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三个雄安”打造未来之城

日期: 来源:长城网收集编辑:长城网

设立6年多来,新区累计完成投资5300多亿元,总开发面积覆盖120平方公里,36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

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雄安新区首次全域实现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现实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都会在网络平台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模型

从“一张白纸”到雏形显现,河北雄安新区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稳扎稳打,在华北平原上铺展出一幅蓬勃生长的动人画卷。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6年多来,雄安总开发面积覆盖120平方公里,一座现代化新城雏形显现。地上雄安、地下雄安、云上雄安,雄安“三座城”共同生长。

创造“雄安质量”,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勇立时代潮头,朝着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稳步前行。

“地上雄安”拔地而起

城市雏形初步显现

设立6年多来,新区累计完成投资5300多亿元,总开发面积覆盖120平方公里,36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目前,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雏形初步显现,综合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启动区一批重点项目拔地而起,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直径近百米的基坑内,50多根钢结构柱高高竖起,“金芦苇”八角形的造型轮廓初显。在“001大厦”——中国中化总部大楼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忙着施工,这座规划结构高度150米的建筑正如春笋一般拔节生长,建成后将成为雄安新区地标性建筑。

启动区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首要承载地。走进规划面积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只见一处处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多个重点项目正有序推进。在“001大厦”不远处,中国星网总部项目已实现封顶,中国华能总部项目正加紧施工。

“几年前我刚来时,这里还是天苍苍、野茫茫的一片空地,出门两脚泥土,经常找不到项目部。现在,大片现代化建筑挺立起来,路网越来越完善,城市雏形已逐步呈现在眼前。”在雄安宣武医院附近建设“华序府”项目的中建三局一公司机电经理李中义说。

目前,启动区新建的“三横四纵”骨干路网已具备通车条件,科学园、互联网产业园、大学园、创新坊、总部区、金融岛等功能片区建设有序推进,国贸中心、体育中心、大学园图书馆、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科技园区、科创综合服务中心等重大项目拔地而起。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医院已选址落位,正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容东、容西、雄东片区逐步建成现代化新城区,一批群众回迁入住。

启动区向北不远处的容东片区,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片新城区。站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北望,朱红墙体、灰色飞檐的建筑群映入眼帘。总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的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如今已成为雄安“城市会客厅”。

“这里融合了商务办公、高端酒店、会展中心、精品公寓、商业等业态,可为北京疏解企业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容纳1万多人办公。”雄安集团城市发展公司产业服务中心于晗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这里首批40多家企业签约入驻,金融、现代服务、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正在聚集,成为目前人流旺、商机多、企业形象展示便利的场所。

目前,容东、容西、雄东片区已容纳12万名群众入住回迁安置房。片区内学校、医疗机构、超市、公园、养老驿站等配套设施齐全,“15分钟生活圈”成为社区标配,逐步发展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

——昝岗片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综保区等产业平台载体持续提升,优质生态空间提升城市吸引力。

昝岗片区科创中心中试基地是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重要载体平台。记者走访看到,这里已建成一批标准厂房,可满足企业研发、小试、中试、成果转化需求,吸引了多家科创企业签约入驻。

未来,中试基地将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空天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产业方向,搭建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更多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发展,成为新区高端高新产业聚集的示范区。

“地下雄安”别有洞天

营造现代化市政环境

4月10日,容西片区2座移动变电站顺利拆除,标志着涉及1条110千伏线路、2条35千伏线路和19条10千伏线路的容西片区安置房二期电力迁改工作顺利完成。

“雄安新区容西片区发展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宜居宜业综合城区、生态智能创新城区,是雄安新区容城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容西片区指挥部副指挥长王占龙表示,通过这次迁改,容西片区所有地上线缆全部入地,成为雄安新区地上没有电力塔线的新建片区。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持续推进,逐步形成雄安“地下一座城”。

先地下、后地上,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要理念。按照“安全韧性、系统协调、创新智能”的建设要求,新区规划建设了系统网络化、空间弹性化、运行智能化的“干线—支线”两级综合管廊约380公里,避免“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现象,营造现代化市政环境,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所谓地下综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让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住进“集体宿舍”,同时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容西片区综合管廊由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建设运营,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乘坐专用电梯抵达地下二层,一座“地下城”赫然展现在眼前,沿着步行梯再向下走一层,数条巨大的管线才显露出来。

“容西片区管廊廊道采用单层结构,局部地方存在设备间夹层,管廊整体有燃气舱和综合水舱等舱室。地下管廊布设20多种、近万套前端感知设备,覆盖燃气舱、能源舱、综合舱、电力舱所有风险点,可实时监测综合管廊运转情况。”雄安集团基础建设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除了“看得见”的地下管廊,作为雄安数字孪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看不见”的数字管廊也与实体管廊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目前,新区综合管廊数字孪生模型规模不断增长,累计完成综合管廊数字孪生模型130公里。

——科技赋能,地下空间实现精准定位导航。

开车出行“停车难”是经常让人头疼的问题。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下拥有丰富的停车位资源,众多小区、楼宇的地下停车场全部联通,司机可以就近找到地下停车场入口。

但在大规模的地下空间中,很容易迷路,如何实现精准定位导航是雄安新区“地下一座城”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2022年,在5G通信与信号定位领域有长期积累的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为“雄安新区交通设施数字化建设示范应用”项目的牵头单位,展开“5G+北斗地下空间组合式定位导航”的课题研究。

课题负责人路兆铭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无法实现地下精准定位的难题,课题组在立项时便设定了三个层级的目标:高精度车辆定位与导航、亚米级人员定位与导航、地上地下一体化无缝定位。

