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再次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东莞做对了什么?

日期: 来源:东莞日报·东莞Plus收集编辑:东莞日报·东莞Plus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继今年“五一”假期后,东莞又一次进入全国热门迁入地和热门迁出地前十的榜单。

 

这是百度迁徙大数据所显示的。如果说,“五一”假期后,东莞首次进入全国热门迁入地榜单时,还略让人惊讶,那么这次再次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就会觉得理由充分。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东莞文旅体行业推出了系列特色文旅体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超过120万人次。加上同步进行的“乐购东莞 精彩有礼”九大消费节,陪伴市民游客欢度“双节”长假。据初步统计,活动受到央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文旅中国等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全网阅读量超1.62亿次。 双节假期东莞接待游客724.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9.23亿元。

10月6日,抖音生活服务联合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2023中秋国庆出游报告》发布了最火热的景点和城市。其中,最热门城市TOP10排名中,东莞赫然在列,网友打卡最多的城市是北京、重庆、上海、西安、杭州等,包括东莞。在发布的“反向旅游”报告显示,受欢迎的乡村旅游目的地TOP6名单中,东莞西溪古村位列TOP3。

那么,东莞做对了什么?

东莞以“金秋·进莞来”为主题,推出系列丰富的文旅体活动,全方位展示东莞人文风情和城市特色,让市民游客在多种玩法中感受传统文化和潮流东莞相融合的魅力。

City Walk:

打卡城市给你更多好看

继露营、飞盘火爆之后,一种新的旅游方式兴起——City Walk。

不想在高速上堵,不想在景区里挤,就选择在自己的城市里来一次City Walk。用行走的方式深入了解、深刻体会一座城市的方方面面,体验城市的魅力。

“这个国庆不回家,带亲人来东莞度假行走”似乎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在东莞City Walk,不再是简单的“压马路”,东莞为市民游客准备了丰盛的文旅大餐:金秋·进莞来!“中秋国庆”期间,东莞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3+10+300”项“金秋·进莞来”文旅体活动,实现“日日有活动、各地有亮点、绽放新精彩”,让City Walk有更多实在的内容可以感受。

10月1日,央广网广东频道与东莞+客户端、东视频特别策划“喜迎国庆,说走就走的City Walk”直播报道。全网传播量超200000。央广网最高峰有3万人同时在线围观,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解锁潮流东莞的新玩法。

成功吸引全网关注的点,是东莞的特色城市文化,东莞在国庆前夕深挖本土文化,打造众多品牌活动为游客奉上“莞味”文旅大餐。

首先是2023东莞市“黄旗山中秋奇妙夜”。“黄旗山中秋奇妙夜”太太太好逛了!游客忍不住感慨。“杨官璘杯”象棋板块、金秋乐购市集、寻味东莞美食街、莞邑文采会和中秋国庆主题演出……从山脚到山顶,八大区域,层层向上。非遗、民俗、美食、竞技等,全面集结,为市民开启“迎月盛典”。

“原来你是这么浪漫的东莞。”与明月相约、与城市相约,“金秋奇妙夜”可连玩9天,持续为市民送上了高质量的文艺惠民服务,让“文化东莞”符号点亮金秋。尤其是“千人象棋大会+大师巅峰对决+黄旗山”的创意组合,为东莞的非遗传承和城市特色文化打造,标注了生动的注脚,也在市民游客心中又刷了一波爆棚的好感度。

还有《中秋可园——岭南生活美学录》。 一场串联可园中秋家宴、诗画雅集的“云上”穿越之旅,岭南文化+古今中秋宴+文歌雅舞的创新式演绎让人眼前一亮,用数字化手段讲述传统文化故事的呈现形式纷纷受到网友点赞。

这是东莞依托可园创作的又一出圈晚会。东莞原创网络综艺晚会《中秋可园》在人民日报、新华网、央广网、优酷、腾讯等平台全网直播,邀观众一起“云上”解读岭南的雅致生活方式,品尝可园的中秋韵味,吸引600万海内外网友在线观看。

篮球文化消费嘉年华的线下活动则更具有参与感。篮球文化消费嘉年华暨2023东莞企业篮球联赛,推动“篮球+文化+消费”,FIBA Open 3x3广东省三人篮球公开赛决赛在东莞劳拉城市雕塑旁开打,经过广东各个城市赛选拔出来的16支队伍同场竞技,众多年轻人在现场为心仪的球队加油,让“全国篮球城市”更添潮流活力。

“潮流东莞·火柴盒”中秋国庆专场燃遍了东莞,推动时尚潮流文化走向大众。松山湖金秋欢庆嘉年华、滨海湾“去有风的地方看海”露营节、石龙麦芽糖咖啡音乐节等,让沉浸式、个性化、时尚范的文旅产品成为市民游客假期休闲好选择。

东莞聚焦文化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文化旅游智慧融合,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释放文化经济新动能,着力打造“写意东莞”文旅品牌,深挖拓宽文旅IP。“东莞,不只制造”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反向度假:

