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家门口”有“医”靠】 南京六合区:“医”举“医”动为居民 特色科室成“名片”

日期: 来源:龙虎网收集编辑:龙虎网

编者按:2023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要求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获得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群众就医看病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南京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持续“上新”,让基层医疗有“厚度”,健康服务有“温度”。今天让我们走进南京市六合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他们是如何主打诊疗“特色牌”,守护群众“健康线”的。

龙虎网讯 (记者 张玲)近年来,六合区紧紧围绕“健康南京”建设,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积极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工作室,推进名医工作室下基层,多措并举当好群众的健康“守门人”,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医”靠。

综合护理保驾护航 中医疗效有口皆碑


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站式”综合护理服务

“从入院开始,小王就是我的管床护士,对我认真负责,不厌其烦解答我的困惑。这次要不是小王叮嘱我配合治疗,告诉我怎么运动,怎么控制,怎么饮食啥的,我都担心以后就瘫床上了,这小王真好,比我丫头对我还亲哩!”这是陈大妈在出院前一天下午在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填写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时对护士王娟的赞扬。

为让每一名住院患者得到优质服务,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一站式”综合护理服务模式,从门诊分诊导流、入院专科护理评估、住院期间进行个性化护理、人文关怀、出院宣教、出院随访、延续护理服务等方面做足文章、下足功夫。据介绍,该中心护理部成立质控小组、分层培训小组、护理安全小组、专科护理小组等,在护士长带领下,努力提升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达到98%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病区采用责任制管理模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基本由1名护士从始至终进行管理,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宣教并做好护理服务记录。此外,住院期间,家庭医生团队也会来到病房,对患者进行家医签约,留下手机号,加上微信号,以便后期定期开展履约服务。


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站式”综合护理服务

“我们期待以‘社区医院’创建为契机,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效率,努力推进健康管理和医防融合,进一步做优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基层优质护理服务品牌,为六合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新功、做表率。”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诊疗

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护理成效有目共睹,中医疗效也有口皆碑。“李医生,我终于可以好好睡觉了!”今年62岁的孙某近五年来一直入睡困难,甚至彻夜难眠。为了解决睡眠问题,她多次前往各级医院寻医问诊,甚至长期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眠。后经“患友”介绍,前往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就诊,经过科室主治医师李元一个半月的中药方剂调理,并定期复诊调整配伍(指“中医临床治疗用药”),配合心理疏导,其睡眠时长及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

记者了解到,六合区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南京市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2020年被评为江苏省“四级中医馆”,同年针灸科被评为“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如今,像这样有特色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逐渐成为社区居民就医的首选。

中西结合提升质效 智慧中药资源共享

在六合区,除了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诊疗也远近闻名。该中心以疼痛科特色科室+中医药服务,进一步深化“医共体”合作,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导优质资源下沉,探索培育社区诊疗合作新业态,持续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效上下功夫,创新举措,着力提高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刘主任,我的右腿和腰部不疼嘞!”家住马鞍街道中心社区的刘阿姨笑眯眯地向中心疼痛科特色科室主任刘孔江说道。一个月前,刘阿姨腰部疼痛伴右侧臀部放射至大腿侧面疼痛一年多,夜间疼痛难忍至难以入睡,前往疼痛科治疗。刘孔江通过望闻问切诊断其为腰椎间盘突出,给予穴位针刺和熏蒸等治疗,经3个疗程的治疗后,刘阿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睡眠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刘孔江在疼痛科特色科室与就诊居民沟通

据悉,为落实健康促进工作,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群众健康素养水平,马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动对接南京市和六合区名中医专家资源,开设“刘孔江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和“余宏名中医工作室”,邀请专家团队定期来社区医院坐诊查房、讨论疑难病例、指导临床科研工作,促进疼痛科发展,不断提升专科诊疗服务能力和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余宏指导用中药熏蒸治疗带状疱疹

