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她用16㎡面塑重现通州大运河繁华

日期: 来源:北青社区报收集编辑:北青社区报

     

    陈艳玲专注地将几间古朴的房子摆放在马车行进的道路旁,站直身子思考了几秒,又放入几个聊天的面人、正在修理马车的商贩,原本沉寂的村庄立刻充满了生机,她点点头说道:“这样才对!”至此,陈艳玲耗时两年、再现300年前通州古运河故事,16.32㎡的大型面塑作品正式完工。

    穿越300年历史 再现大运河漕运繁荣景象

    在乔庄北京京通八通乒乓球俱乐部旁边的非遗工作室内,这个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瞬间把记者带进了穿越300年的漕运生活。

    沿着运河北上,行进着很多船只,有撑杆的、摇橹的,还有拉纤的。将纤绳的一头绑在桅杆上,和另一根绑在船头的绳子结起来。纤夫排成一条直线拉船,号子声似乎就回荡在我们耳旁。

    关于纤夫的形象,陈艳玲的艺术指导徐世英老师十分有研究。陈艳玲告诉记者,纤夫一般是全裸着拉纤,只有在靠近村庄有人烟的地方,会用一块布围在腰上。

    “上了岸,我要好好吃一顿”“一起一起”。耳边仿佛传来船工聊天的声音,到通运桥附近时,船只卸下船帆和桅杆,排着队等待过桥,船工们或远望、或围坐在船头聊天。在通运桥上,石狮子、分水石、镇水兽、栏板内外的浮雕宝瓶一应俱全,就连城门前收税的官兵和桥上的车辙印也被还原。

    当年张家湾码头,船行通运桥下,帆樯相连;车行桥上,鞭声不断。城垣傲立,狮踞石桥,水势环曲,漕运舟航,桨声帆影,万舟骈集,好生热闹。

    皇木厂村作为皇家木材存储地,木工工作的场面在作品中也得以展现。在客运码头,可以看到一艘华丽的官船和一艘朴素的客船在此停泊,官员上任阵仗与曹雪芹被贬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展品总面积16.32m2,涉及人物316人、马车50辆、马匹85匹、船只46艘,房屋11所,以及历史古建筑通运桥和城门城墙。展品五大亮点包括:通运桥及城门、万舟骈集、官员上任和贬官家眷、皇木厂皇木码头、码头货物堆积如山,勾勒出古代大运河商贸的活力。

    因女儿爱上面塑 因工作与大运河、红学结缘

    45岁的陈艳玲是通州本地人,2018年,陈艳玲就职于张家湾镇马营村村委会。其间,她成为了张家湾镇守护大运河“护河卫士”志愿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趁空闲,她学习大运河文化。那时,陈艳玲经常路过曹雪芹雕塑,后来又参观了张家湾博物馆,看到曹雪芹墓石,才知道原来《红楼梦》与张家湾有着密切联系。

    而她与面塑及恩师徐世英结缘则是因为女儿张婧遥。女儿对泥人感兴趣,恰好徐世英有一场作品展览,陈艳玲便带着女儿去观展。看到大型面塑作品《清明上河图》,陈艳玲移不开眼了,“如果徐老师能当我女儿的面塑老师就好了”。徐世英看到有热爱面塑的人,也想着将手艺传承下去,于是互留了联系方式。渐渐地,陈艳玲爱上了面塑,她还邀请了徐世英、关凤芹老两口参观张家湾古镇、通运桥等。

    位于通州的大运河,承载着千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其中,张家湾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更是见证了历史传承。两年前,陈艳玲来到乔庄京通八通乒乓球俱乐部工作,她经常在课后给孩子讲述面塑知识、大运河文化,有时也去社区讲课。“讲解大运河文化时,很多人只能凭空想象,我觉得如果能让大家直接看到,会有更直观的感受。”2021年,陈艳玲和徐世英一拍即合,决定用面塑技艺重现古运河故事。

    花费两年、辞去工作 幸有家人、朋友、恩师鼓励

    从2021年开始,陈艳玲白天上班,晚上到家吃完饭后就埋头捏面人。面人的高度大概是3.5厘米,做起来需要极大耐心。今年7月2日,各种“零件”已准备完成,需要进行组装。于是,陈艳玲辞去了工作,在俱乐部旁边开了工作室,对作品进行最后一部分加工。