给你一个来东莞度假的理由

百度迁徙大数据显示:继今年“五一”假期后东莞又一次进入全国热门迁入地和热门迁出地前十。

“反向旅游”成为一种出游信号,根本原因在于大湾区城市的文旅魅力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看到大湾区各城市之间“互惠合作”模式的开启。此次假期,东莞与周边城市如佛山、惠州、肇庆、江门等进行交流合作,互推城市文旅资讯,吸引更多游客相互“打卡”,让游客在大湾区各城市内流动起来。根据百度迁徙大数据,国庆期间东莞人流量的主要来源是深圳、广州、惠州、佛山、中山、江门、珠海等省内兄弟城市。

“给你一个来这里度假的理由。”东莞除了携手兄弟城市,也做了十足的准备迎客,重点打造国潮+潮流文旅的独特体验。

南社明清古村落上演古琴表演、粤剧游船演出、舞台歌曲联唱、汉服秀、古城卫士巡演、将军巡游、农耕巡游、瑞狮贺国庆、南社夜韵灯光秀等节目精彩纷呈。

隐贤山庄推出“潮玩嘉年华”;粤晖园上演“花好园月庆华诞”,古风游园+流行乐队+国潮变脸,带游客“穿越”,嗨翻假期;龙凤山庄“国潮·风云再起”,飘色巡演+南狮斗艺+非遗大咖秀+新星演唱会;香市动物园开启民俗文化狂欢节,苗族扎染、竹编、民族特色动物彩绘,入夜还有夜游模式,欣赏非遗国粹打铁花……

此外,中秋国庆假期,东莞还统筹了全市景区、活动、餐饮、住宿、购物等资源,串联推出了:时代记忆之旅、莞邑文蕴之旅、纵览古今“阅”千年、自由自在缤FUN游、山林掠影漫时光5条旅游线路,并面向香港、澳门以及湾区周边城市精准投放文旅推介信息。文化和旅游部节前推出的149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中,东莞的“广东·醉美清溪之旅”上榜,为全省5条入选线路之一,带领游客一起走进美丽乡村,激发游客消费热情。

长假期间,鸦片战争博物馆、隐贤山庄、华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旅游景区吸引了如织人流。据初步统计,9月29日—10月6日,全市26家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人数897209人次,同比2022年上升30.77%,景区总收入1921.9133万元,同比2022年上升11.09%。

东莞的人气高涨,除了在景区可见一斑,在车站体现得也尤为明显。数据显示,9月29日至10月6日国庆长假八天内,虎门站发送旅客34.1万人,同比2022年增长105.8%;到达旅客37.7万人,同比2022年增长133%,同比2019年增长12%;黄金周运输期内,虎门站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96列,累计开行1584列,其中加开高铁列车40余列。自驾方面,东莞交投集团辖下高速公路出入口总车流合计8516643辆,同比增长23.32%;莞惠城际全线累计到发旅客53.3万人次,同比增长153.2%,其中,9月29日到发旅客达到7.77万人次,同比增长411%,创近4年来国庆假期运输单日客流新高。

东莞是以外来人口为主的城市,公认的游客输出大市,但今年“五一”和中秋国庆东莞都跻身热门迁入地全国前十,是东莞打造文旅品牌、增强文旅竞争力的必然结果。

夜游火爆:

延长度假时间,感受幸福滋味

市民游客越来越觉得东莞入夜更好玩了。当“夜游”成为假期经济关键词,东莞文旅体积攒人气,创新消费场景,拉动消费,延长度假时间,让市民游客感受更多幸福滋味。

长假期间,荷塘印象生态旅游区举办了迎中秋草坪音乐会和赏月篝火晚会,当晚吸引大批游客现场观看和参与;东征博物馆结合石龙镇“一日穿越百年”游园会,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富有文化气息的“夜游博物馆”活动,吸引超一千人次参与;洪梅启动“喜乐中秋潮漫洪梅”系列活动,以“音乐live+创意集市+古风游园+夜游漫展”带领市民潮玩洪梅。

夜市消费更是火爆。如10月1日晚,“乐购东莞·聚惠厚街”2023厚街文旅消费文化节开幕,文旅消费文化节涵盖10大主题共93项活动,包括86场文旅文化活动,7场“文旅+展会”消费游活动,将持续到今年12月。

厚海湾潮流市集开市只是一个缩影,东莞文旅融合新IP、夜经济新地标,融合文化、潮流、饮食、娱乐于一体,吸引市民争相打卡。

此前,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发布了《2023年中国城市夜间经济发展报告》,在报告中提出城市夜间经济繁荣度指数,公布了2023年度中国夜间经济繁荣度TOP100城市名单,其中东莞入选了第一梯队(10个),排名进入前十。露营派对、草地上音乐节、漫博会、读书节,文体旅游活动轮流登场,给夜游东莞带来别样文化味与烟火气。

面对消费者,东莞结合重点展会、赛事、文化活动等时间节点,发放住宿消费券、餐饮消费券、文旅消费券和人才消费券,加快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复苏,带动东莞购物、餐饮、住宿等相关社会消费。

