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北京时间·北方中心、云盛京·北京中心在京成立

日期: 来源:沈阳之声收集编辑:沈阳之声

 

            

在8月3日下午举行的2023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CIAC)上,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沈阳广播电视台举行授牌仪式,联建北京时间·北方中心和云盛京·北京中心。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杨培丽宣布两中心正式成立,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李秀磊,沈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关金为两中心授牌。

现场挂牌仪式
                     

北京广播电视台党组成员、副总编辑李秀磊对“北京时间”北方中心和“云盛京”北京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希望通过深化合作,互融互通,发挥合力,凝聚新的优势,取得新的发展。

沈阳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关金表示,沈阳正加速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数字视听要与这一区域重大战略相协调,要融入国际化大视听产业的高端生态圈,融入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前沿趋势中。沈阳广电将抓住这一机遇,极力嵌入北京主导的大视听全产业链条体系,扮演好区域合作伙伴的角色。今天,“北京时间•北方中心”正式在沈阳广电落户揭牌,沈阳广电“云盛京•北京中心”也同步落地,这正是双方共同深化京沈对口合作的重要体现。在两大“中心”的“双向奔赴”中,一方面,沈阳广电将全面落实“兴沈英才计划”,以全链开放的姿态,吸引全媒体资源和要素源源不断汇集来沈,在更高平台、更广范围讲好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沈阳新篇章”故事,讲好全面振兴中的“沈阳新突破”故事,讲好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你好,沈阳”故事;另一方面,这也是沈阳广电在“走出去”打造“立足辽沈,辐射全国”的融媒体平台上,又迈出的坚实一步。

据北京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主任兼北京新媒体集团总经理潘全心介绍,两大“中心”将深化新闻、政务服务及康养、美食、公益等民生服务方面的合作,以“北京时间”和“云盛京”为立足点,共同开发融媒产品和市场资源,为主流媒体平台资源融通、宣传互融、跨域共融做出积极探索。

两大“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沈阳广播电视台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双方将推动新视听的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合作,创新开拓跨域发展新空间,特别是以“文化+数字视听”为引领,积极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为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沈阳在建设文化强市上实现新突破,贡献两地广电媒体力量。


相关阅读

  • 千里驰援!十堰向北京市房山区捐赠救灾物资

  •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通讯员 周作明 王蓉)共饮一江水,京堰一家亲,以水为媒,因水结缘,连日来,北京房山区的汛情险情,牵动着十堰人民的心!8月4日上午7时,3辆满载着房县地方特色
  • 京津冀百年一遇洪水中的浙商身影

  • 潮新闻 记者 沈爱群大北农捐赠1亿元助力京津冀灾后农牧渔业恢复生产;朗索消毒捐赠500万元消毒防疫物资,驰援北京防汛救灾……连日来,京津冀遭遇严重暴雨洪涝灾害,牵动着北京浙商
  • 冯振、熊丽同志被追授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 8月4日,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追授冯振、熊丽同志“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的决定》。冯振,男,汉族,1992年12月生,山东济宁人,中共党员,生前系北京
  • 北京广电、沈阳广电联合推出京沈对口合作新品牌

  • 8月3日,京举行的2023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举行,北京广播电视台与沈阳广播电视台举行授牌仪式,共建“‘北京时间’北方中心”和“‘云盛京’北京中心”,合力推出京沈对口合作新品
  • 北京青年文学协会赴首钢集团参访交流

  • 为进一步团结引领网络作家投身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在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贡献青春力量,8月3日,北京青年文学协会一行到访首钢集团参观交流。北京团市委社会联络部、首钢集团
  • 驰援京津冀抗汛救灾,餐饮人在行动!

  • 近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出现极端降雨,从而引发多地洪涝灾害。△图片来源:截图自央视新闻报道据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此次京津冀地区极端天气,累计雨量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点赞!福建自贸试验区推出第20批59项创新举措

  • 福建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聚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深层次改革探索。今年,福建自贸办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创新举措开展评估,有59项创新成果入选福建自贸
  • 山东定陶:夏日清凉送到家 守护孤寡老人

  • 定陶融媒8月4日讯 为切实做好独居、孤寡老人关心关爱工作,南王店镇组织开展高温酷暑送清凉活动,以实际行动解决老人的生活需求和难题,把清凉和关爱送到老人们的心坎上。烈日当
  • 迎潮奋楫!向战而行的“济南英雄连”连长孙金龙

  •   编者按  爱济南客户端策划推出短视频专题《追光·泉城》,聚焦“我们的济南”,寻找并擦亮自身独特的泉城特色,以新思维、新方式讲好济南软实力故事,折射时代背景价值,打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