    面塑作品的制作是重复、枯燥的,不过家人、朋友和恩师都给了她很大鼓励。在制作通运桥上的镇水兽时,陈艳玲手上没有照片资料,手机拍也不清晰,一位摄影师得知后,专门为她拍来了高清照片。女儿张婧遥会帮她制作运河上的船只,弟弟陈奎杰帮她拍摄小视频进行宣传,妈妈会帮她收集桃树枝作为皇木厂村储存的木材,徐世英夫妇在附近租房每天过来帮忙,还有同学偶尔来探望,而这间工作室也有俱乐部老板的相助……

    精心打磨 作品得到多人赞扬

    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这个16.32m2的作品以面塑技艺和微缩手工技艺为媒介,再现了通州张家湾古运河的繁荣景象。近期,陈艳玲邀请了文化部门相关专家、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人赵义强、原张家湾镇政府宣传部副部长窦国庆等人前来参观指导,大家都对面塑作品给予赞扬。

    “整个作品看着很震撼!通运桥上的车辙印也还原了,真不错!”窦国庆对古镇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介绍,以前通运桥上有厚厚的尘土覆盖,根本看不见车辙印。2007年,趁着迎接北京奥运的契机,窦国庆组织人员用水将尘土清理掉了,深深的车辙印才得以重见天日。

    赵义强表示:“参观后感受很深刻,反映了漕运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还原了当年张家湾码头的繁忙情景,人物和动物均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古城、古桥、港湾、装卸船、拉大锯、上下坡、行船拉纤等都一一展现,且细微之处均考虑周全。我受益匪浅,是一幅非常好的作品,对弘扬运河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并摄/北青社区报副中心版组 韩凤兰

    部分图片/陈奎杰


相关阅读

  • 国家级非遗“曹州面人”泉城秀技艺

  • “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斌在现场制作面人国家级非遗“曹州面人”作品8月26日,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菏泽鲁西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曹州面人”传承人通过面塑讲授
  • 在河之“州”

  • ■作者 赵钢图片提供 瘦西湖、纪凯、高笑天“长安三万里”盛唐风华,扬州占几分?在李白目送的尽头,矗立着怎样的扬州?当我们想读懂扬州,我们先要读懂什么?如果扬州是一本书,封面可
  • 走近“繁荣了400年”的十四仓

  • 近日,武清区十四仓遗址取得重要考古收获——发现以东西仓村、蔡庄村和南仓村及周边区域为重心的遗迹集中分布区3处,包括居住址、仓储、窑址等不同类型遗迹431处,调查采集元至
  • 上学遭遇“黑车” 打12328举报

  • 目前正是西安高校学生开学返校高峰时期,交通运输领域非法营运、非法揽客及营运车辆违规经营问题有所反弹。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主动部署,提前研判,开展了“护学2023”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她用16㎡面塑重现通州大运河繁华

  • 陈艳玲专注地将几间古朴的房子摆放在马车行进的道路旁,站直身子思考了几秒,又放入几个聊天的面人、正在修理马车的商贩,原本沉寂的村庄立刻充满了生机,她点点头说道:“
  • 开学第一天 亚运比赛项目“搬”到了校园

  •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8月31日,杭师大东城中学(东城第二实验学校)的新生们开学啦!“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杭州亚运即将举行,欢迎我们新一届的弘毅少年们、各位家长来学校体验亚运比赛
  • 新茶饮竞争再次升维!7分甜如何轻松俘获年轻人?

  • 拼规模和拼价格,似乎成了新茶饮品牌的两条发力主线。品牌们是否有第三种突围的方向?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洪楚,编辑:王秀清。从年初起,沪上阿姨、古茗等品牌
  • 崇阳骑行爱好者倡导“绿色出行”

  • 咸宁网讯 全媒体记者田明、实习生赵婵报道:8月26日,崇阳县百余名骑行爱好者发起“低碳环保,绿色出行”骑行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倡导绿色出行理念,畅享运动健康生活。早上8点,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