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作家运河行 · 走进运河城市”首站在河北沧州启动

日期: 来源:江苏有线视界互联收集编辑:江苏有线视界互联

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中国自然资源作协主席、中国作家运河行组委会主任陈国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中国大地出版传媒集团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代表、《中国大运河文化》主编,中国作家运河行组委会执行主任兼秘书长周伟苠,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周习,著名作家、《散文百家》杂志原社长苗莉,中国作协会员、孙犁散文奖获得者贾志红,中国自然资源作协影视委员会主任朱梦棣,中国自然资源作协驻会作家张艳、皖心,河北作家高丽明等十余位作家参加活动。沧州市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梁振刚,沧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贺治起,沧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苗笑阳,沧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海涛、吴相艳,副秘书长王晨,沧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王秀云,沧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董永盛,沧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于乐永,吴桥县委副书记贾金周,吴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孟凡强以及相关县区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沧州作家代表也参加活动或陪同采风。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里程最长的城市,也是大运河沿线的重要节点城市。“丰草繁花碧水流,河曲千载济沧州”,大运河从沧州腹地穿行而过,蜿蜒流淌216公里,给沧州带来了经济繁荣与旖旎的自然风光,也孕育出了灿烂又独特的地域文化。作为“中国作家运河行”第二阶段活动的第一站,作家们从沧州城出发,进行采风和深度采访。

沧州市博物馆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陈国栋主席、周伟苠副主席一行先后参观了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和河北大运河文化展并听取介绍,深入了解沧州与大运河河北段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博物馆内陈列的大运河相关文物和用现代手段还原再现的古时景象,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大运河在沧州这片土地上留下的文化积淀。

随后作家们前往参观河北省南运河河务中心捷地闸所。捷地,原名“绝堤”,历史上曾是大运河的险段。捷地分洪设施始建于明弘治三年,是大运河沧州段最重要的泄洪工程之一,先人把闸、坝、减河完美结合,顺势治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水利工程,守护运河沿线人家数百年。采风团作家一行的到来恰逢捷地闸开闸放水,作家们得以一睹南运河水的汹涌波涛。

采风团作家一行,还来到位于沧州市中心城区大运河畔城市风景“中轴线”上的百狮园公园,乘坐游船夜游大运河。坐在古色古香的游船中,看着两岸高矗的楼阁和热闹喧嚣的运河市集,作家们在波光摇曳中切身感受着南运河的碧波荡漾和新时代沧州城的巨大变迁。

活动第二天,采风团作家们前往大运河沧州段的“南入口”吴桥县考察采访。吴桥县是京杭大运河从南至北进入河北的第一站,境内依然保存着原生态的运河景观,这里运河河道蜿蜒曲折,形成了“九曲十八弯”的独特风貌。吴桥杂技是流传在吴桥县域的民间表演艺术,在大运河的哺育下走向全国各地,并逐步登上世界舞台。作家们来到吴桥杂技大世界,走进一座座杂技小院观看表演,大家惊叹于杂技艺人们精彩绝伦的表演,也被大运河孕育出的民间艺术所折服。

在活动期间,作家们顶着骄阳、冒着酷暑在沧州进行采风,深入县区和乡镇采访,亲身感受大运河沧州段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期待作家们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创作出优秀的运河题材文学作品,为沧州运河故事谱写新的篇章。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作家运河行“将走进更多运河城市,用文字的力量推动新时代运河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记者:任倩


相关阅读

  • 桥梁主体已完工,渔皇路跨老运河桥即将通车

  • 7月7日,在太白湖新区车站南路与渔皇路的渔皇路跨老运河桥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装载机运输、挖掘机平整,一切井然有序。在炎热的高温下,工人们的干劲丝毫不减,为了项目早日建成通车,丝
  • 都会三吴赖此河——大运河对苏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 原作者:马翔宇注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京杭大运河 图源:摄图网京杭大运河 图源:摄图网大运河,枕旧日苏州府城而过。由北而南,今天的运河苏州段依次经过相城区、虎丘区、姑苏区、吴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德州聚焦企业发展全周期,实行四级培育

  • 日前,市工信局组成6个工作组,深入各县市区部分专精特新企业,就融资、用电、土地等要素需求进行调研,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我们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建立了‘种子’库,通过实施育
  • 报考河北外国语学院的“十问”

  •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非常关注河北外国语学院报考专业和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总结下来一共有十个问题,在此做统一回答。问题1学校宿舍和教室有没有空调?学校的每个班级、每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