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反经合道

日期: 来源:华夏文化促进会收集编辑:华夏文化促进会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巩永孝绘制《反经合道李又玠》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全书384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癸未岁怀李又玠七律

生而知者几人哉?有学无行诚可哀。

道貌岸然多败类,襟怀坦荡即鸿材。

小疵不足掩金玉,微过安能累大才。

天命从来非偶得,九重紫阙为君开。



黄德劲先生诗评:

李又玠,李卫也。在大清的诸多历史人物中,李卫是一个“另类”。甚至即使在雍正一朝,李卫也是个“另类”。另类者,择其要言,出身另类(包括容貌),行止另类(包括性格),一生之宠遇另类(包括身后)也!正因如此另类,如此反经合道,李卫留下了传奇的名声,让后人艳羡并追思:李卫凭什么?

彬宇先生的怀李又玠七律给出了答案。学富五车未必可敬,道貌岸然所在多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天命在身岂能苟得?若从历史功绩上讲,李卫并算不得突出。然而若从勇于任事不避危难,铁面无私善辨忠奸,耿耿之心侠肝义胆上去看,李敏达公绝对是值得高赞的官场“另类”!

李卫(1688年2月2日——1738年12月3日),字又玠,号恰亭,江南铜山(今属江苏徐州)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捐资员外郎,随后入朝为官,深受雍正皇帝赏识,历任户部郎中、云南盐驿道、浙江巡抚、浙江总督、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为当时名臣,死后谥号“敏达”。

谨依彬宇先生诗意,以“无学有行”“大才微过”“天命诚得”简析之。

无学有行

“生而知者几人哉?有学无行诚可哀。”世间有没有生而知之者?有。绝少。然而学问甚大,却行为难以恭维者,代有其人。“道貌岸然多败类,襟怀坦荡即鸿材。”大奸若忠者,多善于掩饰,道貌岸然,心如蛇蝎。唯有襟怀坦荡者,本色示人,一身正气,乃顶天立地之鸿材。李卫恰是此类人物。

《清史稿·李卫传》:

李卫,字又玠,江南铜山人。入赀为员外郎,补兵部。康熙五十八年,迁户部郎中。世宗即位,授直隶驿传道,未赴,改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就迁布政使,命仍管盐务。三年,擢浙江巡抚。四年,命兼理两浙盐政。

《清史稿》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李卫人生前半段的履历。出身真不“鲜亮”!升迁真是“迅猛”!

有专家认为李卫的名与字,源于魏晋时期的名将卫瑾之孙——卫玠,卫玠是晋朝著名的清谈家、玄学家,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李卫的名字,毫无疑问代表了李家长辈对他的殷切期望。

据保存完整的李氏族谱记载,李卫为彭城李氏望族的第十一代孙。其一世始祖李正居,原籍河北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市),元朝大德五年(1301)迁至徐州,定居程子院。程子院是北宋哲学家程颢创办书院的地方,现名李新集村。李新集历史上属铜山县管辖,今属丰县黄楼乡。李正居行伍出身,殁后葬于程子院东首,世称“一世祖林”,迄今墓碑尚在。

李正居配夫人张氏,生五子:长子李恭、次子李宾、三子李谨、四子李让、五子李武。李卫属李让脉系。李让为明佐黔国公锦衣卫千户,可以世袭,时人称“锦衣世家”。

李卫为六世李铉锦衣卫千户之兄李铸之脉。据家谱记载,李铸虽无世袭锦衣卫千户,但也是“田园连绵,阡陌纵横”的宦门大户。九世李藻,号未凝,李卫祖父,贡监生,后因李卫位居朝官,诰封通奉大夫。李卫之父李宗靖,号青立,武德将军,诰封通奉大夫。

由此可知,李卫出身宦门,诗书传家,祖上在明代以军功起家,自曾祖父起,皆以义名闻于乡里。也有传说认为李卫父亲弃官从商,富甲一方,李卫是典型的“富二代”。不论富二代还是官N代,李卫的家世,都很难想象像一些戏说电视剧中的“出身乞丐”。以最强有力的证据是他最初的起步,是“入赀为员外郎”,也就是一下子捐了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那可不是一般家庭十两八两银子能解决的!相关资料显示,当时捐一个知县要4600两银子,知县是正七品,员外郎从五品,花费肯定远超这个数字了。但是“捐官”而非科举出身,无疑让李卫自一开始便戴上了“名不正则言不顺”“出路不正”的帽子,反而无形中罩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李卫捐官时已经三十岁。其能得以迅速迁拔者,除了自身的聪明能干,无疑有“大贵人”之“加持”。先是三朝元老,康熙时便已被重用的名臣张廷玉,发现了这个“好苗子”,推荐给了康熙皇帝。随后是“十三爷”胤祥。正是在他的力荐下,李卫进入了雍正的“核心视野”,坐上了飞升的火箭。

