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山东化企绿色转型蹄疾步稳

日期: 来源:中国化工报收集编辑:中国化工报

  能耗、规模、碳排放……一个个指标,为化工企业划出了“及格线”。如果不及时提升,这条“及格线”就会成为“生死线”。

  资源禀赋不同,面对同一考题,山东化企交出了什么样的答卷?3月25~27日,笔者走访相关企业,一探究竟。

  技改越早越主动

  在东平湖畔,坐落着山东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山东瑞星集团。该公司提前完成了固定床气化炉淘汰任务,实现了先进产能覆盖。2021年年底,瑞星集团粉煤日处理量世界最大的航天炉投入使用,彻底告别了老技术。

  越早进行技术改造,越能享受到技术红利。瑞星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忆,升级第一套设备时,更换煤种后原料成本大幅度降低。随着高端装备在化肥企业的逐渐普及,“粗粮”和“细粮”之间的差价逐渐变小。目前,该公司新技术仍然能降低30%左右的综合成本,但如果现在才进行改造,效益方面的压力就比较大。

  在东营,滨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和齐发化工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联手转型的道路。两家企业联合投资9.88亿元,创立山东盈科化学有限公司,在利津滨海新区化工产业园内建立新厂,合力向精细化工转型。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生产有机玻璃、高档油漆和LED面板的重要材料。MMA的生产多采用丙酮氰醇法,但这种方式会产生大量废水和酸残液,且生产原料之一的氢氰酸有剧毒,运输过程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新建厂区后,盈科化学选择异丁烯氧化清洁工艺进行生产,不使用有毒有害原料,不产生有毒的副产物,少量的废水通过生化处理即可将化学需氧量降至每升300毫克以下,废气可通过催化焚烧处理,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后续净化成本。

  “原本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通过转型升级,企业走上了一条更有前景的精细化工产业路线。”盈科化学副总经理王荣海说。

  技改的关键,在于技术的突破。在广饶县,华盛橡胶集团投资1.2亿元,先后建立研发中心与测试中心,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技术交流平台,研发低碳生产工艺。该公司总经理赵瑞青说,华盛橡胶在密炼环节中,调整原有生产配方,用稻壳制备的白炭黑作为生产原材料,代替了大部分炭黑的使用。

  “白炭黑生产出的绿色轮胎抓地能力和安全性大大增强,滚动阻力可降低30%,在减少汽车油耗的同时,轮胎寿命也明显延长。”赵瑞青说。

  延伸升级产业链

  化工企业增加产能受限,有的企业把转型方向集中在产业链向下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上。一墙之隔,一条公共管道直接“链”接上下游企业,从 “一滴油”做到“一匹布”。

  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链主”聚拢高水平的细分领域配套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下起了功夫。该园区内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的丙烷脱氢装置建成后,生产的丙烯为山东科鲁尔化学有限公司年产26万吨丙烯腈装置提供原料;科鲁尔化学的丙烯腈为一路之隔的山东蓝湾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58万吨聚丙烯酰胺装置提供原料,副产的氢氰酸供应给天弘化学生产MMA;宏旭公司的MMA管输到山东启恒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PMMA、ASA等高端材料,链条明晰、协同互利。

  “区内现有丙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3家,形成了以丙烯、丙烷脱氢等多元化原料路线为龙头,以丙烯酸、丙烯腈方向为重点,聚丙烯酰胺、PMMA等功能性产品为特色的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陈涛介绍说。

  产品越丰富,产业链就越有韧性。海化集团氯碱树脂公司从今年3月份开始,利用指挥调度中心每天测算一次各产品效益情况,依据测算结果及时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今年是海化降本增效提质年,我们定了降本增效1000万元的目标,现在每天都要算一个成本账。”该公司党总支书记郝宏亮说,年产20万吨双氧水及10万吨过碳酸钠项目建成后,产业链更加丰富。

  做好降碳“加减法”

  在利华益维远化学绿色低碳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山东省首套从丙烷到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一体化生产项目正在施工。这里将建设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装置、锂电池电解液溶剂装置,构建“丙烷—丙烯—环氧丙烷—锂电池电解液溶剂”新能源产业链。项目计划2023年12月建成投产,每年可回收利用二氧化碳13万吨。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联合开发了锅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并同步制氮工艺技术。项目一期试点年捕集能力超过10万吨,同时每小时副产氮气16000立方米;项目二期进一步完善技术和建设方案,正在加快推进。

  在鲁北盐碱滩涂,“风光”绿电项目正在加速推进。潍坊滨海区利用当地广阔的盐碱地资源开展新能源综合利用,通过做加法换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海化投资开发的潍坊滨海风光储智慧能源示范基地,今年年初并网的100兆瓦项目正高效运转,第二批200兆瓦项目正全力推进。

  这仅是海化“盐光”互补新能源规划的1/10。海化依托38平方千米制卤区,投资约140亿元,采用盐光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开发方式和模式建设2.9吉瓦集中式光伏和0.1吉瓦风力发电,配套建设海水淡化、生态观光等设施产业。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清洁能源电量约40亿千瓦时。(张勤业)


相关阅读

  • 潍坊小将,牛!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近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女子初、高中年龄段U16组第一阶段在山东日照赛区的比赛结束,山东女足旗下两支队伍——山东精花女子足球俱乐部U16队
  • 省级试点名单,济宁两地入选

  • 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现场推进会暨骨干培训班3月31日在威海荣成举办。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美德山东和信用山东建设、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的部署要求,
  • 烟台边检“硬核”力量护航混配铁

  • 胶东在线4月3日讯(通讯员 戚娜 丁一) 3月26日,伴随阵阵开航的汽笛声响彻烟台口岸,装载8万吨高精度混配铁矿的“山东福仁”轮从山东烟台西港区矿石码头320泊缓缓离港,驶往日本。
  • 金嘉环保年产24万吨硫酸项目主体完工

  • 日前,在银海化工产业园金嘉环保年产24万吨硫酸项目现场,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师傅们正在对外立面进行施工。据了解,整个项目占地近五万平方米,目前项目主体完工,大型设备已安装完
  • 威海营商行丨经开区组团参加第三届儒商大会

  • 3月27日至29日,经开区组团赴济南参加第三届儒商大会和威海产业合作推介会,开展专题招商活动。本届儒商大会主题为“相聚齐鲁大地,共话高质量发展”,邀请71家世界500强、15个国家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山东化企绿色转型蹄疾步稳

  •   能耗、规模、碳排放……一个个指标,为化工企业划出了“及格线”。如果不及时提升,这条“及格线”就会成为“生死线”。  资源禀赋不同,面对同一考题,山东化企交出了什么样
  • 城阳这些地方入选“青岛100个网红打卡地”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范鸿艳 通讯员 贤峰 青岛报道  为进一步挖掘青岛旅游资源,加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彰显青岛的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多维度呈现青岛的城市魅力,中共青岛市
  • 严查、通报!清明节前这件事要小心……

  • 近日,山东发布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通知,一起关注↓↓↓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生态安全,省森防指办公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清明节期间森林草原防灭火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