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他!

日期: 来源:上海大学收集编辑:上海大学

2023年7月30日是

我们敬爱的老校长

上海大学出版社创始人钱伟长

与我们分别十三周年的日子

谨以此文,回顾他和上海大学出版社

之间的故事

与广大师生、读者朋友

一起缅怀这位尊敬的长者

上海大学出版社是钱伟长为中国出版事业贡献的杰作,十二年坚持不懈,终于征得国家同意成立出版社的正式批复;十四年无私关怀,全力支持出版社走上正轨;二十六年苦心孤诣,成就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出版骄子,培养了一批争做中国文化书写者、传播者和引领者的出版人才。

倾力打造,从十二年筹建到走上正轨

1983年,钱伟长受命执掌上海工业大学后便提出要筹建出版社,为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助力。1984年,学校根据钱伟长指示搭建了出版社(筹)工作班子。1994年,新上海大学成立,学校向上级各有关部门申请成立出版社。

在钱伟长的不懈努力下,1996年6月26日,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新出图〔1996〕455号文批复,上海大学出版社正式成立。

图1  1996年6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复成立上海大学出版社

图2  1997年3月,钱伟长为上海大学出版社题写社名

在钱伟长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伊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1997年,上海大学“九五”第二期重点教材建设中,“近代物理实验”等20个教材建设项目通过评审,被纳入上海大学“九五”第二期重点教材建设计划。1998年,教育部出版社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到上海大学出版社检查工作,专家们认为,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一年多时间便出版了20多种教材和学术专著,成绩突出。

图3  2001年6月22日,钱伟长出席上海大学出版社建社五周年纪念会

2008年,上海大学出版社在上海书展期间承办“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院士”主题馆,并出版发行纪念邮折一套。这是上海书展举办以来书展组委会第二次推出、上海大学出版社第一次承办杰出科学家主题馆,对提升出版社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图4  2008年8月13日,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在上海书展参观“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院士”主题馆

无私关怀,全力支持出版社发展

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之初急需出版人才,钱伟长以其超凡的个人魅力为出版社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付出极大心血。199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调入上海大学出版社任职的李顺祺曾坦言:“最后决定调到上大的重要原因,应该说是钱伟长校长人格魅力对我的召唤。”

1998年1月20日,钱伟长在上海锦江饭店单独接见李顺祺。对此,李顺祺终生难忘:

这次单独接见,大约一个半小时,钱校长渊博的知识、为人之道以及对后辈的教诲和提携,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又美好的印象。我面对的是蜚声中外的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和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可是我当时的直觉,钱校长是位非常关心和爱护下属的好领导,是位非常平易近人,又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宝刀不老的好长者。那天,我真心感到我走上大的路没走错,我深为有这样一位蔼然可亲又颇具大师风范的好校长而感到骄傲。

在接见中,钱校长多次提到出版社来之不易、其准入条件如何严格,并语重心长地嘱咐我,一定要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出版社,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出版社搞好……

钱校长的单独接见,给了我无穷的动力。没过几天,我向周哲玮副校长请假,只身前往南方组稿,力争新官上任,一炮打响。

图5  2002年9月,上海大学出版社社长李顺祺为钱伟长送去生日祝福

上海大学出版社成立后,钱伟长将自己的智慧结晶和精品力作贡献给出版社,全力支持出版社的成长和发展。既有反映其教育思想的《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也有写给青少年阅读的《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既有反映其爱国情怀的《跨越世纪——2000年至2001年文集》,也有汇集其思想和研究成果的《钱伟长文选》(1—5卷)。

图6  使用上海大学出版社第一个书号的《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获第五届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

图7  钱伟长为《跨越世纪——2000年至2001年文集》责任编辑傅玉芳签名

与钱伟长其他的书不同的是,《跨越世纪——2000年至2001年文集》收集的内容种类比较多,可谓文理兼收并蓄。既有回忆四叔父钱穆、追思其培养和养育之恩的文章,也有给相关友好单位的贺信;既有对古典数学问题的再研究和创新挖掘,又有紧密结合工程技术的前沿、对非线性问题的独到分析;既有对中国一些历史问题的深刻思索,又有对当今社会发展各种问题的真知灼见。书中的一大部分笔墨集中在国计民生的大事上,如对南水北调问题的研究与看法,对西部开发尤其是新疆建设的几点建议,对长江中游武汉经济区研究工作的重视,对环境保护、防沙治沙的见解,等等,无不凸显出一个老人浓浓的爱国情怀。

上海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周哲玮指出:

其实,这种情怀随着年龄的增长是越来越浓的。从钱伟长早年的弃文从理,到负笈加拿大求学苦读;从海外扬名再转回到祖国怀抱;从遭受不白之冤到重新以高龄担任校长,把一个规模较小的大学办成了一个全国一流的应用研究型大学,这种爱国情怀成了贯穿钱伟长一生的不竭动力。

“跨越世纪”其实是钱伟长精神境界的跨越,从一个境界跨越到更高的境界,不断进行着人生的升华,这就是钱伟长的爱国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图8 《中国历史上的科学发明》入选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获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提名奖