雍正曾经当面对李卫说,你之所以得到我的信任,完全是怡亲王“在朕前极力保荐,谓才品俱优,可当大任。”

当然,贯穿其中的根本,还是李卫的人品、智慧和为官能力。早在康熙时期,李卫便显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为官能力。当时有亲王分管户部,喜欢收“平余”。即每经手100两银子,就要多收1两作为“手续费”。李卫不想惯这些毛病,但也没有硬来,而是在收“平余”的账本上,写下“某亲王赢钱”几个字。这位亲王十分难堪,从此再也不收“平余”了。李卫这种办实事又不得罪人的特点,被当时的四阿哥胤禛所欣赏,为以后飞升埋下了伏笔。

李卫曾回忆和雍正的“初见”:

“第一次召见,问我出身家世,然后问了许多户部事情。”雍正在臣下高其倬的批示中透露了对李卫的这次面试结果:“李卫是一出色好员,尔等宜极加爱惜而委任之。”一个“极加爱惜”道出了雍正的心声,李卫已经难逃“被重用”。

李卫的模样长相也是“另类”之一。

据载,李卫的母亲汪氏梦见神僧授予她宝器而生李卫,成年后的李卫相貌“骈胁多力,鼻孔中通,身长六尺二寸,痘瘢如钱,著颊上皆满,而白皙精采,丰颐广颡,腰腹十围,善养威重”(李桓辑《国朝耆献类征初编》第二十八册,卷一百六十八,第246页)。也就是说,李卫身材魁梧,高六尺二寸(合今天2米左右),膀大腰圆,臂力过人,虽然白皙但满脸麻子,虽然大腹便便但厚重有威。真不是卫玠那样“风神秀异”“朗然照人”的美男子。

李卫治政的“另类”,在无惧、无私、无拘泥固执。乾隆时期,虽然李卫已经不再被重用,但乾隆对李卫的评价,还是很到位的:“李卫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无少瞻顾,畿辅重地,正资料理……。”仅择数例故事以证明。

“李卫新政”——朱轼是康、雍、乾三朝元老,曾当过帝王师,弘历初入学时,雍正帝便命朱轼为师。朱轼对弘历要求甚严,雍正帝也觉得有点过分,就对朱轼说:“教也为王,不教也为王。”朱轼则答道:“教则为尧舜,不教则为桀纣。”

朱轼以醇儒而任浙江巡抚时,大肆推广儒家理学,治理属下之民,非古不行,非礼勿视,把所有民众都当尧舜来培养,搞得“如卖浆市饼之流,弛担闭门,默默不得意”,街头村尾,一片死寂。“朱省长”造就了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高升。

随后换了李卫。李卫没读过什么书,不管什么“之乎者也”,“仁义礼智信”,直接反其道而行之,除了准许群众搞“派对舞会”等之外,宽松政策走得更远,“不禁妓女,不擒樗蒲(一种游戏,类似掷骰子),不废茶坊酒肆”,“一切听从民便,歌舞太平”。

李卫的这种做法官场不待见,可老百姓却很待见,“细民颂祷焉”,而被称为“敏之有功”,“李卫新政”。《清史稿》言:“卫在浙江五年,莅政开敏,令行禁止。”

“浙江总督”——雍正五年(1727)十一月初五日,特授李卫为浙江总督,整饬军政吏治并兼巡抚事,仍管盐政。在雍正朝,这个官只有李卫做过。“此系因时制宜,随才任使,一时变通之政,并未永著为例也”。由上来看,浙江总督就是给李卫一个人而设。此时的李卫,刚刚四十出头,和田文镜、鄂尔泰老来才得志相比,可谓是皇恩浩荡了。

浙江总督官职例有变迁。顺治二年,设浙闽总督。顺治十八年,浙闽总督分置为浙江、福建二总督。康熙八年,又裁浙江总督。康熙二十六年复置浙闽总督。从此,康熙一朝再未单独设置浙江总督。

清代总督的辖区至少有两个省,多的有三四个省。浙江和福建为闽浙总督管辖,当时的闽浙总督就是李卫以前的上司云贵总督高其倬。自从李卫任浙江总督以后,高其倬就变成福建总督,与李卫平起平坐。李卫调离浙江后,浙江和福建又重归闽浙总督管辖,可见雍正帝对李卫的眷顾与信任。

