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戏精上线!青海一男子上演“双簧”,诈骗40人170余万元

日期: 来源:青海普法收集编辑:青海普法

自称有门路,可以帮助亲朋好友解决孩子上学、就业问题……看似神通广大,实则满口谎言,自导自演,分饰多个角色,骗取40名被害人“办事费”达170余万元。

近日,西宁市城西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了这名涉嫌诈骗罪的犯罪嫌疑人。

没有办不了的事

这名“能人”如何设局?事情从2023年年初讲起。

正在为孩子上学发愁的姜女士,想让孩子进入西宁市某重点小学就读,因入学条件不达标,她多方打听,寻找关系。2023年3月,姜女士在朋友聚会时结识了燕子,并了解到燕子的朋友陈达是个“能人”,人脉很广,没有办不了的事。

“你帮我问问你朋友,孩子上学的事他能不能办?”

“行,我问问,应该问题不大,他认识的人多。”

随后,在燕子的引荐下,姜女士结识了陈达。陈达吹嘘自己认识一些相关部门的领导,能帮忙办理入学,但需一笔“办事费”,还说出了几个自己可以“打通关系”的学校。姜女士一听,自己心仪的学校正在其中,欣喜不已。经过交流,姜女士对这名“路子宽”的陈达深信不疑,遂向其转款19万元作为“办事费”。

同样为孩子上学犯难的蔡女士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陈达,蔡女士的孩子在某私立高中上学。2023年7月,蔡女士想让孩子转学到公立学校上学,但一直未能如愿。听说陈达是个有背景的“高人”,蔡女士主动找到他,说明自了己的要求。陈达先夸下海口称其能让蔡女士的孩子进入公立学校上学,以需要一些钱“打点”关系为由,向蔡女士骗取了4万元“办事费”。为方便继续行骗,陈达按照入学流程,给蔡女士陆续发了进度证明,给她吃“定心丸”。之后又以择校费、校服费、学杂费、定金等理由,骗取了蔡女士6万余元。

面对巧舌如簧的陈达,一心为孩子上学发愁的姜女士、蔡女士没有丝毫怀疑,她们每次都按照陈达的要求给他转账。

一开始,陈达只是想赚点小钱,但钱到手后,立马被他挥霍一空。随着欲望的膨胀,陈达能办理学籍的事在一小部分人内传开,陆续有不少家长找到陈达,托他“办事”。当有家长来找他帮忙办理孩子入学等事宜时,他凭借此前营造的“信誉度”,承诺可以办好所有事。

自导自演 上演“双簧”

陈达为了增强各位家长对他的信任,还申请了微信小号,并把头像改成了相关单位领导的照片,将备注改成了“某局局长”,然后用自己的微信和“某局局长”的微信互发消息,编造可以找关系入学,催要“办事费”等对话,营造“事情正在办理”“领导检查,事情需要推迟”等假象,再将消息截图发给家长们,骗他们说:“已经找了人,一定能办成这个事。”按照以上套路,陈达轻而易举地取得了部分家长的信任,家长们在按照陈达的要求准备好相关材料后,便安心等待。但随着各个中、小学录取工作逐渐接近尾声,拜托陈达帮忙的家长们却迟迟没有收到孩子录取的消息。

焦急的家长联系陈达询问情况,每当被问起什么时候能收到录取信息时,陈达总是以有调剂名额,网站信息延迟,招生办出了点问题等理由搪塞过去。

到了开学季,孩子却迟迟不能入学,不少家长开始怀疑陈达,要求他退钱,但这些钱早已被他挥霍一空。

虚构岗位 博取信任

为了骗取更多的钱,陈达开始“拓展业务”。

2023年10月底,赵刚的妹妹待业在家找不到心仪的工作,他便四处留意招聘信息,想为妹妹谋个好前程。不久,他从某朋友处听说有一个可以进入某公司上班的名额,便找到朋友让他帮忙牵个线。之后,赵刚通过该朋友结识了陈达。

“那时候,我妹妹待业在家,我很着急,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陈达,他说可以找关系让我妹妹去某公司上班,我就相信了。”事后,得知自己被骗的赵刚气愤地说。

“我和他们公司人事处主任很熟,但是想要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肯定需要花钱,毕竟名额有限,谁都想进去。”陈达说。陈达介绍得天花乱坠,急于为妹妹找份好工作的赵刚很快便相信了陈达的说辞,陆续给对方转账4.5万元。实际上,陈达所谓的工作名额根本就不存在,“人事处主任”也是陈达两个微信号互发消息所营造的假象。之后陈达就干脆又虚构了一些岗位,以找工作为名进行诈骗。在陈达蛊惑下,先后7名被害人因找工作向陈达支付了30万元的“办事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当赵刚等人问其找工作的进展时,陈达都以多种借口搪塞。陈达将从被害人处骗取的资金用于归还债务、个人消费等,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继续行骗。

