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首届楚文化节·现场与回响 | 春光正好,荆州再出发

日期: 来源:荆州日报收集编辑:荆州日报


古城之春,百花盛放,首届楚文化节一定是最夺目的那一朵。

这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盛会、市民节日”!

这场盛会,不仅刷新了荆州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座城市的认知,更向世人展示了新时代荆州的崭新形象,必将在发展的坐标上标注下非凡印记。

借一场文化盛会,古城爆发满满活力。春光正好,荆州再出发!

     

首届楚文化节开幕式

以节聚势——让楚文化从荆州走向世界

八百年楚国,山河万里,傲立群雄;三千年楚地,灿烂文化,薪火相传。

4月3日,荆州市委书记吴锦在《湖北日报》刊发的署名文章提出,楚文化源远流长、遗产荟萃,是荆州最有价值、最有时代感、最具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优势资源。

如何赓续楚脉、传承弘扬楚文化?这是时代赋予荆州的重大课题。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荆州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赋予荆州建设“荆楚文化保护传承示范区”时代使命。

融入重大战略,涌动发展浪潮。吴锦在首届楚文化节筹备会上强调,要以节聚势、以节为媒、以节赋能、以节惠民,把楚文化节办出水平、实效、影响,为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赋能添彩。

以节为媒、以节会友。举办楚文化节,荆州当仁不让——

早在20世纪70年代起,荆州就已逐渐成为探索楚文化的学术中心。大方“请进来”、大步“走出去”,荆州举办楚文化研究高峰论坛,向广大专家学者、广大楚商、明星艺人抛出“橄榄枝”,借助专家学者的权威影响、楚商巨贾的商业魅力、明星大咖的粉丝效应,为荆州立言引流,展示楚文化独一无二的魅力。

以节聚力、以节聚势。举办楚文化节,荆州正当其时——

荆州古城春意浓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喜气洋洋合家欢——2023东西南北贺新春》节目中,荆州浓浓的年味引起广泛关注。“古城变化太大了”“家乡更美了”,网友纷纷刷屏点赞。站在晋级全国3000亿级城市的新节点上,荆州需要一个机会,更多角度展示城市之美、更多维度宣传发展环境之优,持续引爆全市人民知荆州、爱荆州、兴荆州的热情。

以节载文、以节惠民。举办楚文化节,荆州时不我待——

办一次节,兴一座城。“节庆搭台、文化惠民、经贸唱戏”是举办楚文化节的根本出发点。楚文化节系列活动,贯穿“文旅+”理念,串联了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等景区景点,不仅为荆州文旅市场引流,更是开放招商的平台,推动资金、项目、技术、人才聚集荆州,把文化力量、活动流量转化为城市能量,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赋能引流。

契合荆州所需、顺应群众期盼。今年楚文化节期间,荆州一口气端出了开幕式、楚商盛会暨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楚文化传承发展论坛暨第五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2022—2023年度电影频道M榜暨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等多道“硬菜”,楚史展览、楚艺大观、楚戏汇演、楚肆赶集、楚地巡游等系列子活动轮番推出、个个精彩。

中国电影大数据盛典现场

荆州始终坚持在保护中传承、在发掘中阐释,大力推动楚文化对外展示交流、保护科技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致力打造新时代楚文化权威阐释地、场景再现地、活动聚集地、文旅目的地,奋力构筑楚文化保护传承高地。

