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擦亮“海右人才节”,再现“济南名士多”!办一次节聚一批才兴一座城

日期: 来源:爱济南客户端收集编辑:爱济南客户端

  擦亮“海右人才节” 再现“济南名士多”

  办一次节 聚一批才 兴一座城

  ——写在首届“海右人才节”闭幕之际

  (一)位于泰山与黄河之间的泉城大地,最近写下了人才史上一段难忘记忆。

  6月12日至30日,济南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梦响海右赢在济南”为主题,举办首届“海右人才节”,组织206场活动,以整座城市的名义和专属节日的方式,向人才致以最高礼遇,展示了“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雄心壮志。

  这次人才盛会,成为全国瞩目的大事件。其间,相关话题全网传播量超过3亿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媒体广泛报道,在各类新媒体发表原创评论文章230余篇,海外平台累计发稿300余篇。

  “济南市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为各类人才来济发展创造最好条件、提供最大便利、营造最优环境。”市委书记刘强郑重表态。短短一句话,城市主政者用了“五个最”,字里行间诚意满满。

  “办一次节、聚一批才、兴一座城”。热情的六月,济南让杜甫1200多年前“济南名士多”的感叹变成当下的真实写照。首届“海右人才节”所创造的一切,将成为天下英才、成为千年古城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首届“海右人才节”是近年来济南市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辐射最广的人才盛会。

  这是一届用人才出彩赢得城市精彩的盛会,众多“首次”“首办”将城市对人才的渴求提升到新的高度——

  首次举办由41名院士集中参加的高规格座谈会,参会院士全部受聘首批“海右伯乐”;

  首次发布《济南人才发展蓝皮书》;

  首次推出简明易懂、便于携带、易于传播的《济南市人才政策“双30条”微词典》;

  首次举办线上线下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落地项目成果展;

  首次推出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吃、住、行、游、娱”系列优惠政策;

  首次启动全国第一个以人才为主题的电视连续剧《人才公寓》摄制工作,讲述新时代泉城青年创新创业的故事,以点带面展现济南市人才政策的力度和决心;

  首次推出以人才为主题的原创主题曲《梦响海右》及宣传片、吉祥物、文化衫、伴手礼等系列文创产品;

  首次举办以青年人才为主的济南大学生马拉松赛事;

  首次举办致敬人才的大型文艺汇演;

  首次举办“点亮一座城、向人才致敬”主题灯光秀。

  “我们将以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贴心的服务,诚邀各类人才选择济南、共创未来。”市委副书记、市长于海田在开幕式上表示。

  这是一届创新引才留才机制,实现产业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的盛会,人才和城市相融共生——

  打响“院士牌”,集聚新资源。注重院士等顶尖人才头雁效应,以最大诚意邀请41名院士参会,并聘为首批“海右伯乐”。

  打好“产业牌”,奏响奋进曲。聚焦济南四大主导产业,组织开展产业人才供需对接会、产业论坛、园区调研等35场专题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善打“感情牌”,吸引“凤还巢”。充分发挥乡情、亲情、校友情等资源的优势,邀请各类人才回济,让大家充分感受家乡变化,回乡发展奉献。

  巧打“海外牌”,引才走出去。充分发挥台港澳办、科协、侨联等单位密切联系海外人才资源的优势,持续拓宽海外引才渠道。

  升级“政策牌”,激活一座城。利用各种节会活动、新媒体及公交、地铁、出租车、旅游景点等重点场所做好政策推介,确保人才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这也是一届城市方方面面共同参与的集体行动,城市凝聚力得以彰显——

  “为了人才这件事,济南全城在行动。”诚如自媒体大V所言,“海右人才节”不仅是人才部门的事,更是全市的大事。济南“举全市之力,汇全城之智”,形成强大合力。主动上门加强对接驻济高校院所平台,邀请他们深度参与100余场活动,让“人才的节日”变成“城市的节日”。同时,坚持省会大人才观,全面梳理、系统整合各人才品牌,推出以“海右人才”为引领的全市人才工作品牌,在原创主题曲、宣传片、节日logo、吉祥物、伴手礼等方面统一包装策划,提升品牌标识度。

