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到县城去生活:有奋斗的事业,也有美好的生活

日期: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收集编辑: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杨琳

你记忆中的县城是什么样子?土旧的建筑、落后的交通、马路上车辆一过就带起的大片黄沙……是很多人的旧时记忆。

但如今,从顶层设计到产业配套再到“手把手”扶持,越来越多的县城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县城的发展正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

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大城市回到或者来到县城生活。在这里,人们找到了奋斗的事业,也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寿光的贝贝南瓜被发往全国各地    受访者|供图

寿光的羊角蜜产品    受访者|供图

直播成为寿光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    受访者|供图

山东寿光:县城一两年就变一个样

“寿光真是一两年就变一个样。”寿光文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山东寿光是王建文的家乡,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如今已成为全省5个“千亿县”之一,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守住“千亿大关”,是远近有名的“蔬菜之乡”、五大蔬菜“种业硅谷”之一。

王建文出生于1989年,大学毕业后,和很多同学一样,留在北京成了一名程序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山东人,王建文的传统观念重一些:“我是独生子,我得回老家,所以离开北京的时候没纠结。”

依托于早些年经营淘宝店的经验,王建文回家干起了电商。“2013年从北京回来,我就在网上做女装。”他调侃道,“但是我眼光不怎么样,做了一年,光剩下库存了。”

后来,他把方向转到当地有优势的蔬菜产业。“那时候,快递运输一般是7天以上,生鲜根本扛不住,所以我们做了一年的山楂零食。2015年快递提速以后,我们开始做寿光的特色农产品,如贝贝南瓜、羊角蜜。借助这些特色产品,我的生鲜生意越做越顺。”

现在,他的电商平台一分钟内可以售出10万斤羊角蜜,贝贝南瓜则是月销75万斤……

公司能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悉心关怀。

“政府帮助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发货量大时,场地需求大,我们可以免费使用仓库;我们对企业管理、税务、法务这些方面不了解,政府就组织课程免费教我们;刚创业时,公司发货量少,快递费用负担重,政府就组织电商企业一起去谈优惠政策……”他特别提到,每家企业在县政府都有对接人。企业发展中遇到难题,比如办手续、做检测报告、开种植证明时,就直接找这位负责人,他会帮助我们处理这些问题。

现在,王建文的公司员工月收入平均在5000元以上,店铺运营人员的月收入能达到3万元到10万元。

无数和他一样的从业者共同努力,成就了现在的产业规模。如今,寿光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年产值已达110亿元,年交易额达200亿元。

对于蔬菜产业给农民实实在在带来的收益,王建文感受很深。“原先是纯线下走货,走不动货时,蔬菜就非常便宜。比如每年5月底,羊角蜜会从最高13块钱一斤落到1块钱一斤。2019年5月底,我们做了线上活动,6个小时卖了125万斤。通过这件事,我们把羊角蜜价格从1块钱一斤抬到了2.4元一斤。一个大棚的种植产量是2万斤左右,一家农户按两个棚算,是4万斤,他的收入能从4万元涨到8万元左右。”

收入多了,愿意回乡的年轻人也多了。“年轻人直接种地比较少,都是靠科技手段,比如过去都是人工给大棚盖帘子,现在是靠机器,打药施肥全是自动化。我们通过控制温度、施肥打药等保证品质。现在寿光蔬菜是高标准化,产量高,营养成分和口感都非常好。”

当地居民手里有钱了,生活环境也更美更宜居。

“因为位置偏、交通慢,5年前,我家附近很难招工。现在繁华多了,晚上能自发地形成一个夜市。不久前,农圣街弥河大桥通车,可以直通市中心,大桥还成了网红打卡地。”王建文说道,“现在县里盖的商业区、办公楼和大城市没什么两样。”

“县城环境也很漂亮,北京的朋友每次来玩,都忍不住赞叹。”王建文还特别提到,他离开北京时,最舍不得的就是火锅店,“以前的大城市‘标配’海底捞,现在寿光也有。”

曹县一家汉服商铺的直播间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铭悦I摄

山东曹县:做美的事业,让生活更美

“路宽了、网通了,学校建得更好了。”曹县汉服协会会长胡春青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现在的曹县亮起来了、美起来了,“过去,县里很多家庭只有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在家,晚上八九点的时候路上就很冷清。现在都是家家团聚,夜生活也很热闹,让县城更有温度了。”

胡春青是博士,“我是曹县人,妻子是内蒙古人,当时,毕业后回家乡的事我们商量了很久。最后,电商行业的巨大潜力、家乡政府的优惠政策、邻里乡亲的成功经历,让我对返乡创业充满了信心”。

胡春青的老家曹县,是中国最大的汉服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原创汉服生产之都”,拥有完整的汉服电商产业链,汉服从业者接近10万人。2023年,曹县汉服全年销售额达到72.15亿元,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胡春青夫妻很早便从事汉服设计、销售,而正式成立公司是在2017年。

“曹县确实是创业的热土。”胡春青回忆说,政府给了企业很多帮助,包括“在电商企业创业初期组织培训;搭台推荐汉服,帮忙对接资源;推出厂房免租等优惠措施;还积极协调银企对接,让企业可以争取无息贷款,获得利率较低的创业贷等。”

“有一次,公司组织高校学生来曹县孙庄做汉服设计的研学活动,孙庄村委腾出了党校的办公楼来给师生住宿。现在这栋楼已经被改造成了学习研究中心,接待各地前来交流的高校师生。”山河锦绣汉服设计馆创始人陈龙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回忆说。

