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新春走基层丨凌晨,风口卫士守国门

日期: 来源:天山网收集编辑:天山网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2月8日凌晨,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铁路准轨现场,一辆辆载满货物的列车在哐当声和长长的鸣笛声中,依次缓缓停靠在口岸上,等待出入境检查。

  29岁的齐浩浩身着执勤服,和他的搭档徐乾龙走进茫茫夜色。开始了对出入境列车的检查工作,轨道上落满厚厚的积雪,头顶上方一排排大灯将夜空衬托得格外明亮。二人顺着轨道旁的碎石路,快步走到停靠车辆面前,时而蹲下对车体底部查勘,时而爬上高高的车顶,检查车头车尾和车厢上的货物。在单位一楼视频指挥室里,和他俩一组的詹超,正时刻通过大屏的切换,观察辖区车辆整体通关情况,他们三人的这种密切配合,要持续到早上8时。

2月8日凌晨3时,齐浩浩和同事徐乾龙在铁路准轨执勤现场,查验出境的敞车。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风很大,根要扎得深

  “执勤时,3人一组,两人去现场,一人在指挥室配合接收指令和汇报突发情况,一段时间后互相轮换,天亮后回宿舍补觉。”齐浩浩边干活边对记者说。呼呼的风雪不断吹来,他扶了扶被风吹歪的帽子,又忙碌起来。

  阿拉山口常年大风,年平均8级以上的风有160多天,这里的树都刮成了“歪脖子”,阿拉山口国门也被称为“风口国门”。顶着大风暴雪守护国门,是齐浩浩和同事们的日常。他这样描述自己经历过的四季:春天顶着大风查车,睁不开眼睛,拉不开车门,得喊来同事们一起助力;夏天40摄氏度高温,靠近滚烫车体执勤时,中暑脱水成为常态,带上手套和风油精成了习惯;秋天头发和嘴里总有沙子;冬天雪水打湿手套,一不小心就会粘在列车扶梯上。

  “常年面对大风,我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恶劣环境,练就了我们强大的心理。因为风太大,我们要把根扎得更深。”齐浩浩说,“根扎得更深”这句话是上岗第一天,执勤队队长李继伟在训练场上反复对他们叮嘱的,如今,这句话已成为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要学习树的精神,只有根不断往黑暗和深处扎,才能迎来更多光明。”

  阿拉山口口岸担负着国家及新疆向西开放的任务,在这个铁路、公路、石油管线并行的口岸上,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民警们,从1990年开始,对口岸上的铁路货运、客运、公路等5个执勤点开展检查工作,现是新疆人数最多、执勤点最多、勤务最重的边防检查站之一。

2月7日上午,齐浩浩和徐乾龙走在铁路准轨执勤现场,准备对出境的中欧班列进行检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走不停,一个月穿烂一双鞋

  “能成为守护国门的警察,是全家人的荣耀。”齐浩浩说话间,沿着一列55节车厢的车体,步行2公里后,完成了车辆各项检查,眼前这条1050米的执勤通道,他已来回穿梭了12个年头。

  记者看到,1辆列车从车头到车尾1公里多,齐浩浩围绕车辆走完一个往返,正好2公里多,这样循环5次,已经步行了10公里多,“你们看,轨道旁边铺满碎石,这是道砟,帮助列车减振和降噪,我们每天在上面行走,还要顺着车体爬上爬下,一般一个月就会穿烂一双鞋,夏天的胶鞋20天就烂了。”齐浩浩笑着说,车辆多的时候,一个8小时的班上完,要行走12公里,由于每天走路太多,他们的脚底都是硬茧。

  李继伟告诉记者,为保证口岸24小时通关,民警们24小时值守,4个小组每组3人,每天检查出入境列车30多列次,2000多节车厢。

  时针指向凌晨2时,气温不断下降,阵阵寒风袭来,徐乾龙目送一辆中欧班列离开,擦去了睫毛和帽子上结的白色霜花。本该寂静的夜晚,随着车辆的增多热闹起来。他是这个队伍中最年轻的“00”后,干起活来丝毫不逊色,只见他动作麻利,不放过每个角落,“现在虽有无人机等先进设备,但是,车底的凹槽、列车夹层、车头位置,还是要人工认真查验,以保证每趟列车通关的绝对安全。”他坚定地说。

2月8日凌晨3时,齐浩浩在铁路准轨执勤现场,对一辆出境列车车底检查。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对徐乾龙来说,夜班最考验人,凌晨五六时最易犯困,同事会相互提醒,“不管是火车、货车还是大巴车,只要进入执勤状态,我们就会拧成一股绳,搭班小组成员之间,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对方就能快速领会,遇到紧急情况,也会第一时间处置。”他说。

