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记者跟飞记① | 直击“云上”复苏:航班量翻倍、机坪排长队,民航业加速回血

日期: 来源:风口财经收集编辑:风口财经

风口财经记者 白菊

  随着“新十条”落地、“五个一”等诸多政策“解绑”,在此前三年反反复复如过山车般的“折腾”之后,航空运输业终于真正迎来曙光,进入“回暖”周期。

  “乙类乙管”落地后的首个春运更是格外忙碌,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国内客运航班量相比2022年春节同期,同比增长34.68%,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近九成水平。

  2月1日,风口财经记者跟随山东航空青岛分公司,登上SC4838和SC4732航班,穿梭于青岛和大连两座城市之间,探访在民航业复苏的当下,记录忙在一线的“空中摆渡人”的真实工作状态,感受加速复苏中的民航业释放的浓浓暖意。

飞机排队、飞行任务翻倍,“真正忙起来了”

  上午9点,在山东航空青岛分公司客舱航前准备大厅,陆续有拉着飞行箱的乘务员匆忙经过,在机器前完成吹气测酒精等一系列检查,当日的酒精检测确认表上出港航班密密麻麻。

  工作人员说,疫情期间,这张确认表上的航班还不到一页纸,现在多得一页都放不下了

当日的酒精检测确认表上出港航班密密麻麻

  仅早上6:30-8:00这一时间段,山航就有18个航班从青岛出港,几乎每隔5分钟就有一架飞机驶向蓝天。2月1日,山航执行航班总数532班,与去年相比,这一数字差不多是去年同期的5倍。

  与航班量一同翻倍式上涨的,还有飞行员的飞行小时数。

  “疫情时,一整个月的飞行时长差不多20多个小时,现在半个月就能飞40多小时。”上午11点32分,在40分钟的飞行后,飞机平稳抵达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航班过站间隙,SC4838航班机长刘辉走出驾驶舱,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太久没有见到这么多旅客了!很长一段时间,候机楼的旅客寥寥无几,现在已经是熙熙攘攘。”尽管大多数时间在驾驶舱内,但在飞机舷窗之外,刘辉看到候机楼人头攒动,旅客之多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毫不夸张,源源不断的旅客从廊桥进入飞机,他切实感受到了旺盛的人气。

  对于压抑已久突然爆发的出行需求,作为“云上守护者”的SC4838航班安全员胡兴凯也有着直观的感受,他最近几日飞过多条不同航线,“这段时间保障的每个航班上座率都在90%以上,空座非常少。”

  向远处的机坪望去,涂装各异的飞机平稳降落发出轰鸣,跑道上的飞机排队等待起飞,转运车装载行李箱和货物进进出出,人、物川流不止地在这里集散,城市一刻不停地与外部交换物品、信息和机会。

  不仅机坪喧哗了起来,客舱也热闹了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在感慨,“真正忙起来了”。机组人员向记者分享这种忙碌带来的喜悦:一些许久未见面的同事再次相聚,与越来越多的旅客蓝天再会,久违的热闹景象又出现了,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回来了。

“这次旅行盼望三年了”,再次相遇云端

  牵着孩子背着行李步履匆匆,两手拎着装满丹东草莓的泡沫箱小步跑,行李箱转轮摩擦着地面,候机楼里的机场广播不绝于耳……中午12点左右的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人潮涌动,各航司值机柜台前座无虚席,准备登机的队伍排出去几米远。

  在18号登机口,地服人员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语速超快地说,“旅客多起来了,最近几乎每天都是如此,每条航线都是爆满的状态。”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

  在SC4838航班上,乘务长刘敏已经连飞两个航段,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神情中仍然掩盖不住欣喜,眼含笑意,“看着旅客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或是返乡探亲,或是出门旅游,我打心底觉得特别高兴,大家正常的生活回来了,我们的工作状态也恢复了。”由于航班量激增,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每次的航前准备会上,刘敏都要将注意事项反复叮嘱确认,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旅客的到来。

  这短短四十分钟的旅程,置于机组人员的飞行生涯中,可能是转瞬即逝的一个片段。然而对于旅客来说,可能是终于不再隔着手机屏幕的亲友相聚,是疫情后望眼欲穿的首次旅行,是满载着全家希望的一次外出务工。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登机口熙熙攘攘

  在返程的SC4732航班上,在踏上旅程的旅客之中,夹杂着不少稚嫩的面孔。飞机滑行中,坐在窗边的小女孩用妈妈的手机拍下窗外青岛胶东机场的风景,这是六岁的她第一次坐飞机出行,全程兴奋地趴在舷窗边向外看。

