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五莲,已经等了你5000年

日期: 来源:五莲县融媒体中心收集编辑:五莲县融媒体中心


世人对五莲的着迷

大多是从“奇秀不减雁荡”

这句诗开始的

历史化作这里千百年的守卫

让这座城变得厚重而有分量

△ 五莲县城 摄影:张波


五莲

已经静静地在这里

等了你5000年

五千余年沧桑浮沉

丹土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见证了

五莲从远古至秦汉乃至明清的历史变幻

古朴陈实的石器、玉器和陶器

揭开了五莲文明的曙光

秦时明月曾在这里高悬

延绵千年的汉家风采滋养着

五莲这片神佑之地

△ 丹土遗址

53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先民

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随着岁月的流逝,

五莲历史的余韵文化的甘醇

愈加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悠长

△ 丹土遗址发现房址

千百年来

长城早已融进中华文化

成为一种精神标志,流淌于国人的血脉

被誉为“长城之父”的齐长城

始建于春秋时期

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

是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

年代最早的古代长城

△ 齐长城

岁月更迭

历经千年风雨

齐长城遗迹如今仍蜿蜒屹立于

齐鲁大地的群山峻岭间

在齐长城五莲段

留下了许多古老的故事传说

迎接着每一位“时光探寻者”

△ 齐长城  摄影:王军

“五莲县,山连山,大小山头三千三”

山,赋予了五莲这片神奇土地

钟灵毓秀之气

登顶回望

峦峰叠翠,风光旖旎

奇峰怪石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 九仙山 摄影:张弘

相传汉明帝时

“有九老人饮酒万寿峰下

一日同化去”而成仙

九仙山以此神话而得名

距今已2000余年

明万历年间

朝廷敕赐九仙山的别峰五朵峰为五莲山

从此,九仙山与五莲山并称双绝

△五莲山 摄影:李岩

五莲山、九仙山自唐宋以来

就有诸多文人雅士在此流连驻足

题字赋诗,饮酒觞咏,抒情言志

留下了大量佳作名句

使两山有了“千古文章府”之雅称

苏轼誉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

誉九仙山“九仙今已压京东”

更为五莲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

△ 苏轼题刻-奇秀不减雁荡

传说战国马陵大捷之后

齐国军事家孙膑辞去军师一职

选择隐居在九仙山苍敖岭西麓抱犊峰下

聚徒讲学、研读兵法

写成了千古不朽的军事巨著《孙膑兵法》

众多的游客被孙膑遗风所吸引

在千百年后选择来到孙膑书院

瞻仰一代军事家的风范

△ 孙膑书院

900多年前

一代名家苏轼对五莲情有独钟

他在这里创作经典无数

还曾在丁家楼子西南山峰石壁上

留下“白鹤楼”“留月”“第一山”等

多处墨迹

在时光雕刻的脉络里

散发着醇厚悠扬的魅力

△ 苏轼题刻-白鹤楼

△ 苏轼题刻-留月

△ 苏轼题刻-第一山

浓浓的人文情怀

使一方水土民风淳朴、地灵人杰

来到屹立400余年的丁公石祠

在这个中国现存唯一一座的

全石榫卯建筑结构祠堂中

去回顾石祠的主人

《金瓶梅》的作者丁惟宁的传奇故事

△ 丁公石祠

跨越900余年

探幽寻古,穿越古今

仿佛和古人进行了一场隔空对话

别有一番风味

五莲县于里镇小窑村

第一次被载入史册距今已600多年

小窑村红色历史璀璨,文化底蕴深厚

晚清时期

管氏“一门五进士、叔侄四翰林”

声震齐鲁

小窑村也被誉为了“探花府”

△ 小窑村

一百年前

青砖黛瓦、古韵悠悠的管氏祠堂修建而成

一百年后

古朴的木质窗棂依然呈现出

名门望族的气势

吱呀一声,推开厚重的祠堂正门

扑面书香气韵,顿觉沁人心脾

△ 管氏祠堂

登上耸立的魁星阁

去领略古人的文韬谋略和家国情怀

这里虽已不再藏书

但登高望远也易生胸怀阔大之感

驻足一瞬

便有遨游千年之感

△ 魁星阁 摄影:李佑荣

层峦叠嶂,苍松翠柏间

是气势雄伟的光明寺

400多年前

明万历皇帝下诏书

赐寺名“五莲山护国万寿光明寺”

