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甘肃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胡胜根: 秋季养生需防秋燥

日期: 来源:陇东报收集编辑:陇东报

在北方,进入秋季,人们常常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干咳连连、咽喉干痛、心烦口渴……各种症状袭来,令人应接不暇。庆阳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胡胜根解释道:这些都是秋燥惹的祸!

为什么会出现秋燥?它对我们的健康会有什么影响?从养生保健的原则出发,我们又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秋燥呢?

日前,记者采访了胡胜根,为大家解疑释惑。

记者:我们常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眼看白露节气要到了,暑期消散、不冷不热,应该是北方最舒适的时节,但实际上,很多人却不约而同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症状有点像上火,又有点像感冒,这是怎么回事呢?

胡胜根:白露过后进入中秋,眼睛干痒、全身燥热、嘴唇干裂、干咳、嗓子疼、便秘,这些症状会很普遍,很多人都当感冒来治,但治疗效果不佳。为什么呢?因为这压根不是感冒,而是一种燥症,在秋季就叫作秋燥。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秋燥?

胡胜根:按照养生学来说,秋季是一个收敛的季节,是“阳消阴长”由热转寒的过渡季节。入秋后,雨水逐渐减少,地气清肃,金风送爽,天气转燥,尤其在北方,气候干燥是秋季气候的主要特点,机体最容易引发燥症。

记者:燥症主要有哪些症状?为什么大家的症状表现不同?

胡胜根:这要从肺的生理特点、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说起。燥邪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邪易与另外两种邪气——热邪、寒邪相携而致病,于是就有了两种不同的表现:一种偏于寒,一种偏于热,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和“温燥”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初秋的时候,天气还比较热,容易出现“温燥”,而到了中秋和晚秋,随着气温的变化,就要格外注意“凉燥”侵袭。但这也不是绝对的,秋燥除了跟天气有关,跟每个人的体质也有直接关系,所以症状也是因人而异。

记者:原来都是燥邪惹的祸,那当燥邪症状出现时,应该注意什么?

胡胜根:燥邪主要是损伤人体呼吸系统的正常分泌,致使人体内正常寄生的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的疾病。所以出现症状时,不要当作感冒随便吃药。如果不解决燥邪这个病因,大量吃抗生素、感冒药,反而会增加我们身体的负担,甚至出现二重感染。

记者:我们应该怎样做好秋季养生呢?

胡胜根:从秋季养生的角度来说,预防秋燥是关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预防呼吸道疾病。秋高气爽固然好,但是白露时节,支气管炎、哮喘等发病率很高,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也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冬春两季。

其次,要预防干燥上火。过了白露进入中秋一直到晚秋,天气会更加干燥,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具体来说,预防秋燥的方法有下面几点。

科学饮水解秋燥。我们一直提倡多喝水,秋天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尤其要多喝水。多喝水,并不是光喝白开水。只喝白开水,水分容易流失,所以补水的效果会打折扣。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就是说,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或者蜂蜜,水分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蜂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一举多得。当然,特殊病人要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蜂蜜,肾病患者慎用盐。

巧用蜂蜜防秋燥。蜂蜜中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高达70%,还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等,具有强健体魄、提高智力、增加血红蛋白、改善心肌等作用,久服可延年益寿。现代医学证明,蜂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还可以防止秋燥对人体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使人更加健康。

少食辛辣降秋燥。预防秋燥,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一般来说,生姜含挥发油,可加速血液循环,同时含有姜辣素,具有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道、促进消化的功能。生姜还含有姜酚,可减少胆结石的发生。吃对了,对身体益处很多。但在古代医书中也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所以说,秋天不吃或少吃生姜及其它辛辣食物,早已引起古人的重视,我们要在秋季保养身体,自然也要特别注意。

