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清明特刊丨赓续“新华红”,彰显家国情怀

日期: 来源:江南时报收集编辑:江南时报

“文章浩荡卫神州,血溅太行志亦酬。党报事艰来日永,同侪心痛老成休。云山遥祭挥无泪,笔阵横开雪大仇。后死吾曹犹健在,不教胡语乱啾啾。”这是1942年著名新闻人邓拓在《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的《哭何云同志》挽诗。重读这首诗,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魏艳鸣仍感受到诗中蕴含着无限的悲痛和“笔阵横开”的气势。

清明时节,“缅怀”即是主题之一,魏艳鸣将传统文化创作融入节日当中,缅怀《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烈士。1905年出生的何云是《新华日报》第一任社长,1942年5月28日,何云在日军对太行山的大扫荡中牺牲。2014年8月,何云被列入国家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

“何其壮也!忆太行驰骋,华北纵横,报色鲜红热血写;云亦慰之,看笔墨赓传,江河潮起,松风苍翠劲帆飞。”魏艳鸣告诉记者,在创作这副楹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何云烈士的了解,投身革命的何云深陷囹圄,仍然坚贞不屈,直至壮烈牺牲。为此深感崇敬,特意为烈士创作了这一副嵌名缅怀联作。

何其壮也!忆太行驰骋,华北纵横,报色鲜红热血写;云亦慰之,看笔墨赓传,江河潮起,松风苍翠劲帆飞。——江苏南京魏艳鸣(撰)曹洋(书)

“烈士们的共性是有着英勇无畏的精神,爱党爱国的情怀,何云驰骋太行,创造华北办报的‘太行奇迹’是他的具体事迹,因此写作上联。”魏艳鸣说,在几次楹联活动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接触中,她感受到新华人“新华红”的政治定力,“新华拼”的务实底色。“‘新华红’的红色基因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我们要缅怀和传承烈士精神,将之化作动力,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魏艳鸣认为,《新华日报》将烈士精神世代相传,如今更加发展壮大、勇立潮头,为此创作下联“笔墨赓传,江河潮起”。

在魏艳鸣看来,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将楹联与书法相结合,使文化更加立体和丰富,老百姓也更加喜闻乐见,从宣传楹联文化和书法文化来说,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将二者融入到传统节日中,追怀先烈,寄托哀思,家国情怀得到充分彰显。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相关阅读

  • 清明特刊丨奋楫笃行铸丰碑

  •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节日,它实际是寄托着人们的一种信仰。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自古至今就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南京六朝春书
  • 清明特刊丨清明祭总理 楹联诉衷情

  • “健步扬眉,撑千般局困时危,敌阵挥戈凭指顾;天清日暖,携几缕春风佳讯,海棠含笑祭音容。”是楹联家、书法家郭传良为新华传媒广场周恩来楷模铜像所创作的楹联。郭传良表示,他观察
  • 清明特刊丨楹联,清明文化的一种精神载体

  • 一副挽联,满载对袁隆平院士的颂扬与缅怀;短短两行,寄托对淮海战役奋勇献身烈士的无尽哀思。“隆望超逾今古,重任荷肩,愿肥天下何妨瘦?平生挚着追求,鞠躬尽瘁,爱遗人间姓字香。”清明
  • 宁晋:河北省诗词协会一行到泥坑酒业采风

  • 海棠花开,净雅香溢。3月31日,河北省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剑章,带领省楹联工委成员、省楹联工委各市评委、宁晋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等一行30余人,到泥坑酒业采风调研,并参
  • “全民阅读 书香新乡”读书月活动启动

  • 3月31日,“红旗渠精神代代传”全省青少年阅读接力暨“全民阅读 书香新乡”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市第十中学举行。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王海萍出席仪式并宣布“红旗渠精神代代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清明特刊丨赓续“新华红”,彰显家国情怀

  • “文章浩荡卫神州,血溅太行志亦酬。党报事艰来日永,同侪心痛老成休。云山遥祭挥无泪,笔阵横开雪大仇。后死吾曹犹健在,不教胡语乱啾啾。”这是1942年著名新闻人邓拓在《新华日报
  • 江门市下大力气持续开展农贸市场提升行动

  • 江门日报讯 (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陈蔓霆) 摊主陆阿姨自2012年起就在蓬江区棠下中心市场售卖米粉等产品,改造后的市场让她眼前一亮:“比原来环境好多了,顾客逛得开心,我们也舒心。
  • 清明节期间,广州各出入境办证窗口暂停对外办公

  • 记者4月4日从广州公安出入境获悉,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清明节假期安排,4月5日(周三)清明节期间,广州市各出入境办证窗口暂停对外办公,请广大申请人合理安排办证时间;全市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