监视日本——李卫在任浙江总督时,一方面促进并规范了中日海上贸易,另一方面,出于巩固国防的需要,也不断地搜寻日本的情报,这一段传奇至今已很少人提起。

由于防卫倭寇是浙江总督的重要职责之一,因此李卫的很多奏折都涉及了日本。这些奏折共计上奏七次,年代跨度为三年,日期分别是:日本享保十三年(雍正六年,1728)八月八日、十月十七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十一日,日本享保十四年(雍正七年,1729)九月二十日,日本享保十五年(雍正八年,1730)三月十日,日本享保十六年(雍正九年,1731)。

李卫在雍正六年(1728)八月八日上奏之际,耳中已传入了各种各样的情报,据其奏折反映:苏州俞姓商人言,据日本人说,将军在日本收留中国内地人,令其教习弓箭藤牌,并购买中国盔甲。福州百姓王应如本不精通天文战法,但在彼地却炫耀不已,最初还能以此获利,但终于在解说阵法一年后伏诛。籍贯广东、姓名不详之长髯退休千总,在日本每年得金数千,造战船二百余艘传习水军之法。钟觐天、沈顺昌本是长期从事贸易的商人,但钟却携带杭州武举人张灿若赴日,张在日本教习弓箭,每年得银千两。沈顺昌则将苏州宋姓兽医带往日本,宋在彼地行医治马。商人费赞侯曾推荐绍兴退职官吏在彼地讲解律例,只是因其不懂才又带回……

李卫十月十七日奏文反映,八月八日奏文提到的俞姓商人,经确认名为俞孝行。另外,李卫得到了重要信息,即当地名医朱来章情况的报告。李卫佯称有病,让身为医师的朱来章来官府为他治疗。随后和颜悦色地反复向朱来章晓以是非大义、国法利害,结果朱来章大受感动,将日本的位置、长崎奉行、山城之郭、“土库”唐人屋敷等逐一做了交代。又述自己因治愈了长崎奉行的疾病,所以被允许居住在唐人屋敷之外,并在返航时领得信牌。当时长崎奉行还通过通事向自己转达了载来弓箭教师的要求。以后因对方需要黄牡丹和宽二尺紫檀木而载来一株牡丹,结果牡丹花开后为紫色,致使夷人大怒,下令载原货返航,对此海关和口岸出入处均可做证。自己虽“贸易多年,家渐丰盈”,但此次却损失了数以万计的资本。以后便不再航海,只是将少量货物委托给他船交易,以此糊口。

此后,李卫交给朱来章白银500两,又给秘密从苏州叫来的俞孝行白银200两,令其购买夷人喜好的食物,装船东渡,探听详细情报。又令朱来章入港后,向居住在土库的唐人搜集情报。

此外还有情报报告,朱来章在参拜唐寺时,曾借福建僧人全岩之力窥测萨摩辖内的区域。清政府以防御倭寇为重点的用心,由此可窥一斑。

李卫的上奏提到,令在日本的商人之父给商人写信,刺探日本情报,以赎死罪。他还提议,择商人中身份高、家境优裕者任总商,实行贸易监督管理制。

李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沿海对日贸易。有日本学者曾对李卫的奏折做过精细研究,评价是:“严厉的取缔政策,使日本享保时期受雇的中国人和将军家的御用唐商不寒而栗。”由此可见李卫的用心和远见。

清理亏欠——康熙晚年至雍正初年,各省钱粮亏欠非常多。雍正决心彻查此事,各地官员接到圣旨后便开始惶恐不安。而此时的李卫正在浙江总督任上,听说此事后便主动上奏雍正:钦差大臣若初到地方,恐怕会多有不便,希望雍正能准许自己协助钦差大臣一同审理此事。

雍正准许,下旨让钦差大臣彭维新前往。彭维新也是一个干吏,当时正在户部尚书任上,前往浙江之前,已在江南揪出了一堆贪官污吏,因此并不将李卫放在眼里,气焰很嚣张。

李卫以过生日为由,令各州县官员前来,叫入密室,让他们赶紧如实上报自己的亏欠情况,并告诉他们自有办法处理。这些人早已吓得惶恐不安,赶紧向李卫坦白,并且登记成册子上交。

彭维新到浙江后,很快便被李卫的协查清单给镇住了,为了尽快查清不得不与李卫一起商量该如何处理。从来都与众不同的李卫,竟然用“抓阄”的办法,让身边的人将所有州县名字都写在纸条上,让钦差大臣彭维新先抓。其实彭维新并不知这些纸条都提前被动了手脚,彭维新抓到的都是一些亏欠问题不大的州县,而那些亏欠问题比较大的,都在李卫那里。

