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教育强国目标下教师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日期: 来源:人才周刊收集编辑:人才周刊

——人民德育专家团队赴保定调研并签订合作意向书

开学季,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带领首都教育专家团队赴河北省保定中学调研并参加了学校“教育强国添栋梁,拔尖创新我领航”主题活动和“教师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主题研讨会、专家讲座等。保定市政府副市长杨伟坤、副秘书长张晓霞,保定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占房参加了活动。在保定的河北省各高校领导参加了学校主题活动。会后,人民网人民数据德育中心与保定中学签订家校社协同育人合作意向书。人民德育将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协调好北京和全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地方教育发展。

研讨会上,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的学者教授和多所北京中、小学的校长,以及保定籍的多位中国体育界世界冠军,大家共同围绕“教师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主题,深入阐述了各自观点。

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书记王淑英表示,保定中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目标出发,全面整合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形成“一核两翼三层八领域”领跑未来课程体系,以国家课程培养三有时代新人,以拓展课程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多维素养的人才,以拔尖课程培养拔尖创新的未来领跑者,让孩子在家门口上优质的学校,打造保定基础教育贯通培养的高品质航母,挺起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的硬脊梁。

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中共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战略任务中进行统筹部署和系统谋划,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提出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这一概念是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在知识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深层危机中,伴随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而出现,并一再成为政策和学术热词,近年来各种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也随之展开。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集中体现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联动发展,其培养模式也迫切需要从拔尖模式向普育模式转型,以在丰饶的土壤中孕育创新的种子,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北京大学副教授靳戈认为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辈出的有效机制,需要搭建衔接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贯通式培养的桥梁。一是对接学科发展大势。大学是国际知识竞争最敏感的地方,当前大学中的许多学科与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中学教育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兴趣。高中一年级、二年级不妨结合当前科学教育的改革要求开展更多的探究课、组织项目式学习,培养中学生的学科兴趣与探索的自信。同时,要主动设置运用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场景,要求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主动迁移和运用知识。二是对接大学专业设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强调的非认知因素就是兴趣。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非常强调知识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学主动对接大学学科专业、引导中学生领略探索前沿知识,就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的育人资源。如北大社会学系与北师大附中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基地,引导中学生学习社会学“走入田野”“服务社会”“经世致用”的学术精神,借由“大思政课”的学习发现自己热爱的方向和事业。三是对接招生政策。必须吃透、用好“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等政策。例如,通过“强基计划”,一大批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中学生通过强基计划的渠道进入更好的大学、更好的专业学习,为事关国家发展利益的重要领域培养、储备了一批人才。许多中学借助“强基计划”输送了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提升了办学声誉,形成人才选拔、培养、输送的健康循环。

丰台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忠毅对保定中学开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刘校长指出:体育运动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更能促进他们智力的成长。保定中学请了9位奥运、亚运冠军到校为孩子们开设选修课,带领孩子们开展特色体育运动,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具备前瞻意识的。清华大学的校长就提出:"无体育不清华!“这既是对体育的重视,更是对体育在育人中功能的肯定。丰台外国语率先在全国开展课间时长改革,学生的精神面貌、身体素质、视力保护、心理疏解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效果明显。

北京一零一教育集团上地校区副校长于春德认为,关于学校教师发展工作,应树立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软实力的思想。学校应构建一只爱岗敬业,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以教师发展为主体,为教师发展插上两只翅膀,即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以科研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教师开展科研提供四个途径,五种助力;教师培训应关注五个维度,包括师德,专业,素养,法规,理念;师德是底线;涵盖四个领域,即培训课程,模式,保障,效果评价;建立符合学校条件的各个课程群。总之,教师发展是学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殷强在发言中强调,以社会需要为人才选拔、能力评价的标准更加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应该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方面的研究,建立通用的全国标准。

殷强表示,中小学应重视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指导学生阅读学习课本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他们健康的课外读物、媒体内容方面,引导他们会读书、会读报、会观看电视节目和网络是适合青少年的信息内容。在青少年开展非遗文化活动方面,他强调,青少年在开展非遗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传承活动中应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各国相互间的非遗交流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意义,传承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他建议积极开展以红色历史故事中生动事例为题材的非遗文化课程和调研实践,对青少年进行思政大课堂教育,把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深刻认识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雄伟目标教育引导结合起来。

