者杜丽华

图:刘瑞媚、王泰又(除署名外)

参考资料:广州学习平台、《番禺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


相关阅读

  • 安徽歙县:闲置祠堂变书屋 休闲娱乐好去处

  •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坑口乡瀹潭村立足实际,找准切入点、聚焦发力点,积极探索多元化闲置资产再利用,打造创新性文旅产业,带动文旅融合发展。仲夏时节,走进坑口乡瀹潭村方氏祠堂,阵阵书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有色50ETF(159652)上涨0.79%

  • 截至2023年7月18日 13:21,中证细分有色金属产业主题指数(000811)上涨0.72%,成分股华友钴业(603799)上涨4.2%,云海金属(002182)上涨3.46%,银泰黄金(000975)上涨2.94%,安宁股份(002
  • 以展会“活跃度”激发城市活力

  • 蛰伏度过“凛冬”,会展业终于迎来“好时光”。今年以来,济南会展业格外红火,各个会展中心“档期”排得满满当当。今年,济南计划安排展会120场以上,其中消费类展会不低于30场。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