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玉门市:党建引领“五大振兴”共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日期: 来源:玉门发布收集编辑:玉门发布

今年以来,赤金镇全力以赴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对标总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着力抓好“五个振兴”,攥指成拳,同向发力,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聚焦产业振兴,牵住乡村振兴“牛鼻子”。坚持扩大韭菜产业为主,设施养殖、高效制种、劳务输转为辅,乡村旅游为新增长极的“1+3+1”产业体系优势,不断提升产业带动能力。充分发挥设施农业扶持政策撬动作用,新建日光温室50座200亩,连栋钢架拱棚100亩,推动韭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国家战略,逐步把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积极跟进东湖村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进度及土地种植,截止目前已完成9281亩,完成率达到92%。以龙头企业+大场大户+专业村组+养殖户的生产格局,实施万雄养殖场二期养殖圈舍建设项目和金峡村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推动绿色畜牧产业向养殖高端产业发展。紧盯市场务工需求,积极搭建劳务平台,计划完成技能培训100人次,组织输转劳力3000人。依托玉门之光工业体验馆,结合铁人故里3A级景区、赤金峡4A级景区,西湖湿地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多功能田园综合体,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质的突破。

聚焦生态振兴,画好乡村振兴“新蓝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念,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按照“繁荣集镇、收缩边缘”的思路,稳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结合生态地质灾害搬迁,充分利用农房改造政策,续建铁人村党建引领乡村建设整村推进示范点项目,新建营田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集中安置区,并同步完善排污、供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街道亮化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幸福村庄。坚持长效保洁机制,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动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规范清运处理流程,争取移交垃圾清运处理权限。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等方式,年内新改建卫生户厕80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河、湖、林长制责任,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及禁止“四烧”工作,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计划义务植树160亩、7.2万株,修复生态防护林200亩。

聚焦人才振兴,培育乡村振兴“主力军”。发挥党管人才优势,在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上不惜花大力气、下大功夫。通过村“两委”换届工作,实现“两委”班子学历、年龄“一升一降”,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50%。以“三抓三促”活动为契机,建强乡村振兴“头雁队伍”,市委选派5名市部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下派干部能力,实现了干部联系群众的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认真落实“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物色致富能手、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青年人才45人,补足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短板。打造“田间课堂”,引导驻村干部、产业带头人、农业技术员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广泛深入田间地头,开设“温室课堂”“田间讲堂”,针对不同群体和受众,开展分层次、精准化宣讲。坚持送政策上门、送技术到户、送信息入村,把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宣传阵地搬到基层党员群众身边,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聚焦文化振兴,做实乡村振兴“暖心事”。依托全镇8个村、1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农家书屋,把机关干部、党员模范、“五老”、民间文艺骨干、产业大户等纳入志愿服务队伍,将文明实践融入产业发展、铁人精神弘扬、政策宣传教育等各项工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开展二十大精神宣讲、全民阅读活动、“趣味运动会”、“三句半”、歌舞、小品等节日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形成积极向上的乡村文明新风尚,营造出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坚持运用好农家书屋平台,大力推广“农家书屋+”共建模式,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提升服务效能、延伸阅读方式、拓展服务内容等方式,将农家书屋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政策科普、农技培训等有机结合,定期举办读书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拓宽群众致富的新思路,让农家书屋成为了丰盈干部群众的“文化粮仓”。积极开展优秀典型“选评树”活动,2022年各村共评选红榜72人,黑榜34人,评选出市级“文明家庭”2户、“五星级文明户”9户,镇级“五星级文明户”19户,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酒泉市级文明村2个,玉门市级文明村2个,文明社区1个。

聚焦组织振兴,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多方筹资、整合力量、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完成8个村和1各社区阵地规范化提升,真正实现了“党员活动有阵地,服务群众零距离”。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推行”自治、法治、德治”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一村一策,持续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推行“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模式,鼓励支持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合作社,全镇依托村委会成立股份制经济合作社8个,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结合三变改革,对村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林地、机动地等集体资产进行核查清理,利用闲置的资源谋划实施仓储、物流、土地整理等项目,采取合作经营、承包租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真正盘活用好集体资源,切实激活接续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李涛  王文婧


相关阅读

  • 平安淄博建设推进会议召开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梁立新 通讯员贾晓松3月21日,平安淄博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杨旭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杨旭东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平安淄博建
  • 豫筑平安·豫警在行动丨这里,春暖警更暖!

  • 气温的起伏阻挡不了欣赏季节限定美景的脚步大家流连于城市美景之间定格下城市的不同瞬间收获了多彩春日之美近几天的低温挡不住洛阳人满心的热情在春寒料峭中更有这些“警色
  • 东海开辟“百亿级”产业赛道进军“千亿县”

  • 一张透明的薄膜,在室温和真空条件下,可以让食物保持10多天不变质,这是东海乾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品。3月19日,在东海经济开发区乾润公司的厂房内,3层楼高的共挤吹膜
  • 区文联组织开展“艺术美乡村”主题采风活动

  • 3月21日,沙坪坝区文联组织开展“艺术美乡村”主题采风活动,由区美术家协会和区摄影家协会组成的文艺创作队伍,深入中梁镇灿若湖进行采风创作。“作为绘画爱好者,在学习的过程中
  • 宣传“三献”知识引领文明风尚

  • 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时代内涵,推进“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与雷锋精神深度融合,3月中旬,“学雷锋”系列活动——“三献”专场在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举行。“三献”
  • “服务在一线 蔄意在基层”行动纪实(一)

  • 为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下沉农村、社区、企业一线,今年以来,威海市临港区蔄山镇结合实际,在全镇范围内持续开展“服务在一线 蔄意在基层”行动,收集并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
  • 代县构建“122”服务体系绘就党民同心画卷

  • 为扎实推进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各项工作,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代县以农村党员为主体,以村级精细化网格管理为依托,着力构建“122”服务体系,推动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手足口病个人防护提示

  • 雨水节气刚过,伴随着春天的脚步翩翩而至的,各地气温开始明显回暖,春天里除了繁花似锦,还伴随着各类季节性多发的传染病,其中就有宝爸宝妈们需要警惕的“手足口病”。手足口病(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