合理进补强筋骨。《神农本草经》中说,羊肉味甘、酸,性温,入脾、胃、肾、心经。《本草纲目》也记载,羊肉具有暖中补虚、开胃健力、滋养肾气、养肝明目、健脾健胃、补肺助气等功效。因此,常吃羊肉可以祛湿气、避寒冷、暖心胃、补元阳,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俗话说,“冬吃羊肉赛人参,春夏秋食亦强身”就是这个道理。此外,栗子有“干果之王”的美誉,秋季正是栗子成熟的季节,多吃栗子,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栗子还可以煮粥吃,能补中气,单独蒸、炒,不仅口味好,营养价值也很高。另外,像莲子、百合、山药等,也都是防秋燥的好食物。(作者:郭桂梅)


相关阅读

  • 误把中风当中暑,六旬老人险些丧失语言功能

  • 极目新闻记者 郑晶晶见习记者 赵雪纯通讯员 周洁 荆彤下地干了半天农活,60岁的王婆婆(化姓)热得头发晕站不稳,老伴以为是中暑,赶紧回家打开空调让婆婆休息,但症状一连几天也没有明
  • 声音嘶哑吞咽难 老先生患了罕见病

  • 绘图 雅琦87岁的王老先生退烧后突然声音嘶哑,才三四天就发展到完全失声;吞咽困难,吃不下、喝不下,只要进食就呛咳;从早到晚一直打嗝……他这是怎么了?咱们一起来看看出现在市第三
  • 如果身边有人癫痫发作,你知道正确急救方法吗?

  • 图源视觉中国近日,有一则发生在深圳的新闻令人非常痛心。据报道,当事人阿玲(化名)是一位癫痫患者,在给7个月大的宝宝洗澡时,突然癫痫发作,昏迷在地。15分钟后,当她醒来时,发现还在澡
  • 按摩三穴位缓解眼干眼涩

  • 很多人被眼干、眼涩症状困扰。天天与手机、电脑、电视机形影不离,长时间用眼过度,容易导致这些症状频频发生。虽然滴眼药水能短期缓解症状,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黄帝内
  • 毒性胜砒霜!有人吃了突发肾衰竭,千万小心!

  • 71岁的刘奶奶家住湖南长沙宁乡县平时身体健康,腿脚麻利前段时间刘奶奶感觉眼睛看东西没有以前清楚了总感觉有点模糊她听邻居说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于是一清早就去买
  • 廊坊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教您秋季养生防燥

  • 中医认为,秋天重在养阴,《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在五行为金,在五气为燥,在五脏为肺,在六腑为大肠,在五官为鼻,在形体为皮毛,在情志为悲。肺为华盖,性喜清肃濡润而恶燥。
  • 教育部部署做好秋季开学安全准备工作

  • 当前正值秋季开学返校高峰,记者8月24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日前部署做好秋季开学安全准备工作,要求各地各校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全力保障秋季学期正常开学、安全开学。针
  • 老人如何度过“多事之秋”?

  • 8月23日迎来了处暑节气,秋的气息渐浓。这一时节,气温波动较大,与此同时,与秋季有关的一些不适也纷纷来扰,秋燥、秋咳、秋乏、秋愁,老年人对这些不适症状反应更加明显。如何度过“
  • 秋季养生,牢记6个“3”!

  • 秋季气候多变,从湿热、干燥进入寒凉,加之夏季体力精力消耗较大,以致入秋后体质下降,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疾病。所以从现在就要把好健康关,别欠下“健康债”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边吃边赏,氛围感满

  • 湖北武汉武昌这两家餐厅绝了。一家武昌鱼暗藏玄机?另一家餐厅每天客满,食客不仅可以看编钟,听楚乐,吃到的美食更是一绝。(来源:咵天工作室)
  • 蚌埠市蚌山区公示!有关教师招聘

  • 2023年度蚌埠市蚌山区中小学教师(事业编制)公开招聘体检、考察结果及拟聘用人员(第一批)公示根据《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皖人社发〔2010〕78号)、《2023年度蚌
  • 湖南大学2023级新生报到!

  • 约期已至,拾起行囊跨越山海,梦想起航巍巍学府,等来了你8月26日、27日湖南大学2023级新生正式报到新面孔踏入诗情画意的校园欢声笑语,生机勃勃随处可见的指示牌、条幅和展板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