如此一来,即便是彭维新再怎么查都没用。而李卫虽然名义上在查,实际上却在督促各个州县赶紧补上亏空。查完以后,李卫假装很为难地问钦差大臣彭维新:“大人,各地是否有亏欠啊?”彭维新的答案自然是没有,李卫假装很意外,说自己调查的州县也没有。

此事上奏雍正,雍正非常高兴,即刻下旨对李卫大加封赏,加封太子太保衔,江浙一带的官员全部升一级。李卫一下子树立了前所未有的权威,手下的官员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缉捕盗贼——李卫读书不多,但一点不代表李卫无智慧。相反,他有的是心眼,有的是办法。雍正六年(1728)李卫奏请浙江与江苏交界积窝盗贼甚多,颇有屡犯漏网大盗,只因地连两省,常常连环作案。当年三月,朝廷以“江南多盗”,而江南等处地方官又“非戢盗之才”为由,将苏南“七府五州一切盗案”划归李卫统管,“将吏听节制”。李卫受命后十分卖力,“盗匿山泽间,调得其踪迹,遣将吏捕治,必尽得乃止,以是所部乃无盗”,“查拿甚多”且“颇有屡犯漏网大盗”,得到了雍正帝的嘉奖。

(寻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六年,奏言:“江、浙界上盗贼藏匿,浙省究出从盗,咨江南震泽县捕治,竟以替身起解。案中诸盗,江南督臣范时绎留以待谳。今察出有举人金士吉等徇庇,当请褫夺,并提江南所留诸盗穷究党羽,剪除巢穴。”《清史稿》)

《郎潜纪闻》里提到“李敏达卫长于治盗,所辖地方,不逐娼妓,不禁樗蒲,不扰茶坊酒肆,曰:‘此盗线也,绝之,则盗难踪迹矣’”。李卫对赌博等娱乐场放松管理是因为这些地方往往是盗贼聚集场所,利于捕盗。李卫在他所管辖的地方不驱逐娼妓,不禁止赌博,不干扰茶坊酒店。他说:“这些是盗贼的线索,若禁绝了,则难以发现盗贼的踪迹。”李卫的办法十分好用,以致江南“千里如枕席”,社会治安大为改观。

捕杀甘凤池——雍正七八年间,发生“江南张云如匪教案”。在江宁(今南京),张云如以“符咒”为掩护,从事反清活动,连两江总督范时绎和江苏按察使马世珩都与他“往来”。雍正七年三月至七月间,浙江总督李卫手下打探到“沿海等处,竟敢有不法之辈自称侠士豪杰,平日精通拳棒,熟炼壮药,因而聚徒行教,或以卖卦六壬为名,造作奇门符咒,哄骗愚民,往来各处辗转煽惑。凡无籍之民闻风而动,遂为伙党,并有假称贸易,借端出洋,交通声气,潜匿隐僻之所,伺衅阴谋不轨”。李卫得报,立即密捕主要嫌疑人江宁上元县监生于琏。审讯之后,于琏“始据开出甘凤池、周昆来等十余人姓名,并供皆系其师张云如为之指引交结,前之符录即云如所授。询其各犯行径,则称甘凤池炼气精劲,武艺高强,各处闻名,声气颇广。张云如以相命坐功文武笔录邪术符法,收门徒甚多”。李卫“遗弁密缉,得其党甘风池、陆同庵、蔡思济、范龙友等”,其中甘凤池最为有名,抓捕甘风池成为李卫的重要任务。

雍正七年(1729),李卫侦破了这一团伙,根据线索,李卫以为儿子找武师为借口,将甘凤池骗到自己的总督府中,动用了上百兵丁,一拥而上,将甘凤池抓捕。最终张云如、甘凤池等全被斩首。当然也有说法李卫因为爱才,释放了甘大侠。

凡雍正朝,只要是李卫治理的地方,盗贼都销声匿迹。“生而知者几人哉?有学无行诚可哀。”李卫并不以读书见长,但却以卓越的干才,赤诚的忠心,赢得了信任与赞扬。

“道貌岸然多败类,襟怀坦荡即鸿材。”李卫的襟怀坦白,一则于民,一则于己,一则于上,皆毫无矫饰,而以赤诚相待。

在六年浙江督抚任上,李卫“摧抑缙绅,任用能吏,公正廉明,境无盗贼,真可谓‘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萧一山语),坚决执行了雍正皇帝矫正其父康熙晚年宽纵之弊的为政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雍正七年秋,万际瑞调任浙江提督,大不得人心,里巷有歌谣,将之与李卫做对比,说:“李太保督浙万民安业,万提督到任阉省胥谗。”雍正十二年,李卫已调任直隶总督,偶与户部尚书海望同勘海塘至浙,远近村民以为李卫重来任官,“额手迎者蚁屯数十里,欢声应天”,可见其得人心之深。而李卫光明磊落、为民请命、勇往直前的品格作风,无疑拉近了“清官”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距离。

