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洪涝灾害灾区传染病防治知识(下)

日期: 来源:沈阳卫生健康收集编辑:沈阳卫生健康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1日至17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防灾减灾刻不容缓!面对灾害,让我们共同携手,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他人。提升防灾减灾意识,掌握急救自救互救技能!

一、洪涝灾害地区常见的食物中毒有哪些?

1.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常因食用霉变粮食发病,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不适、乏力、发热等,多为水样便,无粘液、无脓血便,中毒在停止食用霉变粮食后病情自动减轻,一般不会死亡。预防: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不要吃。粮食、水果、蔬菜有少部分霉变或腐烂的,经过适当挑选和处理,如清洗、加热或去皮等处理加工后食用。

2.细菌性食物中毒。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泻、腹痛、恶心、呕吐,有时有发热、头痛等。主要因食用已死亡(淹死、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肉和腐烂变质的食品(剩菜、剩饭等)引起。预防:吃新鲜的或有包装的未污染的食品;不食用常温下放置超过4小时的熟食,剩饭菜一定要加热煮熟再食用。

3.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为误食有毒物质引起。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的条件所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易被误食。发病快,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病,死亡率较高,要及时就医。预防:加强农药、亚硝酸盐及化学物质管理,严防农药滥用或污染食物;对可能受农药污染的瓜果、蔬菜,在食用前应清水浸洗15分钟以上。

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常因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引起,也可因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四季豆或发芽的土豆、毒蘑菇引起。应及时去医院急救和对症治疗。预防:不吃猪的甲状腺、肾上腺及被污染的鱼;豆浆要彻底煮沸;四季豆、扁豆、荷兰豆等豆类食物要烧熟煮透再吃;不要擅自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二、洪涝灾害后要预防哪些传染病的发生?

洪涝灾害发生后,灾民多在临时居住点集中居住。由于人群密集,公共卫生设施简陋,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一旦发生传染病症状应立即就医,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1.洪涝灾害后需要注意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灾区常见肠道传染病主要有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发热、无力等。

(1)细菌性痢疾。不进食未洗净的瓜果、蔬菜,瓜果要削皮吃,少吃凉拌菜,不吃或少吃熟肉凉盘食物;食用生大蒜有助于预防;食物加工要煮透;饭前便后、加工十五前要洗手;防止饭菜被苍蝇叮爬;不喝生水。发生水样便、稀便、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应立即就医。

(2)甲型肝炎。不进食未洗净的生菜、不吃未煮熟的贝类等海(水)产品。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出现皮肤、眼睛巩膜发黄、恶心、厌油、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

2.洪涝灾害后需要注意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洪涝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3.洪涝灾害后需要注意其他疾病。

(1)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以咳嗽产生的飞沫所带的微生物最多,极易引发如流感、肺结核等疾病。预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外出必要时可戴口罩。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以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都要用清水和肥皂洗手,打喷嚏和咳嗽时要背对他人,用手纸掩住口鼻。注意气候变化,防寒保暖,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2)预防“红眼病”。“红眼病”是急性出血性内膜炎的俗称,是由细菌或病毒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传染的。传染力较强,发病急,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主要表现有:眼不自觉流泪,结膜充血,眼红,有异物感、灼热感、分泌物较多,常感到视物模糊、怕光。预防:注意手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不用脏水洗脸,不与他人共用毛巾。




作者:王世超

来源: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编辑:白冰 孙凯峰

校对:邱伟 陈泽明

初审:孙百军

审核:徐江


相关阅读

  • 新疆已建成3支医疗应急救援国家队

  •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 苏璐萍报道)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为提升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队(新疆)应对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灾害应急处置能力,5月11日,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
  • 【健康知识】春夏季呼吸道传染病健康提示

  • 春夏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流感、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百日咳等。当前监测数据显示,新冠病毒JN.1变异株引起的全球疫情已过高峰并下降至较低水平,我国
  • 湖南疾控:“五一”长假出行健康小提示来了!

  • 湖南日报4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阳乐 通讯员 张亚娜)“五一”小长假来啦!大家外出踏青旅游的出行规划想必已是满满当当。为了大家快乐出行、身体健康,湖南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强监管领航 织密投资者“保护之网”

  •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5月15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对投资者保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现场,吴清明确要从五个方面将把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
  • 2024年“醉美河外”美图征集啦!

  •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师生发现校园美丽景象,记录身边的爱与感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河北外国语学院现开展2024年“醉美河外”美图征集活动。具体要求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