“对于老百姓来说,省去了舟车劳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对于我们年轻医生而言,能够跟名师师承学习,得到名中医教授的指导,可以提升我们的业务能力。”该中心疼痛科中医汪项苏表示。除通过专家的下沉跟师学艺外,该中心还定期选派青年骨干医师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走内涵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高大爷,这是您代煎配送的中药,请拿好,怎么服用,还记得吗?不记得我再和你说一下。”

“总共14袋,回家放冰箱保鲜保存,用开水烫热或者微波炉转热服用,一天2次,早晚各1包。”


马鞍街道大营村卫生室村医吴必刚将代煎中药送至居民手中并嘱咐用法

家住大营村的高大爷患有腰腿疼痛十余年。医生经过望闻问切,通过智慧中药房为高大爷开具了7副中药。第二天上午高爷爷就取到了煎好的中药汤剂,通过服用,疼痛明显缓解,同时也省去了坐公交进城买药来回奔波的辛苦。

“智慧中药房”是六合区卫健委开展的便民惠民民生项目,居民在基层医院和部分村卫生室就能开具中药饮片,由中医院调配、代煎、邮寄到家,实现区内同质、同价、资源共享。作为农村居民分布较多的涉农区县,六合区马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利用南京市基层特色科室,为老百姓提供多元化医疗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贴心的医疗卫生服务。

口腔治疗模范服务 胃镜检查升级改造


竹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医生给病人治疗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如今,在医疗健康领域,口腔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基层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竹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特色科室建设,成为当地口腔健康服务的模范,在 2019 年获得“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称号。

家住竹镇镇的汤先生因为牙齿缺失,并且牙槽骨条件较差,种植手术难度较大,多家医院都建议汤先生去“大医院”进行种植手术 。然而,因为自己生意较忙,一直没有时间处理。不久前,汤先生听说竹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可以开展种植手术,便前往就诊。口腔科主任李本乾接诊后发现,汤先生缺失牙的骨量仅剩余3毫米,无法植入8毫米的种植体,建议汤先生进行上颌窦外提升手术加种植体植入术。在手术过程中,李主任使用了超声骨刀进行微创手术,为汤先生实施了精准、有效的种植牙手术。术后,汤先生的牙功能得到了显著恢复,正是“家门口”的口腔科为汤先生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难题。

近年来,竹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践行“扎根基层、精益求精”的理念, 高度重视口腔特色科室的发展,不断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医院口腔特色科室已经成为当地居民信赖的口腔健康守护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中心医院口腔科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口腔健康服务。


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胃肠镜检查

小社区,大作为。如今,在六合区,“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已经不仅能治小病小痛了。为方便金牛湖街道及周边居民能就近享受到胃肠镜检查,2022年10月,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开展胃镜检查。经过不断升级改造,如今内镜中心总面积达300平方米左右,可常规开展普通和无痛胃肠镜,也可开展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

71岁的陶某既往有痔疮病史,间断便血未予重视。近一个月陶某再次出现间断便血,在通过村医宣传,得知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胃肠镜检查后,主动前往进行肠镜检查。经过医生检查及病理检测报告,最终诊断为中分化腺癌。得知结果后,该中心医务人员立即电话联系患者家属,建议其到上级医院外科就诊,通过及时转诊,现患者已术后进入恢复期。


金牛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幽门螺杆菌健康知识讲座

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自我中心胃镜室开展以来,一方面在门诊对居民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通过家庭医生团队进社区开展幽门螺杆菌健康咨询及科普宣教,使更多的居民知道幽门螺杆菌的危害、防治方法、传播途径等,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受到居民们的广泛欢迎与认可。”据悉,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今年,该中心胃镜室进一步开展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十大功能中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及消化内科特色科室建设,通过软硬件升级,将使周边居民能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一医一助 名医专家下沉基层


龙袍街道长江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坐诊医生为居民检查

在六合区,有病人“走进来”,也有医生“走出去”。在龙袍街道长江社区,约20平方米的家庭医生工作室里,家庭医生签约一体机、健康宣教视频播放器、血压计、笔记本电脑、血糖仪以及常规家医服务设备一应俱全。每周二早上7点到10点,工作室都会有一到两名医生坐诊,每月月末家医为失能老人上门服务。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说:“有了这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寻医问诊更方便,一些小毛病在家门口就能解决。”

