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故事 >

书记县长冲冲冲丨文旅产业大流量哪里来?浙江这位县委书记来解密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钱祎 钱关键 共享联盟·开化 吴莉莉 吴雅璐

余志明 摄

余志明 摄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在北京出差的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仍记挂着县里的活动。

这段时间,当地正举办“寻味开化·乡村共富”2023中国·开化长三角国民休闲旅游节,不仅欢迎“全球学生免费游开化”,还成立了全县首个美食专家智库。

为了发展文旅产业,开化很“拼”。

不久前的“五一”假期,开化A级景区和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8.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69亿元,比2022年“五一”分别增长365.6%和458.5%,当地文旅产业正在强劲复苏。

节后,开化旅游热度不减,一拨拨游客来了。夏盛民说,文旅产业是开化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最具潜力、可以无限放大的产业。“大流量”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这背后有怎样的秘诀?

不能只是“自娱自乐”

做大“朋友圈”,打造三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

“五一”期间,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12万人次,在衢州全市收费景区中排名第一。

“我们不打没准备的仗。”夏盛民说,这是开化在三年疫情期间蓄力蛰伏、不断寻求变革的缩影。

该景区这么热闹,是因为它创新了“全域空间”演艺,推出“梦回汉唐·百秀根宫”全天候大型沉浸式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从疫情期间开始,夏盛民就一直在思考:开化的文旅产业发展该怎样突围?

抢先机“亮相”,快一步“发声”,是他的目标。去年12月,开化召开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进会,正式启动“百万年薪招导游”,不仅登上网络热搜,还带动多家大型文旅开发企业主动上门,洽谈上万人规模的游客引流计划。

在前来“揭榜”的全国1300多名选手中,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全国名导工作室”最终拿走了这张百万支票。

“放大旅游优势,必须做大‘朋友圈’,不能只是‘自娱自乐’。”夏盛民说,文旅产业发展要打破限制,不断提高“天花板”。

开化位于浙赣皖交界,周边旅游资源丰富。以开化为中心的方圆100公里内,北部有黄山风景名胜区,东面是千岛湖风景区,西侧是景德镇,南面则是坐拥三清山和婺源的江西上饶。一小时车程内,就有7个国家5A级景区。

在这个“流量圈”中,夏盛民对开化的定位,是三省边际旅游集散中心。今年4月,他带领开化党政代表团,前往常山县及江西省德兴市、婺源县、玉山县,安徽省休宁县等,签订“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365共富协作区框架协议,促进产业、资本、人才、科技等跨区域流动。

“游客在开化,既能享受本土文旅资源,还能到附近畅游世界级名山名湖名景。”夏盛民说,正因联盟效应,今年“五一”大家互推资源、互送客源,实现了“多向奔赴”。

做更精致的“微度假”

转变传统模式,将全域景色串珠成链

开化地处钱塘江源头,是著名作家莫言口中的“神仙境”,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资源丰富。

“其中最大的品牌,是钱江源及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国家公园——钱江源国家公园。”夏盛民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做得“无穷大”,“比如让青少年来研学、让科研人员进行科考等,还可以在国家公园外围发展景区村。”

在夏盛民看来,新时代文旅产业发展,不能仅靠名山大川和文化遗产,而要转向更精细化的“微旅居、深度假”。

这种新模式,以“短途游、慢休闲、深体验”为主,整合精品购物、主题游乐、旅游度假、科普博览等,形成与休闲商务相结合的旅游产业,如今正在开化创造着经济新亮点。

围绕钱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的重点乡镇,开化打造“文旅+农业”“文旅+非遗”“文旅+茶””“文旅+红色经典”“文旅+生态”等,让每个村都有特色文旅产品。

在城市里,投资5亿多元的开化公共文化广场,将于今年6月试运营。这个被群众叫作“文化客厅”的新地标,里面有城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六馆合一”,不久前摘得了有全球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金块奖。

夏盛民亲自抓推进,提出“跟着场馆游开化”,结合红色文化、传统村落、休闲农业等,将“文化客厅”、浙西红色文化根雕艺术博物馆、中共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暗夜公园天文馆等10多个特色场馆串珠成链,实现全域皆景,处处可游。

“五一”假期后的上班第一天,夏盛民还专门召开体育场、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一场一馆一中心”项目推进会。他说,开化要用好自己的特色IP,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才能让景点有“看头”、游客能“点头”、百姓有“赚头”。

