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小花携着金黄的麦浪 |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日期: 来源:三农会展收集编辑:三农会展

中国农民诗会优秀作品赏析

作者杨文通,笔名木易草根,汉族,生于1951年7月。云南普洱市宁洱县同心镇石膏井村人,系普洱市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开始写作,作品散见于《云南政协报》《普洱日报》  《古今普洱》《普洱文苑》《太阳河》《普洱文艺》《历史名镇石膏井》《山水清音听未了》等报刊书籍。格言:阅读丈量世界,泼墨陶冶灵魂。任何一条路,都有转弯的时候。


相约 漫步花海间

     ——写在宁洱县同心镇石膏井村三月首届油菜花节

(节选)

(一)

怒放的油菜花

在微风中摇曳

旋出一片黄色起伏的海洋

宛若千万只小手

频频挥舞致意

纯情浪漫的骨朵

默默地装扮

静静地等待

好奇儒雅的游客

欣赏自身的璀璨与娇媚

放眼过去

沿河两岸的小花携着金黄的麦浪

犹如伸开了的双臂

把你揽入绿肢黄裳

浑厚温馨的怀囊

(二)

在这三丫清泉汇拢的田野

祖宗把它称作"三岔河"延续至今

一岔钻出天生桥洞

一岔源自历史名镇石膏井

一岔淌过承蒙文物保护的青云桥(火烧桥)

三条河

孕育着动魄怪异幽默的传说

天生桥 石膏井 青云桥

百年来的无数骚人墨客

曾为其耗墨费神魂牵梦萦

而今好客飘香的油菜花依然恳请

骚人墨客兴趣浓时的挥毫采风

花海的尽头便是那百年古桥

历尽风雨饱经沧桑

见证着历史的屈辱和辉煌

中华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经》写出了春耕劳动的欢快与繁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产业的重要性,更饱含哲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内核与精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不畏艰辛的劳动情景至今举目可见。弘扬、传承、创新农村诗词文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活动合作及咨询

邮   箱:[email protected]

电   话:010-82101821

             136 7115 8949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0号4号楼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802室


编辑 | 杨柳依

审核 | 刘夏 徐诗博

责编 | 冯慧

监审 | 尹丽爱


相关阅读

  • 精准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 近年来,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立足市场需要、群众需求,锚定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以职业技能提升推动就业提质增效,为镇沅县经
  • 4名干部,同日被通报!

  • 10月2日,云南省普洱市纪委发出《关于3起违反值班值守纪律问题的通报》,引发各界广泛关注。通报称,为做好重要节点时期的安全工作,严明值班值守工作纪律,普洱市委市政府对全市部分
  • 集中曝光!多名干部双节值班脱岗!

  • 10月1日下午,云南省普洱市纪委官方微信公众号“清廉普洱”发布《关于违反值班值守纪律问题的通报》,多名领导干部违反值班值守纪律,被公开予以通报。通报称,为做好重要节点时期
  • 中华慈善总会携爱心企业向普洱市捐赠AED设备

  •   慈善公益报(李济慈)9月25日,中华慈善总会携爱心企业向云南省普洱市慈善总会捐赠AED(半自动体外除颤仪)仪式在普洱市民政局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红心闪闪 呵护生命”。第
  • 达州东部经开区:赶订单忙生产 全力拼搏三季度

  • 三季度是决定全年经济目标任务能否实现的“黄金期和“关键期”。达州东部经开区各企业铆足干劲赶订单、忙生产,全力以赴拼搏三季度,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圆满完成。在达州市
  • 普洱市持续为优化营商环境赋能

  • “企业投资落地,就看当地是否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普洱优越的营商环境、高效务实的服务,让我们能够安心在这里投资兴业。”“普洱农业资源丰富,加之政府及各部门的热情支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村网共建”赋能攸县乡村振兴“满格电”

  • 株洲新闻网10月7日讯(通讯员 谭依凡)“感谢供电公司的支持,不但优化了线路,村民在‘村网共建’平台上反映的用电需求也帮我们解决了,在家门口就可以随时享受用电服务,村民用电便利
  • 五莲县: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   早晨7点30分,五莲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的李小鹏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他要等着同班的小明(化名)一起进教室。原来,学校这周的好习惯主题是“团结互助”,李小鹏的任务就是帮助小
  • 我院与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8月18日上午,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与大连国际仲裁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顺利举行,双方围绕共建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优化涉侨仲裁法律服务等议题展开交流座谈。辽宁省归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