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以文兴村!广州高校学子走进梅州大埔上寨村挖掘传播朱子文化

日期: 来源:羊城派收集编辑:羊城派

近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赋美于瓷”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寻访朱熹后裔村——上寨村,挖掘传播“朱子文化”。

光德镇上寨村朱熹文化园

据了解,上寨村位于闽粤交界的山林深处,聚族而居,以烧制陶瓷为生。400多年来,这里的朱氏后人先后考中进士4人、贡士1人、举人1人,还有抗击日寇的将军、专研园艺的科学家及新生代的博士……

走进上寨村,清澈的溪流,沿溪错落有致的客家风格村屋,仿佛在诉说当年挖土制瓷的辉煌。在上寨村朱熹文化园,广城师生向朱熹像行鞠躬礼,随后在朱熹文化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朱氏祠堂“绍紫堂”门口的人丁墙汇成家族树,呈现着朱子思想历经岁月沧桑而依旧枝繁叶茂的生命力,广城师生们静静地坐在朱熹文化园的条凳上,与墙上的朱熹画像对视,又仿佛置身于朱熹老师——延平先生李侗一辈子隐居山田的“默坐澄心”之所。

 

据悉,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赋美于瓷”乡村振兴实践团是共青团广东省委立项的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重点团队,致力于推动梅州大埔县光德镇的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

“赋美于瓷”乡村振兴实践团寻访光德镇

以时代精神激活朱子文化的生命力。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与新媒体学院副教授、指导老师李俊表示,在大埔非常惊喜地看到将朱氏家训传承得如此鲜活的朱熹后裔村,我们应该用好朱子文化这个理论“富矿”,与武夷山的朱熹园形成互动,打好“朱子”品牌,他建议,可举办省内外朱子诗文书法绘画作品邀请赛和创作展,扩大“默坐澄心”禅修与研学接待能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上寨村的茶叶、陶瓷等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以文兴业,以文兴村。

文、图 | 赖嘉华 通讯员 李俊

实习编辑 | 崔骞尹

责编 | 孙旭歌

校对 | 刘博宇


相关阅读

  • 武夷山一中举行“朱子成人礼”

  • 绿色中国3月4日电(特约记者周俊、黄韵洁)3月3日上午,武夷山一中为583名高三学子举办“朱子成人礼”。自2013年至今,该校已经连续12年,为近7000名青年学生举办“朱子成人礼”。
  • 鼓山史话 | 朱熹:仁者藏“寿”归灵源

  • 朱熹一生多次来到福州,或讲学,或访友,或途经、逗留,空闲时登鼓山一游,留下他对友人、对鼓山的寄语。鼓山灵源洞蹴鳌桥下西壁上留有他的“寿”字巨幅题刻。此字楷书,高4.15米,宽3.05
  • 朱熹对礼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朱熹是理学的代表人物,也是礼学的代表人物。他对礼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创造性地振兴了编纂通礼的传统。  中古时期,伴随经学传习与制度建设的发展,产生了尝试融会二者的
  • 武夷山五夫镇:朱子故里 向“新”而生

  •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八百多年前,理学家朱子在五夫镇“琴书五十载”,这里成为了朱子理学的摇篮。八百多年后,同一片青山绿水,五夫镇加快建设朱子理学古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数字媒体艺术与汉剧的激情碰撞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吴杨婷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新应用对于汉剧的数字化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运用高清录像、VR/AR技术等手段,不仅为汉剧的保存和传播
  • 华侨大学校领导会见香港媒体团一行

  • 校领导会见香港媒体团一行5月12日,校党委书记徐西鹏、副校长林宏宇分别会见来华侨大学讲学的我校客座教授、香港资深媒体人程鹤麟、吕宁思、陈越、黄海波、李炜、陈笺,感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