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我书,故我乐——读周耕妥新著《自我和谐——生活是本没有句号的书》

日期: 来源:绿色中国收集编辑:绿色中国

 

文/庄月江

作者在《自我和谐——生活是本没有句号的书》自序中,介绍了自己读书与写书的经历与感悟,写道:“不管你是谁,只要与书为伴,与书为友,与书为师,将不仅乐在其中,而且乐在知识外化的气质之中,读书写作的自娱自乐,无奈人生的自我和谐中。”

作者周耕妥原是浙江省衢州市乌溪江区洋口乡文化员,1986年调入衢县县委宣传部,1991年调入《衢州日报》当记者,在经济部和广告部协助部主任策划了好多精彩的版面,写了不少有见地的文章。1999年1月,他入职省十里丰监狱当狱警,不久被选调到省监狱工作研究所,从事监狱理论研究工作与《浙江监狱》期刊编辑工作。

新闻工作的实践和修炼,周耕妥养成了“顺则凡,逆则仙”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能把自己对生活、对工作、对社会的感受,用理论化的语言说出来。《在实践中提高对正确舆论的认识能力》,1999年第二期新华社业务内刊《瞭望之友》刊出,《论政府权力扩张的形成原因》(浙江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江西行政学院学报》发表后,被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全文复印刊出;《论司法行政机关参与依法行政的创意设计》,在北大和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办的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研讨会上交流,并被编入2001年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丛书。浙江省监狱管理局机关报《东方警苑报》,每年都委托省报业协会评选年度好新闻。周耕妥在从事监狱理论研究工作期间,所投的两篇人物通讯和一篇新闻评论都被评为一等奖。

在“爬格子是门入静入定的娱乐艺术”的觉悟和修炼中,周耕妥或参与策划、或主编、或撰稿的作品有《面向21世纪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乌溪江水映山红——衢县乌溪江库区志》《浙江监狱文化建设研究》等著作十多种(本),其中有的被浙江图书馆征集收藏。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有的获衢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有的获司法部重点调研课题一等奖,有的获中国监狱学会年度课题一等奖,有的被省厅和省局一把手批示,要求全系统干警学习和研讨,有的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刊出。

周耕妥的新著《自我和谐——生活是本没有句号的书》,全书八章。只要看看这八章的标题,如《生活是本没有句号的书》,如《人性是善恶并存的“万花筒”》,如《真善美是职业生涯的灵魂密码》,就可知道这本由49篇文章组成的书籍,充满了生活的哲理。简言之,其实是作者通过对读书和写书(或思考)来诠释做一个好人的道理。

对于一个人的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作者这样阐述,“自古以来,可惜可叹可哭可恨的是,有许多的官员和大款明明有流芳千古的能力和机会,却偏偏要违法乱纪,不仁不义,争取遗臭万年。殊不知,为好人易,为恶人难;说实话易,说谎话难。为恶人须大费心机,说谎话须大打草稿。一旦做了官,或成了大款,总之成了名人,就有了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的资格和机会。”作者详尽地举了杭州岳庙里“忠贯日月”的岳飞,以及跪在岳坟的秦桧的例子。(P.048:《∣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周耕妥认为,生活,常态是柴米油盐、安居乐业;境界,是善良和爱心对他人,甚至其他生物的向善影响而营造的和谐环境。人们进入这个“环境”之门,需要信仰和道德引领才能找到钥匙,需要文化和智慧的驱动才能引领“双脚”步入其中。而一个人的文化与智慧,源于读书。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它可以把“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托尔斯泰语)。

但是,知识没有善恶之分与美丑之别,在有仁爱精神者手里将会开拓和深化善行,在不同信仰精神者手里,或为善行助力,或为邪恶开道,在极端理性主义者手里,将是追求金钱财物的工具,专司己利的技巧。(P.157)

作者在《真善美是职业生涯的灵魂密码》这一章中,提出了“监狱工作的真善美”的观点。作者认为:监狱是“道”,是以暴制暴之道,是因果报应之道,是改邪归正之道。这道,就是在罪犯脑中植入“守法意识”,在罪犯心中导入“健康心理”,在罪犯手中传授“生活技能”,在罪犯体内培育免疫力。并从监狱工作的目标层次、宽严相济的坐标构架、罪犯修心教育、劳动改造意义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得出“监狱工作的‘成果’是法定的把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的目标的实现”的结论,令人信服。作者又从实践中总结出:“安全稳定是‘真’,教育改造是‘善’,刑释人员持续做守法公民是‘美’”。

“善”与“美”好理解。对于真,看了作者的解释,就清楚了:“‘真’在监狱民警的职业信念上,工作理念上,岗位责任上,具体行动上。”(P.254)而对于罪犯改造,作者在《罪犯改造好从人性上说只是价段性的好》中阐述:“罪犯是可以改造好的。永久性的好是应然目标,价段性的‘好’是必然要求。……这个价段性改造好的效果,也许会延伸到社会持续到将来,甚至成为永久性的改造好。”这里又提出了一个社会需要关注、关心刑释人员的问题。