  上个月,由于雪后梯子和鞋底滑,徐乾龙从4米高的车体上摔了下来,同事得知后,有的送药、有的照顾,“没伤到骨头,得到了同事家人般的照顾,很温暖。”他笑着说。

  詹超对徐乾龙的评价是:“话不多,处理问题稳重果断,执勤中,无论是辨别护照,还是车体检查,都非常专注。”他说,边检民警手里的章子责任重大,一个字母,甚至一个标点,都有可能给国家带来重大损失。通勤工作要确保准确快速。

  很自豪,累也值了

  谈话间,一列列来往列车继续停靠,李继伟在对讲机中,叮嘱当组值班人员注意事项。

  “工作24年,我对这个职业的自豪感越深,特别是近两年,通关车辆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这代表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累也值了。”李继伟说,他们担负着入境第一道和出境最后一道的检查任务,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只有满怀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当好守护国门的卫士。”

  工作之余,李继伟会和同事们打篮球、浇花、打游戏。李继伟说,很多司机接受查验任务离开,会和他们挥手告别,还有的会鸣笛道谢,这些反馈激励他们不断迎风前行。

2月8日凌晨2时,李继伟(右一)齐浩浩(中)和徐乾龙(右三)在铁路准轨执勤现场,对出境的列车进行监护。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摄

  天快亮了,齐浩浩和徐乾龙一人在车头忙碌,另一人在车尾和司机交谈,下班交接时,徐乾龙笑着说:“齐浩浩是我们队的开心果,口才和业务没得说,但是,俄语考试总是不及格。”

  他的话音刚落,引来詹超哈哈大笑,笑声和车辆鸣笛的余音一起穿过夜空。记者在和他们道别时,问他们有什么新年愿望,齐浩浩脱口而出:“过年了,真想吃一碗妈妈做的刀削面。”


相关阅读

  • 靠近美国,俄轰炸机巡航9小时!

  • 2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视频,俄空天军两架图-95MS战略轰炸机在靠近美国阿拉斯加州的白令海的中立水域上空进行巡航飞行。俄军苏-30SM战斗机为其提供护航,总飞行时长约为9小时
  • 十堰—上海K124次始发列车上演别样“春晩”

  • 2月7日,中国铁路武汉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十堰车务段、襄阳客运段,联手为春节从十堰返程上海等地回家过年的K124次列车千余名旅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动式“列车春晚”。写
  • 新春走基层|列车春晚 一路笑语欢声

  • “剪窗花、送福字、戴大花,看二人转!”2月7日,腊月二十八,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Z18次列车上年味浓郁,9号餐车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火红的灯笼和福字,具有东北特色的红绿大花十分醒目,
  • 江苏淮安:站台三分钟相见 守护旅客平安回家

  • 一个是保障旅客出行安全的铁路警察,一个是护航旅客出行的高铁列车长,两人因铁路而 结缘,今年是他们结婚后一起参加的第二个春运。杨正品,淮安东站派出所的执勤民警,主要负责车站
  • 2165千米回家路 绿皮火车上的小年夜格外温暖

  • “欢迎大家乘坐K1248次列车,今天是腊月二十三,龙年的小年,祝大家旅途平安,也预祝大家新春快乐!” 2月2日,伴着悦耳的广播,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循着铁轨启动,一节节车厢里载满了归心似箭
  • 雨雪冰冻天气影响减小 广铁恢复部分列车开行

  •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李志文,通讯员胡靖、刘豪、付薇、谢志安报道: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春运前13天,广铁集团预计发送旅客量2578.9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日均发送旅客量达198万人次。2月
  • 记者亲历:回家的路,铁路人来守护

  • 2月6日晚,K9759次列车乘务员为硬座车厢旅客补卧铺票。   天山网讯(记者 邹懿摄影报道)2月6日晚,乌鲁木齐站内满是准备踏上回家旅程的人们,铁路部门工作人员、志愿者为旅客提供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新春走基层丨凌晨,风口卫士守国门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白素君  2月8日凌晨,阿拉山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铁路准轨现场,一辆辆载满货物的列车在哐当声和长长的鸣笛声中,依次缓缓停靠在口岸上,等待出入境检查。
  • 央视总台龙年春晚,创意节目《年锦》惊艳全网

  • 刚刚,总台龙年春晚创意节目《年锦》惊艳全网寓意吉祥祝福的中国古代代表纹样通过歌曲+虚拟合成技术上演了一场人从画中来的“古代时装大秀”跨越千载的纹样变迁,惊艳!节目选用
  • 燃,李白“来”春晚了!

  • 2024总台春晚陕西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是否让你印象深刻?陕派说唱的抑扬顿挫创意水袖的舞动灵韵鼓乐交响的激昂绵长让大唐不夜城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将进酒,杯莫停与
  • 黎沛荣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和到市统计局调研

  • 新春佳节将至,2月9日上午,市委书记黎沛荣率队走访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岑灼辉,向其致以新春祝福,并到市统计局进行节前慰问和调研。市领导许坚武陪同调研。在岑灼辉家中,黎沛荣与岑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