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沙漠里种梭梭的小青姐

日期: 来源:兰州大学收集编辑:兰州大学

“你关注的用户‘沙漠里种梭梭的小青姐’开始直播啦。”

收到抖音的系统提示,进入直播间,曲红正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这是她在抖音上直播筹款的第2年,也是她种梭梭的第17年。放在十几年前,尚且是名在校大学生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将来会去民勤县的沙漠里种梭梭。这一种,就是十余载,7万亩梭梭林。

01 治沙之始

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是中国沙尘暴的策源地之一。由于被两大沙漠夹击,民勤县常年被沙尘侵蚀,绿洲面积仅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1.3%。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断言,中国甘肃省民勤县将很快从地图上消失。

2004年,央视新闻调查为此专门出了一期叫《无水的绿洲》的节目。同年,曲红的爱人韩杰荣观看了这期节目后,一时间心潮难平,他决心要做些什么来拯救自己的家乡民勤。于是他利用专业知识创建了“拯救民勤”网。曲红也加入了他的“拯救民勤”计划。他们拍沙漠、拍沙尘暴、拍被破坏的农作物等照片放在网站上。仅一个月的时间,网站留言板上就有一千多条留言,许多和他一样的民勤人都在关心着家乡之变。只是他们都知道该治沙,但是怎么治,如何治,又成了一个难题。

拯救民勤协会网页快照

“灌水”、交流,这群尚显稚嫩的大学生在论坛上跟网友讨论得热火朝天,植树造林拯救民勤的计划就这样被一点一点理顺了。“刚开始我们只知道这个应该要治,但是怎么治,其实也是在那个论坛上面,在跟网友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的想法一点一点汇聚到一起的。”曲红说。

02 “我们忽悠不动别人,就自己干了。”

到了2006年底,网站上已经有很多志愿者了,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只要有人牵头,就愿意参与。于是,“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群年轻人写下了葛洪的名句,风风火火地开始了行动。2006年底,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成立了。2007年初,他们展开了第一次种树行动。

第一次种树行动有30多个志愿者参加,大多是从网络上招募的志愿者和曲红夫妇的大学同学。因为没有钱,协会的植树经费选择了AA制。“我们那个时候钱少得可怜。”曲红说。当时兰州基本工资是800元,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大部分人的底薪都只有800元,还要承担房租、生活费等支出。但即使如此,他们依然坚持一人拿出400元作为植树经费。

曲红他们决心把尽可能多的钱用于植树。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条件更好一点的还出了车。大家一点一点把油钱、伙食费、住宿费凑了出来。住宿靠租老乡的房子,一个炕可以睡20个人,大家都挤在一起,男生睡一边,女生睡另一边,一个大通炕睡过去,白天起来就去种树。

“那时候不觉得,现在回想一下,如果再做一遍有可能还做不出来。”曲红向笔者描绘当时的“壮观景象”。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向全村的人挨家挨户地敲门去借工具。“因为我们啥都没有嘛,我们集了钱就买树苗,买完树苗就没什么钱了。”她笑着说,“按现在的说法,真的就是什么都是‘白嫖’的。”借完之后,他们用胶带把名字贴到农具上面,标明哪个是哪家的,用完之后一一再还回去。

正在种梭梭的曲红

其实早在曲红他们种树之前,民勤县就每年都有治沙拨款。只是年年拨款种树,年年风一吹,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当地人其实并不看好这群来种树的娃娃。“我们不信邪,大学生总是有点冲劲的嘛。”但是曲红他们还是失望了,第一批种植的梭梭树成活率只有不到50%。他们当时种了一个小沙丘,几个月之后,背风面的梭梭成功地活了下来,迎风面的梭梭却就此消失在了风沙中。

但是这群年轻人并没有就此放弃。“种不活我们就一直种。”曲红下定决心。第二年他们有了经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成活率,譬如打草方格、预浇水等,还雇佣了村民一起种梭梭,三百亩梭梭的成活率基本上能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出人意料的是,由于曲红他们刚开始种的时候阵势浩浩荡荡的,拍摄的现场照片和小视频发布后吸引了很多志愿者。“我们在网站一发布,其他人一看,哇,这伙人真的去种了。不敢相信,你们真去了,我们也要去。”她笑着说。等到秋天10月份再去种树的时候,志愿者的人数已经增长到了100多人。