  “三年了,现在终于敢带孩子出远门玩儿了,”身旁年轻的妈妈感慨,多重因素叠加,过去两三年全家出游的次数屈指可数,“总觉得亏欠了孩子,以后可以多带她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一次次平稳起落中,承载着久别重逢的欢喜。在青岛飞往大连的航班上,也曾发生过两舱乘务员房璐燚印象深刻的故事。

  那是一趟特殊的航班,旅客几乎都是返乡的大学生。“有个女孩上机就可兴奋了,因为之前封校取消了寒假,所以这是她第一次回家过年,”房璐燚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那天是夜航,机舱内光影昏暗,女孩打开阅读灯小心翼翼地化妆,“她说要让妈妈看到她最美的一面,下飞机时三步并作两步,那一份迫切简直溢于言表。”

  SC4732航班打开舱门准备下客,记者眼前的场景,正如房璐燚描述的那样,乘客急切但有序地奔向廊桥,候机楼里肯定也有一样翘首以待的身影,双向奔赴后先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记者手记

  国际航协理事长威利·沃尔曾表示:“人们想去旅行。一旦旅行限制取消,人们就会重返蓝天。”显然,这一时刻已经到来。

  上一次来到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在去年11月25日,我仍然记得彼时的寂寥,飞机停在停机坪上晒太阳,核酸检测的队伍稀稀拉拉,偌大的机场里冷冷清清。

  而这一次是我在“乙类乙管”落地后的第一次出行,一天时间内,我们在青岛、大连两座城市间往返,在七百余公里的云端之旅里,我时时刻刻被四面八方涌来的喜悦簇拥着:市场火爆起来了,正常的日子回来了。

  尽管正值冬末春初,但无论是在清早的青岛胶东机场,还是午间的大连周水子机场,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火热”,旅客摩肩接踵,特产商店的顾客多了起来,卫生间甚至要排队。

  我们在山航青岛分公司出港大厅跟随拍摄航前准备会,空勤人员细致入微地分析飞行中的风险点,一再确认注意事项。尽管航班忙碌,任务繁重,依然全力以赴守住安全底线,为大家提供安全舒适的飞行,牢记“平安民航”理念。

  一路上,我遇到的一线民航人几乎都有一种失而复得的欣慰,飞机在机坪排队起飞,再也不是“到点就走”了,这样的日子他们盼望了三年。

  繁忙的不只是万米高空,市场的“融冰”苏醒,正在以青岛胶东机场为中心向周边散去,浪潮在更大范围内席卷。

  在胶东机场向南6公里的居民区,恰好处在航线下方。最近这段时间,时不时有飞机越过楼顶,飞机升降轰鸣间隔越来越短,民宿公寓和租车平台的客源也多了起来,不同音色和分贝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胶东地铁站单子爆了!全是去机场和航空公司的。”在我打车前往山航青岛分公司的路上,司机师傅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快速划着抢单群里的消息,屏幕里不断有语音条跳出来。

  不仅是机场和地铁站前的出租车排成长队,在返程时,从机场出发,前往青岛北站方向的地铁8号线车厢里也几乎坐满了人。

  流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航空运输则是打通流通经济的重要切入点。在把扩内需、促消费放在首要位置的当下,民航业复苏的暖意,已经传导流动到经济的深处。>>>点击查看下篇:记者跟飞记② | 走过“至暗时刻”:物流“动起来”,包机“拼起来”,航线织就经济上行线


相关阅读

  • 青岛市即墨区:首趟返岗务工专列抵青

  • 2月1日晚9时35分,春节后首趟返岗专列G2093次列车缓缓驶进青岛北站,经过11个小时1700多公里的跋涉,531名甘肃定西务工人员到达青岛,他们将以“点对点”的形式被精准输送至127家企
  • 高铁上欢乐“庆元宵” 火车上轻松“云应聘”

  •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5日讯 随着元宵节的到来,在国铁济南局青岛客运段值乘的G206次和K206/7次列车上,乘务人员分别举办“庆元宵”和“云招聘”活动,让旅客们感受节日氛围,更让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陈春花:启动新的一年 从回归经营基本面开始

  • 陈春花/文在与中国企业共同成长的30多年时间里,我曾经为国内大大小小公司的董事会和CEO提供咨询和服务,自己也曾有幸直接承担CEO的职责。这其中,与企业管理者们深入的交流,以及
  • 立即停用!这款眼药水或致失明甚至死亡!

  • 注意啦!拥有下面这款人工眼泪的小伙伴,赶紧停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日警告,一款由印度药企生产的眼药水可能导致细菌感染,造成失明甚至死亡,该机构呼吁消费者不要购买并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