李卫任浙江总督时将浙江治理得井井有条,清世宗敕谕他与另一模范督损田文镜将居官经验编成《州县事宜》一书,并冠以圣谕,颁发刊行,令各地官员学习。在这本书中李卫从征粮、征米、积储、救灾等十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为官经验,涉及了治理州县的各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李卫亲力亲为、勤政务实的任职风格。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李卫还能“大义灭亲,不徇私情”。雍正六年,李卫远在江南家乡原籍徐州的堂弟李怀谨、李信枝,居乡“放纵不循礼法”,李卫得知后,便发了一道公文给江苏淮徐道,竟让徐州方面将两人押来浙江,两年后才放其还乡,弄得李氏族人“交口腾谤,甚有欲改姓氏为加罪之地者”,想改姓以不再受李卫的控制。李卫认为此事自己大义灭亲,以防因家事妨碍“审办公私”。

雍正对李卫这种忠君尽责的精神十分赞赏,曾在奏折中批谕,对他的忠诚勤敏没有顾虑,所不放心的是“尔以少年锋锐之气,而兼报效情殷,与上司僚友中过于强毅自用,致招恃恩犯纵之讥”。可见,李卫能脱颖而出,受到重用,并成为雍正所赞誉的“模范督抚”,根本还在于耿耿忠心,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雍正的执政思想。

大才微过

“小疵不足掩金玉,微过安能累大才。”以李卫的本领与性格,是不可能事事追求完美的,也不可能事事谨小慎微,万无一失时才有行动。金玉微瑕,大才小过,反为世事人情之淳美也。对此,雍正体现了治世明君的眼光和胸怀,容忍且不断规正之,但决不困缚住他。《清史稿》言:

世宗在藩邸,知卫才,眷遇至厚,然察卫尚气,屡教诫之。其在云南,或有餽於卫,卫又令制“钦用”牌入仪仗。上谕之曰:“闻汝恃能放纵,操守亦不纯。川马骨董,俱当检点。又制‘钦用’牌,是不可以已乎?尔其谨慎,毋忽!”卫奏言:“受恩重,当不避嫌怨。”上又谕之曰:“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汝宜勤修涵养,勉为全人,方不负知遇。”

雍正最为赏识的三个督抚鄂尔泰、田文镜、李卫均非科甲出身。鄂尔泰、田文镜是旗人出身,而李卫则出自捐纳。李卫因其才干和勇于任事的风格为雍正所赏识,不仅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介微员升至封疆大吏,而且长期集督、抚、盐政三职于一身,其柄权之重,前此未有。由此可以看出,雍正在选拔任用官吏时并不拘泥于官员的出身和资历,而更看重他们的实际才干。

同时,雍正也能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对其弱点谆谆教诫。李卫自入仕以来,不瞻情面,勇往直前,但也负气好胜,率性不拘,与同僚关系不甚融洽,甚至引起诸多非议。贵州巡抚石礼哈向雍正密奏“李卫在云南,骄奢放纵、威福自态,不顾公论,专任私情。凡文武官员有附其门者,即竭力庇护之;有与己不合者,辄多方谋去之”。雍正对这份密折却未做任何批示。当云贵总督高其倬在批评李卫这个属下“轻视同官”,“往往盛气凌人”时,雍正则批谕“此人心肠、本领是个好的,琢磨他,期于上进,莫负朕惜才之意”。

到浙江任后,李卫每次出门都是鼓乐齐鸣,前呼后拥,引得众人争相围观。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李卫每次弹劾别人,还扬扬得意地将奏章抄写一份向弹劾之人展示,以示“公开公正”。就这样胡闹,雍正帝仍给予包容,说“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者,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视国政如膜外之风耳”。

对于李卫,雍正总是尽力保全,“朕常加训诲,此人但取其心地好”,“李卫以气凌人傲慢则有之,至于居心,颇有为国报效之诚,才情亦属难得,朕时加教诲,但只自是一病,为其瑕玷耳”(《景印摘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世宗宪皇帝硃批谕旨》,第186册,第402页)。