种梭梭的志愿者们

03 种梭梭,成为一种习惯

“今年的植树节来了700多人。”曲红自豪地告诉笔者。由于疫情刚刚结束,今年植树节原定只有300名志愿者参加活动,但曲红现场统计的时候却发现来了600多名志愿者,等到下午的时候又来了100多人。当天晚上,曲红统计了一下数目,发现光志愿者就种了700多亩梭梭。

这些人都是从哪来的?曲红为笔者解答了这个疑惑。植树节来的人大部分都是固定的老志愿者,但同时也有从抖音来的新志愿者。这些人从抖音看到曲红在种树,就通过平台和她联系,询问怎么参加活动。今年来自兰州的48个志愿者中,有2/3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来的。

正在直播的曲红

随着曲红在抖音直播,像这样闻讯而来的志愿者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甘肃本地,而是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有些志愿者生活在南方,可能这辈子都没见过沙漠,对沙尘暴更是没有概念,却愿意奔赴千里,来到遥远的民勤种梭梭。有个来自海南的志愿者给曲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在曲红口中年仅二十出头的年轻志愿者,一个人在下雪的沙漠里住了7天,也种了7天的梭梭。

抖音直播也为曲红的种梭梭事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2022年,曲红接受了抖音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的扶持后,中国绿化基金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筹款链接,10元1棵树的名头就此打出,从2022年8月份至今已筹到善款近22万元。曲红算过一笔帐,一亩地的植树成本是700块,可以种70棵,这个钱就够她种300多亩梭梭了。

抖音捐赠界面

在抖音直播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尽管接受过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的培训,刚开始的两个月,直播间里常常空无一人。直播时还会听到质疑的声音,甚至还有人恶意调戏。“你简直就气得要死,恨不得立马把直播间关掉。”曲红无奈地苦笑道,但她还是坚持了下去。不为了别的,就为了直播所得的植树经费。

尽管每次直播筹款金额并不固定,有时甚至一无所获,但是对曲红而言,多10元就是多一棵梭梭树。“我觉得筹款更重要,更有意义,这可以治愈一切玻璃心。”曲红说,“无论其他人说什么我都觉得,无论是乞讨也好,要饭也好,只要我们能要来绿色就行。不管别人说我什么,反正我确实没有干坏事,就觉得‘说吧随便’这样子。”她只觉得问心无愧。

曲红的抖音账号叫“沙漠里种梭梭的小青姐”。“青”,是甘肃青年志愿者“甘小青”的青,也是青梭的“青”。“因为我们的机构叫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她笑着说,“我们最早是希望我们沙漠是青的,绿色的,所以叫小青姐。”

曲红的抖音账号主页

在曲红看来,志愿者们就像梭梭一样。“梭梭它有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树冠长得小,它的树根扎得深,耐高温、耐低温,耐严碱。”她解释道。而他们干得多,说得少,17年,在环境恶劣的沙漠里始终如一。曲红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梭梭精神,把种梭梭变成了一种习惯。

04 一点微光,一捧薪火

17年,7万亩,在外界看来已经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数据了,但对曲红而言还远远不够。民勤位于两头粗中间细的“如意甘肃”中最细的一段,阻挡着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合拢,生态地位相当重要。“从2007年种树到现在,耗尽整个民勤县所有的力量,也只种了230多万亩树,而我们这个小团队种了7万亩。”曲红说道,“这230多万亩,只占到民勤县全县面积的4.3%,真的很少。”

她说自己更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抛出一个问题,让后面的人看到这个事情需要大家关注。但“天下有民勤人,民勤无天下人”,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外流,民勤的年轻人散落到“天下”各地,本地的青壮劳动力却越来越匮乏。

