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迅猛增长!厦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209家

日期: 来源:厦门日报收集编辑:厦门日报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日益壮大。

中创新航新能源(厦门)有限公司全自动化生产线。

厦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简称“高企”)规模日益壮大,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昨天上午,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接听12345政务服务热线,解读高企扶持政策。

政策扶持 4000多家认定企业 已享受市级奖励6.5亿元

国家级高企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通过国家级高企认定后,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财政奖励政策以及其他扶持优惠政策。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大高企培育和扶持力度。2021年,我市出台高企扶持新政以来,已对通过认定的4000多家企业兑现市级财政奖励6.5亿元。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在此基础上,市科学技术局、市财政局在5月27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简称《通知》)征求各方意见,近期将出台实施。《通知》明确,接下来三年,我市对国家级高企申报的财政奖励扶持措施,包括对首次认定及重新认定通过的国家级高企给予10万元奖励;对于上年度营收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首次通过国家级高企认定,叠加后给予30万元奖励;通过重新认定,叠加后给予20万元奖励。

据悉,目前我市资格有效国家级高企数为4209家,较去年净增600家以上,提前两年超额完成我市“十四五”规划国家级高企认定目标。

申报简化 试行无纸化网络评审 未来将实现全程无纸化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2024年国家级高企认定及重新认定工作申报审批流程,提高企业申报的便利性和专家评审效率,近日,厦门市高企认定办决定,从今年开始推行国家级高企认定专家无纸化网络评审,为后续开展企业全程无纸化申报打好基础。

“以前申报国家级高企,有的企业提交的材料厚厚一叠,可能有两三百页,今年已简化到二三十页,接下来将全部实现无纸化。”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处介绍。今年企业申报提交的材料以系统填报为主,纸质材料仅需提供专审报告和部分财务数据报表。企业可登录市科技局网站(sti.xm.gov.cn)或市高新协会网站(www.xmhta.com)查看并下载最新的高企认定相关通知,按通知要求准备申报材料。

我市今年国家级高企认定工作分两批次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高企系统申报提交截止时间为7月12日,第二批系统申报提交截止时间为9月6日。自5月中旬开始,市科技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一轮高企认定政策专题培训会,深入全市各区、各产业园区召开16场培训会,累计吸引近800家企业超1000人次参加培训。我市将于7月开展今年第二轮高企政策宣讲。市科技局提醒,高企认定所有的辅导培训、咨询、受理等工作均不收取任何费用。

数据

据初步统计,2023年我市资格有效国家级高企实现工业产值3343.5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4110.10亿元。营收或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589家,其中超十亿元的企业73家、超百亿元的企业3家。691家高企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387家企业同比增长100%以上。2024年1月-4月,我市4209家高企实现工业产值1064.39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营业收入1225.64亿元,同比增长4.77%。990家高企营收同比增长50%以上,606家企业同比增长100%以上。

截至2023年底,全市资格有效国家级高企研发投入313.32亿元,同比增长9.27%;累计拥有授权专利数9.01万余件,拥有软件著作权5.93万余件。

(文/厦门晚报记者 王东城 图/厦门晚报记者 陈立新)




相关阅读

  • 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一季报来了

  • 随着6月6日晚间嘉银科技交出“成绩单”,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一季报披露进入尾声。从已披露的财报看,仍处在“转型阵痛期”的陆金所控股因大额派息产生预扣税款,单季亏损8.3亿元。
  • 350亿元!即将发行!

  • 财政部6日发布通知,将在6月14日发行2024年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根据发行安排,本期国债将通过财政部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发行系统进行招标发行,为5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
  • 产改先锋以“六个支撑”育“数字工匠”

  • 近年来,中山市总工会聚焦中山市委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战略方针,精准实施“职工数字化素养与技能提升”专项行动、高等学历提升专精特新班、“求学圆梦行动”等措
  • 江苏:财政资金免申即享 市场主体“倍感惊喜”

  • 不久前,南京圣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和药业)的户头上到账奖励资金1000万元,这让企业感到既欣喜又意外。2023年,圣和药业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丙肝的奥磷布韦片成功获批上市
  • 前5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增6.3%

  •   中新经纬6月7日电 据海关统计,2024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下同)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6.3%。其中,出口9.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55万亿元,增长6.4%;贸易
  • 前4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6.8%

  •   中新经纬6月7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7日消息,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介绍2024年1-4月服务贸易发展情况提到,2024年1-4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24319.6亿元(人民币
  • 河北固安: 京津冀协同发展,让小县城强起来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 | 河北固安报道从北京市区出发,沿着京开高速一路向南,当汽车跨过永定河时,一个个产业园区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河北省固安县了。固安县紧邻北京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迅猛增长!厦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209家

  •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日益壮大。中创新航新能源(厦门)有限公司全自动化生产线。厦门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简称“高企”)规模日益壮大,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 新质生产力作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而成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对于推进国民经济各产业,包括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
  • 厦门三位收藏家向同安区档案馆捐赠千张老票据

  • 捐赠的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昨日,在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厦门历史影像研究会副会长陈亚元及厦门收藏家曾谋耀、叶少军向同安区档案馆捐赠了一批改革开放前的企业票据,再现当
  • 石榴图说丨端午节 看新疆“粽”星云集

  •   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又到端午佳节,粽子依然是端午节最闪亮的主角。记者走访了超市,发现粽子的品类已经丰富多样到千奇百怪了。来看看这个端午节,“粽”星闪亮登
  • 厦门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 海辰储能参加境外新能源展会。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厦门在储能领域迎来新突破。近日,央企中能瑞新成功竞得地块,计划建设年产30GWh(兆瓦时)的磷酸铁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