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经济日报·头版】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

日期: 来源:大连理工大学收集编辑:大连理工大学

 

2023年,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数字经济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汇聚强大动能。

基础不断夯实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

作为支撑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石,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截至2023年11月,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328.2万个,已覆盖所有地级市城区、县城城区。“双千兆”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千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5亿户,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

“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技术持续突破,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目前全球占比达42%。”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说。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为此,工信部联合多部门出台《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方向引导全国算力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以智能算力为重点推动算力结构优化,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促进计算、网络、存储和应用协同发展,推动工业、金融、医疗、教育、能源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算力新业务。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用、研’统筹推进的思路,持续巩固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底座。”谢存介绍,将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坚持适度超前的理念,加快推进5G网络和千兆光网建设部署;促进产业创新发展,围绕5G技术演进、高速光通信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核心通信芯片、关键射频器件创新突破。

赋能实体经济

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达50家、连接设备近9000万台套,5G、千兆光网已融入71个国民经济大类中,应用案例数超9.4万个,建设5G工厂300家……2023年,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应用从辅助环节向核心环节拓展,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走进内蒙古鄂尔多斯昊达煤矿,工作人员正通过矿山综合管控平台对采矿设备、煤炭运输加工产线等进行在线监测,并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三维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基于浪潮云洲数字孪生、物联网、虚拟仿真等技术,构建矿山地理空间数据库,对矿山地表地貌、工业广场、井巷工程、机电设备等进行三维模拟,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状况可视化管理,实现采煤生产作业效率提升20%,井下作业安全保障能力提高30%。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表现在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帮助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库存和物流成本,进而降低运营成本;加快产品研发和设计速度,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连理工大学平台治理研究院院长苏敬勤说。

我国数字经济总体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但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工业软件等方面“卡脖子”问题依然突出。在应用端,产业链协同不足,数据质量和开放性有待提高,跨界融合需进一步加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如何将通用大模型进一步向垂类精进,小模型如何能够选准应用场景,大模型与小模型如何形成合力,做到有机结合,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是更加紧迫的课题。

苏敬勤建议,聚焦底层基础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通过市场与政府的有机结合,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在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新路径,构建数字技术研发新生态,持续开展科研攻关;持续强化经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企业不断试错,支持大型数字化企业在垂直细分领域投入,更好对接实体企业需求。

产业增长平稳

在应用需求牵引下,我国数字产业增长平稳。分领域看,2023年前11个月,我国软件业务收入110447亿元,同比增长13.9%。2023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增速较2023年前三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12.5亿台,同比增长1.6%;集成电路产量2765亿块,同比增长0.9%;光电子器件产量11753亿只,同比增长9.3%。

“数字产业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与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出台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政策密不可分。目前,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形成了一批新的以先导产业和领先区域为代表的数字化生态圈,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苏敬勤说。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看来,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新动能培育。

一方面,聚焦典型应用场景需求,强化软件供需对接,促进形成供需协同、应用迭代的良好发展循环。指导开源基金会加快建设,广泛汇聚各方开源力量,推动开源托管平台、开源社区、开源协议等做优做强,培育一批优质开源项目,加速开源成果成熟商用。

另一方面,加快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有序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智能硬件、锂离子电池等重点领域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对接,研究制定新一轮支持视听产业发展的接续政策,落实好北斗应用、智能光伏等领域政策文件,加速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

原文链接: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1/03/content_287159.html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袁赫爽
审核:于舒雯

相关阅读

  • 正在展播 | 全国首例涉“虚拟数字人”侵权案

  • 12月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3年度十大案件”宣传活动网络投票正式启动。45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在网上进行展示,并接受
  • 同植致富树 共建生态村

  • 2023年12月31日,冬天的野外,天寒地冻。在红安县永佳河镇永河村茶山冲,却是一片热火朝天栽“黄金果”树的场面。永河村“两委”充分利用农时,在节日放假期间同植致富树,共建生态
  • 粤港澳携手共建“健康共同体”

  •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梁小碧  “健康”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绕不开的课题。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并
  • 村村有好戏 | 石马镇:绣出山村产业“新画卷”

  • 博山融媒 清晨,吃过早饭,毛宪霞早早便出了门,经历了近2周的低温天气,她已养成了早上班的习惯,因为放心不下自己的“金针”。“说它金贵吧,平时也很泼辣;说它皮实吧,有时候却娇气得不
  • 【收官 答卷】康养清水 喷薄欲兴

  • 近年来,清水县紧盯全省“打造千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机遇,聚力打造“黄河上游康养及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坚持以康养及大健康产业为“引擎”,以文旅农康融合发展产业和
  • 旅顺这俩村“搭伙过日子”越过越红火

  • 毗邻黄渤海分界线,远离城市喧嚣、古老的建筑、新石器文化遗址,还有一日三餐袅袅炊烟的村居生活……旅顺的最南端有两个村子,王家村和南牙户咀村,这两个村子产业相似、地域相近,2
  • 姚家镇:草莓全链条发展 叫响“姚家品牌”

  • 冬日暖阳普照河南大地,这两天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姚家镇闫家村的温室大棚里,一片绿意盎然,阵阵草莓清香伴随着泥土芬芳扑面而来,一颗颗形状饱满、色泽艳丽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作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济日报·头版】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

  • 2023年,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数字经济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
  • 礼成!新疆这所学校的集体婚礼齁甜

  •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 赵西娅报道)2023年12月28日,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首届职工集体婚礼,5对新人在师生代表的见证和祝福声中携手走进婚姻殿堂。  伴随着《婚礼进
  • 石榴访谈丨“一胖毁所有” 肥胖这种病,得治!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肥胖问题在近年来愈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不同于被网络裹挟的“A4腰”“纸片人”等身材焦虑,肥胖不仅影响形体,也是
  • 【当代优秀原创诗词】孙彦学诗词选

  • 得寇梦碧先生词稿真迹词稿依稀记旧踪,吟怀暗与梦翁同。自怜性僻隐幽寂,苦觅诗魂遗草中。观族二祖父孙文英延嘉先生所绘四君子图有怀梅一树梅花带雪颜,疏枝生就历艰难。精神长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