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平阳:衔接城乡美好,脉动山水盛景

日期: 来源:抽屉视频收集编辑:抽屉视频

上林垟美丽田园

盛夏的平阳,一个个依山而建、枕水而居的美丽乡村,相互串联,成片、成景,连缀出一幅活力四射的和美乡村画卷,蕴藏着“乡村让城市更加向往”的诸多美好。

聚焦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条跑道”,平阳坚持以“强村富民”为根本,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连续3年荣获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在全省山区26县发展实绩考核位列第一档,荣获全省首批“神农鼎”,2022年获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勾画出一幅“见富、见美、见未来”的现代乡村生活新图景。

提亮辨识度

产业赋能打开新思路

乡村,与生俱来有别于城市的“另一种风景”,那是天然而成的自然肌理和延续千年的乡土记忆。漫步在平阳县,这里的乡村各有各的“强”,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风情”。

站上昆阳镇上林垟村的金山观景台俯瞰,满目是绿色的水稻田,空气中裹挟着谷物的芬芳。“种好粮、多种粮。”这句话深深烙印在当地种粮大户伍思树的心里。在他的新科农场,播种机、无人机、收割机、烘干机,各类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一应俱全。

南麂海洋牧场

为了践行“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这一重要嘱托,上林垟村在流转全村2500亩土地后,又联合周边村党组织成立了“红色种粮”党建联盟,打造了1.4万亩的“石塘粮仓·万亩田园”,实现了粮食年产量达1.2万吨,有效推动粮食规模化、机械化生产。

所谓“特”,就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培育壮大“十业万亿”乡村产业,形成地域特色鲜明、创新创业活跃、业态类型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乡村产业体系。

不仅要让“土里生金”,也要“水里点金”。位于万全镇的周垟村,保留传统水乡村落自然肌理格局,招引落地秘境家庭农场、万泉滨水度假酒店等6个农旅项目,打造“野可以营地”、“水上熊猫乐园”、“网红小火车”、“步步惊心摇摆桥”、游船观光画舫等品牌项目,在今年“五一”假期客流量达到20万人次。

为避免“千村一面”,平阳县充分尊重当地乡村价值,以“特”字为核心——特别的乡村风貌、特别的产业个性、特别的乡村生活,逐渐形成了“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的美丽格局,构建起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百花园”。

抱团发展链

片区联建打开新格局

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从绿色经济走向融合经济,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这也是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内涵深化的重要体现。

基于此,平阳以片区联建打破乡村与乡村之间的边界,通过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等方式,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和乡村社会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业和农村的多种功能和价值,在“强链”“补链”中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推进联建乡村驶向致富的快车道。

眼下,平阳正围绕“一县一带一片”建设目标,大抓基础鲜明导向,重点突出集成推进力量、集成政策措施、集成项目规划,合心合力合拍共同推进乡村连片示范区提升整治工作。

比如,创成全省首批未来乡村的昆阳镇西北片区,以上林垟村为核心,联动平瑞塘河沿线湖屿村、鸣山村、官岙邸村、万金村等4村实施“塘河粮仓·五彩乡村”建设,探索联村共建、资源共享、产业联动、党建引领的乡村连片提升新模式,走出了一条共富路。

据介绍,通过水陆结合的“塘河田园风情”乡村振兴示范带精品旅游线路将示范区各村进行串联,品赏鸣山“古村+非遗”,享受万金水上悠闲,体味上林垟农耕文化,湖屿卡丁车、小龙虾的“游玩抓吃”,官岙邸村的珑玥潭欢乐谷,原先“半日游”延长至“多日游”,游客“流量”转变为经济“产量”,每年保底分红20万,民宿、农家乐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涌现。五村联建模式成功入围全省未来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典型案例。

再有鳌江“双梅风情”示范区,联动起凤里村、书阁村、梅源村、元平村、岭根村、永和村,不仅在地理空间上拉开双梅景观轴,还依据地形地貌和乡村景观以及总体产业结构,划分出休闲旅游康养片、富民文创片、 研学创新片,全面盘活全域农文旅资源,促进全产业链融合贯通。