渐渐地,大家对陈达失去了耐心和信任,不少人找到他要求退还“办事费”。面对大家的追问,一拖再拖的陈达无计可施,巨大的还款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无计可施 主动投案

2023年11月29日,蔡女士来到西宁市公安局城西公安分局桃李路派出所报案,称其给孩子办理入学,被陈达诈骗“办事费”10万余元。

派出所民警根据蔡女士提供的线索,初步认定犯罪嫌疑人陈达虚构事实,假借“走后门”“通路子”办理入学骗取“办事费”,涉嫌诈骗。谎言总有败露的一天,在赵刚、蔡女士等人几番催促下,陈达见事情快要败露,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陈达到案后,主动交代其利用家长急需为孩子办理入学、部分人群急需找工作的迫切心理,虚构其“有门路”“认识领导”,博取受害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

经过民警大量排查取证,深入分析研判,依法查明,2023年3月至11月,犯罪嫌疑人陈达设置“局中局”,以办理入学、入职的名义陆续骗取40名被害人钱财170余万元。

2024年1月5日,犯罪嫌疑人陈达因涉嫌诈骗罪,被西宁市城西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记者手记

“能人”相助要三思

雷 洁

天上不会掉馅饼,小心馅饼变陷阱。本案中40名被害人受骗的教训是惨痛的,此类诈骗案件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

“当前,骗子的招数花样百出,被告人往往刻意散布与领导有紧密联系能帮助他人的虚假言论,营造出自己‘社会能人’的人设,被害人苦于现实情况,听信被告人有关系有能力之类的谎言,交付不菲的‘办事费’,通过熟人托关系,‘走后门’的做法不仅助长了社会的不正之风,也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西宁市城西区检察院检察官夏勇告诉记者。

检察官提醒,广大求职者市民在求学、找工作时,不要盲目轻信他人。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青海法治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利于普法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青海普法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阅读

  • 乡村教师日志|宋阳玲:一路诗歌,一路芬芳

  • 【人物】宋阳玲,1971年生,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本科,中学正高级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7年,现为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二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她践行校园文学已25年,其诗文及教育教学
  • 这些竞赛,都是“黑竞赛”!

  • 寒假将至,为守护广大学生及家长安全健康,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处共同提示。温馨提示01自觉抵制违规校
  • 筑牢安全意识 享受平安假期

  • 平不肆险,安不忘危。为督促学生学习更多安全知识,在生活中践行安全理念,近日,敕勒川绿地小学腾飞路校区开展“筑牢安全意识,享受平安假期”主题活动。赛罕区交警大队宣传股民警根
  • 40余组张家口日报社小记者家庭参与定向亲子联赛

  • 1月13日,40余组张家口日报社小记者家庭齐聚大境门,参加“定初心向未来”2024张家口定向联赛。此次定向联赛,既是一场体现家长与孩子之间默契配合的亲子活动,也是一场展示孩子们
  • “年货”新型骗局来了!别碰!

  • 别碰!! 别上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表示自己收到了不知名快递可以刮奖和扫码领钱提醒朋友们注意无独有偶市民林女士也遭遇了同样的骗局骗子到底是如何设骗局的?赶紧
  • @所有人,寒假安全提示来了!

  • 寒假即将到来时值冬季,又逢春节孩子好奇心重、安全意识差每年的寒假都是各类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稍有不慎,不仅会危害自身还可能损害他人生命安全↓↓↓01玩打火机引火灾2023年1
  • 无为市2024年首届少儿春晚圆满落幕

  • 为了促进无为文艺事业发展,展现当代少年儿童们的多元化才艺和昂扬的精神风貌,也为了对他们长期刻苦努力训练的成果进行一次集中展示,为喜欢艺术、热爱表演的少年儿童们搭建一个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寻龙记|诸城草编贺新春 这里有个“龙的世界”

  •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6日讯 龙年到来之际,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新闻频道联合市、县(区)融媒策划推出“寻龙记”系列图文及短视频,寻找与“中国龙”或者“龙”元素相关
  • 广西“小沃柑”遇见泰山“小石头”

  • 1月13日,8位广西“小沃柑”来到山东泰安,经历了两天的快乐时光,和泰安的“小石头”也发生了不少温情瞬间,让我们用一个短视频一口气看完——广西“小沃柑”遇见泰山“小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