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合肥西北,崛起一座“城”

日期: 来源:合肥日报收集编辑:合肥日报

春到合肥,每天都有新变化。


从东部新中心到西部运河新城,从骆岗公园到新桥科创示范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


伴着融融春光,走进城市西北,“国之重器”在这里发出“赫赫之光”:


4月12日21时,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新的世界纪录,举世瞩目!


这片1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未来大科学城正加速崛起!


大科学装置是开展基础研究的利器,科学城则是其重要承载空间,建设科学城已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赢得未来的制胜之道。


环顾国内先发城市,北京怀柔、上海张江、深圳光明等均已强势入局,吹响科学城建设号角。


放眼国际,美国斯坦福科学城、日本筑波科学城、德国阿德勒斯霍夫科学城……都成为大学、科研机构和产业创新资源的集聚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举全市之力,合肥正打造世界一流未来大科学城。这座城,究竟是什么样的?


天鹅湖春色正好。李中蒙 摄



四月春暖,驱车行驶在崭新宽阔的三国城路上,穿梭于新绿繁花间,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气,让人心悦神怡。

不同于城区道路的喧嚣与繁华,三国城路幽静而雅致,透露着几许神秘。独特的气质,并非与生俱来,而由未来大科学城赋予。

三国城路本不叫这个名字。三十岗乡风景村党总支书记王林说,它过去叫环湖北路,这个湖便是董铺湖。

南濒碧波荡漾的董铺水库,北依蜿蜒秀丽的滁河干渠,三十岗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与大科学城秉持的“生态”理念不谋而合。


三十岗大科学装置集中区 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时针拨回到2017年1月,合肥获批建设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大科学城与国家实验室核心区、教育科研区、规划发展区,共同构成中心的空间载体。”市自规局副局长张骏说。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一极,未来大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几经优化。2021年5月,市规划委员会第三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规划设计方案,决定在庐阳区三十岗乡中部和长丰县岗集镇南部环境最优美的区域,规划建设未来大科学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城市设计中心主任卓伟德,全程参与了大科学城的规划设计。在他看来,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突出林田绿野特色,在保护生态和农业空间基础上,将科学装置与科研单元镶嵌在连绵的林田绿野之中,可以为科研人员带来诗意的四季景象。

让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科学中心与基础设施处处长张寿彪印象深刻的是,未来大科学城在科研、生活场所周边,保留了长7公里、宽400米的耕地林地。他说:“合肥因地制宜,因势生景,就是为了让科研人员放松身心做科研,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用心。”

“努力实现科研‘圣地’、农田耕地、旅游胜地相得益彰,让科研人员在田园诗意中思考科学问题,在鸟语花香中激发科创灵感。”这是合肥建设未来大科学城的初心与坚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展基础研究,不仅需要适宜的科研环境,更要建好用好大科学装置。目前,合肥已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12个,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较为集中的城市之一。

董铺湖畔,科学岛静卧在碧波之中。岛上,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频频刷新世界纪录。与之相邻的三十岗乡,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BEST)等项目正加速推进。

“大科学装置集聚度如此高,未来大科学城在国内是第一家,国际上也不多。现在看来,安徽、合肥的规划眼光很长远。”张寿彪说,科学岛现有装置将与未来在庐阳区三十岗乡、长丰县岗集镇建成的大科学装置连成一片,形成装置集聚区,让装置之间互通互用,推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更好发展。

“未来大科学城是合肥五大片区之一,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重要地位。”张骏介绍,合肥坚持“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设计理念,对规划进行了多轮论证,对细节进行了多次推敲,经过三年设计与实施,未来大科学城正“拔节生长”。


2023年4月12日21时,正在运行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取得重大成果。(科学岛供图)


从三国城路出发,向北拐入科学院北路,一栋栋充满科技感的白色建筑缓缓进入视野。

这里是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的所在园区。放眼望去,通透美观的玻璃外立面,造型别致的非线性屋面……仿佛正诉说着合肥的“聚变故事”。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是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后,首个落户未来大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2018年12月,聚变堆园区顺利破土动工。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三十岗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刘庆桥 摄


从申报获批到正式开工,仅用了8个月时间,速度之快至今让张寿彪赞叹不已。“相比以往其他装置缩短了至少半年时间!”

