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书记市长齐赴上海“吆喝”,嘉兴在下一盘什么棋?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李茸

“我的‘嘉’,在‘浙’里,在长三角……”

4月28日下午,在中科院院士、嘉兴海盐人杨玉良的深情“告白”中,2023上海·嘉兴城市推介大会暨嘉兴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拉开帷幕。

这场会议,对嘉兴来说绝对是“顶配”——市委书记、市长双双上台“吆喝”。

几百人的会场座无虚席,院士专家、企业家、重要客商以及上海市、浙江省相关领导、重要驻沪总领事代表等嘉宾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嘉兴在上海的盛会。

会上,嘉兴市主要领导主题推介嘉兴城市整体形象及智造创新;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行动启动……

在暮春时节,嘉兴为何要到“大上海”去举办一场“高调”的推介会?推介会上有哪些新鲜事?释放出什么重要信号?

提起嘉兴,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一千个人也许有一千个答案。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或者说“人设”、“IP”。

这两年,长沙、武汉、成都等纷纷成为“网红”城市,连山东淄博都因烧烤“意外”出圈。

去上海举行城市推介会,“晒”出独有IP,绝不仅仅是一时兴起,这背后是嘉兴多年来的深谋远虑。

 

从实践逻辑看,这是嘉兴刷新城市辨识度常规但卓有成效的手段。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通过城市推介来吸引投资者、人才、游客等早已成为一种策略和潮流。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南部各州城市开始陆续关注“营销城市”。而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不少城市主要通过宣传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以及优惠的财税政策来吸引投资者,且收获颇丰。

从发展逻辑看,这是嘉兴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需要。

2004年,总书记赋予嘉兴“当好接轨上海‘桥头堡’、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历史使命。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获批,嘉兴与上海、苏州共同承担起先行探索的使命。2021年,嘉兴被列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2022年,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了嘉兴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定位。 

梳理时间轴,嘉兴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势在必行。

 

从时间逻辑看,这是嘉兴站在特殊历史节点的又一次主动出击。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是浙江省实施“八八战略”20周年,也是嘉兴撤地建市40周年。

“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嘉兴背靠上海、面朝大海,是‘龙头带动龙身’的重要支点。”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这样表述。

从2020年开始,嘉兴牢牢抓住上海这个长三角的“龙头”,连续两年在上海举办城市推介大会暨经贸洽谈会,累计参会人数超1200人次,80余个长三角一体化人才和产业项目现场签约,进一步擦亮沪上金名片。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延续前两次推介大会的品牌效应,嘉兴这次准备了不少“干货”。

 

第三次在上海举办城市推介大会,嘉兴要如何出圈?

活动一开始,嘉兴市委书记陈伟致辞中别出心裁地解读了“嘉兴”两个字:“今天的嘉兴,天时地利人和俱‘嘉’,‘兴’起了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共推一体化的滚滚热潮。”

今年大会主题是“‘嘉’在长三角 智创‘兴’未来”,嘉兴重点推介两个新“战略”。

第一个是新的战略定位——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

什么是中心?仅仅地理位置位于中心还不够,还意味着嘉兴要从“承接溢出效应”向“主动对外辐射”变革,从“服务配套”向区域“战略中心”转变。

嘉兴凭什么成为“中心”?在主题推介中,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这样介绍:战略机遇叠加、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科创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越。

再直接一点,嘉兴有成为“中心”的底气:处在长三角核心位置的区位特色,“海陆空铁水”均便捷发达的交通优势,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总产值均居浙江前列的经济实力,多年来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始终保持全国前列的人才优势……

从此前的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到如今打造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中心城市,此次全面展示新定位,正彰显出嘉兴干事创业的魄力和拼劲。

 

第二个是新的发展战略——智造创新强市。

陈伟书记在致辞中表示: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和“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与上海等周边城市共建创新载体、共聚创新人才、共育创新企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打造智造创新强市。

早在今年1月28日“新春第一会”上,嘉兴首次提出要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创新强市”。

从制造到“智”造,仅一字之差,背后却是嘉兴转型升级、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逻辑。嘉兴以制造业起家,经过多年发展,嘉兴制造业已贡献了全市近一半的GDP、税收和就业岗位,实力稳居全省前列,但大而不强、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嘉兴选择了“智造创新强市”这样一个突破口。陈伟书记热情洋溢地邀请大家:欢迎大家到嘉兴来,和我们一起推进“智造”与“创新”的融合裂变,携手建设人才和资本集聚的“强磁场”、科技和产业融合的“实验场”、青年和创客圆梦的“梦工场”。

 


进行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城市推介,成效如何?

对于嘉兴的新战略,投资者、企业家们买不买账?

大会现场,10个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事项签约,其中包括沪嘉卫生健康领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海假日列车“乐游长三角”旅游专列、长三角路空协同立体交通示范工程、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海宁分区全面合作等事项,涉及到卫健、文旅、科技、交通等方方面面,合作方则包括上海市卫健委、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国家开发银行浙江省分行等。

而20个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472.25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16个,服务业项目4个。制造业项目主要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战略产业。

除了实实在在的优质资源和“真金白银”的投资之外,院士、企业家们也纷纷建言献策。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学敏围绕“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朱永官围绕“绿色发展”,上海市浙江商会会长,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均金先生围绕“创新智造”进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讲。 

此外,“一体化赋能高质量发展”走进嘉兴主题行动现场启动,这意味着,贯穿全年的“1+1+N”系列活动也将开展,包括省市联动举办的走进嘉兴主题行动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服务业、智能制造、特色产业、文旅等领域赴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开展系列专题活动。

嘉兴提出,今年要大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以更具韧性、更具活力、更具竞争力的“地瓜经济”,推动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城市推介本质上是一种自我加压,这场大会,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就像李军市长说的:希望在座各位朋友,并通过你们带动更多有远见、有实力、有情怀的企业,融入嘉兴这片发展的热土,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服务、最高的效率,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营造一流环境。

如何通过这样一场大会、一系列活动,让城市获得更多的GDP转化、更持久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嘉兴还需要做好“后半篇文章”。


相关阅读

  • 城市的智能进化,汇成数字中国的璀璨银河

  • 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提出,“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
  • 山东日照出现平流雾奇观

  • 4月28日,山东日照出现平流雾奇观美景,从城市上空俯瞰,整个市区被云雾笼罩,浮云飘渺,气象万千。从海上飘来的雾气飘飘渺渺,整个城市仿佛加了特效一般若隐若现,仿佛一座“天空之城”,
  • 欧洲金靴 | 刀刃向内,向历史开刀

  • 文 / 欧洲金靴 原题:不动产统一登记与房地产税之问:刀刃向内,向历史开刀引子:常说“反贪官不反皇帝”,此话虽有巨大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回避性(毛主席就严厉批判过),但放在具体语境
  • 书香伴成长 理念促发展

  • ——宜城市讴乐初级中学开展“世界读书日”阅读活动通讯员:李呐 吕姗姗 谭俊涛近日,为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文化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三尖瓣线的参数公式和画法

  • 三尖瓣线(Deltoid ),也叫三尖内摆线(three-cusped hypocycloid )、斯坦纳内摆线(Steiner hypocycloid ),欧拉于1745年曾研究过它,之后斯坦纳(Steiner)于 1856 年也研究过它。三尖瓣线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