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威海市环翠区:精致城市 生活满是幸福

日期: 来源:环翠融媒收集编辑:环翠融媒

“来到这里后,觉得确实不虚此行,无论是从景观建设还是人文环境等各方面,都很不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华夏城得到了生动的实践。”

“我们今年刚高考完,来威海玩儿。来到华夏城,首先看到的是气势恢宏的牌匾,进入其中发现这里如同世外桃源一般,从导游小姐姐的口中得知这曾经是一个废弃的矿坑,而今已成一片绿水青山,感觉这是一项非常伟大的事业。

随着旅游季的到来,威海在一众旅游城市中再一次脱颖而出,成为热门打卡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穿行在环海路、半月湾、悦海公园等地,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精湛工艺。

在华夏城景区,不少游客感叹于自然的美丽迷人以及这绿水青山背后的修复艰辛。 

其实早在多年前,环翠区便在精致城市建设上持续深耕,积极推进华夏城产业提升项目,建成了生态文明馆、生态文明培训中心等5个重点项目,华夏城景区还获批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与此同时,环翠区积极推进造林绿化,新栽植黑松、侧柏等26万余株,完成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1.1万亩,抚育森林9.6万亩;邀请省地矿六院全程指导,完成全区53处废弃矿山的综合整治,让废弃矿山变回“绿水青山”。“持续推进52公里海岸线综合环境整治和30条河湖河道系统治理,将境内水体全部打造成流淌的景观带。持续加大空气污染防治力度,空气质量始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天蓝、水清、山绿、城靓’的城市生态底色更亮、成色更足,成功入选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环翠区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 

在聚焦系统更新,扮靓精致城市容颜的同时,环翠区还在练好城市精修功上狠下功夫。从细微处着力,根据“一点一策”原则,聚焦路口优化及公交站点改造,通过路口“小改造”带来出行“大变化”,解决群众出行的不便之处,营造更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

在统一南路翠竹小学门口,这里的绿化带改人行道工程已接近尾声,移除绿化带后,工人们重新平整了路面,铺设人行道板砖。改造后,将大大提升学生上下学高峰期出行安全。

在青岛路望岛岗附近,工人们正在重新补栽绿化带内的苗木。据介绍,通过缩小中心绿化带面积的方式,增加了一条由南向北左转机动车道,优化路口同行条件,将极大缓解高峰期路段的拥堵情况。

市区部分公交站点进行了港湾式改造,借鉴港口停靠船舶模式,将公交站台设计成弧形“向内凹”的形状,公交车进站停靠时不会影响其他车辆通行……

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给群众生活带来的变化却是巨大的。市民戚先生对此便是赞不绝口:“公交站台往路内侧改造后,开车不堵了,老人下公交车也安全了,这个改造是真好。”

精致城市建设不仅要让城市焕新颜,更要走好城乡共富路,打造美丽宜居村。

天青水碧、景美如画,不久前第二届威海国际周暨中国·环翠轻户外运动基地自行车赛在环翠轻户外运动基地举行。8公里的赛道上,参赛选手们全神贯注,飞速行驶,在沿途青山绿水和秀美村庄的景致中,尽情享受骑行的乐趣。

“收割时手心要朝外,一把抓住麦秆,镰刀朝根部锯开。”在位于桥头镇的环翠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威海市城里中学初一级部的学生们正在麦田里,亲自动手完成一次“烈日炎炎,挥镰收麦”的劳动实践。

近年来,环翠区发挥近郊守城优势、环境生态优势,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与建设精致城市一体谋划、协同推进,统筹实施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两清三化”行动,成功打造宝石山高效生态农业样板片区、玉皇顶文旅融合样板片区等2个市级、8个区级示范样板片区,建成石窝剧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等典型节点,形成了里口山、轻户外等一批近郊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集聚区,带动全区10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不仅如此,环翠区还深入开展农村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启动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卫生室、养老院等全部实现集中供热、清洁取暖,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5个、市级美丽乡村38个,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

精修颜值,苦炼内功,城市之美,不仅是始于颜值,更应精于内涵。围绕丰富城市内涵,环翠区多元发力推进城市治理,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5月中旬,环翠区搭建的全省首个“诚信大数据智慧平台”上线发布,开启了信用引领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平台已入驻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17个领域的百余家商户,推出了400多项信用惠民应用场景,着力提升公众信用建设获得感、满意度。