陈龙此前在天津发展,2023年来曹县考察时看中了这里的机遇,成立了当地唯一一家专门的汉服设计公司。

“去年4月来曹县考察,5月份定方案,6月份找房子,7月份定装修,今年3月份就开业了。”陈龙告诉记者,“给公司选址时,我选了县里比较偏的位置,比较安静。等装修完,对面开始盖电商大楼了。”陈龙说,现在这里被规划为一个产业核心地带。

在这股汉服创业潮中,年轻人是主力。“曹县汉服协会包括三四百家企业,很多都是‘90后’‘00后’。我们公司员工年龄平均在25岁左右。”胡春青表示。

在他看来,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好处。“5公里之内,我可以把汉服整个生产流程全部联动起来,产业集聚效应非常明显。而且创业成本要小得多,压力更小,几千块钱启动资金就可以干起来。”

作为曹县汉服协会会长,胡春青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他现在思考的是,如何推动企业、产业长久地走下去。“只出现单品爆火是不够的,未来我们会致力于发展品牌,让东方时尚之美在全世界流行。”

福建宁化:生活不怕“折腾”,小县城也能制造惊喜

“当培根爱上金针菇,我的肚子咕咕咕……”小红书的视频中,木木正在分享宅家烤肉的快乐,视频评论区有多位网友留言,有要锅具链接的,有问怎么烤肉更香的,热闹一片。

木木回到家乡后,“副业”小红书运营得有声有色。

此前,木木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福州,后来和男朋友去了成都,接着回到家乡——福建宁化。2023年1月,木木正式“上岸”,收获了一份安稳工作。

回到家乡的木木没有房贷车贷,走路几分钟就能上班,有了更多时间好好生活。

不过,喜欢“折腾”的她,不满足于稳定和悠闲。一直以来,她喜欢为生活制造更多惊喜。

木木在抖音卖过衣服,也做自媒体记录生活点滴。“在福州时,朋友的朋友给我一个账号,有一些基础粉丝量,我们卖衣服赚钱,然后分成。抖音有类似‘选品广场’的平台,我挑选好衣服,自己拍宣传视频,拍完又退回给商家。”木木介绍,“它不需要太多成本,后续售后也是店铺负责,我主要是投入时间和精力。”

可惜,木木坚持的时间不长。“我能出单,但没有爆单。很多衣服只是模特穿着好看,我们经常为选品纠结。”

去成都后,木木开始运营小红书,在这里探店、分享美食。

“我拍照一般,在精致的赛道打不过别人,所以就主打‘真实’,找到了流量密码——原图直出。”回到家乡后,木木分享的重点变成了“95后”的小县城生活,分享宁化的喜茶、宅家烤肉的过程、周末“进城觅食”的体验……

现在,她还计划摆地摊,“我想复刻贵阳的甜品冰浆,制作方法简单,已经买好配料,打算复刻一下就‘出摊儿’。”木木说道,“将来若有机会,我想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餐饮店,现在先观察产品,积累客源。”

其实,木木之所以“折腾”,不仅是想增加收入,更是希望感受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木木的本职工作重复性劳动多一些,希望副业创造更多可能性。“比如拍视频卖衣服,我每天都要跟同行交流怎么选品、如何拍得更好;运营小红书,我需要找到流量密码、考虑文案……它不仅丰富我的下班生活,更让我保持思考的状态。”木木举例说,“刚开始卖衣服时,我在镜头面前说话不流畅,有一些小动作,不自然,但到后面,我在镜头下的谈吐、仪态都进步了很多。”

重要的是,在家乡,木木能时刻感受家人的陪伴。今年母亲节,木木的大家庭在外婆家一起过节。“去年也是这样,亲戚聚在一起。以前就只是发红包、买礼物,现在一大家子能一起吃饭,我感觉很幸福,这就是生活的意义。”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木木为化名)


相关阅读

  • 让世界爱上中国文化之美

  • / 人物小传 / 孟晓霞,汉服原创设计师。近年来,孟晓霞带着她的原创作品前往意大利、法国、瑞士等国展销汉服,“让世界领略汉服的美”,将国风潮流带向国际。作为曹县电商行
  • 鄂台青年穿汉服品古乐共赏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摄影 极目新闻记者 邹斌实习生 靳成娇通讯员 张文婧鄂台青年船游两江四岸暨汉服文化节5月31日晚在武汉举行,200余名青年登上“东湖号”游船,穿汉服、品古乐,
  • 曹县楼庄镇:强化服务助企业绿色发展

  • 今年以来,曹县楼庄镇紧紧围绕“工作标准提升年”等中心工作,通过“三亮”专题行动,精准服务,靶向发力,进一步强服务、优环境,助推镇域企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简风里家居有限公司是一
  • 菏泽:全市900余万亩小麦 从南到北陆续“开镰”

  • 5月28日,数辆收割机在曹县梁堤头镇吴马村的一处麦田里进行麦收作业。眼下,菏泽900余万亩小麦陆续进入成熟期,从南到北陆续开镰收割。预计6月初,全市小麦将进入大面积收割期。各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到县城去生活:有奋斗的事业,也有美好的生活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杨琳你记忆中的县城是什么样子?土旧的建筑、落后的交通、马路上车辆一过就带起的大片黄沙……是很多人的旧时记忆。但如今,从顶层设计到产业配套再到“
  • 刺眼的“构成犯罪”

  • 为了帮妻弟的忙向朋友借钱,却让自己陷入了一场官司;原本简单的民间借贷行为,险些被认定为虚假诉讼罪。记者日前采访了一起刑事申诉案件,深切感受到在司法活动中贯彻“三个善于”
  • 吉林抚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源头,享有“林海参乡”的美誉。在这个人口不足22万的小县城,广袤的森林绵延了近52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