“长江社区呈长条状分布,一些老年人到村卫生室距离稍远,建成家庭医生工作室以后,可以提供一些慢性病的随访、基础病的诊疗、购药、免费送药上门服务,我们想通过这种途径下基层作为延伸点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龙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林翔表示。

据了解,自2021年挂牌成立以来,长江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团队坚持开展以“一医一助”模式进行家庭医生签约,为居民基本医疗站岗,有效缩短了服务居民的出行距离。同时,该工作室还提供“全科+专科”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点,同六合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开展医联体合作,为辖区居民开启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近期,长江社区家庭医生工作室获评六合区首家省级星级家庭医生工作室。


刘德明给患者看病

在六合区,不仅有家庭医生工作室,更有名医专家工作室。每周六上午,设在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刘德明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准时开诊。南京市名中医、省中医院江北院区的骨科专家刘德明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望闻问切”,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号”。“我的手肿疼,刘院长看的效果蛮好的。跑到城里医院坐车子都不方便,挂专家号要提前预约几天才能预约到。现在专家来了家门口,我们看病确实方便。”患者王菊兰说。

省中医院江北院区的专家走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门问诊”,得益于六合区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省中医院江北院区与程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共体后,于去年1月份挂牌成立刘德明名中医工作室基层工作站。自2022年1月至2024年4月底,该工作室诊疗2650人次,门诊咨询1416人次。专家下沉,不但让患者更有“医”靠,也有力提升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能力。“全面推动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尤其是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刘德明说道。

“医”举“医”动皆为民,特色科室有“医”靠。六合区将继续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培养和扶持一批适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的特色服务项目,挖掘、发扬光大基层医疗机构一些传统的但又在民间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医疗服务项目,打造成耀眼的“名片”,让居民真正拥有“家门口”的“医”靠。


相关阅读

  • 湖北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启动

  •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向闱6月6日,湖北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武汉启动,该中心聚焦绿色产业及其关键核心技术,以实现碳中和为目标,集成绿色产业各类资源要素,加快推进双碳背景下
  • 这个体育场热闹起来了

  •   最近几日,日照“华山论剑”群星演唱会定档的消息传出,微信朋友圈又沸腾了:“多少票价”“欢迎外地朋友在日照观看演出”……大家在留言区热切讨论。  这场演唱会,将在日照
  • 乌市社保卡即时制卡网点增至426家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马蓓报道)为进一步增强乌鲁木齐市社保卡就近办服务能力,打造“15分钟服务圈”,即日起,乌市新增7家社会保障卡即时制卡网点。  自2017年启动这项工
  • 咸宁城区17家基层医疗机构获静脉输液资质

  • 温泉城区民营医疗机构: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村卫生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市卫健委对温泉城区基层医疗机构静脉输液(抗菌药物)资质进行审核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全体市民 旅游旺季交通如何优化提升?请您建言

  •   旅游旺季即将来临,大量自驾游车辆和游客将涌入我市,对道路交通形成较大影响。为了更好优化提升日照旅游旺季道路交通情况,给市民出行营造更加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
  • 调查研究:推进学术研究与智库研究相结合

  • 智库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决策的重要途径。如何正确看待智库研究与学术研究的关系,如何将研究工作与国家和人民需求在更高的平台上结合起来,是哲学社会科学从业者需
  • 年底前投用!厦门市民可查数字档案资料

  • 位于翔安新城核心区的厦门市档案大厦数字档案馆核心机房20世纪80年代厦门鹭江道老照片。记者昨日从厦门市档案馆获悉,该馆数字档案馆已完成项目竣工预验收。目前,“i厦门”App
  • 国家宝藏纪念币 今日起发行

  • 何尊纪念币太阳神鸟纪念币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于6月8日发行国家宝藏(启蒙奠基)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质纪念币2枚,银质纪念币3枚。据了解, 这是“国家宝藏”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