从“养在深闺”走向“寻常百姓家”,楚文化,更加可知、可感、可亲、可近。

荆州用事实证明,楚文化依然是荆州最有价值、最有时代感、最具核心竞争力和世界影响力的优势资源。这次高水平的节会,激活一座城市、带火一种文化、带动产业发展。

光影之外——站在幕后也要为荆州喝彩

潮涌千年,凤鸣九天。4月9日晚,护城河畔光影璀璨,欢腾的烟火中,千年古城大放光彩。

这场盛会成功举办,得益于荆州市委、市政府的高瞻远瞩、科学谋划。

去年,荆州市委决定举办首届楚文化节。市委主要领导挂帅,先后5次听取专题汇报,2次现场踏勘,2次到组委会集中办公地研究工作,强力推进活动,精准把控细节。

全城动员、全民参与。首届楚文化节“文化周”期间,“舞动荆州,楚楚动人”群众广场舞展演8个县市区联动;“大道楚风”诗画书法摄影联展,138件作品精彩呈现楚文化的灿烂辉煌;荆州地方戏曲优秀剧目连演12场,场场座无虚席……越来越多市民加入活动,用满满正能量为节日营造良好氛围。

活动筹备及举办期间,更多荆州籍人士发挥“头雁”效应,为家乡赋能添彩。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副总编辑王平久将对家乡的深情倾注于这场意义非凡的活动之中,带领团队精心打造一场国家级水准的晚会,将一个包容开放、底蕴深厚、大气自信的新荆州展现在全球观众眼前,扩大荆州影响力和美誉度。

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湖北省楚商联合会监事长、北京荆州企业商会会长毛振华等一批荆州籍企业家充分发挥自身人脉和资源优势,当好回归工程引领推动者,让更多在外企业家了解荆州、来到荆州、投资荆州。

吴京、张译为荆州比心      

夜幕落下,水上楚凤舞台“展翅”,张艺谋、李雪健、吴京、张译,还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袁泉、曾黎等一批电影大咖向世界发出邀约,希望越来越多人来到荆州,讲述这座千年古城与电影文化的故事。

舞台上,每一个高光时刻,都是无数工作人员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

统筹,协调作战——首届楚文化节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和12个工作组,确保筹备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清单化、清单落实责任化。组委会办公室深度谋划筹备工作和活动执行细节,制定时效性、操作性强的作战图;通勤保障组全力负责楚文化节车辆保障和调度事宜;驻酒店工作专班全面服务嘉宾各项对接工作;相关工作专班克服困难,日夜奋战抢工期,按时完成堪称全国最精美水上舞台的搭建任务。

聚力,媒体造势——全市宣传系统聚合优势、高效合作,全平台呈现、全渠道传播、全方位推介此次活动,借机借势借力讲好荆州故事。全平台热门话题达145个,抖音平台单个话题#有凤来仪荆州等你——关注首届楚文化节#播放量超1亿次;新浪湖北联合荆州日报微博推出#传承创新楚韵荆州#、#首届楚文化节#等多个话题,累计阅读量超7.9亿;市直媒体推出成就综述系列、融媒体直播系列、千秋魂脉楚精神特刊等,并与上级媒体联动推送。活动取得数十亿次关注的传播效果,实现话题“热”、数据“高”、反响“好”,展现了一座千年古城走向未来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发展实力。

奔波,出行保障——荆州公交集团全力做好营运服务保障工作。荆州公交智能调度中心通过智调系统、车载及站台监控等技术设备,实时掌握各条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客流情况,灵活调配车辆,确保活动期间市民顺利出行。楚文化节开幕式期间,荆州公交共提供车辆87台、运行350余趟次,运送市直机关、社会观众等1万余人次。荆州广播电视台想方设法从全国征集100辆东风岚图专用车,确保影视明星在荆期间出行顺畅。

荆州公安机关全力做好活动安保工作  

守护,安保执勤——全市公安机关周密部署、一线指挥、精细实施,按照“一活动一方案”“一点位一方案”原则,制定“1+19”方案体系,科学部署警力,明确执勤岗位、落实职责任务、完善安保措施、强化应急处突能力。经过1个月精心筹备、7天实战演练、三天两夜连续作战,日均投入2200余名警力,各项任务全部万无一失,确保了这场盛会安全成功举办。

热情,志愿服务——演职人员中,大学生是主力。从3月初接到演出任务,1个多月的时间里,200余名长江大学学生放弃休息时间,每天认真努力投入排练,一个个动作仔细训练,一个个位置认真确认,经常一练就到凌晨。

