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音 | 黄永玉,那个“好玩的老头”走了

日期: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收集编辑:南方Plus客户端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99岁老顽童黄永玉和这个世界的告别,仿佛一纸暂无归期的留言:走啦。


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这位天才、鬼才、怪才留下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在许多人眼里,黄永玉是那个“好玩的老头”。他爱山爱水,爱猫爱狗,爱亲人爱小孩,爱世间万物……


有媒体曾评价:“他有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大于时代,大于命运,大于痛苦,大到足以让他扭转结局,把悲剧写成喜剧,把苦变成笑话。”


黄永玉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


少时离家,故乡湘西始终是黄永玉的创作源泉,也由此造就他一生赤诚、坦荡、野性、倔强鲜明的性格特点。


1924年,黄永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半岁时随父母回凤凰老家。他的父亲是当地男子小学的校长,母亲是当地女子小学的校长。


少年黄永玉


12岁时,黄永玉背着小包裹一个人坐船离开了家乡,在陈嘉庚先生办的集美学校读初中。


后来,他又辗转到上海、台湾和香港。期间,当过瓷厂的小工,在码头干过苦力,在中小学任过教员,在剧团搞过舞美,在报社当过编辑,还干过电影编剧。


故乡在黄永玉身上有很深的印记,谈到黄永玉,总离不开湘西的水、湖、山,对他来说,故乡不只是记忆,而是一种艺术上的养分,提供创造力的源泉。


他称自己“依靠的是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并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乡的爱。

黄永玉《阿诗玛(之二)》1956年

1982年,黄永玉出版的《湘西写生》画的就是凤凰地区的景色。错落的屋檐、街边玩耍的小孩、穿城而过的沱江水……


离乡几十年后,黄永玉仍能清楚地回想起凤凰的种种,故乡的人与物,就此在黄永玉笔下活色生香。

翠翠和爷爷。沈从文小说《边城》插图


表叔沈从文


提到黄永玉,离不开其表叔——沈从文。


湘西被大众所知,要从沈从文的《边城》说起。黄永玉撰写的散文《太阳下的风景——沈从文与我》,记述了他与沈从文的诸多交往细节。他写道,沈从文不仅是他的表叔,也是其一生的领路人,鼓励他完成了离开凤凰小城、回国等人生重大改变。


沈从文(左)与年轻时的黄永玉(右)


1982年,黄永玉和沈从文一起回家乡凤凰。沈从文住在舅舅的老屋,两个人在吉首大学作讲座。


沈从文上台讲,他说自己毫无成就,算不得什么作家,也算不得什么考古学家,最大的天赋是“穿单衣过冬不怕冷,什么坚强也说不上的。”“我有一个习惯,我向前走了,我就不回头”。


第二个讲话的是黄永玉,黄永玉摆摆手,“手艺人,不会讲。”


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来,黄永玉回到故乡,在沈从文的陵园刻了一块石碑,上头写着: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黄永玉不走寻常路的人生,也像一场行为艺术。


12岁离开家乡流浪,14岁发表作品,50岁考驾照,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93岁开法拉利玩漂移,99岁他还画了一只蓝兔子作为贺岁邮票,想要100岁的时候开画展。


2023年《癸卯年》邮票

1980年《庚申年》邮票


70多岁时,黄永玉曾写过这样的自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此屋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一蹦三尺高

相比其他人,黄永玉多了分入世。他毫不掩饰地喜欢物质,喜欢宝石和最新的跑车。


他的率性与童真,诙谐幽默的言语背后,透露着阅尽世事的睿智与清醒。他说:“人只要笑,就没有输!”


黄永玉在作品前留影

黄永玉九十岁自画像


他目睹太多分离,见过太多生死。张伯驹、李可染、钱钟书、汪曾祺、黄霑、金庸……这些同时代的朋友均已不在:“所有老朋友都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


为了纪念故去的老朋友,黄永玉曾整理多年来所写的文章,出版了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以他的生动叙述和潇洒之笔,记述了多位好友的故事。


2020年5月8日,黄永玉一生唯一的爱人张梅溪也去世。两人的恋爱曾遭到张家的全力反对,他们依然私奔结婚,从此风风雨雨相伴一生。


黄永玉和爱人张梅溪


图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他亲手写下给爱人的最后一封情书——梅溪的讣告,让外界感受到这位狂放不羁艺术家的温情。


黄永玉为妻子亲手写的讣告


“我死了以后,我的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我自由得多。”在2018年的一档节目里,聊到自己的死亡时,94岁的黄永玉就像聊春游和天气一样平常,说完爽朗地笑了起来。


走过一生,黄永玉留下的,永远是那个游戏人间的孩童的样子:不惧生,不畏死,不服老,不服输。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 | 南方+客户端(记者 曹媛媛 李培 戴雪晴)

图片来源网络

主播 | 张轶凡

录制 | 张瑞威

编辑 | 朱丹

校对 | 曹柏英


相关阅读

  • 与黄永玉有约,撩开凤凰人的面纱

  • 黄永玉90岁自画像。黄永玉赠本报作品《乘势跨越》。一  有人直言,黄永玉算得上凤凰古城“奇货可居”的旅游资源,凤凰算是有幸搭上了黄永玉的顺风车、沾了黄永玉的光,此言极是
  • 作家黄永玉

  •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朱雀城》书影。黄永玉曾在北京作画、题字赠予本报。此为画作《湖南人牛气十足》。 我很庆幸与黄永玉先生的时代有交集,我更庆幸的是与黄先生成为朋友,与
  •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因为热爱,所以坚守

  • 因为热爱,所以坚守——记胡维霞与她的“古阳河茶业”游客在古阳河有机茶基地体验采茶。 通讯员 摄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沈德良 易博文 黄炜信 张英【核心提示】百度显示:古丈毛
  • 高秉涵和他的“乡愁四韵”

  • 高秉涵抵达菏泽机场,受到家乡人民欢迎。高秉涵在牡丹区档案馆介绍捐赠藏品情况。高秉涵向老兵家属介绍护送骨灰过程。仲夏时节,高秉涵时隔三年再次跨越台湾海峡回到菏泽,祭祖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音 | 黄永玉,那个“好玩的老头”走了

  • 南方有“+音”,每周末晚10点与您准时相约。 99岁老顽童黄永玉和这个世界的告别,仿佛一纸暂无归期的留言:走啦。 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这位天才、鬼才、怪才留下诸多颇具传奇
  • 四川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公开赛连界站开赛

  • 封面新闻记者 陈羽啸6月17日,为期两天的“四川航空·熊猫之路杯”2023年四川省全民健身乒乓球公开赛在威远县连界镇拉开帷幕。川内各路乒乓好手齐聚一堂,200余名乒乓球爱好者
  • 就在昨晚,这些名人纷纷来泉州“赴宴”!

  • 乘山风海浪,品刺桐滋味6月16日晚上“厝边的味道”最闽南美食嘉年华在泉州市金花人民广场璀璨启幕在这场饕餮盛宴上,参与者不仅可品街铺美食,还可赏泉州美食形象片,倾听国家级美
  • 一个粽子就够一家人吃 快来试试宁海横包棕

  • 视频制作 记者 张海玉“清明吃艾草,四月八吃柴脑,端午笋壳包”,作为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横包粽以其重量级的形象,在长街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