雍正登位,出于加强皇权,亲揽庶务,全面了解各级各地官员治政情况的需要,于雍正元年(1723)下令各省督抚密上奏折,使封疆大吏有了上密折的权力,后来雍正又把上密折的权力扩大到提督、总兵官、布政司、按察使和学政等地方官员,还有一些小官因受到雍正的信任也获得了上密折的权力。

皇帝的宠臣如田文镜、李卫等常用密折向他奏报情况,他也常用密旨向这些大臣发出谕旨。如他在公开场合极力推崇李卫,但也深知李卫有为人骄纵、粗疏的缺点,雍正帝在密旨中对李卫的批评,是说中要害的,但是雍正帝却用密旨使李卫知道自己的缺点,又不使其他官员知道,保全了李卫的面子。

雍正皇帝对于“御下”之术,有一独具之特色,那就是“看八字”。雍正精通命理,且以此为用人之佐。据《明清皇室与方术》《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载,李卫在密折上提到他因担忧政事而致吐血的事,雍正的朱批是:“将你八字随便写来朕看。”李卫随于三月廿四日的密折上报了八字:“臣系戊辰年正月初一日午时生,因未交春,仍照丁卯、癸丑、乙亥、壬午为八字,理合声明。”

雍正将所有大臣的八字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被划入上等的大臣,提拔重用指日可待;被划入下等的大臣,几乎就意味着“打入冷宫”。” 

比如另一位受到重用的大臣鄂尔泰。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患了重病,雍正皇帝闻讯后在奏折上批复:“你好么?将你八字随便写来朕览。”鄂尔泰果然将自己的八字奏报给他。在看过鄂尔泰的八字后,雍正皇帝松了一口气,批道:“朕因你少病,留心看看,竟大寿八字,朕之心病已痊愈矣。” 李卫后来,屡屡被雍正重用,与其生辰八字当有脱不开的关系。

李卫的直率必然得罪不少官僚大吏,他们向雍正告状,雍正帝不是惩戒李卫,而是回护和告诫之。如雍正二年,有人向雍正帝奏报李卫恃能放纵,粗率无礼,操守亦不能纯,间有巧取之处。雍正只是告诫:于督抚上司,嗣后极宜谦恭持己,和平接物。雍正十二年正月,又有人谓其任性使气,动辄使口肆骂,雍正谕之曰:“谨言之戒,朕屡经谆训,不营再三。丈夫立身行己,于此等小节不能操持,尚何进德修业之可期?后当竭力悛改,时自检点,勤加从容涵养之功,渐融粗猛傲慢之习,则谤毁不弭自消矣”。

由此可知雍正对李卫何其厚爱也!李卫并无显赫背景,但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至雍正五年(1727年),不过十年之间,从一个从五品的员外郎闲职,一路飞升,官居总督,成为朝廷一品要员、封疆大吏。李卫这样非科举出身的人能长期得到重用,主要还是取决于雍正的选材标准。

康熙晚年选官,最重官员操守,结果各地官员只顾清廉虚名却不做实事。雍正上台后,常说清官如同“木偶”,中看不中用,对社稷民生毫无裨益。因此,雍正帝用人首在才干,恰如李卫的谥号“敏达”,既反映了李卫的为官之道,也反映了雍正的选官标准。李卫与雍正,正是生逢其世,恰逢贵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另外可以作为趣笔,而可以在此说明的是,李卫可真不是大老粗,而是“内秀”得很。尤其对奏章稿案的陈词,极其精细敏捷,上奏的文书一定要幕僚读给他听,随处不妥随处指正、修改后才放心!笔记小说中也记载了不少李卫精敏文书的趣事。

例如,李卫患痔疮期间,想让幕僚将自己的隐情告诉雍正,幕僚不知如何表达,久久不能下笔,李卫想了想说:“何不云坐处不安耶”( 赵慎畛撰《榆果杂识》,中华书局,2001年,第105页))?幕僚听后心悦诚服。

从文献知道,早在雍正二年(1724)李卫擢升云南布政使时,雍正就颁赐 “公勤廉干”匾额,并赐予仅有王公大臣才有资格使用的上奏用折匣,这说明李卫的奏疏水准,雍正皇帝是高度认可的。

由现存李卫的遗文,很容易便会发现曾被指斥为粗率不知书、暴躁少学养的他,竟然也能落笔生花、文采斐然。诸如盐政、海塘、匪盗、水利、垦荒、赋役、治、军务、文教、赈恤等国计民生诸多公务文章,或三两篇,或四五篇,管中窥豹,就足见一位聪敏练达、勤勉实干、功业显著的“国之伟器”(雍正语),虽然身存缺点,然而不避嫌怨、敢作敢当。