  此次“海右人才节”,是济南争创济青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加快打造黄河流域人才集聚高地的一项创新举措,是在全省“2+N”人才雁阵格局中当好引领示范的一次具体实践,是推进“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一次积极探索。

  “济南人才服务工作始终有一股敢于‘吃螃蟹’、敢啃‘硬骨头’的硬朗劲儿,敢于从传统思维定式、条条框框限制、狭隘地域局限中跳出来,做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探索创新。正是这种超前思维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让不同历史时期的济南人才工作始终有‘佳作’。”有人这样评价济南人才工作,“海右人才节”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

  (三)“首届‘海右人才节’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在全国一举打响了‘海右人才’的名气。”中国青年报记者邢婷如此评价。

  人才节并非济南首创,“海右人才节”为何能熠熠生辉?

  “1200多年前,33岁的杜甫挥笔写下‘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1200年后的今天,我们以海右之名为人才喝彩、为梦想加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陈阳的这句话,让人们看到这座“名士之城”的人才观。

  济南“懂人才”,将敬才爱才做到极致,持续擦亮“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品牌。人才节前后,济南聚焦青年人才“身边琐事”和“人生大事”,面向全国大学生率先推出免费乘坐公交地铁、免费游园、免费观演、青年人才交友会等系列优厚政策。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累计申领免费公交卡67万张、免费乘坐地铁超过255万人次、免费观演6000余人次,让广大青年人才充分感受到“泉城礼遇”。济南让人才“读懂城市”,在沉浸式体验中“选择济南”。人才节精心策划一批沉浸式体验活动和高品质服务项目,让人才来到济南,进园区、进企业,真正了解济南机遇,感受济南前景。比如,济阳区开展“百名博士家乡行”活动,成立博士联盟,与就职全球92所高校院所的150名济阳籍高层次人才、170名博士人才建立了广泛联系。

  这次盛会,让“海右人才”成为济南的又一城市名片,它与“名士之城”的历史荣耀交相辉映,成为招引人才的重要砝码、彰显城市包容与温度的重要平台、增强城市美誉度与吸引力的重要倚仗。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文学军参加了人才节多项活动,他表示,深刻感受到了济南的热情和美好,希望未来与济南合作共赢,研发出更多科技成果。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阳晨曦讲道:“‘海右人才节’对人才的重视和欣赏程度让我们感到非常‘震惊’,也经常去全国各地的人才招聘会或人才引进会,感觉都没有济南这么盛大,济南活动安排得非常周全,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次盛会,让敬才爱才的理念成为城市共识,让人们看到了济南与人才共舞的摇曳多姿,向世界传递出“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的博大襟怀。很多市民代表对全市浓厚的节日氛围感触颇深,他们认为,济南对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前所未有,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希望和未来。

  这次盛会,让“奔赴济南”的想法更加坚定,41名院士成为济南首批“海右伯乐”,当好济南的“引才大使”“引才顾问”,达成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联合培养、技术攻关等各类意向合作协议55项。作为“海右伯乐”,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说:“我将努力当好济南发展的‘人才伯乐’,吸引带动更多天下英才选择济南、共赢未来。”

  2000余名人才参加济南人才引进类活动,500余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齐鲁制药引进的北大博士于越说:“毕业后我选择回济发展,济南有温度的人才环境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表示,40年前,自己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医学院毕业生来到济南,在济南这片热土上逐渐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对济南充满了感激之情,有信心有决心为这片沃土而奋斗。

  人才工作,既彰显着城市的纳贤胸襟,也传递着城市的用人气魄。首届“海右人才节”,将成为济南人才高地崛起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四)在一座城市的发展道路上,总有一些重大事件会成为全市人民的集体记忆。这些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将对城市未来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当下的济南,正加快建设强省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成就人才。“海右人才节”,给济南带来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必将在强省会建设的征程中矗起一座新界标。

