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情商高的人,都有这3个微习惯(精辟)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读者

1965年,美国人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所谓情商的概念。

情商,即情绪智力,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

情商高低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这其实是一个很难理清的问题。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低情商的人,往往招人厌恶。

曾在杂志里看到关于低情商的总结:

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别人;对陌生人毕恭毕敬,对亲近的人随意发怒;批评别人喜欢的东西;落井下石,比如别人丢了东西很着急,你来一句“以后要长记性”;无法争辩过对方,就开始人身攻击;看见别人对你笑,就觉得是喜欢你。


——言论,《读者》2015年第17期

摄影:金享煜

表现出这些低情商行为的深层原因,其实是认知方式狭小、自我意识太强。

那么,高情商人士的底层逻辑究竟是什么?我们怎么成为人群中那个高情商的人呢?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微习惯一起探讨。

放下你的手机

手机,已经成了现代人的“第六官”,很多人甚至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以前是没钱寸步难行,现在是没手机诸事不便。

出行要用手机刷码乘车,吃饭要用手机移动支付,下班要用手机回复消息……衣、食、住、行、交际、求知,哪一样都要和手机发生关联。

手机连接了我们线上、线下的生活,可是,在一些本该鲜活生动的时刻里,我们却因此呆板、乏味,沉浸在手机营造的虚拟空间里。

放不下手机,既加重了我们的信息焦虑,还影响了我们的人际关系。

一位博主在分享自己多年来的社交心得时提到:“人际交往中,除了真诚外,最大的法宝就是让对方感受到‘被重视’。”

在人均“手机癌患者”的今天,与人见面、聊天时适时放下手机,就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礼貌,也能体现我们对对方的尊重。

之前看过一个短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可老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小辈们都在玩手机,不是微信聊天,就是连麦打游戏;大人们要么在发红包抢红包,要么就是在打电话、发信息拜年。

菜是他们老两口准备好几天才做好的,现在已经凉了。老人望了一圈,好几次欲言又止,最后默默放下碗筷回了自己的卧室。

更可悲的是,老人走了很久,大家竟然都没发现爷爷已经离席了,所有人都在盯着手机屏幕,而厨房里,奶奶正在独自煨最后一道汤……

我就坐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屡见不鲜。

李宫俊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关心。”

这句话适用于所有关系。

所以,一个情商高、善于体谅别人的人,一定会注意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不会冷落身边人。

如果真的有事要在手机上处理,可以跟对方说明。

一个人全神贯注、滔滔不绝,另一个人三心二意、刷着手机,是一种关系的不对等。

放下手机时,你会发现:

现实生活的景观,比网络世界更丰富、更精彩;你眼前的这个人,也比屏幕上的任何人都鲜活、有趣。

来源:视觉中国

不急于做出承诺

如何成为一个真诚、高情商的人呢?

《读者》杂志曾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远离虚无缥缈的承诺,减少说“下次”“以后”“有机会”的次数。

——言论,《读者》2019年第10期

是啊,正如老子所说:“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那些轻易许下的诺言,往往都不可靠,很容易失信于人。

情商高的人,不会轻易许诺,但一旦承诺,就一定会尽力做到。

他们知道,承诺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份责任。

刘涛和王珂的婚姻,一直被视作娱乐圈的佳话。

当年,王珂破产,背负巨额债务,一度抑郁到想要轻生。

刘涛却不离不弃,复出拍戏,用几年时间帮丈夫还债。

她曾在微博上写道:“我既然选择了他,就不能放弃他。”

这是她对王珂的承诺,也是她对自己的承诺。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二字中饱含的情意。

承诺得没那么快的人,看似不如那些满口答应的人热情积极,事实上极为靠谱。

他们的行为往往经过深思熟虑,一旦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会提前规划、安排时间。

哪怕临时有事儿冲突了,也能诚挚地道歉并提出补救的办法。

在生活中,他们是令人心安、温暖的存在;在工作中,他们靠谱、可合作,是团队的灵魂和核心。

罗马诗人贺拉斯说:“你的行动,而非你的言语,定义了你。”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明白行胜于言的道理。

