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判决前被告人突然翻供,检察官列出20余条补充侦查意见

日期: 来源:正义网收集编辑:正义网

一起跨省偷运填埋“毛垃圾”(行业术语,指未经分类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污染环境案,历经两次庭审,4名被告人均表示认罪认罚。然而,在案件即将宣告判决前,其中一名被告人朱某却突然翻供,坦白还有其他人实施犯罪。经过补充侦查,案件真相最终得以查明。

4月8日,经江苏省如皋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以污染环境罪分别判处陈某、孔某、夏某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至一年九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40万元至25万元不等;以污染环境罪、包庇罪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5万元;对4名被告人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共计92万余元。

此前,经委托鉴定评估,4名被告人应赔偿修复费用290万余元。其中,陈某、孔某、朱某已与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签订赔偿协议,目前已按约分期缴纳23万余元。

跨省偷运填埋“毛垃圾”

2022年10月初,陈某、孔某等人污染环境案由群众举报案发。公安机关经侦查查明:2022年上半年,运输车老板陈某、孔某等人发现从外省运输“毛垃圾”(经鉴定属于其他有害物质)有利可图,便由陈某组织孔某等人从外省运输“毛垃圾”至南通处置,每车收取5000余元的处置费用;陈某通过夏某寻得一处拆迁空地作为填埋垃圾的卸点,夏某从中收取每车1000元的卸点费;陈某联系挖机老板朱某,由朱某安排驾驶员及挖机至上述地块协助陈某等人挖坑填埋“毛垃圾”。2022年6月底至9月,陈某等人自外省装运“毛垃圾”共7500余吨倾倒填埋。

案件发生后,当地政府为防止污染扩大,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毛垃圾”进行开挖、清运、分拣处置,产生费用共计134万余元。

因南通市域沿江五地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由如皋市检察院集中管辖,2023年1月29日,陈某、孔某等人污染环境案被移送至该院审查起诉。2023年5月12日,如皋市检察院将该案提起公诉。

判决前被告人突然翻供

2023年8月18日、12月1日,法院两次开庭审理该案。庭审中,4名被告人均表示认罪认罚。

2023年12月25日,就在案件即将宣判前,承办检察官突然收到了一封被告人朱某写的坦白自述书:“我之前供述‘6月底到案涉场地填埋’‘现场挖机是我的’,这些都不是事实……”被告人为何突然翻供?案件真相到底如何?

承办检察官与公安机关侦查人员第一时间召开案件补充侦查会议。会上,检察官从自述书反映的情况与之前收集的证人证言、同案犯供述等存在的矛盾点着手复盘案情,围绕自述书内容属实和不属实两个侦查方向列出20余条补充侦查意见,包括关键人物查证、关键时间节点查实、关键行为确定等。

检察官到案发现场走访。


公安机关重新传唤了朱某以及在侦查阶段为其作证的工人王某(因其行为未达到刑事犯罪追诉标准,且情节显著轻微,未被追究刑事责任)。据朱某供述,他于2022年9月初经朋友张某介绍到涉案地块填埋“毛垃圾”,在被公安机关查处后,他以为事情不大,考虑到张某不仅是朋友,还是生意上的长期合作伙伴,出于朋友义气便没有将张某供述出来,谎称自2022年6月以来都是他填埋的“毛垃圾”,并让工人王某为他证明。对于2022年9月初其接收填埋工程前,是谁在案涉场地填埋“毛垃圾”,朱某表示不知情。

公安机关立即找张某核实情况,张某承认是他把填埋工程介绍给朱某的,但表示对于其余的事情不清楚。由于案发现场是一处长期闲置的拆迁空地,地理偏僻,人迹罕至,公安机关在侦查初期就进行过走访和监控排查,但因没有目击证人,也没有监控探头,案件陷入僵局。

聊天记录中发现蛛丝马迹

检察官在翻阅卷宗中张某的微信聊天信息时发现,张某曾向冯某发送过案涉场地的现场定位,但没有其他聊天记录内容。检察官认为,张某和冯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遂引导侦查人员调查取证。侦查人员调取了2022年6月前后张某、冯某的通话信息,发现6月至9月二人通话频繁,9月以后明显减少。

