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黄石磁湖湿地:昔日臭水港 今朝生态园

日期: 来源:黄石发布收集编辑:黄石发布

  潺潺溪流、青青草木、点点花香,初秋的黄石磁湖湿地公园,目之所及皆是景,令人不由心生喜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公园一角,轻歌曼舞登场。漫步“彩虹桥”,光影迷离的公园风景一览无余,整个磁湖的美丽夜色尽收眼底。

  自2020年“十一”磁湖湿地公园开园以来,这里成了黄石又一处亮丽的风景线。可谁承想,此处原本是垃圾裸露堆成山、湖水污浊蝇成堆的黑臭水体。

  人工湿地 探索治水新路径

  这是一个脱胎换骨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黄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匮乏的城市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尤其是磁湖以西的团城山地区,雨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磁湖西南区域。加之该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排水设施的简陋,致使整个区域大量垃圾裸露,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市亚行办主任阮洪全介绍,为有效改善磁湖西南区域水体污染状况,遏制磁湖生态退化,在亚行贷款的支持下,黄石将磁湖湿地建设作为黄石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按照整体规划设计人工湿地工程建设,将有效恢复磁湖湿地自然属性,提升生态修复功能,同时通过打造海绵城市示范,调蓄雨洪,增强城市安全系数。

  总投资约7亿元的人工湿地项目工程,在磁湖西南区域火热动工。按照规划,整个人工湿地工程由湿地功能区、科普展馆区、休闲驿站、园林景观、城市防洪系统、园区绿道等组成,工程总占地面积115公顷,分两期建设。

  其中一期工程的上游湿地全长1.2公里,占地总面积约19.8公顷,总投资约8000万元。主要是收集处理老下陆区域和团城山周边区域的初期雨水,建设内容包括雨水处理工程、土建工程和景观提升工程等。该工程于2015年3月动工,2017年12月完工开园。

  2018年5月,占地面积95.2公顷,总投资约6.2亿元的二期工程——下游湿地项目正式开工。工程主要是处理团城山污水处理厂尾水,建设内容包括尾水处理湿地工程、水利防洪工程、景观绿化工程、建筑场馆工程和桥梁工程及其他配套设施。工程于2020年9月底全面竣工。

  经过治理,昔日臭水港,摇身一变成为黄石文化旅游新地标。

  污水变清 生态治理新典范

  打造五水共治科普区、海绵城市示范区、生态休闲体验区,磁湖湿地公园建设立意高远。

  项目明确,采取以水处理为主、景观打造为辅的雨水处理湿地方式,通过对团城山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和老下陆、团城山区域内雨水的有效收集,采用污水处理生态技术,实现污水由浊变清,日处理净化能力可达8万余立方米。

  为打造相映成趣的景观,磁湖湿地分为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其中潜流湿地15.8万平方米,清水性湿地33.4万平方米,是湖北省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年预期削减污染物化学需氧量584吨、生物需氧量116.8吨、氮204.48吨、总磷8.77吨。

  不仅如此,磁湖湿地在水利工程上,进一步加强了对现有河道的整治扩宽,并新建河道4公里,使湖泊库容量由原来的43.11万立方米增加到48.99万立方米,让河道行洪标准由一年一遇提升至20年一遇标准,为黄石城区的调蓄雨洪、防涝排渍、保障城市汛期安全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2020年,黄石遭遇50年一遇洪涝灾害侵袭,磁湖湿地凭借泄洪通道与湿地分离式布局,成功实现洪水分流,湿地生态系统稳定运行,保障了城市安然度汛。

  绿色生态 一园融汇新风景

  曲径通幽处,鸟语悦人心。

  “原来的沼泽地,而今成为了一处鸟语花香、令人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市民刘先勇说,只要不下雨,他每天都会和老伴一起到磁湖湿地公园“打卡”锻炼。

  湿地公园内,单体长度超过1300米的紫藤长廊下,总有市民在此徜徉流连。这是目前世界上单体最长的紫藤廊架,随着紫藤花的生长,春日里灿若云霞的多花紫藤,构筑起了梦幻浪漫的紫色仙境。

  轻盈灵动的“彩虹桥”,宛若飘带横穿湿地公园。该桥南连柯尔山—白马山公园,北接黄荆山省级森林公园,形成了公园生态休闲微循环体。

  磁湖湿地公园建成了黄荆揽胜、百草园、梅林、绿荷叠翠、莲池鹭影、紫曼纤柔、磁湖渔家、莺飞啼鸣、樱花谷、荷塘月色、水杉雾影等景点,应和着公园内溪流、小岛、滩地、缓坡等各种湿地形式的展示,俨然成为一座城市中的自然科普学校,成为市民自然教育的绿色课堂——

  2021年,磁湖湿地公园成功入选湖北省“美丽河湖”案例,2022年入选湖北省“最美城市公园”,该项目也作为全省唯一、黄石首例项目,被亚行评为“最佳表现项目”。据悉,在今年10月亚行即将组织的东亚论坛与亚太绿色低碳发展论坛会议上,磁湖湿地公园项目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介和分享。

  兴建磁湖湿地公园,是黄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动自觉。黄石,将继续以生态之名,谱绿色华章!