速度何以如此之快?曾担任聚变堆项目工程办副主任的张寿彪了然于胸。他说,安徽、合肥在全国首创分开审批模式,由地方对配套园区工程立项,先行开展规划、用地等前期工作,国家发改委则负责审批设施主体工程。基建先行,大大节约了主体设施的入驻时间。

聚变堆项目总投资近63亿元,主体设施涉及19个子系统,体量庞大,工艺复杂。园区建得好不好,关系主机入驻安装运行,更关乎中国聚变的梦想。

“建设过程中,合肥充分听取我们的科研需求,仔细把控每个细节。”张寿彪回忆说,园区厂房基本都是钢架结构,但入驻8号科研厂房的超导磁体会释放超强磁场,对钢结构产生难以测算的影响。经深入研究讨论,建设方最终将钢柱改成了水泥柱,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很快,2022年3月26日,聚变堆园区正式交付使用,主体设施关键部件开始陆续进驻园区,整个项目建设迈入全面加速的新阶段。截至目前,主体设施建设“进度条”已超50%。

大科学装置是科学城的“内核”。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致力于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除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多个“国之重器”也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先进光源项目准备开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BEST)项目加快推进,超级陶粲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选址已定……

大科学装置不断落地,科学城的基础设施同步加速完善,尤其是有着沟通串联作用的路网体系。

2023年,未来大科学城规划建设道路19条,计划魏武路、谭岗路、纬一路5月竣工,古城路10月竣工,外环西路12月竣工。其中,魏武路连通“新桥”“新站”等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重点片区,沿途串联多个大科学装置、大产业集群,合肥正保质保量尽快通达,努力打造城市的“星光大道”。

从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起航,一代代科研人扎根基础研究,于无人处更进一步,追寻心中的创新梦想。

举步入荒径,只为少人行。

长期以来,科学家希望通过可控核聚变反应,创造出一个“太阳”,从而获得源源不绝的能源。在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梦想正一步步照进现实。

形如“巨炉”,一腔“热火”胸中涌。在合肥科学岛上,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拥有类似太阳的核聚变反应机制,有着“人造太阳”之称。

4月12日21时,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控制大厅内一片欢腾。经过十几年聚力攻关,历经十二万多次实验,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刷新2017年的101秒世界纪录。

“这次突破的主要意义在于‘高约束模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高约束模式下粒子的温度、密度都大幅度提升,这为提升未来聚变电站的发电效率,降低成本奠定了坚实物理基础。

如果说,EAST是用于实验物理研究,那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相当于它的“升级版”,偏向于工程技术应用。

刘志宏,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离子体所重大专项办主任。2006年进入科学岛后,一直从事核聚变研究工作。在聚变堆项目建设中,他带领团队负责1/8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实验平台建设,目前已基本落成。

“聚变堆主机设施是一个综合性研究平台,建设过程中我们持续开展关键技术预研,掌握建设真正聚变堆的能力。”刘志宏说,聚变堆主机设施建成后,将为聚变工程堆核心部件的研发和聚变工程堆的建设保驾护航。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在未来大科学城,面向“国之大者”的多项基础研究正如火如荼。

2022年7月,位于科学岛的“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尘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世界纪录。

“实验室的每一小步,都是稳定治疗效果的一大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药学团队带头人刘青松说,在稳态强磁场环境下,涉及健康医学的多项交叉研究正在稳步推进,科研团队已在科学岛上开发了针对白血病、肺癌、消化道肿瘤等癌症的20多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候选药物。

卓伟德认为,大科学装置区与科学岛联动形成未来大科学城原始创新的“发动机”,以创新策源带动周边区域产业创新升级,从而助力合肥全域创新之城的持续发展。

每一个偶然的背后,都蕴含着一个必然。


科学岛全景。全媒体记者 张正朋 摄


未来大科学城,正在成为科创合肥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段时间,每周都有两次以上的省外客人,前来考察参观,觉得合肥在科技创新上做得好,发展得快。”张寿彪说。

“勿说中部,就是在全国也堪称一骑绝尘。”《湖北日报》曾刊发“湖北之问”,文中提及在肥的大科学装置时,字里行间不吝溢美之词。

赢得赞许的背后,则是合肥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

一直以来,合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在科技强国建设中担纲承梁、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奋勇争先。

早在2021年12月,合肥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成立,将科技创新由部门工作上升为全局工作。在市委科创委的牵头抓总下,各方形成合力,推动合肥加速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名城。

在市委科创委推动下,合肥在全国率先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对接在肥主要高校院所,常态化登“门”(校门)入“室”(实验室),把成果“宝藏”挖到本地市场就地交易、转化和应用。同时设立“种子基金”,在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介入支持,帮助科研团队就地创办科技企业……

如今,在合肥孕育而生的科创企业越来越多。2022年,合肥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34户,平均每天诞生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历史新高,总数达6412户;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00余家、同比增长近七成;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8家,总数达139家。

人才是创新的关键要素,关乎城市未来。合肥对人才的重视,从未来大科学城科学家小镇建设上可见一斑。


政务区夜色。


科学家小镇是科学城的六大功能分区之一,分为南、北两园。“小镇为科研人才而建,规划有住宅、医院、幼儿园、商业体等,几乎包含所有生活配套服务。”张骏说,我们从人才需求出发,通过与科研人员面对面沟通,不断调整规划设计方案,营造出自然互联、开合有致的空间形态。

“把最好位置留给人才,用最优环境服务创新。”合肥捧着一颗真心,就是为了让“国之栋梁”更加舒心。

不仅如此,合肥建立科研人员参加活动负面清单,真正把时间留给科研人员,让他们心无旁骛从事基础研究。为了弘扬科学家精神,还将每年9月20日设立为“科技创新日”,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合肥,各类人才加速集聚,2022年来肥创新创业大学生超过30万人,给城市带来更多科创资源,注入更多创新动力。

创新高地,养人合肥!