侦查人员将冯某抓获,经过释法说理,冯某交代了事情经过:2022年6月,根据张某的安排,冯某在案涉场地填埋“毛垃圾”共5500余吨,张某支付其填埋费用1万余元,后因张某有其他工程要开工,冯某自9月初离开后就没有再返回案涉场地。冯某到案后提供了张某支付给他填埋“毛垃圾”费用的凭证。面对证据,张某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经查,2022年6月底至8月底,挖机老板张某安排工人冯某协助陈某填埋“毛垃圾”。后来,张某因承接了其他工程,便介绍朱某于2022年9月2日至9月底继续填埋“毛垃圾”共2000余吨,造成公私财产损失36万余元。

朱某向承办检察官坦言,随着案件推进,他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面是经常介绍工程给自己的多年好友张某,一面是将面临三年以上刑期、罚金以及生态修复赔偿金,在“左右煎熬为难”之间,他最终选择如实供述了包庇的犯罪事实。

查明案情后,3月4日,检察机关以朱某涉嫌污染环境罪、包庇罪向如皋市法院提起变更、追加起诉。法院经审理,作出如上判决。

今年1月22日,张某、冯某等人因涉嫌污染环境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5月16日,该案被移送如皋市检察院审查起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作者:卢志坚 陈莹莹 姜平)

相关阅读

  • 温州鹿城:一问一答学分类 手工制作添趣味

  • 养生小锤日常持,垃圾分类你我知。近日,鹿城区南汇街道大自然社区文化礼堂于锦东二期5幢一楼开展垃圾分类竞答与手工养生锤制作系列活动。 “有没有人知道这个是属于什么类
  • 温州鹿城:趣味分类、欢度六一

  •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专属节日。为了进一步增强儿童垃圾分类的意识,传播“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近日,鹿城区广化街道双桥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温十一幼双乐园区开展庆六一
  • 温州鹿城:当垃圾分类遇上“孩子气”

  • 垃圾分类与孩子们的结合,总能擦出别样的火花。孩子们无疑是可爱、天真的。他们身上有着各种“孩子气”,积极、投入、自信、探索、创新……在六一儿童节之际,鹿城区松台街道桂柑
  • 网恋女友竟是人妻 脚踏多船骗婚骗财

  • 一边婚姻存续,一边与他人举办婚礼?张某脚踏多条船,趁机骗取钱财。最终,被判刑并处罚金。网恋女友春节奔现2021年10月27日,无锡一年轻男子小吴报警称自己遭女朋友张某以结婚为由骗
  • 丰台太平桥街道:分类新时尚,秀出新风采

  • “尊列位 侧耳听,细听这垃圾要分类清;要牢记,垃圾危害大,常清靠大家……”初夏清晨,一场别出心裁的垃圾分类戏曲“快闪秀”亮相太平桥街道精图文化休闲广场,为广大居民带来垃圾分
  • 为给女友买礼物,男子狂偷二百多斤小龙虾卖钱

  • 极目新闻记者 张盼通讯员 刘丹丹湖北潜江一男子一星期内作案三次,趁夜狂偷二百多斤小龙虾获利三千余元。民警将其抓获后调查发现,该男子有正当工作,盗窃所得竟是用来给女友买礼
  • 宜城警方接力追凶二十四载,“消失的他”终落网

  •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汤洁 郭海涛男子为逞哥们义气,被邀约一起教训他人,在持砖头围打中,对方被同伴用刀刺中,不料送往医院途中身亡,至此男子逃走……近日,湖北宜城警方将这
  • 肃州:环保与教育并行 探索未来新模式

  • 今年以来,肃州区不断拓宽宣传覆盖面,营造全民关注、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助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日常生活中经过分类的垃圾去哪儿了?又是怎样被处理呢?近日,区

热门文章

  • 2·14 “婚育户”一次办

  • 2月14日,沈阳的张先生和五莲县的丁女士握着手中的“红本本”,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喜悦,这一天,他们不仅成为合法夫妻,更成为“婚育户”联办业务的新人。说起这项业务,张先生夫妇高兴

最新文章

  • 1粒"减肥药"牵出涉210人大案

  • 随着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超重肥胖人群增多,不少减肥人群希望能轻松“躺瘦”,一些不法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近日,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