  这次盛会给强省会建设注入新动能。此次人才节,邀请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100余位知名院士专家参加专题活动,助力产业技术水平提升。此外,法国鲁昂高等电子工程工程师学院山东校区、可信互联网产业研究院等184个发展潜力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实现签约114项,为全市科技创新、载体提升、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这次盛会探索出人才经济的新模式。人才节的举办,让济南更加坚定了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依托人才和人才节赋能产业、培育项目、促进创新、拉动消费、助推发展的效能更加凸显。一方面,随着“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叫响全国,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济南、选择济南、奔赴济南,在人才政策的加持下,“人才+消费”“人才+旅游”“人才+创意”的赋能效应会逐渐凸显。不少商家表示,与以往相比,人才节期间来济旅游、消费的青年人明显增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来到济南发展,为产业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赋能,将涌现更多“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的佳话。

  这次盛会讲述了精彩济南的新故事。这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日新月异、文明靓丽的济南。在这里,大家等待超然楼亮灯瞬间;泛舟大明湖体验“船在画中游,人在画中留”的美景;走过不是江南却胜似江南的新晋网红起凤桥……济南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这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座实力雄厚、活力十足的城市。天下英才来到济南,参观交流会、政策宣传会、成果推介会,进区县、进园区、进企业活动,直观而深入地了解济南,感受济南活力。这故事,让人们看到一座诚意厚道、充满温度的城市。正如《致海右人才的一封感谢信》中所言:“正是因为您选择济南、扎根济南、建设济南,这座城市得以焕发勃勃生机……谨向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饱含真情的话语,让人们深切体会到济南的诚意。

  (五)首届“海右人才节”的举办,塑造了校地合作新典范。

  7月10日,以“梦响海右赢在济南”为主题的“大学生追梦济南”暑期实训营正式开营。这是济南连续第5年举办此类活动,让青年人才感受济南发展成就和发展机会。

  于此而言,首届“海右人才节”的成功举办,在于用足用活用好高校院所资源优势,在校地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青年人才引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其间,打造了一批校地企合作平台,在我市与全国120家高校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首次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3家国内顶尖高校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站,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50所知名高校与重汽、浪潮等29家企业成立“济南市校地企合作联盟”。落地了一批成果转化项目,举办14场成果转化类活动,其中科技成果校企对接会发布了78项企业关键技术需求和128项高价值成果,实现签约14项。举办长清大学城首届科研成果转化大赛,已吸引高校教师、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报名项目200余个。

  近期,陈阳带队到驻济高校调研座谈,在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平台载体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推动城市发展与高校建设共荣共生、互融互促。驻济高校负责同志纷纷表态:济南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校地合作更加紧密了,一定会为济南发展尽心竭力、贡献才智。

  (六)“海右人才节”是首次举办,济南用怎样的智慧,书写打动天下英才的故事、留下开创未来的财富?

  必须要有“大”的格局。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人才节高点站位、高点谋划,主动融入全国人才战略布局,立足强省会建设全局,打造同频共振、共融共生的城市人才新格局,这也是办好人才节的关键所在。倾力打造“天下泉城,人来无忧”品牌,体现了济南的雄心与壮志,充分展现了省会大人才观,从人才到人力再到人口,济南发出盛情邀约,欢迎广大人才,欢迎有识之士,欢迎青年朋友,不论是谁,不论来自何方,只要愿意来济南发展,济南都将提供最好的发展空间。

  必须要有“好”的创意。济南坚持守正创新,在人才节的名字、logo、主题曲、文创产品等方面既融入海右亭、泉水等本土标识,又兼具现代科技时尚元素,拉满人才节氛围。比如,人才节形象标识由象征海右亭、泉水、人才的三大元素组成,奔跑的“人”代表活力迸发、充满梦想的四海英才;由“人”汇聚成“泉”,寓意济南人才如泉涌,城市与人才同发展、共进步,共赢美好未来。

  必须要有“真”的感情。真感情才能打动人。济南真诚待才,真心聚才,真情爱才,以真诚、真心、真情与广大人才共鸣共赢,发自内心地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以一座城的真情向人才致敬,让广大人才“此心安处是吾乡”。持续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拿出“千金市骨”的魄力,舍得投入、舍得孵化,为广大人才茁壮成长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