李卫在任浙江总督时,浙江人查嗣庭、汪景祺因文字招祸,牵连整个浙江文人不能参加乡试。李卫因此一面告诫监督文人改过,一面亲自撰写奏疏向雍正皇帝求情,终于换来了科考的恢复。第二年殿试的一甲3名,即状元、榜眼、探花都被浙江人取得,因此深获人心。(上以查嗣庭、汪景祺之狱,停浙江人乡会试,卫以文告严督。逾年,与观风整俗使王国栋疏言两浙士子感恩悔过,士风丕变,乃命照旧乡会试。《清史稿》)

天命诚得

“天命从来非偶得,九重紫阙为君开。”天命不是偶然能得到的,九重紫阙之开,岂是侥幸轻松所致?李卫的诚心,李卫的能力,李卫的坦荡,李卫的无惧无畏,成就了李卫的一世功名,辉煌人生。即便在自己的大贵人雍正去世,而“新主子”乾隆不待见自己的情况下,李卫依然保持了本色,“勇于任事”!

李卫在任直隶总督期间,雍正对其政务屡次称赞、嘉奖,这也使得李卫大刀阔斧地对直隶进行了整顿。乾隆继位后,立即召见李卫,赠先帝所遗“朝珠”,并且把治理北方水患的任务交给了他。乾隆皇帝虽对其温言抚慰,并对其在直隶的政绩大加赞扬,但已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气氛”早已不是此前的“融洽”了。

直隶总督李卫曾经奏报乾隆皇帝:

今年二麦收获比往年多了近一倍,全省普遍丰收,有些个别地方有轻微的灾情,但并不影响全局。

乾隆看到奏折后,表现得却并不十分兴奋。朱批道:

“据报秋成分数已悉。今年直隶年成仰赖上天慈恩,实为丰稔,内外共知,前蒙皇考嘉奖,归美地方大吏,朕敬闻之。总之,督抚奏报秋成,不可粉饰一字方是。为国为民之大臣自然感召天和,若一毫不实,是为匿灾,其他政绩皆不足观矣。”

雍正宠臣李卫在乾隆皇帝眼中,已经只是个需要时常警告批评的普通臣属了。

乾隆三年(1738),李卫被免兼管河道后不久,就参劾直隶河道总督朱藻挟诈误公贪劣各款,以及朱藻胞弟、革职广宁知县朱蘅以私书挟制地方官干预赈灾案。

乾隆皇帝出于某种考虑,明显袒护直督李卫的对立面。而朱藻此时已经明显看出李卫失势,所以力图垂死挣扎。朱藻上奏说:

“督臣李卫,因臣到任办理数事,未与会稿,遂怀愤恨,竟有势不两立之局,意欲设法陷害。而署永定河道齐格,因臣曾经严饬数次,亦心怀怨恨,捏禀李卫,怂恿挑拨,无所不至,李卫身为大臣,并不详加审察,信而不疑,看此情形,将来不能同寅协恭,必至贻误工程,有偿公事。”

看到奏疏的乾隆皇帝,态度明显对李卫不利:

“李卫固属一偏之辞,至汝所奏,亦不得为持中之论,若果能尽心公务,虽百人陷害何妨,若自己心地不清,或器满易盈,则亦不可赖此先人之言,遂安然于事外也。诸凡朕自有酌夺,至齐格才情原好,但居心巧诈,善于搬弄是非,然此际工程紧要之时,伊系经手之员,不可骤换,俟得一熟练河务之员,再将伊调用京员试看。汝且与顾琮严行查察约束,倘伊有挟私作弊,怠忽工程之处,即行严参可也。”

李卫在去世前,掌握了朱藻贪污的具体证据。九月甲子日,李卫再次参奏:“总河朱藻挟诈欺公,贪残虐民各款,请革职治罪。”乾隆推却不过,只好派兵部尚书讷亲、刑部尚书孙嘉淦审理核实,将朱藻革职,与其弟按律治罪。朱藻成为直督李卫临去世前参劾的最后一名官员。

李卫不畏权贵,疾恶如仇,敢于秉公执法,正如美国人衡慕义《清代名人传略》所云:“他对贪官和残忍的地主却毫不留情,不管他们的地位和政治背景如何。因而,他受百姓爱戴。”

然而,被皇权操纵于股掌之间的李卫,遭乾隆狠狠戏耍是难免的。《清史稿》:

高宗南巡,见西湖花神庙卫自范像并及其妻妾,号“湖山神位”,谕曰:“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命撤像燬之。