今年以来,东莞已累计安排近3亿元开展“乐购东莞”促消费活动,用于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开展小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家电和莞货莞品促消费等活动。

假日期间,东莞发放200万文旅体消费券,在全市300多家A级旅游景区、露营营地、星级酒店、旅行社、文化演出单位、电影院、实体书店、文创潮玩店和体育企业通用。此外,东莞常平、横沥、大岭山、寮步、清溪、厚街镇、道滘等镇街在假日期间发放不同程度折扣的“中秋国庆”消费券,惠及零售、文旅住宿、美食餐券等行业,让利于民,促进文旅消费。

不难看到,围绕文旅消费,包括夜娱、夜游、夜购等内容,东莞正构建出一个包含文化、艺术、旅游、美食、消费等要素在内的新型消费场域,人流、商流、文化IP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正掀起一场文旅消费体验新热潮。

2023年很多城市纷纷将文旅产业视为地方经济复苏增长的“强心剂”,不少城市成功破圈,成为游客心中的旅行地。但这绝不仅仅靠幸运,而是各有各的出圈秘籍。

如何在文旅市场供需结构发生变化的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创造差异化价值则成了一个新课题。

东莞坐拥丰富多样的文旅资源,努力深度挖掘家底,打造品牌IP,线上线下齐发力,从技术和内容层面激活文旅资源,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需要。

同时,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惠民政策,包括助企惠民活动、门票优惠政策,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为东莞文旅消费业务体量提升提供政策利好。东莞走出了一条“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营造出自己的文化个性鲜明、旅游体验独特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多层次激活旅游资源中的文化魅力,打造出温暖人心的文旅内核。

当前,东莞城市文化和城市形象升级向新,城市文化品牌持续输出,城市影响力逐年扩大。尤其是“潮流东莞”“篮球城市”等城市文化名片,以及“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生态露营节、潮玩IP原创运营等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以“旅游+文化+消费”为基调塑造的东莞文旅IP今年以来持续“出圈”, 吸引了大批城市周边市民前往东莞旅游休闲。东莞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打卡出游的“下一站”。



文字:记者 王红林

图片:记者 陈栋 陈帆 黄靖淇 金媛媛 查雨霏

编辑:李世英

相关阅读

  • 福山园林人用“巧手”装扮城市美景

  • 有一种品格叫坚守有一种能量叫责任有一种表白叫“假期我在岗”国庆小长假期间,人们在享受节日愉快放松、家人朋友休闲团聚的时光时,500余名可爱可敬的园林养护工人,在平凡、忙
  • 9月中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逾三成

  •  中新社北京10月7日电 (记者 庞无忌) 2023年楼市传统旺季“金九”月,中国核心城市市场活跃度回升。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7日在一场月度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会上
  • 双节全国博物馆热“爆”了!背后有这些冷思考

  •  今天,微博话题#中国最好的博物馆排名#冲上热搜。  与此同时,国家文物局根据大数据动态监测以及全国各地综合汇总数据,从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约为
  • “无废城市”建设需要凝聚各方共识

  •   作为重工业城市,黄石创建“无废城市”,更有其现实意义。  一年多来,我市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这既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也是践行新发
  • 住宅小区外增“颜值”内提“气质”

  • 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积极开展住宅小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打造整洁有序、和谐优美的城市形象,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添彩加分。近日,陵江镇东
  • 2023中秋晚会圆满结束,宜宾交了一份满分答卷

  • 9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2023年中秋晚会》在四川宜宾圆满结束。这里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地形地貌丰富,风景秀丽,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之称,文
  • 来市南,拆开城市IP的“盲盒”

  • 未知、新奇,将惊喜加倍,让快乐“成瘾”,这是盲盒带来的真切体验感。认同、感染,将人气导入,让流量激增,这是城市IP释放的十足吸引力。“双节”假期,走进市南的市民、游客,在首届青岛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再次跻身全国热门迁入地,东莞做对了什么?

  •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继今年“五一”假期后,东莞又一次进入全国热门迁入地和热门迁出地前十的榜单。 这是百度迁徙大数据所显示的。如果说,“五一”假期后,东莞首次进入全国热门
  • 客流量超11万人次,云和梯田这个假期嗨翻了

  • 今年国庆假期堪称史上最热旅游季,平均每天出游的人次超过1亿,而作为浙西南自然田园风光的代表,云和梯田景区也迎来了客流接待高峰:9月29日——10月6日中秋国庆假期间,云和梯田景
  • 寒露|小拳拳打动了我们的心

  • 今日,寒露,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姗姗来迟的“深圳式秋天”终于有了一点点清凉的迹象。在深圳,很少能看到秋风萧瑟、草木凋零、遍地黄叶的景象。亚热带的深圳四季常青,2000多种
  • 福山园林人用“巧手”装扮城市美景

  • 有一种品格叫坚守有一种能量叫责任有一种表白叫“假期我在岗”国庆小长假期间,人们在享受节日愉快放松、家人朋友休闲团聚的时光时,500余名可爱可敬的园林养护工人,在平凡、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