里口山医院项目室内精装修施工也正在全面展开,工人们加班加点赶工期,推进项目进度,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各项验收工作并启动试运行,与全区372家医疗卫生机构共同构建起“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建成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7处、农村幸福院15处,养老机构总数达23家、床位达3783张,建成社区食堂33处、农村老年餐桌44处,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持证残疾人享受就餐和话费补贴,累计提供就餐服务76.5万余次,居民生活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 

生态高颜值,生活高品质,民生高福祉。近年来,环翠区坚持把“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牢牢把握“最威海是环翠”精致城市定位,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更加靓丽,共富共美·精致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相关阅读

  • 乡村的雨

  • 下雨了,这又是一场夏天的雨。这些年,在城市里居住,对于下雨没有了什么感觉,几乎达到不太在意,漠不关心的程度。因为,下雨不下雨,不关乎城市里人们的生存和生活,只能是冷暖季节变化的
  • 夏日来威海南海新区 享受休闲好时光

  •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4日讯 夏日的威海南海新区,微风从海面拂来,凉意沁人,家人朋友相约一起,吹着海风,伴着海浪,尽享休闲时光。在公园的儿童娱乐区,各式主题滑梯、攀爬网、敲击
  • 视频丨威海:品读环翠·最美环海路

  • 威海,这座干净又美丽的滨海之城,从来不缺美景。山与海、浪与花、浮云与鸥鸟......如诗如歌。漫步于千里海岸线的秀丽山水间,在碧海蓝天下,远离喧嚣,简单干净,是一座来了就让人舍
  • 城市越大,姿态就越要低|读+

  • “我们要主动开放,让别人有宾至如归之感。城市越大,姿态就越要低,这样反而更能让别人感觉到你是有内涵有能力的。”日前,长江日报《读+》周刊采访了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
  • 商业如果过度必定不利于创新|读+

  • 商业与创新之间并不一定是必然的促进或者相互冲突的关系。 日前,长江日报《读+》周刊采访了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点击下图阅读更
  • 重视开放与包容,凸显武汉中心地位|读+

  • 武汉是一座消费城市,引领我国中部地区高端消费。日前,长江日报《读+》周刊采访了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点击下图阅读更多) 曾刚表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央视点赞!这里超多“宝藏点位”等你打卡~

  • 近日,长春再次登上央视这次是为啥?原来是跟“她”有关~一条河、一方土,万物生长、生生不息。7月1日,《央视新闻》播出《伊通河:生态长廊美如画 碧水清流润民心》,报道长春市伊通
  • “一城咖香”催热普洱咖啡培训市场

  • “生活在中国咖啡之都,每天喝一杯咖啡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正好有时间,不如来系统地学习一下怎么品鉴咖啡、冲煮咖啡,让自己每天都能喝上亲手泡的好咖啡。”咖啡爱好者谭丽玲得知
  • 禹州警方打掉一拉车门盗窃团伙,十余人落网!

  • 今年6月初的一天,禹州市钧台办事处花园牛沟村申某发现,自己停放在自家门口的黑色大众车内,价值7700元的25克黄金首饰和其他物品被盗。案件发生后,朱阁派出所所长陈晓辉高度重视,
  • 探•案|弃船演习,三名船员严重受伤!

  • 风平浪静的一天,一艘船舶在海上停航进行弃船演习。救助艇入水,由3名船员在母船附近进行操纵。一个小时后,开始准备回收救助艇。艇内船员将吊艇钩与吊艇钢丝连接好,坐好后开始绞
  • 鹿邑:特色种植助力打造农业强县

  •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国防 通讯员 李小伟 张一婕近日,在河南周口的鹿邑县宋河镇伟红椒业万亩“鹿邑辣椒”种植基地里,大棚辣椒进入采摘期,村民穿梭在辣椒丛中,弯腰蹲下、手腕
  • “创新教育文库”:开启未来的钥匙

  • 在飞速变化的世界中,什么样的教育能让人更具竞争力?如何具有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思维,如何进行自主探究和眼界的开拓,如何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近日,“创新教育:开启未来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