向阳生长,迎风绽放。大科学时代,在科技创新这场“沉默”长跑中,合肥不畏劳苦,正奋力奔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内樱花竞相绽放。全媒体记者 郭如琦 赵瑞瑞 摄



文字 | 全媒体记者 张春林 葛清政 华新红

编发 | 全媒体编辑 韩洁

出品 | “政在进行”融媒体工作室、“合力”融媒体工作室、“看合肥”融媒体工作室




相关阅读

  • 9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这座日新月异的“城”

  • 4月12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14部门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提出,到2025年,西部科学城全社会
  • 403秒!我国人造太阳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   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
  • 403秒!中国“人造太阳”获重大突破

  •   新华社合肥4月12日电(记者徐海涛、戴威)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
  • 新合肥西站迎来重大节点工程

  • 4月11日,高铁新合肥西站迎来重大节点工程,站房工程屋盖钢构整体提升圆满成功。新合肥西站位于蜀山区清溪路和十里店路交口,为京港高铁合安段和合新高铁安徽段的共用车站,车站总
  • 合肥西站西侧站房屋盖钢结构桁架整体提升到位

  • 4月11日下午16:36,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合肥西站站房项目工地,56台提升油缸、9台提升泵站经过连续7个小时38分钟的紧张作业,将重达3800吨的站房屋面钢结构桁架精准提升到16.9米
  • 合肥淮南“合伙创业”!产值达百亿!

  • 4月,合肥天气渐暖,万物更新,合淮合作区也“热气腾腾”,迎来了新的进展。4月10日,据安徽省发改委消息,《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部分行政管
  • 安徽通报!涉及多家超市!

  • 4月12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通报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在近期组织抽检的肉制品、食用农产品、食用油等8类食品148批次样品中,6批次样品不合格。一、合肥品尚多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香蕉
  • 合肥3个产业集群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

  • 近日,2023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布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报告,我市有3个入选,分别是:合肥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合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集群、合肥智能家电(居)产业集群。工作人员在合
  • 邀请函 | 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

  • 2023年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邀请函中国·合肥 2023.04.12期待您的参与1招聘会相关现场招聘会时间2023年4月12日(周三)14:30-17:30现场招聘会地点安徽省人才市场(合肥市包河
  • 合肥,“光”彩夺目!

  • 作为新能源中的“尖子生”,光伏产业在新基建领域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通威太阳能公司,工人正在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雍宗虹 摄协鑫集成光伏生产线。杨竹 摄安徽晶科能源股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合肥西北,崛起一座“城”

  • 春到合肥,每天都有新变化。从东部新中心到西部运河新城,从骆岗公园到新桥科创示范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与活力。伴着融融春光,走进城市西北,“国之重器”在这里发出“赫赫之光”
  • 北京台春晚吉祥物“兔小蕊”的跨媒介传播

  • 作者:曲佳筠 北京广播电视台来源:《全媒体探索》2023年3月号摘 要:2023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收视表现抢眼,晚会的一大亮点是设计推出了吉祥物形象“兔小蕊”,并围绕该
  • 湾区Traveling | 从紫禁城到黄昏 九龙重新定义浪漫

  • 随着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和视觉文化博物馆M+的相继开放,香港九龙解锁了更多的玩法。不用频繁换乘地铁,也不必汇入拥挤人潮,在深圳的你,只需要选择一个自然而然的晴天,买一张到香港
  • 留足3个月!静待幼鸟孵化成长

  • 为了保护正在繁育期的千只鹭鸟,仁和街道洛阳村耕地功能恢复工程按下“暂停键”,新闻发出后,这群蓝天精灵的命运受到了各方关注。鸟儿们栖息的树林暂时留住了,后续的保护措施该怎
  • 南京财经大学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开幕

  • 4月12晚,南京财经大学“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在仙林校区礼堂开幕。栖霞区副区长卢静,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国栋,党委常委、副校长姚文韵出席开幕式,相关
  • 北京市今年将在40个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

  • “今年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将在40个行业开展‘一业一证’改革,涵盖了超市/便利店、宾馆、餐饮店、连锁菜店、药店、健身房、干洗店、书店、口腔诊所、宠物医院、校外体育培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