  必须要有“细”的作风。“细”的作风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济南坚持精益求精、讲求细节,对各项活动逐一细化研究具体实施方案,同时把人才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全方位解决人才的生活难题和后顾之忧。正是这种“细”,戳中人才的“心窝子”,确保人才节成为一次精品盛会。

  必须要有“实”的态度。“实”的态度是干事创业必须具备的作风。济南坚持结果导向,办节不搞花架子、不搞大呼隆,实事求是、注重实效,让人才得实惠、经济获发展、城市赢好评。

  必须要有“远”的延伸。从长远来看,人才节既是人才的节日,更是助力城市发展的重要契机,力争最大限度放大盛会成果。济南将人才节和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软实力提升等有效衔接,不断强化溢出效应和放大效应。

  让我们倍加珍惜人才节带来的财富——一个充满诚意、包容开放的济南,不仅将展现更多自信和从容,也将获得更多支持和机遇。在激情拥抱四海英才之后,更好地巩固盛会成果,践行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是济南的必然选择。

  (七)期待“海右人才节”更好更实更精彩。

  合上热情六月的精彩,就像合上一本厚重的书。在这本书里,天下泉城携手天下英才,用最大的热情和最大的努力,搭建了人才与城市的梦想舞台。不少新闻媒体评价:“‘海右人才节’带给济南的影响将是深远而澎湃的,可以想见,这场规模空前的人才节激发的效应还将持续……”

  于人才而言,借助“海右人才节”这个平台,找到了一个诚意满满、值得托付、成就梦想的理想之城。

  于城市而言,“海右人才节”,这个带有诸多鲜明标记的盛会,无疑将铭刻在济南发展史记上。

  于历史而言,这场在强省会建设关键时刻举办的盛会,不只是一个梦想的实现,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启。

  期待下一届“海右人才节”!期待济南的新精彩!

  (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彬 肖明君 罗晓飞 通讯员:张磊 谭玉珺 路帅 陈浩)


相关阅读

  • 邹城:1321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 近年来,邹城市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村企融合、共同富裕”的思路,围绕“五大振兴”,探索出了“1321”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乡村振兴建设成效靓点纷呈。今年5月23日,大束片区
  • 保俶观察 | 山区26县如何吸引人才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引擎,各地纷纷出台新政,推动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
  • 公示!济南拟表彰许亮为优秀共产党员

  •   关于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  拟表彰对象的公示  许亮,男,汉族,山东济南人,1992年3月出生,201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就职于北京豪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月1
  • 表彰公示!济南拟表彰许亮为优秀共产党员!

  • 关于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拟表彰对象的公示许亮,男,汉族,山东济南人,1992年3月出生,201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就职于北京豪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7月13日下午,天桥区堤
  • 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树兰(济南)医院将于9月开业运营

  •   山东省重离子中心(病房区)等9个新项目开工建设;广安门医院9位知名临床专家正式在济南医院长期坐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北方)获批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质兰大厦、
  • 探讨|共享电单车,该放还是该禁?

  • 相比共享单车的短途骑行,共享电单车重在解决市民3至10公里中短途出行痛点,这一特性使其在城区颇受欢迎,在一些城市,共享电单车成为仅次于公交的重要公共出行方式。据报道,当下全
  • 济南抬车救人的代驾师傅获3000元滴滴正能量奖励

  • 7月16日晚,山东济南窑头路附近,一名女子遇车祸被卷入车底。路过的司机、代驾、外卖小哥、行人等见状立即上前抬车救人。经过大家的努力施救,最终成功将女子从车底救出。合力抬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邹城:1321新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 近年来,邹城市按照“党建引领、产业支撑、村企融合、共同富裕”的思路,围绕“五大振兴”,探索出了“1321”赋能乡村振兴新模式,乡村振兴建设成效靓点纷呈。今年5月23日,大束片区
  • 城市烟火气尽在周末市集

  •   天气日渐炎热,虽然滚滚热浪,逼人暑气,但也阻挡不了市民的夜游热情,大家纷纷走出家门,在人气火爆的市区众多市集里找寻一丝夏日“清凉”(在市区一商场外,孩子们在泡泡浴场参与水
  • 保俶观察 | 山区26县如何吸引人才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为了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引擎,各地纷纷出台新政,推动形成“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