还担任着北京市海淀区家庭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的殷强,在发言中感谢全体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在他们辛勤培育下为高校源源不断输送了优秀大学生。从学前教育开始自幼儿园、小学、初高中学到大学,为社会培养一个成才青年,包含了不同阶段教育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辛。他认为应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动学生家长的学习培训,强化其指导、教育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家庭、社会、学校有机结合互补形成复合的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新结构,合格的家长对培育出合格的孩子至关重要。而在孩子上大学以前的阶段,在人才选拔机制的导向下,家长会把最大力量投入在孩子的学习上,却无法满足学生在素质方面的培养。因此在大学阶段可以开设家庭教育相关课程,构建学科专业细化、科学的家庭教育机制。殷强认为,家长的言传身教会直接影响孩子,合格的家长在培育合格孩子的成功率方面具有大机率。而在孩子上大学以前的高中、初中以及小学阶段,在选拔机制的导向下,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孩子父母形成的家长集团,普遍会把最大力量投入到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和学习监督、辅导方面,却无法满足成长中的一个青少年在素质方面的递进式培养需要。因此建议在大学阶段结合学生性别、学科方向,开设家庭素养相关课程,构建优化、科学的提前家庭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将来组建家庭成为家长,再教育下一代奠定必要的基础。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公司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南开大学-央视指数研究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哈佛大学和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张国萍发言首先祝贺保定中学开学典礼成功举行,从创办学校看到教育创新探索,非常可喜。

张国萍教授从“不同拔尖创新人才贯通模式和效应”、“国际和海外贯通模式对比”、“贯通多样化和机会非稀缺性”三个方面做了报告首先要纵向贯通式培养有利于形成累积优势效应。在职业生涯早期获得充足资源和关注,有利于形成后期高产出的良性循环,成为取得科学研究卓越表现的重要因素。从长期看,贯通式培养与阶段式培养对科研产出和成才概率产生差异,贯通式等创新班学生在投入、效能感和感知,以及学业成就上都有较高水平。

其次要横向贯通式培养创新和差异化,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张国萍教授介绍了日本、中国香港、美国和法国等横向贯通模式。日本创新拔尖人才的贯通培养方式发因于学术自由理念,形成高等教育的充分自主权,实行通识教育、学科交叉、专业和学校间辅修、专题研讨和体验教学、产学研结合和国际化等。研究型大学推行交叉学科,自然与艺术综合、专业素质培养和创新渐进培养。

香港创新人才贯通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通过STEM教育、“全人教育”贯通模式、书院制创新等方式。美国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综合性培养,实现教育和科研结合,以及基础和创新结合。法国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建立超学科共同体平台支撑。

最后还要重视多样化和机会非稀缺性。张国萍教授特别强调,建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采取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方式,贯通式培养和分段式培养相结合,保持并规定共存的适度比例,通过机会机制和非稀缺性提高公平性。减少贯通式培养中后悔和退出机制的成本和资源浪费,提供形成和增加机会机制,使得学生有多端口进入赛道的机会机制。机会和公平机制,是基于兴趣的创新探索的源泉,是持久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石。张国萍教授还以国外社区学校和常春藤名校间的机会制度,以及中国研究生本外校保送推免和考试等阐述适度比例问题。

北京市西城区京华实验学校校长李雪梅发言中强调:作为教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有“言为士则 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有“启智润心 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还要有“勤学笃行 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和“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 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清华大学刘青教授认为本次论坛提到的教师发展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这两方面确实需要一起抓,优秀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每年的学科竞赛,这些年全国学科竞赛的成绩明显南方省份好于北方的省份,跟北方省份学科教练员的流失有很大关系。好的教练员以及攻克难题的精神和氛围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得到政府和中学足够的重视,保定中学要在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上为创新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阮演奏者,博士研究生导师魏蔚教授就“国乐美育课堂建设与师资培养”、“国乐美学理念通识培养”等主题进行了发言。(李子嫣)


相关阅读

  • 兰山区李官镇组织开展 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活动

  • 为深入贯彻市、区人才工作精神,更好地联系服务企业和人才,营造尊才、爱才、敬才、重才的浓厚氛围,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李官镇组织开展“情暖中秋 心系人才”高层次人才走访慰问
  • 吴贤德走访慰问在榕海峡两岸人才

  • 喜迎中秋佳节 共话融合发展 吴贤德走访慰问在榕海峡两岸人才29日,正值中秋佳节,市长吴贤德来到晋安区两岸社区、市人才公寓,走访慰问在榕创业就业生活的台湾人才、引进人才,深情
  • 致全县广大专家人才和五莲籍在外人才的中秋家书

  • 尊敬的各位专家人才、朋友们:月满中秋人团圆,绿水青山情相牵。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谨向辛勤工作在五莲县各个行业、各条战线的广大专家人才,以及长期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发展的五
  • 湖北黄石:“东楚英才卡”申报审核提速办

  • “这是为‘东楚英才卡’持卡专家人才开设的绿色通道,扫码后持卡人即可免门票入园游玩。”26日上午,黄石市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在“下基层走流程”体验活动中,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首届闽南划拳争霸赛落幕

  • 来自泉州台商区的杨德良获得“金拳奖”参赛选手划拳气势如虹N海都记者柳小玲 吴日锦 沈舜枝/文林良标 田米/图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恰逢中秋佳节,9月29日,我们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