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给数据以生命

日期: 来源:浙江大学收集编辑:浙江大学

用数据可视化形式报道国际大事件,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建造全球尺度大气可视化系统;开发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助力球队突破战术模拟的瓶颈;开发数据新闻,让“唐诗宋词”呈现新面貌。浙江大学第十届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浙江大学大数据可视化团队始终紧盯国家发展科技需求、始终坚持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始终坚持多学科交融,不断为我们带来新的突破、新的惊喜。


尊师爱生,构建全方位培育英才的导学体系

2010年后,大数据可视化在中国逐渐兴起,中国信息产业开始蓬勃发展。“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人口红利和信息产业后发优势,大数据可视化会顺势成为中国在信息科学方面变道超车的极好研究方向。”秉持这样的信念,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数据可视化团队导师根据同学们的基础和特长,定制培养方案和工作目标,并不断鼓励同学们,抓住历史机遇,勇闯无人区,在国内信息化浪潮中奉献力量。

(小组团队成员参加中国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大会China Vis 202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1级直博生刘书含在大二时就进入了大数据可视化团队。从逐渐融入全英文组会,到完成第一篇论文,再到参与汛期地图项目研发,点滴成长都烙印着团队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印记。学习之余,她积极参与各项学生工作,从竺可桢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到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美育中心成员、校啦啦操队成员,她在团队自由默契的氛围下,尽情释放着自己的青春能量。

对于2016 届博士生陈海东来说,与团队共同奋斗的时光更是奠定了他投身梦想事业的基础。求学期间,他的求学好知、成熟稳健获得了导师的认可。在导师的鼓励下,他先后发表了多篇顶级期刊论文,并在毕业后积极投身可视分析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

“我们希望每位学生能将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相统一,逐步实现从打下手到助手再到主攻手的完美蜕变。”团队导师说。

(研究生课程“大数据可视化的前沿技术”中,邀请领域专家学者前来分享。图为 IEEE Fellow、UC  Davis 的 Kwan­Liu Ma 教授在课程中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相长,贯通多学科思维的教育教学体系

大数据可视化团队的教学相长落实到多维度之中:教学体系上,融合数据科学、设计学、计算机等多学科;教材上,形成面向科研-教学-科普的多层次方式;课程之外,建立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交流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教学相长变得切实可行。

(2019 年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的可视化 MOOC,已在三个平台上线(由上至下依次为“智慧树”“中国大学 MOOC”“学堂在线”平台))

数学系本科生王叙萌在大三时参与了一项城市移动数据相关的项目。在项目过程中,陈为教授发现了她在科研方面的潜力,与她当面交流未来规划,并鼓励她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在听取了团队老师的分析并慎重考虑之后,王叙萌最终选择了在团队读博的道路。而事实也证明团队老师的眼光独到。王叙萌在一篇前辈的论文评审意见中发现“可视化中的隐私保护问题”,并打算以此为科研切入点。在团队老师的支持下,王叙萌在博士第一年,就在可视化领域最顶级的会议上发表了文章,并且开创了“隐私保护可视化”的全新研究方向。王叙萌表示,“团队老师基本一天帮我改一个版本,实验室的同学天天和我一起讨论”,这一切都离不开团队老师和实验室大家的帮助。

当老师们挖掘出学生的潜力,不断提供指导与帮助,成为他们的“事业领路人”时,是教学相长的发生;当学生们找到耕耘的方向并和老师同行,与老师达成“事业合伙人”的默契时,是教学相长的发展。不少学生都说:“是团队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了我。” 育人在于“人”,大数据可视化团队坚守初心,保持恒心,团队成员满腔热情,筑造深厚感情,成为这个团队蓬勃向上、教育成果丰硕的密码。

全球可视化领域顶级会议论文收集页面

从默默无闻到全球可视化研究重镇,大数据可视化团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导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从历史使命感的角度勉励同学们,抓住大数据的的历史机遇,鼓励他们勇闯无人区;学生也爱国爱家,或基础研究或应用创造,在国内信息化浪潮中拼搏。现如今,国内高校、国家电网、华为、阿里系、百度、谷歌……团队培养的学生遍布全世界各大用人单位,成为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力量。