图9  《钱伟长文选》(1—5卷)获第七届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

钱伟长一直心系上海大学出版社的发展,2006年出版社建社10周年之际,年事已高的他仍委托当时的校领导代为发表书面讲话,勉励出版社发奋图强、创造辉煌。

整理钱老著述,传播伟长思想

钱伟长逝世后,2012年,为纪念钱伟长诞辰,全面展示这位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的风采,学校决定出版钱伟长纪念文集,并专门成立了编委会。

作为钱伟长一手创办的出版社,深入挖掘、整理、出版有关纪念钱伟长的作品,是上海大学出版社义不容辞的责任。出于对钱伟长的崇敬之情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深情地表达对钱伟长的敬意与怀念之情,接到任务后,上海大学出版社派专人走访了戴世强教授、程昌钧教授等专家学者,听取他们对出版纪念文集的意见和建议。

专家们认为,纪念文集的出版,一定要体现钱伟长教育、教学思想和学术思想的精华,即爱国敬业、矢志不移的治学动力,勤奋进取、锐意创新的治学精神,面向实际、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广闻博览、融会贯通的治学方法,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治学谋略。

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出版社编辑小组向学校提交了纪念文集的选题计划并得到钱伟长家属和学校领导的认可。全套纪念文集共11卷,由如下三部分组成:《钱伟长文选》(1—6卷),主要收录钱伟长有关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重要文章和讲话稿;《钱伟长学术论文集》(1—4卷),主要收录钱伟长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钱伟长的博士学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

如期出版的文集,在9月28日上海大学召开的首发式暨钱伟长诞辰座谈会上,得到了钱伟长家属和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前来参加首发式的时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的阚宁辉指出:

出版钱伟长文集是一项极其有价值的工作,为我们缅怀钱老、重温历史、汲取动力、奋发有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对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2年10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座谈会上,这套文集又得到出席座谈会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的高度赞扬。

图10  2012年9月28日,钱伟长文集首发式暨纪念钱伟长校长诞辰座谈会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图11  校报关于钱伟长文集首发式的报道

图12  《人民日报》关于纪念钱伟长同志诞辰座谈会的报道

图13  《钱伟长论教育》

2020年2月5日,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批准并发布国际公报,把国际编号为283279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钱伟长星”,以纪念钱伟长杰出的科学贡献。2020年7月30日,在纪念钱伟长逝世10周年的日子里,紫金山天文台与上海大学共同举行“钱伟长星”命名仪式与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新书发布会。

图14  2020年7月30日,《永远的校长——钱伟长1983—2010年画传》在“钱伟长星”命名仪式上首发

赓续伟长精神,共创出版伟业

在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作为一家地方综合性大学出版社,上海大学出版社面临的挑战从来不少。但上海大学出版社全社员工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迎难而上、越战越勇,一面坚持紧抓内容生产,踏踏实实做好优质图书的出版工作,一面积极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图书出版市场,构建高识别度的出版格局,这是与创始人钱伟长的初衷一脉相承的。

图15  上海大学出版社门厅墙面的钱伟长寄语

三十九年来,上大人从未忘记老校长钱伟长的出版情怀;二十七年来,出版社一代代员工时刻谨记创始人钱伟长的谆谆教诲。

上海大学出版社建社以来,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国家级、省部级图书奖100多项,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图书海外馆藏影响力出版100强。

图16  上海大学出版社门厅

未来,上海大学出版社将始终坚持以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的发展理念,以传承祖国文化、坚守学术阵地为使命,全心全意为高等教育的进步而努力,以将高端科研成果转化为公共知识、社会财富为己任,结合上海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坚持高品质的学术出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子,争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上海大学融媒体中心】

来源:出版社

文字:刘强

排版:李昔潞

责编:吴沁

相关阅读

  • 从上大到华为,她的七年青春这样度过!

  • 她志存高远面对未来坚定目标她蓄势待发铸牢专业知识基础她运筹帷幄准确把握求职技巧她善作善成在计算机领域披荆斩棘、勇敢追梦她是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2023届毕业生陈瑾人
  • 初见倾“新”!我们与书记面对面!

  • 为更好地服务新生成长,践行“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教育理念,7月22日下午,上海大学2023年江苏籍本科新生代表座谈会在南京举行。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成旦红,党委副书记欧阳华,党委常
  • 飒!燃!帅!上海大学2023年学生军训圆满收官

  • 时光匆匆为期十四天的本科生军训缓缓落下帷幕从满怀欣喜的入营到挺拔坚毅的军姿练习汗流浃背的队列训练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全体承训教官与参训师生齐心协力 并肩作战蓬勃朝
  • 视听广播剧《摆渡》正式上线

  • 2023年7月25日上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主办的“视听广播剧《摆渡》发布座谈会”在津成功举行。天津人民出版社社长刘庆首先代表天津人民出版社向到场嘉宾致以问候和欢迎,并向各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今天!让我们一起怀念他!

  • 2023年7月30日是我们敬爱的老校长上海大学出版社创始人钱伟长与我们分别十三周年的日子谨以此文,回顾他和上海大学出版社之间的故事与广大师生、读者朋友一起缅怀这位尊敬的
  • 二师中级人民法院 多举措满足职工群众诉讼需求

  • “在导诉员的引导下,不到10分钟,我的诉状就在智能填单机上成功立案。”近日,铁门关市民王洪在二师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办完事后这样说。二师中级人民法院借助网上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