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平阳美丽乡村的组团式发展,构建起一个个乡村产业链共同体,以“更好的连接”实现“更好的发展”。

场景多元化

共建共享打开新未来

“不仅要做大蛋糕,还要分好蛋糕”,正如平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强化要素投入保障和服务优化升级是当务之急,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为此,平阳县以市场化、可持续、可推广为导向,多元引导乡村共富场景下的共建共享,探索多种模式的创新,以产业项目为载体,有效畅通村企双向合作渠道,全面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激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

据悉,平阳县组建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工作专班,聚焦建平台、惠政策、优服务,细化任务目标,构建清单推进落实。

有了组织支撑,“一盘棋”布局下的“共富工坊”建设,“朋友圈”更大、底气更足。

位于水头镇新联村的朝阳山的“平阳黄汤·‘点绿成金’共富工坊”就是一个生动的写照。它是由平阳黄汤龙头企业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牵头5家茶企、合作社携手打造的“产业赋能式”共富工坊。工坊建成以来,为周边村民提供采茶、制茶等岗位300多个,并与400余户茶农与茶企签订联营协议,每年茶农户增收4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超200万元。同时,该工坊牵头整合闲置抛荒、无力耕种、产出率低的土地超500亩,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改造升级、统一规划,通过联合承包、入股分红的模式进行集中式流转,“唤醒”茶农手上的“沉睡资源”,年人均增收1.5万元。

无独有偶,在昆阳镇的鸣山村,村两委盘活86间闲置农房转租给工商资本,引进鸣山陶院,打造非遗一条街,村集体年租金收入达120万元,2022年鸣山村接待游客50万人次,全村旅游业收入600多万元。

行走在乡村振兴的漫漫长途上,平阳大力挖掘乡村共富的诸多场景,以改革创新之力厚续起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在共建共享中厚植老百姓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昆阳镇官岙邸村珑月潭

(图片由平阳县农业农村局提供)

浙江日报 陈潇奕


相关阅读

  • 南湖区:城乡共美共融 圆都市田园梦

  • 胥山遗址公园有人向往城市的热闹繁华,有人喜欢乡村的宁静悠然,而嘉兴市南湖区,却充分发挥作为嘉兴市中心城区的地理优势,坚持城乡共融推进“千万工程”建设,使左手诗意、右手繁华
  • 【画刊】 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忻州美好图景

  •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是忻州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近年来,忻州市出台了农业产业扶持政策,在全市深入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因地制宜推动休
  • 柯桥:重估新乡村,再造新价值

  • 鉴湖里绍兴市柯桥区紧扣全省“两个先行”总体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加快乡村振兴和推进共同富裕中成绩显著,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涌现了很多
  • 皇镇街道:建设宜居宜业新乡村

  • 通讯员 郜玉华 郭继生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记者日前从牡丹区皇镇街道获悉,近年来已筹措资金900余万元对辖区村庄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打造精致小微景观40余个,新修道路7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平阳:衔接城乡美好,脉动山水盛景

  • 上林垟美丽田园盛夏的平阳,一个个依山而建、枕水而居的美丽乡村,相互串联,成片、成景,连缀出一幅活力四射的和美乡村画卷,蕴藏着“乡村让城市更加向往”的诸多美好。聚焦农业高质
  • 100条让生活更美好的“极简规则”

  • 编者按: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但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本文作者给出了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的100条规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本文译自Medium,作者Ryan Holiday,原标题为"
  • 男子从4楼扔下玻璃圆桌,只为了发泄情绪

  • 高空中突然落下一张玻璃圆桌,险些砸到正在用餐的顾客!这惊险一幕发生在上海闵行区南方休闲广场。警方供图(下同)6月10日凌晨1时10分,上海闵行古方路南方休闲广场突然传来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