如今的光明寺

楼台亭阁依旧异彩多姿,相得益彰

△ 光明寺 摄影:李佑荣

走过400多年的历史

光明寺的钟声依然纯净

涤荡着往来游客的内心

庄严肃穆的莲花净土

仿佛置身于世外之地

在悠扬的钟声里感受春日的宁静

△ 光明寺

煎饼成为五莲县的主食

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五莲煎饼是纯手工、纯粮食制作

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糖、香精

有的只是粮食本身淳朴的香味和甜度

一摞摞煎饼养育了一代代五莲人

承载着沉甸甸的乡愁

△ 五莲煎饼

味道香醇的许孟烧烤

皮薄馅大的许孟炉包

还有那白嫩爽滑的街头大豆腐

肉嫩多汁的五莲烤全羊

回味甘甜的五莲绿茶……

它们的历史渊源都要追溯到百余年前

时至今日

仍是五莲人无法忘记的味道

△ 许孟烧烤

△ 许孟炉包

△ 街头大豆腐

△ 五莲烤全羊

△ 五莲绿茶

茂腔一唱

饼子贴在锅沿上,花针扎在指头上

茂腔在五莲人心目中

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五莲茂腔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戏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 五莲茂腔

五莲茂腔

朴素自然,乡土气息浓厚

唱念俱用当地方言

易听易懂,字字入耳

如今,在五莲这方热土上

茂腔这门艺术之花正灿烂盛开

在全国各地也正吐露新芽

△ 五莲茂腔

盘丝结带,扣诸心扉

细节之美,恒久经典

用一针一线的穿引

将古典与艺术完美融合

在五莲,有一种精致的美

叫做刘氏盘扣

△ 刘氏盘扣

刘氏盘扣在五莲已经有

100多年的历史了

几代人的传承

将盘扣技艺发展丰富

历经岁月变迁

刘氏盘扣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

诠释的淋漓尽致

△ 刘氏盘扣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五千年,仿佛刹那间

村落成了城,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品不完的历史沉淀在等你

看不完的风光美景在等你

吃不完的花样美食在等你

来五莲吧

在这座等了你5000年的山城

去寻找你的诗和远方


相关阅读

  • 传承弘扬齐长城文化 提升保护利用水平

  • 搭建交流平台、共享典型经验、推介旅游资源……9月26日至27日,2023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齐长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淄博举办。大会以“执淄之手·齐遇长城”为主题,旨在更好
  • 光明区2023年秋季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班开班

  • 10月9日,光明区2023年度秋季退役军人全员适应性培训班正式开班,约20名退役军人参加培训。当天,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分管负责人在动员讲话中指出,退役军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 光明街道开展新兵跟踪教育

  • 为及时了解夏秋季入伍新兵的思想状况,帮助新兵更好地适应部队生活,切实打牢安心服役的思想根基,10月11日,光明街道人武部主要负责人率队前往东莞某部开展新兵跟踪教育工作。“到
  • 广州人民公园“庆生”102岁 借数字技术活化历史

  • 长期活跃在人民公园的群众团体登上“相约音乐亭”舞台表演节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摄有市民专门来盖章,追忆公园当年的邮市 陈秋明 摄举办多场经典文化活动,百年历史
  • 光明区多部门合力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

  • 记者从光明区交安委了解到,光明区合围社区电动自行车违法联合整治行动正持续进行,连续三天的整治行动中,街道、社区、交警、公安部门合力整治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全力以赴营造更
  • 化学生物学与组学分析研究论坛在光明举行

  • 日前,由光明区人民政府指导,南方科技大学光明高等研究院承办,南方科技大学先进光源中心筹办的“化学生物学与组学分析研究论坛”在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南方科技大学光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五莲,已经等了你5000年

  • 世人对五莲的着迷大多是从“奇秀不减雁荡”这句诗开始的历史化作这里千百年的守卫让这座城变得厚重而有分量△ 五莲县城 摄影:张波五莲已经静静地在这里等了你5000年五千余年
  • 30000亿,KKR要来了

  • 这要从一次会面说起——上海金融官微透露,本周,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周小全会见美国KKR集团全球合伙人、亚太区执行主席路明一行,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会面中,路明表示KKR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