对此,青梭公益也在和南方的一个企业合作,研发机器人。“因为沙漠地形特别复杂,有些硬,有些软,所以我们要那种仿人的机器人才可以。如果有仿人机器人的话就能解决劳动力问题,但如果劳动力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有可能以后就没人种树了。”曲红解释说。

即便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未来又困难重重,曲红还是认为17年来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她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巡林,在她看来,种下的梭梭林,就是打下的江山。看到珍稀的虎鼬、盘旋在高空的老鹰,曲红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们得到的不是经济上的,也不是其他的,我们就是看到今年种的梭梭活了,明年种的梭梭也活了。”

梭梭林

这种成就感也延续到了下一代身上。“我们的孩子才叫真正的沙二代,真的是跟着我们在沙窝里面爬大的那种孩子。孩子会走路,我们就带着,我们种,他们也种。”曲红说。今年的春游,曲红的孩子就带着他的同学一起去种树。“他很自豪,如果要写文章,或者参加朗诵比赛,他都是以这个为主题去做。”

不仅是曲红的孩子这么想。曲红告诉笔者,有一个宁波的大学生来做志愿者的时候,说他有幸和梭梭林一起守护地球,这也正是曲红想表达的。“关注生态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我们将来能给孩子留一个什么样的地球,这个很现实。”

小志愿者们

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承包了民勤县的24万亩地。未来,小青姐打算一直种到六十岁退休。“现在我们种的林子有7万亩,还有17万亩没种,今年我43岁嘛,按照我们现在的速度,刚好到60岁就能种完。”

内容来源 | 西北角Corner公众号

文字 | 缪昕晨 宿智博

图片 | 来源于受访者

编辑 | 温彩霞

责任编辑 | 彭倩

相关阅读

  • 腊八节来临 志愿者暖心祝福送给独居老人

  •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来临之际,青岛巴士志愿者趁着刚冒头的年味来到了李沧区永安路的刘桂兰老人家中,为这位独居“老朋友”送去了暖胃的腊八粥和暖心的陪伴与关怀。1月15日上
  • 湖南城步政协机关党员志愿者陪伴逆风宝贝过生日

  • 本报讯(通讯员:肖钱云)“星星(化名),祝你生日快乐,愿你在未来的旅途中充满智慧、勇气和欢乐,让爱与希望永远陪伴你……”大家齐唱生日歌,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丁文锋为今天的小寿星送上
  • “我们得到了帮助,也想帮助更多的人”

  • 1月13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小白象公益中心组织志愿者走进象山县绿城百合小区,给业主送去冬日里的温暖。现场,记者看到一位志愿者匆匆忙忙在吃快餐。经了解,这位志愿者名叫
  • 春运即将开启 白云志愿上岗

  • 2023年12月26日,广州白云站正式投入运营。广州白云站承担京广高铁、京广铁路、广梅汕铁路、广茂铁路等多条线路列车的始发终到作业。1月10日零时起,铁路部门启用新的列车运行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沙漠里种梭梭的小青姐

  • “你关注的用户‘沙漠里种梭梭的小青姐’开始直播啦。”收到抖音的系统提示,进入直播间,曲红正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这是她在抖音上直播筹款的第2年,也是她种梭梭的第17年。放
  • 越睡越困、越睡越累,这是为什么?

  • 现代生活节奏比较快,上班族工作繁忙,学生学习压力大,工作日期间睡眠不足是很常见的事。所以每逢周末,很多人都趁着这样的机会满足一下自己的“觉瘾”,睡到日上三竿也舍不得起床。
  • 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长盛川分中心正式揭牌

  • 1月13日,武汉大学茶文化研究中心长盛川分中心揭牌仪式在鑫鼎集团举行。宜昌市政协主席王均成、武汉大学校长助理陈慧东、湖北长盛川青砖茶研究所所长何建刚共同揭牌。此次成
  • 说民生丨别忘了群众心中的“温度计”

  •   □李琳  冬季供暖既是民生关注焦点,也是工作难点,群众心中都有一支“温度计”,疏忽一点儿就会冷了民心。  近日,一些网友在石榴云12345问政平台反映,家里供暖温度不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