乾隆南巡,见西湖花神庙里立着李卫自己及其妻妾的神像,号“湖山神位”,乾隆下谕说:“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命撤像烧毁。

但乾隆毕竟是乾隆,御下有术;而李卫也毕竟是李卫,为臣有方。

乾隆三年十月二十二日(1738年12月3日),李卫因病去世,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敏达。(《清史稿》)

乾隆还是给了李卫应有的荣耀。

乾隆三年(戊午年,1738冬十月,直隶总督李卫病逝于任内。当时二十二岁的翰林袁枚曾为他撰《直隶总督兵部尚书李敏达公传》,以堂正光大的语言,历述建树和功勋。李卫对大才子袁枚曾有知遇之恩。袁枚也因此对李卫赞不绝口。

据袁枚记载,尹继善评论过鄂尔泰,田文镜和李卫三个“模范督抚”。雍正帝曾召见督臣尹继善,问他在督抚当中该向何人效法,尹思之有素,应声回答,因论雍正历来表彰的“模范三督抚”:

“李卫,臣学其勇,不学其粗;田文镜,臣学其勤,不学其刻;鄂尔泰大局好,宜学处多,然臣亦不学其愎也”(《小仓山房文集》卷三)。

在《子不语》中,还有《李敏达公扶乩》一文,原文如下:

李敏达公卫未遇时,遇乩仙,自称零阳子,为判终身云:“气概文饶似,勋名卫国同。欣然还一笑,掷笔在秋红”。旁小注曰:“秋红,草名”。当其时,无人解者。后公为保定总督,劾总河朱藻而薨。后人方悟:朱者红也,藻者草也。

李卫临死,眼里也揉不得沙子,一定要把权奸之臣参劾掉。如此光明磊落、洒脱本色的李卫!如此真实鲜活、襟怀坦荡的李卫!如此才干超群、胆气超人的李卫!如此小过大才,天所厚爱的李卫!何其可爱也!反经合道,道不远人。天命非偶得,紫阙为君开!

(本文多参考《直隶总督李卫》·马永祥 吴蔚编著)

张红星教授注:

反经合道: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道义。明·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权;矫诏诛羌,反经合道。”

生而知者:天生就懂。典出《论语·述而》:“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无行:没有善行;品行不端。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裴骃集解引李奇曰:“无善行可推举选择。”

岸然:严正或高傲貌。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侂胄未信,谒忠定以探其意,忠定岸然不交一谈。”清·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英》:“谈笑间,忽一伟丈夫岸然自外入,鹘睛荧荧,其貌狞丑。”

紫阙:帝王宫阙。汉·焦赣 《易林‧讼之贲》:“紫阙九重,尊严在中。”唐·陈子昂 《送麴郎将使默啜序》:“不踰青春,复命紫阙。”明·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恩洽九重瞻紫阙,时来六翮起青霄。”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84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相关阅读

  • 为扮好一个越剧角色,男大学生“狂减”40斤

  • 近年来,又美又飒的越剧正焕发新生,收获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喜爱。在大学校园里,越剧社团、越剧活动等越来越热闹。前不久,浙江农林大学举办的“林声越韵”越剧经典折子戏专
  • 长三角地区牵手共同应对夏季用电高峰

  • 6月11日,从浙江省能源局、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近日,浙江、安徽两省签订2024年迎峰度夏电力置换互济协议,更好发挥长三角区域省间电力互济互助作用,进一步加强浙江省和
  • 浙江高考收官 6月26日左右发布成绩

  • 潮新闻 记者 纪驭亚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的考生满脸笑容走出考场。潮新闻记者 潘海松 董旭明 摄随着今天下午4:30地理选考结束铃声响起,浙江高考顺利落幕。潮新闻记者从浙江教
  • 潮声丨浙江“考古小学堂”,讲什么?

  • 潮新闻 执笔 顾雨婷“恐龙是怎么灭绝的?”“一万年前的稻谷是怎么保留下来的?”“成吉思汗的墓在哪儿?”近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来到金华浦江县龙峰小学,为学校三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反经合道

  •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
  • 嗨爆了!助力孝南电商,共享商达盛宴!

  • 6月5日,由省商务厅指导、湖北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主办的“域见荆楚·生态共振——618商达撮合会”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办,2000余位品牌商、带货团长、MCN选品机构、网
  • 国足晋级!

  • 11日在曼谷举行的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36强赛C组最后一轮比赛中,泰国队3:1战胜新加坡队,最终排名小组第三。中国男足排名小组第二,晋级下一阶段18强赛。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