作为读者,我特别重视本书中的短文《为人处世要有“不动点”》。作者在此文中提出:“不动点是超越权力权利、金钱财富、情感取向的铁律。即自然与社会状态中具有统一、永恒、终极、不变性质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定律,以及终极抽象的概念、规律等。”我想,这为人处世的“不动点”(铁律),就是做人的规矩和底线,也就是古人说的“仁义礼智信”和“礼义廉耻”。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还举了三个多年前曾经成为司法热点、大多读者耳熟能详的事例:一,一个成年男人在KTV酒后性侵同行女子,女子受伤流血后仍不摆手,遭众人殴打,逃跑时摔死。这个性侵者的父母将打他的人告上法庭,索赔130多万元。二,一个60岁老人在公园的树上偷摘杨梅时,枝桠断裂掉下摔死,亲属向景区索赔60万元。三,一个11岁的小孩子未经扫码,骑走共享单车,在马路上意外身亡。其父母将共享单车公司告上法庭,索赔76多万元。

作者感叹:“本来这三个案例中的死者已经很丢人了,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三个死者的家人还能理直气壮地找别人要钱,这是典型的为人处世没有‘不动点’,值得深思。”

为人处世没有“不动点”,就是古人说的“寡廉鲜耻”,不知羞耻。

2015年,周耕妥的专著《治狱不动点》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副所长、《犯罪与改造研究》杂志主编高文先生为此书作序,引用几句,以让读者了解周耕妥的为人:“耕妥同志最初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不太会说话,但接触深了,我发现他原来是一位钟爱监狱理论研究工作,勤于思考,卓识远见的同志。《浙江监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监狱理论研究期刊,其中耕妥同志所编辑的文章,鲜明独特的观点总是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编辑选用稿件的方向代表的就是监狱理论研究的方向,监狱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往往是由编辑的眼光最早捕捉到,进而组织深入研究的。耕妥同志善于从未去稿中发现问题,尤其是针对某项‘顶层设计’所引起的‘思想风暴’,能冷静地观察与思考,或乘势把‘风暴’引向深入,并伺机动笔为‘风暴’导航。”

《自我和谐——生活是本没有句号的书》的尾末,还收入了作者上世纪九十年代在《衢州日报》工作时,为《衢县县志》写的文史资料《天脚寺剿匪记》《红军桥》《乌溪江水心中流》三篇散文,读来分外亲切。因为他的文章中写到了洋口、白岩、藤桥、上高输、下高输、柴家、岭头、举村这些我多次去过的地方,如历其境。

我第一次到乌溪江,是1986年5月15日。我与文字记者缪宏、摄影记者陈康,到乌溪江区最偏远的洋口乡采访并调查政府扶贫情况。先车后船,当天傍晚才到达洋口乡政府驻地。经缪宏介绍,我认得了周耕妥,他是乡里的文化员,一个说话不多,挺朴实的小伙子。那时候库区贫困,我们在乡政府食堂吃饭,最好的菜是周耕妥从溪沟里捉来的小鱼,至今记忆犹深。(2024.6.25)

相关阅读

  • 看,法院人的诗与远方

  • 【特邀题词】张 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主席最高人民法院法庭阶前生长着一颗历经300余年的皂角树,它那古老而强大的树干摇曳着嫩绿的枝芽,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法院人逐梦法
  • 新疆玛纳斯县科协开展互观互学建言献策活动

  • 近日,新疆玛纳斯县科协组织科技、农业、水利、教育、卫生领域老科技工作者代表开展互观互学、建言献策活动。活动中,大家先后到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数字农业智能装备
  • 文学竹林里的一根种竹

  • 来源:光明日报1939年4月康濯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1951年于北京鼓楼东大街中央文学研究所。左起:田间、雷加、周立波、康濯。康濯(1920~1991)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文学工
  • 30件作品获2023年度城市党报新闻奖

  •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做精品新闻见成效30件作品获2023年度城市党报新闻奖防城港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海旭) 防城港日报社着力抓好“主责”、干好“主业”,做精品新闻,成效显著,近日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洗衣凝珠行业标准将更新修订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行业标准QB/T 5658-2021《洗衣凝珠》修订计划。据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介绍,洗衣凝珠作为新型浓缩洗涤剂,不仅清洁功效强大,还兼具除
  • 应对崇明强降雨天气,它发挥了大作用!

  • 5月底,堡镇初期雨水调蓄池正式完成通水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眼下,随着崇明入梅、强降水接踵而至,这座新建调蓄池已开始在防汛排涝、改善水环境方面发挥重要功能。为确保调蓄池
  • 教育援青 助力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 6月25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获悉,2010年以来,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六省市持续深化教育援青,以真金白银和真抓实干,绘就团结稳青同心圆。  党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