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江苏扬州:农民与院士“手牵手”,科技助农养出“致富鱼”

日期: 来源:扬州发布收集编辑:扬州发布

近日,位于扬州市江都区樊川镇圣禾村的扬州春盛渔业合作社内,天刚蒙蒙亮,这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鱼塘边,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准备着下水捕鱼的各式装备,前来买鱼的运输车辆已在塘边等候。

春盛渔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主要养殖、销售“全雄1号”黄颡鱼。“每年四五月份是我们的丰收季!”张秧兆是合作社理事长,他一边套着橡胶裤一边介绍,捞鱼可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得先布网,让渔网沉入鱼塘,再将其中一边网拖拉到另一边的岸边,这样鱼就全被“卷”进了“围栏”里。

清晨5点,捕鱼正式开始,只见工作人员将一个“大舀子”伸进“围栏”,舀出数十条黄颡鱼,再将鱼儿倒入筐内。只需三五下,一个大筐就装满了鱼。两名工人抬着筐称重,再将筐搬上运输车辆,美味的黄颡鱼就这样从鱼塘“游”向了市民餐桌。

张秧兆说,近期合作社每天都要销售3000多斤黄颡鱼,4月以来已出售了十多万斤鱼,“我们每个鱼塘都有七八万斤鱼,目前已经卖光了两个鱼塘。”

黄颡鱼俗称“昂刺鱼”。2014年,张秧兆开始养殖黄颡鱼,成为扬州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第一年养殖“全雄1号”开始,他便每天盯着鱼塘,定期测试水质,调制生物试剂,将“科学养鱼”进行到底。2018年,他又与中科院院士桂建芳共同建立市级院士工作站,合作研发黄颡鱼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

有了院士的助力,张秧兆将鱼塘面积扩大到1600亩,同时还开发出“反季节”销售模式,让黄颡鱼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鱼”。去年,合作社累计卖出300万斤鱼,开票销售5000余万元,合作社所在的圣禾村获得170多万元的分红。

“目前,我们的黄颡鱼主要供给扬州及周边地区批发市场,此外还有本地的火锅连锁店会每天来订鱼。”张秧兆告诉记者,近期,华北地区一家贸易公司与他取得联系,想要成为春盛渔业的北方总代理。谈到即将打开的北方市场,他的脸上满是笑容。

“我们还打算做电商,在网上卖鱼,进一步擦亮特色农业的金字招牌。”张秧兆坦言,他有一个目标:让黄颡鱼变成江都的一张名片,让人提起黄颡鱼就会想到江都。

通讯员 崔言香 王诚 记者 陈源浩 杨宝岭


相关阅读

  • 新增41家!我省国家级示范社达103家

  •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日,来自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的消息,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联合公布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
  • 玉门:散养芦花鸡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致富路

  • 今年来,玉门市六墩镇立足“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持续发展芦花鸡散养特色产业,把生态家禽养殖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带动更多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 湖北利川五二村:水美乡村处处景

  • 初夏时节,不少游客前往利川市毛坝镇五二村龙舌子片区游玩。龙舌子鱼塘水质优良,连续3年地表水稳定在Ⅱ类标准。依托龙舌子鱼塘,龙舌子片区开发了集茶旅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体,
  • 兵团16家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陈琼)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公布2022年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和全国农民用水合作示范组织名单,兵团有16家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
  • 新户镇新村融合“跨”上致富路

  • 时下,走进河口区新户镇振兴新村肥城自然村的现代农业大棚,颗颗西红柿挂满枝头,一派丰收好景象。“我们振兴新村主导产业只有传统农作物种植,增收渠道很单一,可以说是,村集体账上没
  • 高青县田镇街道:特色农业开启村级“共富行动”

  •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侯林“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我们的五色全谷米有黑、红、绿、紫、白五个颜色,属于一种糙米,保留了全谷粒,富含丰富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比精白米高。现在
  • 临淄:小煎饼摊出大市场

  • 5月24日,工人在渠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摊煎饼。 临淄融媒讯 辛店街道渠村有悠久的煎饼制作历史。为形成品牌、安全卫生经营,带动村民致富,渠村以党建为引领,成立临淄渠成农产品
  • 嘉祥县满硐镇土地流转“转”出乡村发展新活力

  • 近年来,满硐镇阿城村紧扣村情实际,转变发展思路,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导向,不断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土地集中流转,探索出村企“双赢”发展新模式,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双增收,村集体
  • 年销10万吨菜 这家蔬菜合作社为啥越做越大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杜建辉  5月25日一大早,一辆辆装满各种蔬菜的三轮车、农用车不断开进博湖县富民蔬菜专业合作社院内,经过蔬菜经销商验货、车辆地磅称重后,蔬菜就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科研人员在重庆“飞檐走壁”,竟是为TA!

  • TA,生长在悬崖绝壁上TA,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为了TA科研人员“飞檐走壁”,露宿野外在不懈努力下今年,TA“走”出大巴山去往全国30余个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崖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