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济南黄河北,来了群“清华北大”毕业生

日期: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收集编辑:爱济南客户端

  人才重要,尤其是青年人才。每到一年毕业季,国内都会掀起一阵“争夺人才”的热潮。

  而作为国内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更是各地争相拼抢的人才资源,然而,“北上广”历来是这两所高校毕业生的头号选择。

  不过,最近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北纬君注意到,济南起步区正在从清华北大毕业生中“分一杯羹”。

  据媒体报道,上月,济南起步区2023年秋季“名校优选”校园招聘举行清华、北大专场,共有243人参与活动,31人签订就业意向书。而今年4月,济南起步区首次“名校优选”校园招聘就引进了15名优秀清华北大学子,另外,还有50名清华北大在校生赴济南起步区开展暑期实习实践活动。

  显然,济南起步区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人才的目光,清华、北大也不例外。

  北纬君明白,这种选择背后不能不提当下求职观念的变迁。

  如前所述,过去,高等学府的毕业生普遍将就业焦点聚焦于超大城市,追求大城市的繁华与机遇。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学子们逐渐认识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升级浪潮中,其他城市的崛起也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职业机遇。

  他们不仅将目光瞄向济南这座“万亿之城,更是独具慧眼地望向了黄河北——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这座未来之城、希望之城。

  正如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潘瑞浩所说,选择时机、发展平台、生活氛围对于择业十分重要。而从这三个方面,济南起步区正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济南起步区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黄河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可以享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四区合一”的政策红利。

  建设起步区,是国家赋予山东、济南的一项重大使命。

  起步区的发展定位,主要体现为“四个新”:

  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形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

  吸引集聚优质要素资源,形成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

  探索量水而行、节水为重的城市发展方式,形成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

  当前,济南起步区正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成形起势,在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起步区无比需要人才,也无比能够成就人才,因为这里是高能级的发展平台,有着广阔的发展机遇,选择起步区,与起步区共赢,可谓是恰逢其时。

  而从起步区对待人才的态度来看,这座未来之城同样显现出了极大的诚意。

  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济南起步区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各层级管理岗位实行聘任管理、竞聘上岗,全面打破职级、身份限制,依照能力、业绩选拔使用干部,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优化。

  优秀人才晋升通道的不断畅通,势必会让越来越多青年才俊走上前台。

  此外,起步区还推出了降低就业生活成本的“暖心大礼包”。打造“鹊华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求职提供最长7天免费住宿,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来济南起步区工作,可以连续24个月申请500-1000元交通补贴。对发展前景好的青年人才创业项目,提供免费办公场地或租金补贴,若初创5年内获得风险投资,再给予最高30万元项目配套。

  从生活氛围来看,如今,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凤凰大桥通车,区内市政道路串联成网;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完成首展,山大二院北院区山大二院北院区正为全面开诊做筹备工作,山东省实验中学鹊华校区明年就将招生,中科国际人才公寓实现入住,超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建设……

  一个个利好消息表明,现在的起步区,基础设施与公服配套也正在加快建设,这也势必能为广大人才解决后顾之忧。

  近些年来,济南与各大名校的合作步伐正在加快,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往来密切。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名校毕业生也将未来放在了济南。

  没错,起步区很年轻,但肩负着国家使命的这片土地,这颗黄河之畔的璀璨明珠,必然能让人才出彩。

  根据规划,到2025年,起步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突破,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到2035年,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绿色智慧宜居城区基本建成,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另据媒体报道,近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城市副中心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经山东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已由省推进起步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实施。

  从大局大势到政策红利,从发展目标到规划蓝图,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起步区,对每一位青年人才来说,这都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来源:公众号“城在北纬36度”)


相关阅读

  • 培育“1+2+15”生态体系 济南新城建产业集聚成势

  •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与载体,是实现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培育新城建产业链的主阵地。济南创新谋划“1+2+15”新城建产业布局,打造以起步区绿色建设产业园
  • 走向世界的泉城!济南的申遗之路还有多远

  • 在日前召开的济南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济南提出“奋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打造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游名城”的发展目标。千百年来,济南依泉而生、因泉而兴,泉水是济南具有独
  • 济南的冬天 好戏看不停

  • 一场冬雪,让网友直呼:“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还是含蓄了!”实际上,济南不止有美景。随着新年到来,“泉荷奖”济南市第九届新剧目评比展演、武侠喜剧《你平常都干啥》、汇聚两大“天
  • 黄河聊城段今冬首现流凌,4座浮桥已全部拆除

  • 阳谷陶城铺河段流凌  受此次寒潮天气影响,12月17日,黄河聊城河段陶城铺控导工程以下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长度59.51千米,最大冰块面积0.8平方米左右,冰厚1厘米左右。黄
  • 加快塑造充分释放人才红利

  •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队伍快速壮大,人才素质明
  • 烟台市发放人才补贴5.86亿元,惠及2.74万人

  • 19日上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3年烟台市科技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答记者问环节,烟台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张军介绍烟台市人才引聚工作情况。近年来,烟台市人社局深化人才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济南黄河北,来了群“清华北大”毕业生

  •   人才重要,尤其是青年人才。每到一年毕业季,国内都会掀起一阵“争夺人才”的热潮。  而作为国内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更是各地争相拼抢的人才资源,然而,“北
  • 文新社区:点亮小小微心愿 凝聚温暖正能量

  • 12月19日,进学街道文新社区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开展“点亮小小微心愿 凝聚温暖正能量”主题活动,为辖区困难居民送去大米、豆油、面粉等生活物资,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
  • “一核两极四轴”!广州都市圈这样建

  • 广州都市圈示意图 制图/刘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杭莹 通讯员 穗发宣为落实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广佛极点带动、轴带支撑网络化空间格局,12月20日,广州
  • 广东税务护航“引进来”“走出去”

  • 税务人员来到企业了解产品生产及出口业务,宣传税收优惠政策(资料图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莫谨榕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与共建国家间经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