他们不会逞一时的威风、过一时的嘴瘾,也不会让自己陷入某种高尚的幻想中。

歌德说:“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量力而行、不急于做出承诺,看似冷漠,却是高情商人士的大智慧。

来源:视觉中国

保持“顺势的修养”

有人说:“真正的高手,懂得顺势而为。”

这个“势”,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情商高的人,不会刻意去表现自己,而是拥有一种“顺势的修养”。

他们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步步紧逼,而是懂得在说话、做事时给别人留有余地。

所谓顺势的修养,其实就是成人之美。

谈笑间,让善意悄悄传递,让事情自然发生。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做了一次采访。

制片人到莫言家中采访的那天,小区施工队正在楼下作业,轰轰隆隆、噪声不断,录制工作只能被迫中断。

莫言的朋友见状,带着一肚子怨气下楼,准备向工人发泄自己的不满。

莫言察觉到了朋友的怒气,赶紧叫住朋友,给他几包好烟和糖果,叮嘱朋友要客气一点,请师傅们先休息一下、抽根烟。

这样短短的一个片段,将莫言的为人勾勒得十分清晰。

朋友说,如果莫言没有拦住他,他肯定会毫不客气地告诉施工方,请他们立即待工。

显然,莫言并不愿意被别人特殊对待。

整个过程有礼有节、合情合理,这就叫顺势的修养。

高情商的人,不仅会对身边的人温柔以待,也能温和、谦逊地对待陌生人,将冰冷的际会转换成温暖的互利。

比如顺口说谢谢,顺手帮别人递筷子,顺势夸赞别人等等。

别小看了这些顺势的修养,它暴露的是一个人的底层逻辑和潜意识。

顺势而为,还是一种顶级的人生观。

秉持并实践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不会让自己陷入某种执念,他们能够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其自然地行事,也能在最适合自己的领域获得成功。

《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真正高情商的人,就像水一样,既成就了自己,也襄助了别人。

来源:视觉中国

写在最后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

“利己的人最先灭亡。他自己活着,并且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这个‘我’被损坏了,那他就无法生存了。”

人生在世,难免需要与人相遇、相知,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与人产生联系。

既然如此,何不做个既让他人舒服,也让自己舒服的人呢?

适时放下手机,珍视眼前人;

学会不轻诺于人,言出必行;

保持顺势的修养,成人之美。

余生,请修炼好自己的情商,用利他的思维方式,更好地襄助别人、成就自己。

共勉!

作者:柘林,以文字为林,栽种智慧与感悟。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者”(ID:duzheweixin)联系我们,获取授权哦!


相关阅读

  • 过度自责是没必要的“精神刑具”,请迅速停下

  • 你是否会为一些根本不是你的错的事情说“对不起”?一旦事情出现了自己或他人不满意的结果,你是否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难以抽离?你是否经常会为一些意料之外、难以控制的事情而心
  • 首任队长!录取中科大!他真意气风发!

  • 韩雨健,安徽理工大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专业2018级学生,于2024年成功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韩雨健大学期间曾担任班级班长、他是安徽理工大学第一任
  • 40岁了,我要说说这些希望自己20岁就知道的事情

  • 编者按:来自40岁人的人生忠告……人生忠告就像衣服,试穿一下,你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不好的建议在几周内就没用了,但好的建议会让你受用终生。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今
  • 做好妈妈需要清醒和勇气

  • 本期做客专家 尹建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尹建莉父母学堂”首席导师、作家,著作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从“小”读到“大”》 等。 Q:
  • 哈哈,看完再也不生气啦!

  • 来源:子英画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断努力奋斗。然而,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人——自己。请善待自己,因为我们的身体就像一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情商高的人,都有这3个微习惯(精辟)

  • 1965年,美国人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所谓情商的概念。情商,即情绪智力,它主要指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是一种认识、了解、控制情绪的能力。情商高低对人的影响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