如今,利用“5G+北斗”定位导航技术,在雄安新区可实现停车场人员和车辆准确位置导航。路兆铭介绍,这套技术还可以被集成到百度地图、高德地图、雄安行等应用程序中。目前地下定位导航系统已覆盖容东片区超过20万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

“不光是容东片区,容西片区、启动区的地下空间也将推广使用这套系统。”路兆铭说,作为在雄安新区示范应用的创新技术,这套地下定位导航方案未来还有望被推广至医院、商业综合体、地下矿区、航站楼等地上地下一体化的复杂场景中。

“云上雄安”孪生共建

数字赋能智慧城市

不久前,悦享雄安科技有限公司一辆无人驾驶车辆安装上了一张“冀X0001试”字样的车牌。这是雄安发放的首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牌照,公众可预约乘坐。

“这辆车最大的特点是‘聪明’。”悦享雄安智能网联巴士项目产品经理张静说,作为L4级高度自动驾驶车辆,智能网联巴士配备的超高感度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让车辆“耳聪目明”。

行驶在容东片区的道路上,智能网联巴士不仅能识别红绿灯、道路提示牌和车道标线等,遇行人和障碍物会自动提前20米减速,还能在障碍物突然闯入时实现2米内紧急刹车。

——数字雄安,催生诸多智慧应用新场景。

雄安是我国第一个全域按照智能交通建设布局的区域。目前,容东片区153公里数字道路已投运,整个新区数字道路建设总里程将扩展到500公里。未来,智能网联巴士与雄安数字道路系统协同运行后,在雄安“城市大脑”的统筹下,将形成人、车、路、物实时互联互通、实时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

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在雄安新区遍地开花。

“刚到新区时,对这边政策不太了解。没想到通过雄安新区产业互联网平台,公司已申请到政策扶持资金几十万元。”中冶一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梁文先说。

雄安新区智能城市创新联合会雄安区块链实验室副主任孟宏伟说,基于区块链技术搭建的雄安新区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将企业各类信息与各种优惠政策进行匹配,可精准推送到企业,让企业实现“一键申报”。

“人在北京,通过线上就将企业迁到了雄安。”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市场主体准入组工作人员文慧说,宝冶(北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通过准迁申请网络提交、电子档案信息互查、营业执照自助打印等,很快就拿到了注册名为宝冶(雄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免去了往返提交材料和邮寄纸质档案的周折。

——全域打造数字孪生城市,“一中心四平台”构建智慧城市基础框架。

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雄安新区首次全域实现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现实城市中的每一栋建筑,都会在网络平台形成与之孪生的数字化模型。

2022年底,新区“城市大脑”——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投入运营,为“数字雄安”的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提供网络、计算和存储服务,成为新区数字孪生城市运行服务系统的重要载体。

目前,雄安新区已搭建起以“一中心四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基础框架。“一中心”即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和云存储功能;“四平台”中的雄安城市信息模型平台(CIM基础平台)、物联网平台和视频一张网平台,分别对城市建设基础信息、智能感知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全量采集汇聚、统一标准、共享使用;综合数据平台则对数据进行编目治理,便于开放共享。

走进“城市大脑”内部,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显示着新区道路交通、地下管网等多项数据。得益于雄安新区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全城智慧化,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可以把城市各领域专业数据进行汇总集成,形成“规划一张图、建设监管一张网、城市治理一盘棋”新格局。雄安云网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袁晓东说,雄安城市计算中心的大数据分析,将为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城市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云上雄安”为“智慧城市”“智能雄安”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持。通过创新驱动、智慧赋能,未来的城市管理和居民生活将更加智能便捷。

来源:瞭望

相关阅读

  • 国家级新区城投平台梳理:陕西西咸新区

  • 联系人:王娜摘要■西咸新区于2014年1月正式获批成为第7个国家级新区,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载体,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的关键通道,也是西安西融的重要窗口。西咸新区位于
  • “黄河大集”燃旺城市烟火气

  • □ 本报记者 曹儒峰 张环泽 孟令洋“终于排到了!”在肥城市景域大城夜市小吃街,市民李玉莹和好友早早地就来到这里等候。旁边的“大排档”同样生意火爆,排队等位的队伍大约有10
  • 山东定陶:致敬定陶最美劳动者!致敬每一个你!

  • 「致敬定陶劳动者」生活因奋斗而美丽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让我们一起致敬!在定陶,有无数的劳动者,不因平凡而庸碌、不因普通而懈怠,他们在生活中,创造美丽、创造激情、创造价值,践
  • 《青城记》:与创业者对话,寻城市发展之源

  • 在城市发展寻求突破当前,本土企业的发展成为城市进阶的关键因素。什么样的城市更适合创业公司?那些能吸引创业者的城市又有哪些共性?4月26日,在腾讯视频纪录片播出的《青城记》
  • 江苏盐城:民生实事暖人心 农村公路助振兴

  •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盐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盐城市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用心用力用情建好农村公路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三个雄安”打造未来之城

  • 设立6年多来,新区累计完成投资5300多亿元,总开发面积覆盖120平方公里,36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雄安新区首次全域实现了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建设,现实城市中的
  • “武当不夜城”盛大开街

  • 武当不夜城,敢为天下仙。4月30日晚,灯火璀璨,万人空巷,在一场气势恢宏、壮观激越的“中华战舞”潮汕英歌舞的鼓乐声中,“武当不夜城”开街暨“游购郧阳·乐享老家”休闲消费季启
  • “熊孩子”乱充值,西藏网警协助追回获赠哈达

  •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老两口儿起早贪黑赚的血汗钱,就被这不懂事的孩子打水漂了!”西藏山南加查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办公室内,两位手捧锦旗、哈达的群众满脸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