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18日讯(记者秦璟 通讯员刘珊珊)“童童,又在楼下玩呀!奶奶在不在家?走,带我们上去找奶奶。”临近春节,周畅拎着米、面、牛奶去困难居民家看望,在小区楼下遇到了正出门玩耍的童童(化名)。听到呼喊,童童回头见到是自己熟悉的人后应了一声“在家呢”,便蹦跳着带着周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行人上楼了。
童童展示电话手表的定位和拨打电话功能。 记者秦璟 摄
周畅是武汉誉城千里建工有限公司的一名职员,去年11月初,她经过层层筛选,以挂职干部身份来到琴断口街道冯家畈社区。这是她第三次来到童童家走访看望一家人的生活情况。放下物资,周畅拉着奶奶何淑珍坐在沙发上拉家常。听到何淑珍说现在家里情况正常,周畅又叮嘱她有困难还是要随时找社区。
“当初刚来到社区挂点的时候,我就感受到,这里有不少生活困难的居民需要帮助。”周畅说。冯家畈社区副书记刘珊珊介绍,社区辖区内大部分是旧单位宿舍、老旧自建房等,房租低,的确有很多低收入人群,关注困难居民情况一直是社区工作中任务最重的一部分。
“周畅来了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跟我们一起梳理居民的信息。我拿出来一份档案,她就要问一句这家情况怎么样?说我们上门去看看吧。”刘珊珊说。
何淑珍一家就是周畅在走访中认识的。何淑珍的子女患有疾病,行动不便。她有退休金,也兼职做环卫工等补贴家用,日常生活尚能满足,但今年才上一年级的孙女童童却没人管。“有时候童童自己跑下楼买饭吃,虽然这街坊邻居相互认识,但仍担心孩子安全。”何淑珍说。
挂职三个多月以来,周畅(右)已经走访过180多户困难居民。 记者秦璟 摄
了解情况后,周畅想起来自家孩子有一块电话手表,能和手机连接,随时定位孩子的位置、打电话联系等。周畅的孩子马上要升高中了,这块电话手表没怎么用过就要闲置,她决定把手表送给童童使用。
拿到电话手表的时候,童童当场就带到了手腕上,告诉周畅自己特别喜欢这块手表。18日,记者跟随周畅上门采访时,童童也把手表拿出来展示,她已经能够熟练地调出奶奶的联系方式,使用地图等功能。
周畅告诉记者,她十分敬佩这一家子,“何淑珍腰背永远是挺直的,她撑得住这一家子。我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可能帮助他们,也不断向他们学习”。
挂职三个多月以来,周畅已经走访过180多家困难居民,并多次与公司联系捐助物资,送到他们家中,还协助社区做好党建工作,逐步完善了社区基础台账。
“好不容易来到了基层社区,就要抓紧利用好每一天,多向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工作经验,多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把自己当成真正的社区工作者。”周畅说。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