“我们特别珍惜这次机会,每个人都在舞台上拼尽全力,全身心投入表演之中,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己所能向观众呈现最完美演出,为荆楚文化传播尽一份力。”长江大学舞蹈教育专业学生刘云龙说。

绚丽的焰火,映照巍巍古城雄伟身姿,照亮张张灿烂自信笑容。“用最美笑容、最好风貌、最优服务,确保活动圆满成功!”275名青年志愿者用行动兑现誓言。

人声鼎沸中、人潮涌动间、精彩纷呈时,一个个平凡的“他们”,在工作中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协作奋斗,成就一个个精彩时刻,展现出更加出彩的荆州。

借势发力——站在盛会起点开创美好未来

一组数据引人注目:引进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64个,总投资额1297.3亿元,跃动数字折射出荆州崛起向上的曲线;

一个现象万众瞩目:电影频道4天40小时+全景融媒体直播,荆州成为全网交口称赞的热词,实现文化“破圈”;

一个场景让人振奋:荆州古城、中山公园、大赛巷人潮涌动,全国各地游客打卡“晒照”,荆州文旅发展驶上“快车道”。

放大楚文化节效应,赋能高质量发展,活力、创新、开放、自信的荆州正大步迈上新征程,在春天绽放时代新风华。

流光溢彩,万众欢腾。从节会现场到直播云端,637万荆州市民翘首相盼,同庆欢乐的盛会——

以长天为幕,以宾阳楼为景,以护城河为台,以昂首高歌的楚凤为型……楚文化节开幕式上,科技光影再现情景叙事表演《薪火千年》、国风演绎千古名篇《离骚》,穿越古老与现代,连接历史和未来,向观众全景展示一幅梦幻瑰丽的荆楚文化画卷。

“楚人开拓创新的精神直抵人心、催人奋进。”演出现场,荆州楷模、市一医骨科副主任骆华松在微信“朋友圈”晒感受。

现场掌声不断,“云端”也热闹非凡。

电影频道推出4天40小时+全景融媒体直播,聚焦荆州文旅融合发展,带领观众感受荆州风土人情。百名电影人“打卡”推介荆州,持续为大美荆州“引流”“打call”。

“家门口的盛会,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创新又好看。”“荆州变化很大,城市越来越美,这是真正属于荆州市民的节日。”镜头精准呈现,让大家直观感受楚文化节开幕式的盛大和震撼。

楚乐悠扬,楚舞动人。从文物陈列到戏曲展演,各地游客寻脉打卡,共享文化盛典——

12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调演,吸引线上线下200万人次听“楚声”、寻“楚脉”;为期20天的“盛世回归·圆明园兽首特展”,吸引11万人次打卡荆州博物馆……以创新的形式和匠心为传统文化赋能,首届楚文化节不断释放出传统文化的活力、魅力。

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荆州,文明之花处处绽放。

游客在楚王车马阵陈列馆参观  

楚王车马阵出土文物陈列馆借助科技光影,通过一系列高科技多媒体展示,“复活”车马阵遗址神秘的“地下王国”;荆州花鼓戏、汉剧、民族歌剧唱响“云端”,让传统文化在直播间迎来“新票房”。

开城门,迎宾客,这是节庆的回响。荆州文旅好戏连台,一季度接待游客约17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7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1.8%、9%,推动历史文化优势“金名片”向经济社会发展“金钥匙”转变。

春日之邀,楚商云集。从新能源新材料到智能制造,四海宾朋纷至沓来,共襄发展盛举——

握手、洽谈、签字……4月9日,荆州市楚商盛会暨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鼓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荆州市楚商盛会暨重大招商项目签约仪式

64个重点项目签约,合同投资额1297.3亿元。其中,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50至100亿元项目4个。

