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四,一年难得这几日空闲,团聚的那份喜悦还意犹未尽,在家的人,亲人相伴在左右,聊聊心事,谈谈感情,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这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年俗,让年味儿更足
正月初四这天,至今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带着千家万户的期盼,寓意着一年里的美好祝愿,它们也时刻的提醒着我们,年味的浓淡,就在这些习俗的有无,有则浓,无则淡,当我们渐渐长大,儿时的年味却越发弥足珍贵,那时候,一切都淳朴如初,一年的祈愿都在这些记忆里,生根,盛放……
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折萝”、“扔穷”把家里打扫打扫把过年的菜烩一烩,一家人一起吃起来,开开心心、热热乎乎,最幸福的事,其实就这么简单。
01迎接喜神
正月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进行,而接神放在下午也不迟。接神和送神期间,若做出亏待诸神,或违格之事,会引起诸神不满,影响来年的财运、事业运、感情运。不过其实人们更是想通过这个方式,表达与自然亲近,和对未知的敬畏,也寄托了自己对新年的期待和美好祈愿。
02吃折箩
正月初四晚上,有吃“折箩”的传统。相声《化蜡扦儿》中就有这样一句:“老太太晌午吃的散伙面,晚上吃的折箩。”所谓“折箩”,就是宴会剩余的饭菜。老百姓年夜饭剩下的饭菜,到了初四这天统一处理。烩成一锅乱炖,便称为“折箩”。
03倒垃圾
吃完“折罗”,还要把家中积攒的垃圾清理干净。传统民俗认为,春节前三日,家中不倒垃圾,以此祈求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初四倒出去,是寓意“扔穷”。各家用纸剪出小人,称为“扫晴娘”。将垃圾扫成一堆,跟“扫晴娘”一起扔掉。民间有个说法,叫“送穷媳妇出门”。
04不串门
正月初四,灶王爷从天庭返回人间。来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恭迎其到来。因此初四人们往往不会外出串门,也不宜远行。
05除霉报喜
正月初四,是人间迎接正神归位的大日子。人们要互相报喜祝福,讨一年的好彩头。因为不便出门,就在电话里对亲友说句报喜的话。这是一种礼貌,也是初四除霉运的习俗。日出日落,我们在送神和迎神中度过了丰盛的一年又一年,中国人信奉“三尺之上有神明”,相信那声声祈愿,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愿新年的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现实,抵达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