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中国首个龙舟赛人工池系“嘉庚造”

日期: 来源:厦门日报收集编辑:厦门日报

1963年端午节,在集美龙舟池举行的龙舟赛。 资料图

1957年,陈嘉庚(前排左二)观看龙舟比赛。李开聪 摄

集美龙舟池是国内第一个专门用于龙舟赛的人工池。林志杰 摄

龙舟竞渡迎端午,锣鼓齐擂燃激情。明日,2024年第十七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暨第九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将拉开序幕。

今年是陈嘉庚先生150周年诞辰,他曾大力提倡龙舟比赛,与集美的龙舟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报今日为您揭秘陈嘉庚与集美龙舟赛的渊源。

龙舟赛期间,除了精彩赛事,组委会还将充分利用海峡两岸龙舟赛这一平台,纪念陈嘉庚先生,弘扬其“忠公、诚毅、勤俭、创新”的精神,宣传嘉庚教育理念,同时继续把这一赛事打造成海峡两岸集文化、体育、文创、旅游为一体的交流平台。

改革 沿袭数百年的“别舲舳” 改互相使绊子为公平竞技

从前的集美是个小渔村,先民们牧海耕渔,向海而生,有驾舟竞渡的传统。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陈新杰说,闽南方言称舟船竞渡为“别舲舳”,意为竞渡的两艘舲舳相别,“别”的目的是给对方使绊子。为了“别赢”夺标,人们制造了阻力小、速度快专用于竞渡的梭形船“龙船”,别舲舳也称“斗龙船”。

这一沿袭数百年的龙舟赛传统,因为陈嘉庚而发生了变化。

陈嘉庚生前对体育运动非常关注,他曾说“体育运动为教育中一重要之科学”,在集美学校大力推行体育运动,曾出席过集美学校的体育运动会。

他积极倡导水上运动。1950年9月5日,陈嘉庚先生回到集美定居,之后开始改革传统的“斗龙船”。他将两船相斗改为多船同赛,并且发动女子参与,还将田径场上百米竞赛的规则应用到龙舟赛上,统一打造比赛用船,改“相别”为公平竞技。

这项传统民俗竞技活动被他纳入教学活动中,以龙舟赛为主带动集美学村的师生和村民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建造 海上竞渡改为池中竞技 建设独一无二的专用人工池

1951年端午节,陈嘉庚主持的第一届集美学校龙舟赛在海上举行,因遇上大风浪,改翌日继续举行。

在观看了海上龙舟赛之后,陈嘉庚认为不但不安全,且有许多不便之处。为了避免海上风浪带来的安全隐患及潮汐涨落的时间制约,同年,陈嘉庚筹建龙舟赛用池,准备在池中举行龙舟赛。

1953年,第三届龙舟赛在新建的龙舟池(即现在的中池)举办。此后,每年的龙舟赛成为深受集美学村师生和民众喜爱的赛事活动,集美的龙舟赛也从此打上了陈嘉庚的烙印。

当年的龙舟赛后,陈嘉庚认为“中池东狭西宽,长仅一千尺,厦门及他处参加竞赛,不便接受”。他亲自选址,计划在龙舟中池之外,建设龙舟外池,并在池中建3个亭,四周岸上建大小亭16个。

陈新杰说,1955年,端午龙舟赛就在龙舟外池(即现在的龙舟池)举办,由于设施改善、规模扩大,当年的赛事影响巨大。龙舟外池宽100多米、长800米,可同时容纳十多只龙舟竞渡。池岸周长1700多米,可容纳数万名观众。这是我国第一个龙舟竞技赛专用人工池,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1956年,计划中的亭子建成了7座,即北岸中部的南辉亭(比赛司令台及嘉宾观赏台)、西侧的右亭(终点裁判处)、东侧的左亭(芗剧、南曲、高甲戏的演唱亭)、龙船路东段的启明亭(起点裁判处)、南段中部的南宗亭(免费供应茶水、观众休憩),以及建在池中用于观赛和救护的逢亭和源亭。

原计划在南宗亭两旁建设“先”“忧”“后”“乐”的四座亭子,可惜未能建成。

关注 督造比赛用舟拟定规则并主持大会 盛况被拍成纪录片

除了修建龙舟池,陈嘉庚先生还于1953年督造了6艘龙舟,改变了过去以渔船代替龙舟比赛的状况,推动了龙舟制造设计与工艺水平的提高,几经更新换代,最终设计制造出可载20名运动员的集美龙舟。