将“流量”变成“留量”

提升“钱江源味道”,千方百计吸引游客

对于文旅项目的考察,开化总是“顶配”出发——县委书记带队,乡镇党委书记和相关部门“一把手”等同行。每到一处,他们都不遗余力地“吆喝”推介,力荐“开化是个好地方”。

“要主动出击,占领高地。”夏盛民说,和一些地方自驾游、散客游比重高不同,开化全域旅游的核心驱动力仍在团队引流。

于是他决定,要通过城市有机更新,把黄金位置的办公楼“让”给各路文旅人才,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

处于当地景观黄金地段的县文化艺术中心大楼附楼,原先是县文广旅体局办公楼,根据工作需要,腾出空房吸引导游团、旅行社、短视频网红工作室等入驻,合力对外引流。

近段时间,开化县四套班子领导和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也经常带队去杭州、上海、江苏等地对接旅游合作,预计将为全县引流游客10余万人次。

从“抢先起势”到“聚力赋能”,在夏盛民眼中,只要有利于开化文旅产业发展,一切资源优势都要利用起来,吃、住、行中的吃,就是其中之一。

以“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为基础,开化将美食努力打造成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提升“钱江源味道”品牌。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已有开化菜系美食店3000余家,县外有2000余家。仅当地美食店提供的就业岗位就达9000余个,带动3.5万余人就业。

“‘流量’最终要变成‘留量’,助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夏盛民说,开化要成立美食专家智库,正研究推进“第九大菜系”,尤其是鹅肝、清水鱼等预制菜,将和高校院所合作,全面打响品牌。

此外,开化还促进“夜经济”提能升级,加快实施夜景亮化、夜游芹江、夜宴升级、夜宵提升、消费促进等“五大工程”,让夜晚的人气旺起来。今年“五一”,开化过夜游占比46.85%,比去年同期增长14.33%。而改造提升后的夜间餐饮街区,将在今年6月运营,“不夜城”成为开化又一张金名片。

夏盛民也在研究有关“钱江源味道”品牌门店开设、食材基地打造、开化大厨培训等的扶持政策,通过一系列“组合拳”,用满满诚意迎接八方来客。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沿着天路看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

  •   潍坊日报社潍坊融媒讯 5月18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安丘市郚山镇组织召开“沿着天路看发展”——安丘“天路”文旅推介新闻发布会,就安丘天路文旅产业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 中国旅游日 | 祖国那么美,一起去看看!

  • 2023年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今年的主题是“美好中国 幸福旅程”从 “盛唐密盒” 的爆火到“进淄赶烤”出圈再到当下年轻人流行的“特种兵式旅游”可以看到今年人们
  • 中国旅游日·海报|心之所向,追梦美好

  • 人生如旅途,旅途亦人生去见山海壮阔,奔赴爱与自由漫步历史长河,触摸千年文脉细品人间烟火,闲观岁月万事去收集每一道风和日丽去捕捉每一次笑脸盈盈5月19日,中国旅游日新华网联合
  • 惊艳!快看~~

  • 百花良辰、花朝春半万紫千红贺花神5月13日东夷小镇第二届花朝节在初夏热烈的繁花盛放中拉开序幕各地汉服社团近500人齐聚此地沉浸式还原华服之美掀起了一场国风盛会吸引了

热门文章

  • 甘肃漳县:干部情撒麦田 助力夏粮归仓

  • 炎炎夏日,农事繁忙;麦穗飘香,颗粒归仓。近日,漳县马泉乡工会组织开展“干部情撒麦田,助力夏粮归仓”志愿服务行动,切实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示范带动作用,扎实细

最新文章

  • 金昌:纳入法治考核让检察建议更具刚性

  • 近日,金昌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印发了《2023年金昌市依法治市工作要点》《2023年金昌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及附件《金昌市县(区)法治建设绩效考评指标》等,将检察建议整改落实
  • 营区开放日|“零距离”感受消防魅力

  • 为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不断提升西乡初级中学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以青年文明号“开放周活动”为契机,邀请西乡初级中学到队开展实践活动,“
  • 抗日烽火中的《江潮报》

  • 《江潮报》抗战时期,中共领导下苏中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多种报纸,这些报纸真实地记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历史将铭记它们为国家民族发出抗战强音、吹响时代号角,苏中三分区党委主办的