滨化集团在松滋建设华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沧州信联化工有限公司在江陵建设电子化学品暨超能电容组合式储能项目,山东新民基集团在荆州经开区建设民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三大百亿元项目与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高度契合,为产业发展撑起“四梁八柱”,闪烁着开放合作的光芒。

海纳百川笑迎天下客,真金白银创造新机遇。从打开“一扇窗”到大开古城门,荆州聚焦主赛道、抢占新赛道、拓展多赛道,推动经济增量提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跃升为内陆“新沿海”,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从历史文脉到现代文明,文化名家汇聚一堂,共赴思想盛宴——

楚文化传承发展论坛暨第五届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楚文化的渊源与流变,探寻楚文化传承发展之道。

楚文化传承发展论坛现场      

会上,荆州发布新出土楚汉简牍考古成果,透过历史的符号,穿越时空,将纪南城的盛景跃然“简”上。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是荧屏上出镜率最高的考古学者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首席专家。此次楚文化传承发展论坛,王巍掷地有声:“荆州,在我们考古人心中,是楚文化研究的圣地,是毫无疑问的楚文化中心。”

跨越千年的激情对话,奠定“荆州是中国楚文化中心”共识。著名楚文化专家、北京艺术博物馆原馆长、北京市文化发展中心原主任王光镐说,以纪南城为代表的“荆楚第一都”、以熊家冢为代表的“楚国第一王陵”、以魅力无穷的楚文物为代表的“天下第一楚艺术宝库”三大特质,奠定了荆州“楚文化中心”地位。

凝心铸魂的铿锵之声,唤醒“沉睡”的荆楚文脉。这场学术盛宴,生动再现楚文化辉煌,并将带领荆州迈进绚丽明天。

大江奔涌,楚都重光。新时代荆州将乘驭东风,飞向更加光明的远方。

作者:万杨  熊丹  裴蜀华   来源:荆州日报

相关阅读

  •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二次元:乌托邦还是地狱?

  • 女性主义,可以说是近年来互联网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而在动画领域也不例外,尤其,在以男性受众为主的日本动画中,女性主义方向研究可能更具开拓意义。比如,学术趴曾经产出过多篇从
  • 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 | 离开大同城奔赴保定府

  • 2023年3月21日早晨起来在大同古城里跑步40多分钟,这次万里走长城之山西行大同的调研暂时告一段落,随后要去保定。早晨跑一圈,也算是向大同告别了。大同城是明长城大同镇总兵治
  • 西安市未央区“非遗进校园”活动启动

  • 文化艺术网-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4月18日,由陕西省文化馆、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未央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联合主办,西安市未央区文化馆、大白杨小学承办的“弘扬中华优
  • 沉浸式项目站上风口 文旅行业如何乘风而行?

  • 在西安“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体验梦回大唐,饱览“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唐美景;在长沙文和友(海信广场店)穿越回“80年代”,感受老长沙巷子里的浓浓烟火气;在沉浸式剧本杀游戏中
  • 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征集启动

  •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的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文化和旅游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优化标准供给结
  • 华夏传承·嫦娥印记——共绘中华文化IP图谱

  • 中华文化IP图谱是由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多媒体互娱工作室倾情出品,携手xSpaces推出的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元宇宙空间正式上线,该项目旨在打造“中华文化IP图谱”。在此
  • 山东东营举行黄河文化论坛

  • 本报济南4月18日电 (记者侯琳良)4月18日上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省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黄河文化论坛在山东省东营市举行。本次论坛以“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为主题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延吉市司法局:送法进校园 护航师生权益

  • 为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建设,进一步提高师生的知法、懂法、学法、用法能力,近日,延吉市司法局组织基层司法所走进校园,为广大教师职工和学生们送上了丰富的“法治大餐”,让法治的理念
  • 强冷空气来袭,菏泽市将开启连阴雨模式!

  •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明两天天气晴热持续升温请抓住有利天气条件及时洗衣晾晒毕竟春天异常“任性”说变就变明天傍晚前后冷空气来袭阵风7级局部有雷阵雨21日到24日持续有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