除了改善龙舟赛设施,陈嘉庚先生还关注赛事组织工作,曾拟定“端阳节龙舟比赛办法”,提及:“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南方各省多有斗龙舟之举,相传系为纪念昔贤屈原投水遗俗,但与民众体育有关,有提倡的必要。”

在陈嘉庚先生的关怀和集美校委会的组织下,集美学校体育教师共同出谋划策,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努力研究并逐步完善了龙舟竞赛规则,对裁判岗位的设置、参赛人员配备、竞赛距离、分道、起航、到达、违规等均做了明确的规定,使龙舟比赛逐渐规范化。

陈嘉庚曾主持龙舟竞赛大会,陪嘉宾观看比赛盛况。他在开幕式上讲话,激励运动员不忘中华传统文化,齐心协力创好成绩等。每当决赛到最后时刻,也是最精彩的瞬间,陈嘉庚先生会随之激动、开怀大笑,为胜者鼓掌。他多次为冠军颁奖,同时也对败者表示惋惜并予以鼓励。

1957年端午节,陈嘉庚邀请厦门同安、海沧、杏林等各区的86个乡社龙舟队1500多人,到龙舟池参加比赛。他在主席台上讲话,这次比赛还被拍成新闻纪录片。

陈嘉庚先生在世时,共举办了11次龙舟赛,其中有7次是他主持的。每次龙舟比赛,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池中龙舟飞渡,岸上人山人海,其盛况正如闽南俗语所说“五月五,龙船鼓满溪路”。

升级 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密切两岸民众血脉相连

为加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打造厦门集美特色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自2006年起,集美举办了首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2008年,海峡两岸龙舟赛升格为国家级赛事。

2010年,海峡两岸龙舟赛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重要项目。2011年,龙舟赛升格为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规模进一步扩大,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2014年,集美新增设“男子23人龙舟拔河赛”,首届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落户集美龙舟池,开创了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正式竞赛项目的先河,之后连续成功举办了八届,集美成为唯一一个持续举办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的赛区。

2017年,海峡两岸龙舟赛正式纳入海峡论坛,成为海峡论坛期间首场重要文化交流活动。历经多年发展,海峡两岸龙舟赛渐成体系,成为弘扬嘉庚精神,文体旅融合的品牌活动,同时也是密切海峡两岸民众血脉相连、增进两岸同胞文化认同的重要平台。

(厦门晚报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林志杰)


相关阅读

  • 请到广东看龙舟 解锁龙舟文化体验新玩法

  • 广州荔湾泮塘起龙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摄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黎存根 实习生 周颜佳 许顺瑾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最具“岭南印象”的传统
  • 本周广州降雨较频繁 部分时段雨势较大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郭思琦、实习生晏西雅,通讯员穗应宣报道:5月20日,广州市三防总指挥部办公室与市气象局、广东省水文局广州水文分局对广州未来几天的气象水文情况进行了会商
  • 洪江市安江红村:龙舟竞渡迎端午

  • 锣鼓声声,鞭炮齐鸣,船桨起舞,万人空巷。5月18日上午,洪江市安江镇红村组织7条龙船在沅水河上举行传统龙舟表演赛,为6月10日在安江举行的2024年怀化市传统龙舟赛(洪江市赛区)预热。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中国首个龙舟赛人工池系“嘉庚造”

  • 1963年端午节,在集美龙舟池举行的龙舟赛。 资料图1957年,陈嘉庚(前排左二)观看龙舟比赛。李开聪 摄集美龙舟池是国内第一个专门用于龙舟赛的人工池。林志杰 摄龙舟竞渡迎端午,锣
  • 1至4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7亿人次

  •  今年1至4月,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3.7亿人次,同比增长22.9%,运输安全平稳有序。  今年以来,国铁集团积极适应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人员流动加速的形势,加强旅客运输组织,优化旅
  • 离车站步行500米!“宝藏”打卡点等你来

  • 在济南站、青岛站附近有两个“宝藏”打卡点步行几分钟即可刷身份证免费畅玩走!跟随小编的攻略开启你的云体验吧↓↓↓↓1胶济铁路博物馆距离济南火车站<500米胶济铁路博物馆位
  • 权威发布!同济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 同济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保证同济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
  • 广东省孔文东名校长工作室第四次揭牌起航

  • 5月21日,新一届广东省孔文东名校长工作室在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翠竹教育集团孔文东总校长作为省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第四次扬帆起航。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