文化传承,创造“产学研竞训”五位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

硬核的大数据可视化也可以“亲切可爱”。团队埋头深耕于技术研究之时,抬头捕捉到传统文化在传播传承方面的可创新之处。团队充分发挥学科方向的优势,与新华网合作,开发了以“唐诗宋词”为主题的数据新闻,将数据、技术、艺术、宣传融为一体。不管是“我有柔情似水,亦有豪情万丈——唐代女诗人群像”,还是“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都挖掘出传统诗词背后众多优秀词人眼中的大千世界,为领略诗词之美创造另一种新的视角。对此,主导师陈为教授说道:“我们是可以用专业知识为增强文化自信做一些踏实的工作。”

数据新闻作品“宋词缱绻,何处画人间”

一切成果来之不易。为了攻坚克难,团队保持着恒心,创造出“产学研竞训”五位一体的人才培育体系,并以此为团队文化标志,不断传承创新,学生在科学培养模式下也充满研究热情。在沉浸式虚拟环境展示厅进行“头脑风暴”,从专家学者针对前沿问题做出的分享中获取灵感,参加专业会议并进行论文报告,赴海外在领域内顶级会议上交流讨论……每一次经历不仅让学生们提升专业能力,更给予他们源源不断的动力与热情,他们在这个最好的平台上不断历练成长。

团队建设不止步于研究与工作,温暖的家文化让团队成员们在忙碌之余有了“充电”放松的港湾,建立深厚的感情。导师时常在工作之外和学生们谈心交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们也在教师节送上祝福。平日里,走出实验室,团队会一起打几场篮球赛,游泳,跑步,登山毅行……酣畅淋漓之时也是共同释放压力的过程;假期时,邀约一起浮潜游玩,旅游团建,彼此的感情更加浓厚。他们是同学同事,更是伙伴好友。在这个广袤的科研实践平台,大家也能收获家一般的幸福温暖,结识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探索专业学科的奥秘,一起成长。

团队成员参加团建活动

导师给学生寄语时,希望他们结识海内外学者,探索学科的奥秘,更要一起成长。学生说起感悟时,最常提起的是这个广袤的科研实践平台。在这种温馨的教学相长之间,浙江大学大数据可视化团队砥砺奋发,持续为中国的可视化科研、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作出重大贡献。

(整编:周亦颖 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蒋立雯 图片来源于团队 部分图片来源于浙大官微往期推文)

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人民号学生记者 朱一铭

责编:吴雅兰


相关阅读

  • 每周安全动态精选(4.17-4.21)

  • 本周精选1、五月正式实施!一文带你看懂《关基保护要求》2、Oracle多个产品高危漏洞3、“AuKill”EDR 杀手级恶意软件滥用 Process Explorer 驱动程序4、黑客勒索2万3千个Mong
  • 用 ChatGPT 写代码,效率杠杠的!

  • 关注 AI 实战,开启智能生活!推荐阅读:用上 ChatGPT 啦,打破你的认知!Spring + OpenAI 生成图像,真香!Spring Boot + ChatGPT 项目实战来了!来源:https://www.cnblogs.com/scy251147/p
  • 达州大数据基地建设项目主体结构今天封顶

  • 经过6个月左右的施工建设,4月26日,达州大数据基地建设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封顶,为年底前交付使用打下坚实基础。达州大数据基地建设项目位于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自去年10月中标以来
  • 西南财大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佳绩

  • 4月16日,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承办的第三届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西南交通大学落下帷幕,西南财经大学向姝婷老师及其团队成员(宁南、吴钢、
  • 银行数据治理:数据质量管理实践

  • 现代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除了支持银行前台业务流程运转之外,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决策支持领域,风险控制、产品定价、绩效考核等管理决策过程也都需要大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给数据以生命

  • 用数据可视化形式报道国际大事件,与国家气象中心合作,建造全球尺度大气可视化系统;开发浙江大学乒乓球智能大数据分析平台,助力球队突破战术模拟的瓶颈;开发数据新闻,让“唐诗宋词
  • 全球首台可变径斜井掘进机下线

  • 作 者 黄星霖 胡 清4月20日,一台可实现50°超大倾角爬坡、6.53米和8米可变径开挖的隧道掘进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第一产业园下线,这是全球首台可变径斜井岩石隧道掘进机,这标
  • 冲刺提速!杭甬高速宁波一期东段主线贯通

  • 作 者 何 杰 赵 启 田 杨4月21日,在中铁十六局承建的杭甬高速复线宁波一期项目威海互通施工现场,经过近8小时的运梁和3小时架梁作业,最后一片长50米、重达1800吨的整
  • 呈现三大特征 贵州一季度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   4月27日,记者从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数据显示,一季度贵州CPI同比上涨0.7%,各月CPI均运行在合理区间范围内,“稳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