  ▶记者手记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城市,不应是简单的人口汇集地,而应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不应是高楼和马路的随意组合,而应是“骨骼强、血脉畅、气质美、活力足”的生命有机体。而公园绿地,无疑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加分项”。

  从1981年黄石成立南湖风景区管理处,建设团城山公园以来,40多年里,黄石先后建起了人民广场、柯尔山—白马山公园、磁湖湿地公园、黄石港生态体育公园、黄石人防主题公园、黄石消防主题公园等一大批公园绿地,还有数不胜数的“口袋公园”散布城区各个角落,让市民“推窗见绿意、抬脚入公园”。

  但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公园城市不是简单的“公园+城市”,而是探索解决什么样的城市更加宜居宜业这一长远问题。答好这个题,市民要树立主人翁精神,自觉爱护身边的公园,坚决对攀枝摘花、践踏草坪、破坏景观等不文明行为说“不”。养护单位要加强管养力度,让公园“常洁常新”。更重要的是,政府决策部门要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对宜居生活的向往,大到哪里需要建公园,小到需要更换哪些好看的草坪草种,都要“与市民商量着办”,让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参与感、认同感不断增强。如此,城市才更有温度、更有吸引力、更有凝聚力。 (记者 廖巍巍)


相关阅读

  • 今年暑期,黄石新增8623名司机

  • 9月11日,记者从黄石市车管所获悉,今年暑期(7月至8月)黄石新增8623名拿证司机,较暑期前两个月(5月至6月)拿证人数增长45%左右。  市车管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期是学生驾考高峰期,不
  • 最新数据!今年暑期黄石新增8623名司机

  • 9月11日,记者从黄石市车管所获悉,今年暑期(7月—8月)黄石新增8623名新司机,较5月—6月增长45%左右。民警现场督查考试车辆该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暑期是学生驾考高峰期,不少大学生趁
  • “保姆奶奶”抚养“孙儿”上大学

  • “保姆奶奶”刘芳和“孙儿”周杰合影9月11日上午,周杰从家里出发去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报到。  西塞山区月亮湾社区联合村233号,一栋依山而建的老房子里洋溢着喜庆。刘芳和
  • 湘西世界地质公园获国际大奖

  • 9月9日,在第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大会闭幕式上,湘西世界地质公园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最佳实践奖,成为全场焦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 黄石8家企业上榜“省级绿色制造”

  • 日前,湖北省经信厅公布了2023年湖北省绿色制造名单,黄石有8家企业上榜。  这8家企业分别是上达电子(黄石)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航天电缆有限公司、黄石永兴隆电子有限公司
  • 一名管护员眼中的雅尼湿地生态之变

  • 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雅尼国家湿地公园,碧波荡漾、生机盎然。明媚阳光下,不时有飞鸟掠过,引得众多游人驻足观赏。  “原来雅尼湿地的景色可没有这
  • 山东乐陵:“三水共治”焕发河湖生机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 皇甫晓文9月8日,泰山瑞豹骑行队在山东省乐陵市冀鲁边湿地公园骑行“打卡”。近年来,乐陵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行
  • 黛秀湖公园:爱情慢道 别样浪漫

  • 近日,别具特色的爱情慢道亮相香坊区黛秀湖公园,成为市民们拍照打卡的新去处。该爱情慢道由以“纸婚”“银婚”“金婚”等婚姻周年为顺序的红色拱门及铺设在林中的木质栈道组成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黄石磁湖湿地:昔日臭水港 今朝生态园

  •   潺潺溪流、青青草木、点点花香,初秋的黄石磁湖湿地公园,目之所及皆是景,令人不由心生喜欢。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公园一角,轻歌曼舞登场。漫步“彩虹桥”,光影迷离的公园风
  • 无为市第二届新创剧目展演成功举办

  • 为进一步落实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无为市民营剧团的艺术创作水平,9月10日下午2点,由无为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主办,无为市文化馆承办的“无为市第二届新创剧目
  • ​金塔县: 释放动能促发展

  • 金塔县围绕新能源和航空航天产业链,持续加大新能源和航空航天领域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招引力度。重点对接了寰泰125兆瓦全钒液流共享储能电站、河北建投2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